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训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内容摘要:教师的嘴是知识的源泉。一个幼儿教师口头表达能力的强弱对幼儿语言、思维发展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学前教育专业应该注重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训练。教师口语教学可以通过帮助学生练“心”、练“脑”、练“口”、练“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关键词:学前教育;口头表达;心理素质;思维能力;语调语感
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把其门下的学业分为四科:德行,政事,言语,文字,其中“语”先于“文”。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也提倡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说明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当今这个知识不断更新,信息就是效益和金钱的快节奏时代,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口头语言就更显出其重要价值。教师的嘴是知识的源泉。一个幼儿教师口头表达能力的强弱对幼儿语言、思维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心理学家们研究发现幼儿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是3-6岁,这一时期幼儿口语发展快,词汇量大增,并逐步发展独自式的内部语言。同时,幼儿道德意识也在这个时期内开始形成,而这段时期大部分是在幼儿园度过的,要想使幼儿健康、全面的发展,需要幼儿教师具有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这是社会实践活动对学校教育教学的一个具体要求。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对象是未来的幼儿园教师,对他们进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并不要求学生有张仪那纵横捭阖、滔滔不绝的辩才,也不求学生有那文韬武略,谈笑自如的大将凤仪,只是要求学生能在复杂的交际环境里,充分地表情达意,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能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把口语能力培养提高到与读写能力并重的地位。究竟如何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如何去组织训练?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慢慢摸索出一些方法,教学中收到较好的效果。下面分几个层次谈谈怎样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一.练“心”,即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
我在教学中发现,班上的主要干部发言时,相对而言,表情达意比较完整。我分析这是他们经常在班上讲话的缘故,这是一个心理素质的问题。要想攻克口头表达这一关,做到充分地表情达意,必须首先培养心理自制力,增强心理承受力,可以采用这样几个步骤训练。第一,二分钟无声站立观察全场练习。在此时间内受训者站立于讲台之上,不讲话,不发笑,不加任何掩饰,做到不脸红,不拘谨,表情自然,仪态大方,让他能在训练中克服怯场心理。第二,两分钟有准备说话练习。可以事先做好准备,然后上台讲话,如讲故事,谈见闻等。要求语音准确,语流通畅,表情表态自然大方。第三,两分钟无准备说话练习。课前或课中,请学生就某些问题谈看法,针对某种现象发表观点,搞突然袭击,让学生毫无准备。培养其即兴思辨及应变能力。要求讲话中心明确,观点正确。第四,交谈练习。要求学生找本班和其他班学生交谈,找老师交谈,找自己不熟悉的人交谈。自己选好话题,主动去找别人交谈,克服怯生心理。这种训练由有准备向无准备过度,由被迫向自觉过度,是按心理发展的规律,心理对环境和表达方式有一个适应过程而定的。经过几个步骤的训练后,学生的心理素质会明显增强,讲话时就会战胜口头表达的最大敌人———心理障碍。
二.练“脑”,即训练学生观察联想能力和思维判断能力
口头表达是一项全身心的社会活动。就表达者自身来说,是一项综合能力的表现,无论是在生活交际中还是在社会活动中,要充分的发挥口头表达这一交际工具的作用,交际主体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联想力,灵活的思维力及准确的判断力。训练可以分四个方面进行。第一,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地读书,积累知识,开阔视野,提高学生对客观事物的感知能力。同时掌握语言材料,吸收储存大量信息。如关于人的、关于事物的、关于景物的、关于风俗人情的等等,让学生在说话时,不流于空泛,言之有物。第二,要求学生观察,评论各种社会生活现象。训练学生的观察、判断及逻辑思维能力。教师指导学生从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去观察事物,感受生活,去对自己身边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作本质的评析,教师进行抽查,给予指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分辨力。如我要求学生对社会生活中,“金钱的价值越来越大”这一现象作评论,开始有的学生认为本该如此,因为金钱是万能的,它可以买到一切。通过我的启发和引导,学生一致认为,人世间还有精神方面的东西是用金钱买不到的,如真情和美好的心灵等。人是要有点精神的,所以金钱无法左右真正的人。训练学生的联想力,形象思维力,要求学生用意象组合的方式描述所感所受。训练时,教师提出表达内容,要求学生充分运用联想和形象思维,去捕捉零星的感受,从而组合成意象,围绕中心表达出来?我要学生描述我们学校早晨那蓬勃生机和具有青春活力的景象,让他们用形象思维去构成—组意象。如操场上、树林里、大道上、舞蹈房、钢琴房自习室等等,让他们把众多的画面剪辑成一个具有鲜明意义的整体。第四,分析了解听话对象,适应环境练习。社会生活中完成交际的条件有四项:说话人、听话人、交际媒体(包括有声语言和势语言)和时间环境。要收到好的交际效果,说话人必须观察、分析、了解听众,了解时间环境,充分利用交际媒体。一个好的教师善于在课堂上察颜观色,分析把握学生心理,主动制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一个好的公共关系人员,就很善于审时度势,揣度对方的心理,从而收到良好的交际效果。训练时教师设计不同的听话人,不同的时间环境,要求学生分析了解听众及其心理,了解环境,从而选择适当的说话方式和选用恰当的语调。
三.练“口”,即训练学生对有声语言的处理技巧
好的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掩盖内容的不足。口头表达时,处理声音的技巧不同,效果就不一样。有声语言的训练主要是语调和语感的训练,即语句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处理。为了让学生较好地把握语调、语感,可分五步进行训练。第一,朗读、朗诵。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内容,确立情感的基调。并让学生练习不同的文体的朗读、朗诵,在自己的朗读、朗诵中寻求某种语音和思想的境界,形成好的语感。第二,讲故事。指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情节结构、思想性及角色性格,把握基调和角色语言。让学生在自我讲练中找到处理语调的方法。第三,演讲。让学生作有准备脱稿演讲,指导学生分析内容,把情感同内容统一起来,在演讲过程中锻炼激情和训练语调的综合运用。第四,辩论。让学生作有主题的对抗性辩论。教师帮助正反双方找材料,分析观点,作提示,在两边“煽风点火”,造成一定的态势。让辩论发挥其作为最高口语表达形式的制约作用,从选词造句,语流语速,思想表达,紧急应对等诸多方面高标准地要求学生。从而培养学生逻辑思考力及随机应变的口语能力。第五,口头作文。这项训练是对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它要通过审题、立意,切题、选材,构思、布局,语言表达等几个步骤来完成,并且要在几分钟内完成。这就涉及到学生的知识积累,分析判断能力及组织结构能力,处理有声语言的技巧等许多方面。这一训练是对前面各项训练的一个小结。这项内容的训练可以分两个层次来进行,首先是教师指定学生对某些材料及观点加以了解、分析、消化,之后教师出一些与材料及观点相关的口头作文题,让学生抽签定题,然后口头作文。这第一步训练是帮助学生完成材料的组织和材料与主题挂钩,训练其立意,构思及表达能力。然后是综合训练。教师不作任何提示,不框定取材范围,全方位出题,要求学生当场抽签定题,并作有时间限制的表达。如果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要表达的内容作出完整准确的表述,并且中心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有序,语流通畅,那么就算合格。
四.练“态”,即训练学生口语表达中的态势语
态势语包括面部表情和动态。在社会交际活动中,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要想得到好的思想及情感交流效果,必须用态势语作为补充,要以姿势助说话,以表情助说话,在交际过程中注意找到与对象的交际动情点,以促进情感的交流。这就需要表情表态的丰富适度。态势语的使用是说话人对说话内容的理解和对听话人情感倾向的外在表现,应该自然,亲切、适度。切忌面部表情夸张失真,动作姿态失常。否则,只会事与愿违,造成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心理分离。培养学生态势语运用能力,可采用下面的方式进行。第一、组织学生分角色表演儿童话剧。按剧中要求使用态势语言,培养学生自觉、自然使用态势语的习惯。第二,分析说话内容,设计态势语。教师给学生指定不同的说话内容,让学生通过分析,准确地设计态势语。第三、给材料说话,正确使用态势语言。教师给材料学生稍作熟悉,然后对其中的内容作充分的口头表达,要求态势语使用准确,丰富。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及其它能力一样,是一项需要进行长期的知识积累和练习的基本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如果教师认真地组织他们按序列训练,一定会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岳凯华主编《口才与演讲》(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5月第一版)
2.唐树芝主编《口才与演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3月第二版)
3.尹凤芝主编《沟通与演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6月第一版)
4.陈丹辉主编《幼儿教师语言训练》(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1月第一版)
作者:李永华 单位:江汉艺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