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及社会服务体系的基础,学前教育的发展进度影响着我国整体教育水平的提升进度。在国家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的背景下,高校开设的学前教育专业也在进行着相应的课程体系改革,旨在结合新时期背景下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将教学结构设计得更加合理化、科学化、多样化,使培养的学前专业学生能够满足社会大众对幼儿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但当前高质量学前教师的紧缺成为制约学前教育发展的瓶颈,亟须高校优化改革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以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学前教师。
[关键词]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教育研究
一、引言
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一环,其教育质量对我国国民素质水平的高低有着决定性作用,学前教育作为“根”的教育,深刻影响着幼儿成长初期学习能力、思想观念、情感态度、认知思维等的养成,是幼儿启蒙教育的引领者。在知识经济社会背景下,发展学前教育成为国家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话题,旨在通过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师资力量的培养,为我国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奠定基础。在这种形势下,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工作,从目标设定、结构设计、内容设置、实施过程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优化和调整,一方面立足于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从幼儿发展角度培养学生学前教育专业职业素养。本文通过对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的研究,同时结合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改革原则,提出了一些优化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对策及建议。
二、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原则
1.实践性原则
本科院校以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为目标,在教学中除了要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结构的完整性之外,还侧重于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以使其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尤其是对于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这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来说,课程体系要围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设置,教学内容也要以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出发点。因此,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要以“够用”为基本,在保障理论知识“少而精”的基础上设置实践环节,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秉承实践性原则,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应进行模拟教学,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支撑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并在学生的毕业设计中增加实践环节,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以后的工作。
2.先进性原则
课程体系改革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创新意识方面,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应以创新为目标,结合国内外新的理论成果和教育技术的创新促使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要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进行改革,在内容方面,要以我国教育改革目标为依据,既要有丰富的学前教育学内容,又要有关于幼儿心理发展规律研究的课程、法规教育和德育等,同时还可以借鉴国内外新的研究成果,适当增设相关课程,以实现和社会用人需求的无缝对接。在教学手段方面,灵活运用信息化技术,充分展现课程体系的创新性和前瞻性。
3.主体性原则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关注学生的需求,通过合理的课程规划与教学设计使学生逐步具备适应社会发展所需的能力与品质。遵循以人为本理念,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主动表现的机会,积极挖掘学生学习潜能,师生协同、相互促进。基于主体性原则的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教师应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意识与可持续发展能力,而这也是优秀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为此,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应立足于实用性、创新性和知识性,并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其社会适应力与发展力。
4.整体性原则
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在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时,要从整体性的角度看待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将其视为一个整体上的学习,如此才能使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更加完整,学生才能够掌握更加完善的理论知识和具备更好的实践能力。各学科之间相互协调,可以发挥比一门学科更大的效用,这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建立基于实践操作应用的宏观知识体系。在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教师要将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师德、幼儿心理教育等融为一个整体,并通过调整局部与整体的稳定与平衡来将其效用最大化,使学生在各学科知识的联动学习中提升个人的职业综合素养。
三、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
1.指向不明确,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教学目标关系着教学内容、程序、方法等教学要素的选择,教师所开展的一系列教学活动都应以教学目标为落脚点,确保教学内容既能完整地体现课程目标,又能起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作用。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教学指向作用,当人才培养目标不符合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发展趋势时,教学成效将处于落后局面。总体来说,当前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实践中出现了指向不明确问题,如误将学前教育当作针对3岁至6岁儿童的幼儿园教育,忽视了对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早教能力的培养。实践中发现,学校将“早期教育”和“教育信息化”放在选修课,且考查内容设置不是很全面,但早教学前一体化和学前教育信息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是需要在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中有所体现的。由此可见,课程体系指向的不明确导致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普遍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2.专业课程设置重理论轻技能,通识教育课程比重偏低
目前,虽然大部分本科院校都明确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目标,但仍然存在教学重理论轻技能的问题。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为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教师应在传授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以促使学生知识技能的有效迁移,使学生能将学到的内容真正运用于自己未来的工作之中。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需要具备多种技能,如要掌握幼儿阶段的音乐、美术、舞蹈、游戏等教学所需,并能利用一定的数学、科学知识开发幼儿智力,等等。但当下的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多以“学前”理论知识教学为主,技能实践课程所占比例普遍偏低。另外,由于通识课程比重也偏低,且通识课程主要集中于社会科学方面,如法律基础、计算机基础、英语等工具类课程,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没有设置有针对性的人文科学通识课程,这不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长远发展。
3.专业实践课程比重低,分布不合理
实践课程是检验学生理论学习的重要途径,学生可以通过实践结果检验自己的学习情况,然后针对问题进行自我反思及调整,从而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目前,本科院校实践课程所占的比重相对较低,而且教师更注重理论课程的教学,这包括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尤其是重点教授专业方向课程中的学前儿童发展科学、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儿童保育学等基础课程。实践课程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训、教育实习、教育考察等,但目前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开展的实践课程并未进行细分,而是从整体上将其归为实习活动,并集中在大三学年和大四学年统一进行。在教学过程中由于通识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课过于独立,缺乏内在的关联性,导致学生的实践课程学习脱离实际。
四、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对策及建议
1.立足学前教育课程主体价值取向
学前教育专业应秉承儿童本位理念,强调学习者是课程的中心,在教学中要依据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选择课程内容,以实现学生个性的解放。在儿童本位的课程改革中,教育价值在于学生价值的养成,即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对学生社会适应力的培养,使教学过程不再是单向传输知识的教学,而是师生之间对话互动的一个过程。学前教育专业的价值取向在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从学生自身需求出发的基础上,遵循社会本位价值取向,使课程体系符合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趋势。为此,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设置要围绕两点:一是让学生积极进行社会实践,将所学知识迁移到社会生活;二是将多元化的社会问题作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一部分,将社会环境、专业特质、文化娱乐作为一个整体,使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能够跟上社会发展的趋势。
2.顺应学前教育课程建设发展趋势
在明确价值取向的基础上,顺应学前教育课程建设发展趋势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教育部提出的0~6岁儿童托幼一体化建设行动计划强调,要把握儿童成长的奠基时期,将早教与学前教育衔接起来,使得儿童在生理、智力发展的重要阶段能接受到更高质量的教育。因此,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可基于托幼一体化政策,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中融入相关的职前培训内容,通过一体化课程更好地实现保教结合,使儿童能够在0~6岁获得持续性发展。当下的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中存在着课程内容超负荷、课程目标理想化等问题,整体来说“小学化”倾向明显,即所运用的课堂教学形式不符合幼儿年龄特点,以“灌输”方式提前教授小学基础知识。针对这些问题,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应回归生活化,这便需要教师在提高自身职业素养的同时,要努力使幼教理论教学向生活实践方向靠拢,确保自己讲授的课程内容与幼儿生活能融为一体。
3.优化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结构
优化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结构是课程改革最重要的环节,目前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课程内容比例失调、重理论轻技能等方面。因此,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优化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一是调整通识课比例。通识课包括人文社科、艺术体育、职业技能、自然科学与卫生健康五个方面,学校开设这些课程旨在拓宽学生知识面,使他们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更从容地面对不同问题。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应加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课程比例,使学生能够习得更多的知识。二是增设特色课程。由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侧重理论教学,培养目标比较单一,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可以结合自身特色打造一门与学前教育专业相关的特色课程,如儿童游戏、儿童艺术等,使学生的学前教育技能不再是单一的理论知识。三是增加实践课程。组织社团活动、岗位体验等使学生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融会贯通起来。
五、结语
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进行课程体系改革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满足学前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还能够通过对幼教人才的全面培养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的发展。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目前主要存在着课程比例失调、技能培养力度不够、专业实践课程所占比例低等问题,这不利于其培养出兼具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师资群体。鉴于此,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应秉承实践性、先进性、主体性和整体性的原则进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调整,以培养高质量学前教育师资为目标,掌握学前教育课程综合化建设发展趋势,合理定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结构,科学选择课程内容,等等,为学前教育输送更多师德高尚、素质过硬的高质量师资力量。
作者:南姣鹏 单位:咸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