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公益性改革思考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学前教育公益性改革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学前教育公益性改革思考

摘要:随着教育理论的深化发展,学前教育在社会上得到普遍关注,学前教育公益性再次成为人们讨论和关注的焦点。无论是从法律、社会、个人层面,还是教育层面看,学前教育公益性都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政府、社会、家庭几个角度对当下学前教育进行改革,从全新的角度去认识学前教育教师需要具备的职业素养,对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学前教育;公益性;改革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句话一直被人们看作是至理名言。二战后,日本一贫如洗,政府有幸得到一大笔资金,却宁愿全体国民忍饥挨饿,也要把资金全部用在教育上,这为后来日本科技发展和经济腾飞提供了人才保障。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云:“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教育关涉其未来的发展,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和文明程度。“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人们开始认识到学前儿童也处于受教育阶段,并且教育结果直接影响到儿童一生的发展。20世纪初,国际上学前教育就被列为社会公共事业的一部分。但因为受经济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影响,一些国家出现了私人性质的幼儿园。在我国,幼儿园被看成是哄孩子的场所,在利益最大化的商业追求下,私立幼儿园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幼儿园的公益性性质不断被弱化,进而引起学术界对学前教育公益性话题的探讨,学前教育的公益性改革被推到台前。

一、学前教育公益性改革的意义

(一)从法律法规层面看,学前教育必须进行公益性改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八条第一款规定:“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第二十五条第三款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第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均等的受教育机会。”2017年5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意见》指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成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2018年我国颁布的《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开篇就指出:“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学前教育既然位列教育范畴,就应遵从教育法规,明确学前教育的意义,即学前教育公益性的性质宗旨。

(二)从个人成长层面看,学前教育应该进行公益性改革

在整个教育领域,学前教育极为特殊,其看似与知识学习无关,却是人生最重要的教育阶段。一个人在一周岁前通过无意识接触触发神经细胞生长,从而生成诸多生理天赋与潜质。在学前教育阶段,孩子的性格具有极强的可塑性,诸多性格潜质会受到周围的环境影响而被激发。开朗与忧郁,自信与自卑,友爱与团结,基本都会在这一阶段形成。所以,学前教育应该在教育性和公益性上投入更大的精力。培养的是人才,强大的是民族,无论从哪个方面看,学前教育都是“百年大计”。

(三)从社会现实层面看,学前教育需要进行公益性改革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工业化水平越来越高,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双职工家庭也越来越多,夫妻无暇全天候照顾幼小的子女,但希望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所以人们对幼儿园的需求就越来越大,于是就出现了幼儿园入学难和入学贵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幼儿园数量不足,供不应求;另一方面是因为父母都想从照顾孩子的生活琐事中抽身,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的事业上。所以,各类私立幼儿园应运而生。

(四)从教育教学层面看,学前教育可以进行公益性改革

我国整个基础教育,从小学到高中,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以考试分数论“英雄”的现象。素质教育提了很多年,除了一些大城市学校在素质教育上做得较好外,全国大多数学校,仍旧存在积重难返的填鸭式教学、题海战术等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评判孩子优劣标准的做法。繁重的学习压力、紧张的学习氛围让教师无暇顾及考试科目以外的教育,很难从教育的本质上去开展着眼未来的人性化教育。而学前教育处于没有学业竞争的阶段,没有积重难返的诸多顽疾,一切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长远目标去探索规划教育。

二、学前教育公益性改革的举措

(一)政府的重视

首先,政府要加强战略引导。学前教育只有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才会真正被贯彻执行,并被各级政府落实。其次,政府要完善政策规范。我国目前关于幼儿园的法律、法规不多,对开设幼儿园缺少相应的规范,在幼儿教育上也缺少完善的教学体系。最后,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充足的资金是推动政策落实的保障,政府必须在预算中拿出相应的资金,作为学前教育改革的启动资金,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推动改革。

(二)社会的支持

在政府宏观引导、微观监督的外部条件下,吸收并合理利用社会闲散力量,以社区为基本单位开办幼儿园,是一种新的尝试。不同的人分别可以在岗前培训、后勤服务、活动指导、保育保健等不同岗位作出自己的贡献。人们可以通过参与锻炼获得成就感,进而使这类志愿活动取代广场舞,成为新时代的靓丽景色。

(三)家庭的配合

学前教育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家庭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境因素。这首先需要家长转变传统观念,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幼儿园可以定期开展家长培训讲座,告诉家长要让孩子充分发挥天性,既不可以过分溺爱孩子,也不可以责罚冷落孩子。同时要保证教师观念与家长观念一致,防止孩子面对不同的人吸收不同的思想而产生人格分裂。

三、学前教育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学前教育教师除了掌握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外,还需要具备基本的专业素养。

(一)爱心

爱心指的是教师喜欢孩子,否则再有能力的教师也不能入职幼儿园。不把孩子当生命一样呵护的教师对孩子的伤害是巨大的,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没有爱心的人都会对幼儿的身心造成伤害,可能给孩子留下一生的阴影,使其形成卑怯、阴暗的心理性格。

(二)良心

良心指的是健康的三观,即人生观、社会观、价值观。对于没有表达能力和鉴别能力的幼儿,有时仅凭教师的爱心是不够的,当利益发生冲突时,幼儿教师要能够作出最佳的选择。良心是一个底线,任何行为都不能以伤害孩子为代价。“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

(三)耐心

幼儿教师要能够宽容淘气的孩子,用合理的方法教育孩子。幼儿的活动相对简单,思维相对幼稚,教育形式相对枯燥,这就需要幼儿教师耐得住寂寞,不会因为环境因素而影响工作。面对淘气的孩子,教师不能用恐吓的方法来约束他们,要能够运用专业的知识应对突发的状况和单一的情境。

(四)童心

童心是儿童美好的天性之一,它是无拘无束的想象力,也是天马行空的创造力。所以幼儿教师也应该具有一颗梦幻般纯美的心,可以和孩子们一起沉浸在童话世界中,展开想象,放飞心灵,保护孩子们的童话世界。不能以现实的世界规则去束缚孩子的想象力,不要以成人世界去理解孩子的世界。

(五)匠心

匠心是责任心,其内涵不仅是专心致志,还要用心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极致,像对一项艺术品一样精雕细琢,完善每个细节。每个孩子的潜力都是巨大的,他们是未来社会的主人,教师要精心细致地对待孩子的每一件事,不放弃、不抛弃,全身心投入工作,把精力放在孩子身上。

(六)热心

幼儿教师要有一颗热诚的心,无论对待认识的孩子还是不认识的孩子,都要关爱有加。不仅是孩子,教师还要以饱满的热情去对待班级生活中的其他事情,这样会在无形中形成良好的环境氛围,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孩子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并激发出他们的热情。

(七)丹心

丹心就是爱国心、赤子心。教师的言行举止是其内心世界的直接反映。这个时期的幼儿处于模仿接受阶段,还没有独立的思维意识,也不懂社会层面的是非,教师对国家社会的评论会影响孩子对社会的认知,教师的言行举止会烙印在幼儿的心中。这种潜意识,有时不易被发觉,但对孩子未来的成长影响极大。

(八)信心

信心是幼儿教师的一项基本素质,只有对自己的专业自信,才能表现出对工作的自信。因为幼儿处于模仿阶段,一个处事犹疑、自信心不足的教师,会让跟随他的孩子也变得犹疑自卑。所以,幼儿教师的心理素质可以说是其工作中重要的基本素质,教师不管面对何种情况都要能够积极应对、巧妙处理。

(九)知心

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观察能力是幼儿教师最基本的能力,幼儿教师需要透过现象看到一些孩子的细微变化,了解孩子的心理,然后及时寻找处理方案。教师要从孩子的视角去分析世界、处理问题,而不能以成人的视角去要求幼儿,要以幼儿的心理去疏导幼儿,不可强行要求孩子去做他们不理解的事情,要让孩子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让孩子有充分的选择权。

(十)慧心

幼儿教师还需要聪慧灵动的心智,能够透过现象分析本质,能够从复杂的生活工作中总结规律,具备基本的科研能力。教育在不断进步,孩子的性格也各不相同,这就需要教师面对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教育策略。幼儿教育充满很多未知的领域,需要教师去探索更适合孩子成长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方式,并能够灵活地处理突发事件。

参考文献

[1]李晓铭.浅论幼儿教师必备的素质与能力[J].中国教育学刊,2010(s1):81-82.

[2]吴遵民,黄欣,屈璐.我国学前教育立法的若干思考[J].复旦教育论坛,2018(1):35-41.

[3]刘宝权.我国学前教育公益性程度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3):73-74.

[4]吴悠.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教育性分析[J].亚太教育,2016(5):227.

[5]邢英英,王伟瑜.学前教育公益性现状及发展研究[J].长江丛刊,2018(5):297.

作者:高巍 单位:宣钢第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