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学前教育学生语言能力立体化培养,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是从幼儿教育抓起的,优质的幼儿教育能够在孩子成长的幼年发掘其潜能,从而有利于其后续的成长和学习。语言能力是幼儿教育中的重点教育项目,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逻辑思维的构建,有利于人才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本文首先分析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然后简要介绍了关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语言能力的评定标准,最后提出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语言能力的立体化培养方案。旨在为各大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研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学前教育;语言能力;立体化培养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语言能力培养是教育全面贯彻深化改革的具体行动,对于学前教育专业而言,其语言能力的培养主要涉及到倾听、说话、朗读、演讲、幼儿作品仿编和幼儿作品演示等内容。处于幼儿时期的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没有压力的对身边环境中的语言进行模仿来进行的,所以学前教育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对孩子有重要影响。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家长是孩子的首任教师,当下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从小将孩子送到幼儿园中学习,所以对孩子影响最大的就是幼师。具有良好的倾听能力和说话能力,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利于与家长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良好的语言能力能够树立幼儿教师的良好形象,打破传统的幼儿教师只是哄孩子的保育员的偏见。
(二)有利于孩子孩子的语言启蒙
幼儿阶段的孩子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和机械记忆能力,孩子语言学习主要是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狼孩的故事就很客观的说明了这个道理。学前教育教师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说话标准而有亲和力,孩子们也会乖巧有礼貌。良好的教师语言能力本身就是良好的教学资源,在无形中对孩子的语言学习有正向的积极影响。
(三)有利于孩子语言文学的积淀
幼儿教师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学生的沟通就会非常顺畅,这样有利于教学活动效率的提高。省去了维持教学秩序的时间,可以对孩子进行更多的语言类的教学活动。幼儿阶段的三字经和唐诗三百首以及各种歌谣等都是很好的教学内容,教师具有良好的语言能力可以在生活中借题发挥将这些文学内容融入其中,无形中提升了孩子的文学基础。为孩子的语言文学奠定良好的基础,有利于孩子日后的语文学习和良好思想道德的形成。
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语言能力的标准
(一)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升高,中国话也成为了世界上流行的语言,全球有多家孔子学院进行汉语教学。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作为培养中国顶尖人才的首任教师,必须保证语言表达的准确。语言表达的准确既包括用词的准确,又包括发音的准确。根据教育部的相关标准,幼儿教师的普通话等级至少要是二级乙等。标准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有利于孩子的语言学习,作为学前教育阶段,良好的语言表达直接有利于幼小衔接中语文教学。
(二)语言表达的规范性
语言表达在网络时代后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为了达到吸引人眼球目的的广告词层出不穷。例如,“非常苹果”“神马都是浮云”。原意是非常好的苹果,什么都是浮云。作为语文基础知识尚未形成的小朋友来说很难分辨,只是将这些词语机械性的记住了。在其后续的语文学习中,会产生思想上的冲突,因为这些不规范的语言已经先入为主了。因此,幼儿教师在校园生活中要有意识地规范自己的语言表达习惯,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
(三)语言表达的艺术性
在幼儿阶段的语言表达艺术性主要是指说话语气和肢体语言的艺术性,并非是逻辑幽默方面的艺术性。具体说来,不论是观点相同的表达,还是观点相悖的表达,都要保持语速正常、语调平稳、声音大小适中,从而避免大哭大闹大笑带来的语言表达上的夸张。语言表达要给身边人带来舒服和愉悦的感觉。在这方面老师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孩子都随老师,老师性格急躁,学生也情绪不稳定。老师做事张弛有度,学生的校园生活也会有条不紊。所以,学前教育教师要注意语言表达艺术性。
三、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语言能力的立体化培养方案
(一)将语言能力列入学前教育专业必修课程
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计划中将“语文”、“儿童文学”、“教师口语”、“幼儿园语言活动设计与指导”等课程作为必修课开设,做到有足够的教学和训练课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是对必修课倾入大量的精力,对于选修课不够重视。语言能力的提升,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这也是高等教育中生本教育理念的践行。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一方面要在课堂上调整教育方法,另一方面要通过教学课程的调整来督促学生加大学习力度。
(二)构建师生互动式课堂
学生语言素养立体化培养的课堂,构建师生互动式课堂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可以充分利用课堂实践进行说话能力和演讲能力的提升,并且教师还可以对其表现进行专业性的指导。这是一种新型的学习阵地,强调教学是一种多边活动,提倡“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着重探求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结构、方法、模式和教学手段的选择应用,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取知识、形成技能、拓宽思考,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真正实现把教师“教”的过程变成学生“学”的过程。
(三)将终身学习理念融合到学习评价当中
语言素养立体化培养中需改变对学生传统的评价方式和方法,变终结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要打破“一考定终身”的旧观念,坚持多元化、个性化和客观、公正、发展、辩证的原则。过程性评价应涵盖课前的准备、课堂上的学习活动、学习效果等环节。主要包括:预习情况、学习态度、参与体验和感知等实践活动的程度、与教师的配合、认识和理解能力、质疑和解析能力、学习技能和方法的应用、学习质量等要素。同时课外语言实践活动的参与情况,也可作为评价的标准之一。
(四)深入幼儿园参与幼儿活动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明确了语言能力的要求之后,要在课堂学习和课下自学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语言能力。由于语言能力的深度优化需要一个良好语言环境,在幼儿教师掌握了语言能力的基本要素之后,需要大量的实践活动来提升自己。深入幼儿员参与幼儿活动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一方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可以在观摩幼儿教师的执教活动中积攒经验,另一方面可以与孩子们亲密接触,更加了解孩子们的特点。在幼儿园活动的参与中,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积极配合幼师的各项活动,并且让自己扮演孩子来配合教师,这样可以更好地从学生的角度来组织语言;融入活动后,要调整自己的角色到幼儿教师,从而锻炼自己应对小朋友们突如其来的各种问题的能力。例如,有小朋友问“老师为什么地球总是围着太阳转”?老师机智地回答说“因为地球非常顽皮”。这样的回答可以在欢笑中解决问题,同时也避免了专业地理知识的空缺和孩子听不懂专业解答的尴尬。
结语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专业重视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对于这些准幼师的后续工作有重要意义,准确、规范且富有艺术性的语言表达能够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有利于孩子语言启蒙,有利于孩子从小积淀语言文学。为了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语言能力,要对其进行立体化的培养。首先学校要将语言能力类课程划为学生的必修课程,然后建立起师生互动式的课堂,这样可以让准学前教育教师积极参与到语言能力学习课程中。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评价要进行阶段性的测评,从而让学生的语言能力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此外,要让准学前教育教师参与到幼儿教学活动中,只有浸润在宝宝的世界中,才能将自己的语言和思维与其无限靠拢,最终有利于幼儿语言教学能力的提高。因此,高校的学前教育教师教研工作者要全方位进行教学反思,从而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综合提升。
作者:齐婷艳 单位: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何静姝.浅谈如何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语言教学能力[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3(02).
[2]陈馥.浅谈幼儿语言的培养能力[J].群文天地,2012(11).
[3]董楠.幼儿师专学生从师语言技能培养策略与实践研究[J].亚太教育,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