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学前教育标准差异教学启示,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制定和出台学前教育的相关标准是确保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近年来,英国政府相继颁布了《学前教育基础阶段法定框架》、《学前教育教师标准》和《学前教育者资格标准》,为规范学前教育教学和学前教师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这几项标准均将差异教学视为学前教育的基本观念,并在教育的原则、目标、内容和评价中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呈现。英国学前教育标准中的差异教学观强调教师应理解和识别儿童发展水平、兴趣需求和学习风格的差异,并据此为每个儿童设计多样化的教育目标和内容,同时采用多元化的评价策略来支持每个儿童的个性化发展。该观念对我国幼儿园教师树立差异化的教学观念,进而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并促进幼儿的多样化学习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英国;学前教育标准;差异教学
学前教育标准是确保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加强制定和出台学前教育领域的相关标准已经成为当前国际学前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英国是世界上学前教育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1]其学前教育标准化运动一直走在世界前列。近年来,“在世界学前教育日益受重视的背景下,英国政府开始从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高度来认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2]并相继颁布了多项学前教育标准,主要包括《学前教育基础阶段法定框架》(StatutoryFrameworkfortheEarlyYearsFoundationStage,以下简称《框架标准》)、《学前教育教师标准》(Teachers’Standards(EarlyYears))和《学前教育者资格标准》(EarlyYearsEducator(Level3):QualificationsCriteria)(后两个标准以下统称《师资标准》)。其中,《框架标准》旨在规范学前教育教学并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师资标准》则旨在严格师资的准入并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在这几项标准中,差异教学观被视为学前教育的基本观念和核心原则,该观念强调教师应对儿童的个体差异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和支持”——研究旨在全面了解每个儿童的发展水平、兴趣需求和学习风格,支持旨在基于获得的信息为每个儿童的个性化发展设计多样化的教育目标和内容,并开展多元化的评价。由此,以研究儿童个体差异和支持儿童多样化学习为核心理念的差异教学观,不仅成为英国学前教育《框架标准》和《师资标准》的基本观念,也成为英国学前教师所必备的关键能力。而与英国相比,“目前我国幼儿园开展差异教学的实践还不是很多”,[3]“教师在教学中对各种差异教学理论的应用还很少见”。[4]因此,全面梳理和系统分析英国学前教育《框架标准》和《师资标准》中的差异教学观,对我国幼儿园教师树立差异化的教学观念,进而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并促进幼儿的多样化学习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英国学前教育《框架标准》中的差异教学观
2014年3月,英国教育部(DepartmentforEducation)颁布了学前教育阶段的《框架标准》,对0-5岁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设定了基本标准,为学前教育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基本依据。该《框架标准》分为“导言”(Introduction)“学习与发展要求”(LearningandDevelopmentRequirements)“评价”(Assessment)“安全保障和福祉要求”(SafeguardingandWelfareRequirements)四个部分,并在“导言”中的教育原则、“学习与发展要求”中的教育内容以及“评价”中强调了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并促进儿童的多样化学习,凸显了差异教学观是学前教育教学的基本观念和实施依据。
(一)教育原则中的差异教学观
教育原则是《框架标准》“导言”部分的主要内容,对于开展学前教育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在教育原则中,个体差异性得到了高度肯定,并被视为学前教育教学的核心原则。《框架标准》的教育原则主要包括四条:第一,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并且在不断地进行学习,他们富有能力、充满灵活和自信;第二,儿童通过建立积极的关系来学习坚强和独立;第三,当儿童处在支持性的环境中,能够根据个人的需求来获取经验,并且与教师和家长建立紧密关系时,他们才能获得最佳的发展;第四,儿童以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速度来学习和发展。[5]从上述四条教育原则来看,除了第二条原则外,其余的三条原则都直接指向对儿童个体差异的强调。第一条原则总领式地表达了每个儿童都是不同的存在,寓意教师必须承认和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第三条原则阐明了教育内容必须满足个体差异的需求,寓意教师必须据此为每个儿童的最佳发展提供差异化的支持性环境;第四条原则“强调了每个儿童的发展都是不同的,不同的儿童以不同的速度发展”,[6]寓意教师必须支持儿童按照不同的方式和速度去进行学习,保证儿童的有效学习和发展。由此可见,英国学前教育《框架标准》对儿童个体差异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重视,在教育原则中便树立了差异化教学的基本观念,强调教师要理解每个儿童的差异,支持每个儿童按照自己的方式、速度去学习和发展,以实现每个儿童的最佳发展。
(二)教育内容中的差异教学观
教育内容是《框架标准》中“学习与发展要求”部分的核心内容,也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的主要依据,而差异教学观在该部分也得到了充分说明。《框架标准》的教育内容包括七大学习与发展领域,分别是交流和语言(CommunicationandLanguage);身体发展(PhysicalDevelopment);个人、社会和情感发展(Personal,SocialandEmotionalDevelopment);读写能力(Literacy);数学(Mathematics);对世界的理解(UnderstandingtheWorld);艺术表达和设计(ExpressiveArtsandDesign)。前三个领域为儿童发展的基本领域,后四个领域为儿童发展的专门领域,每个领域都有相应的学习与发展目标,《框架标准》要求学前教育机构必须按照这几大领域的内容来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为保证每个儿童都能得以充分发展,《框架标准》基于教育原则中对个体差异的强调,在教育内容部分为教师开展差异教学指明了基本思路,其核心理念便是了解并尊重每个儿童的发展水平、兴趣需求和学习风格,并据此设计和组织适宜于每个儿童的教育内容。根据《框架标准》的要求,首先,在教学开始前,教师必须要充分了解每个儿童的个体需求、兴趣和发展水平,并根据这些背景信息去为每个儿童设计涵盖各个领域、富有挑战和愉快的教育内容。[7]其次,在内容组织形式上,每一个学习与发展领域都必须通过有计划的、有目的的游戏,以及由教师主导和儿童发起的活动来实施。[8]一方面,因为游戏是儿童发展的基础,在游戏中儿童学习探索、思考问题、与他人合作,从而能够自信地获得发展。儿童既可以通过自己的游戏来学习,也可以通过参与教师组织的游戏来学习。另一方面,活动也是儿童发展所必不可少的途径,教师需要平衡儿童的自主活动和教师主导的活动之间的关系。再次,在教学风格上,教师必须充分掌握儿童的不同学习风格,并根据儿童的学习风格去组织自己的教育内容。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积极回应每个儿童在活动中出现的新兴趣和需求,并通过温暖的积极互动来满足儿童的发展需求。[9]
(三)教育评价中的差异教学观
教育评价是《框架标准》中的第三个部分内容,该部分也充分表达了差异化教学的观念。持续的评价是学前教育实践的核心,[10]它涵盖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在帮助家长和教师去了解儿童的发展、理解儿童的需求、计划教育活动和提供教育支持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11]《框架标准》非常重视持续性评价的价值,强调要对每个儿童都进行持续性的评价,并从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等方面作出了全面说明,阐释了教育评价应该关注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影响因素,重点评价每个儿童的发展水平、兴趣需求和学习风格,为支持每个儿童的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依据,而这也是开展差异化教学评价的基本内容和要点。在诊断性评价上,《框架标准》要求教师“在每个儿童刚接受教育时,对他的发展进行全面的评价,并为其家长提供一份儿童在基本领域的发展简况”。[12]评价内容主要反映每个儿童的发展水平和需求,重点指出儿童在哪个领域发展较好,在哪个领域需要额外的支持,以及在哪个领域可能存在发展迟缓,等等。在形成性评价上,《框架标准》要求教师必须充分地“观察每个儿童,以了解每个儿童的发展水平、兴趣和学习风格,并根据这些观察信息去为每个儿童设计相关的学习经验”,[13]同时根据自己对儿童发展的每日观察来与儿童展开互动。在终结性评价上,《框架标准》要求教师在儿童结束学前教育基础阶段前,为每个儿童建立《学前教育基础阶段档案》(EarlyYearsFoundationStageProfile)。档案将有助于教师和家长理解儿童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对发展目标的实现情况,以及对入读小学的准备情况等。[14]档案必须要根据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评估每个儿童的发展水平,教师必须要说明儿童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发展目标,或者是超过了预期目标或者是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综上所述,《框架标准》在教育原则、教育内容和教育评价中都充分体现了差异教学观。在教育原则上,《框架标准》明确了个体差异是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要求教师能够充分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在教育内容上,《框架标准》指明了差异教学的基本思路,要求教师在了解儿童发展水平、兴趣需求和学习风格的基础上,为每个儿童提供适宜的教育内容并支持儿童的多样化学习;在教育评价上,《框架标准》突出了多元化评价的重要价值,要求教师对每个儿童进行持续的个性化评价,以切实促进每个儿童的全面持续发展。可见,该《框架标准》在尊重儿童个体差异的前提下,表达了教师应基于对儿童发展水平、兴趣需求和学习风格的了解,来提供多样化教育内容,并开展多元化教育评价的差异化教学观念。
二、英国学前教育《师资标准》中的差异教学观
进入21世纪后,英国政府加强了对学前教育的改革,学前教师作为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成为英国新一轮学前教育改革的重点对象。[15]其中,为加强学前教育的师资管理,英国政府对学前教师的准入资格进行了明确规定。政府规定能够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资格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学前教育教师(EarlyYearsTeacher)资格、另一种是学前教育者(EarlyYearsEducator)资格,前者是具有本科学历水平的教师,是国家大力倡导培养的教师,也是所有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后者则是具有中学学历水平的教师,是国家对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人员所提出的最低资格要求。英国政府对这两种教师资格的素养都设置了相应的标准,教师必须达到这些标准方能获得该资格。而与学前教育《框架标准》相一致,两种《师资标准》都对教师的差异教学观和差异教学能力提出了相应要求,尤其是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评价中均表达了该思想,凸显了差异教学是学前教师所必备的关键能力。
(一)《学前教育教师标准》中的差异教学观
2013年7月,英国负责教师培养工作的国家教学和领导力学院(NationalCollegeforTeaching&Leadership)颁布了最新的《学前教育教师标准》,对学前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明确要求,并为学前教育教师培训工作指明了方向。该标准共设置了八个标准领域,有多个标准领域都涉及了教师如何去开展差异化教学,并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评价上都进行了重点体现。
1.教育目标中的差异教学观
第一个和第二个标准领域对教育目标的差异化进行了说明,这两个领域要求学前教育教师必须对每个儿童都抱有较高的期望,重视为每个儿童提供启发、激励和挑战,[16]能够为各种背景、能力和性格的儿童设置扩展性和挑战性的目标,[17]以促进每个儿童都能获得良好的发展和结果。
2.教育内容中的差异教学观
第四个和第五个标准领域对教育内容的差异化进行了说明。首先,第四个标准领域要求学前教育教师能够根据每个儿童的需求来计划教育和保育。[18]学前教育教师要学会观察和评价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能够根据每个儿童的发展水平、背景和兴趣,去设计平衡和灵活的教育活动和方案。[19]其次,第五个标准领域要求学前教育教师能够根据每个儿童的需求去调整教育和保育。学前教育教师要能够意识到儿童身体、情感、社会、智力以及交流等方面的需求,并知道如何根据儿童的实际去调整自己的教育和保育活动,以支持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20]
3.教育评价中的差异教学观
第六个标准领域对教育评价的差异化进行了说明,该领域要求学前教育教师能够精确和有效地使用评价。学会与家长和其他专业人员有效合作,对每个儿童展开持续性的评价,并据此为儿童和家长提供有效的反馈,以支持每个儿童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21]
(二)《学前教育者资格标准》中的差异教学观
同样在2013年7月,国家教学和领导力学院颁布了《学前教育者资格标准》,该标准设置了六大领域的内容,对学前教育者的素质要求作出了明确规定,而差异教学观作为学前教育者的基本素养,也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评价中进行了体现。1.教育目标中的差异教学观第一个标准领域对教育目标的差异化进行了说明,它要求学前教育者应理解学前教育基础阶段各领域的发展目标,能够分析和解释儿童的发展水平和个体差异是如何影响学习和发展的,[22]能够充分考虑文化和家庭背景的差异,支持每个儿童实现学前教育基础阶段各领域的学习与发展目标,确保学前教育的多元、公平和全纳。2.教育内容中的差异教学观第二个标准领域对教育内容的差异化进行了说明,它要求学前教育者能够根据儿童的发展水平、个体需求和背景,[23]为每个儿童设计和提供有效的保育、教育活动,以促进每个儿童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学前教育者要能够识别儿童何时需要额外的支持,并能够与家长及其他专业人员合作,设计和提供活动以满足儿童的额外需要。3.教育评价中的差异教学观第三个标准领域对教育评价的差异化进行了说明,它要求学前教育者能准确和有效地使用评价。[24]教师能够围绕当前的学前教育《框架标准》,知道如何使用多元的评价方法去开展评价工作。一方面,学会准确地使用诊断性评价,如开展观察评价并加以记录,以识别每个儿童的需求、兴趣和发展水平。[25]另一方面,学会使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来了解每个儿童的进步,并据此设计下一阶段的教育活动。综上所述,两项《师资标准》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评价中都凸显了差异化教学观。在教育目标上,学前教师应能够了解儿童发展背景的差异,为每个儿童设置挑战性的目标,并支持其实现自己的目标;在教育内容上,学前教师应基于儿童的发展水平、兴趣需求和学习风格等背景差异,去设计适宜和有效的教育活动;在教育评价上,学前教师应能够开展持续性的多元评价去识别儿童的各种背景差异,并据此设计不同阶段的教育活动。可见,《师资标准》也强调了从了解儿童的个体差异出发,根据儿童发展水平、兴趣需求和学习风格的差异,提出不同的教育目标和内容,同时开展多元化的评价,以促进每个儿童持续发展的差异化教学观念。
三、英国学前教育标准中差异教学观的启示
差异教学作为一种教学哲学(PhilosophyofTeaching),意指只有当教师能有效地处理学生在发展水平、兴趣需求和学习风格上的差异时,方能使学生从事最佳的学习。[26]差异教学通常要经过三个环节,即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测查或诊断,然后根据教育对象的差异在教育过程中提供不同的教育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评价,最终促进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27]英国学前教育《框架标准》和《师资标准》对差异教学都作出了相应要求,充分表达了差异教学的思想观念。从这几项标准的教育原则、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评价中,我们可以归纳出其学前教育差异教学观的基本逻辑,即基于理解和识别幼儿发展水平、兴趣需求和学习风格的差异,据此来为各不相同的幼儿设计多样化的教育目标和内容,同时采用多元化的评价策略来支持每个幼儿的个性化发展。该观念基本演绎了学前教育差异教学应该考虑的要素、过程和方法,为我国幼儿园教师开展差异教学提供了逻辑借鉴。
(一)差异教学的基点:理解和识别幼儿发展水平、兴趣需求和学习风格的差异
虽然幼儿之间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但他们也同样存在着显著的差异。[28]幼儿之间的学习与发展差异是非常明显的,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发展水平、兴趣需求和学习风格上,而这三个要素也是左右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关键。其中,发展水平决定着幼儿发展的起点和目标,这是因为幼儿必须基于已有水平并朝向最近目标才能实现新的发展;兴趣需求体现着幼儿发展的动力和方向,这是因为幼儿必须基于内在动机并形成主体需要才能激发主动学习;学习风格影响着幼儿发展的过程和效果,这是因为幼儿必须基于不同的学习方式和途径去实现自我的建构。英国学前教育《框架标准》和《师资标准》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评价中,均肯定了发展水平、兴趣需求和学习风格的重要性,强调它们是制定教育目标的依据、设计教育内容的关键、开展教育评价的重点,可见这三个要素对于儿童学习与发展的重要价值。识别和回应儿童在发展水平、兴趣需求和学习风格上的差异是差异教学的基本理念。[29]教师开展差异教学必须针对这三个要素作出系统的设计,所以,理解和识别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兴趣需求和学习风格的差异自然成为开展差异化教学的逻辑基点。然而,目前我国学前教育“受传统教学过于重视把握幼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而忽视幼儿个体差异,以及班额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幼儿教师还是难以在教学中做到关注幼儿个体差异”,[30]尤其是在理解和识别幼儿发展水平、兴趣需求和学习风格差异上还明显存在不足,这从起点上便阻碍了差异教学的进一步开展。因此,对于我国幼儿园教师而言,开展差异化教学首先要通过多种途径,如日常观察、家长交流、幼儿的作品分析等,同时紧密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科学合理地识别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兴趣需求和学习风格,从而为差异化教学做好起点的准备工作。
(二)差异教学的重点:根据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差异设计多样化的教育目标和内容
由于每个幼儿之间都存在着个体差异,这要求教师必须根据每个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差异,去设计多样化的教育目标和内容,以满足每个幼儿的发展需求。例如,英国学前教育《师资标准》在教育目标中便强调要了解每个儿童的发展水平,并为其设置具有挑战性的目标;而学前教育《框架标准》则在教育内容中强调要根据儿童的发展水平、兴趣需求和学习风格去设计和组织涵盖各个领域、且富有挑战和愉快的教育内容。由此可见,拟定目标和内容是整个教育过程的关键,所以,根据每个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差异设计多样化的教育目标和内容自然成为差异教学的重点。而在设置多样化的目标和内容时,由于发展水平、兴趣需求和学习风格是构成幼儿学习与发展差异的三个核心要素,因此,差异化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必须从这三点出发作出差异化的处理。然而,目前我国幼儿园“教师普遍缺乏有针对性地设计差异教学活动的意识”,[31]“老师在设计活动的过程中,可能还顾不上充分考虑个体差异的问题”。[32]因此,我国幼儿园教师必须转变意识观念,依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兴趣需求和学习风格差异来设计多样化的教育目标和内容。其一,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是以原有的发展水平为基础的,教师必须根据这个发展水平去设定合适的发展目标,引导每个幼儿达到新的发展水平。其二,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是以兴趣需求为导向的,教师必须要从每个幼儿的兴趣需求出发,结合每个幼儿的发展目标去设计不同的教育内容,以激发幼儿的主动学习,促进每个幼儿不断向前发展。其三,学习风格是决定幼儿是否能够有效学习的关键,基于幼儿之间存在的视觉型(Visual)、听觉型(Auditory)、动觉型(Kinesthetic)等不同类型的学习风格,[33]教师必须选择符合不同幼儿学习风格的教育内容组织形式,让每个幼儿都能更加有效地去学习和发展。
(三)差异教学的拐点:采用多元化的评价策略来支持每个幼儿的持续性发展
评价不仅是教育活动的终点,也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它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开始、重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过程、肯定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结果、支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下一个阶段。可见,评价贯穿了教师的教学与幼儿的发展由现阶段向下一阶段的过渡,是差异化教学的重要拐点。由于每个幼儿的学习与发展都会存在差异,所以对每个幼儿的评价也要做到差异化处理。例如,英国学前教育《框架标准》和《师资标准》都在教育评价中强调了持续性多元评价的重要性,通过开展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可以有效地识别每个儿童发展水平、兴趣需求和学习风格的差异,为计划和调整教育活动,同时构思下一阶段活动提供依据。然而,目前我国幼儿园教师“开展的差异教学缺少预先的测查或诊断及事后的评价等。这些环节的缺失使得差异教学的实施缺少针对性和科学性”,[34]因此,我国幼儿园教师必须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策略来支持每个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其一,在开展差异化教学前,教师必须要进行诊断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旨在识别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兴趣需求和学习风格差异,以确立幼儿的发展目标、设计针对性的教育内容、组织适宜的活动形式。其二,在开展差异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进行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旨在了解确定的发展目标是否符合幼儿的发展水平,设计的教育内容是否满足幼儿的兴趣需求,组织的活动形式是否适宜于幼儿的学习风格,从而为教师对目标、内容、形式进行针对性的调整提供依据。其三,在开展差异化教学后,教师必须进行终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旨在了解每个幼儿是否实现了预期的发展目标,判断幼儿在活动后达到了何种发展水平,从而为设计下一阶段的差异化教学提供依据。
总之,虽然我国学前教育也非常强调个体差异性原则,国家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便明确要求“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35]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也明确要求“了解幼儿在发展水平、速度与优势领域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掌握对应的策略与方法”。[36]尽管如此,目前我国幼儿园开展差异教学的现状却并不容乐观,尤其是教师在了解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差异,并据此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上还存在着观念与能力的缺失。因此,系统梳理英国学前教育《框架标准》和《师资标准》中的差异教学观,对启迪我国幼儿园教师树立科学的差异教学观,理解和识别幼儿发展水平、兴趣需求和学习风格的差异,并据此为各不相同的幼儿设计多样化的教育目标和内容,同时采用多元化的评价策略以促进每个幼儿个性化发展上,无疑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霍力岩 胡恒波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参考文献:
[1]胡恒波,陈时见.英国学前教师专业化改革的策略与基本经验[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3,(7):26.
[2]曹能秀,田静.近十年来英国幼儿教师职前教育改革探析[J].全球教育展望,2014,(1):64.
[4][31][32][34]韩佳伶,李莉.幼儿园差异教学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2,(12):11,11,13,13,13.
[15]胡恒波.英国早期教育教师标准的价值取向与改革趋势[J].外国教育研究,2014,(8):46.
[27]曾继耘.关于差异教学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7,(8):6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