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职学前教育顶岗实习生教育活动观察,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之一,为促进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生的专业发展,践行教育实践反思模式,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实习生的观察分析、评价反馈、实践反思等能力,增强实习生专业发展的自觉性。
2009年,教育部提出《进一步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强调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完善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制度,努力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学模式。[1]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育体系中实现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要求无缝对接的关键环节。通过进入真实幼儿园教学环境,顶岗实习生体验幼儿教师角色,消化知识,初步锻炼教学实践技能,逐步实现实习生专业化成长。我们听课的班级是幼儿园大班橙子班,鉴于幼儿们马上升入小学,实习生们将教学活动设计为制作明信片———“小小设计师”。在幼儿园做有目的的观察,设计并组织好教学活动,对于我们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即将毕业的学生———实习生来说是一次有挑战的实践经历,因为实践知识的缺乏,可以看得出其即将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工作者专业素养方面的压力。对刚进入实践岗位的实习生来说,在教学过程中消化和吸收所学的知识和经验,形成新的理解,并在实际的教学中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所需要的不是生搬硬套所谓的理论,而是具体教学中遇到实际问题所产生的随机应变的教育机智。总的来说,这次教育活动目标的确立还是适宜的,预期效果基本达成,活动内容的选择契合幼儿的经验,活动过程的展开具有一定的情景性、可操作性、交互性,活动结构的设计体现了一定的有序性、开放性,把幼儿的情绪情感调动起来了,丰富拓展了幼儿的认知经验,幼儿的主动学习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体现。针对活动中实习生的教学行为问题,我做了以下几点总结:
1熟悉了解常规,重视纪律维护
听课老师的到来对于幼儿们来说无疑是一个新鲜的刺激,他们表现得异常兴奋和激动,或三三两两打闹,或交头接耳说个不停,教室里一片沸腾。主导教学的实习生站在一边面露难色。幸好主班老师一直帮忙维持秩序,她播放了表示集合安静下来的音乐,孩子们才渐渐恢复到上课的状态。当然,课堂上纪律问题还是绵绵不断,实习生也是使尽浑身解数,“小朋友们安静下来可以吗,听老师讲好不好”“看老师给你们表演”,可是依然收效甚微。这个时候还是主班老师出面了,使用平时的口令,“橙子班,在哪里”,幼儿们答道“橙子班,在这里”,或有节奏性拍掌,幼儿们会跟随着拍掌的节奏安静坐到自己的位置上,融入活动中来。当活动过程中出现混乱的情况,主班老师停下来,大声喊着“请你像我这样做”,幼儿们就会接着喊“我就像你那样做”,两只小手放在腿上,腰板立正,并且眼睛直视正前方。“123请坐好,坐好是个好宝宝”以及“123你真棒,棒棒棒,耶”。口令结合特定的动作对提醒幼儿专注于教育内容、转移注意力非常有效。主班老师可亲可爱的教态不知不觉拉近了师幼之间的距离,整个教学活动井然有序。幼儿园班级纪律管理也是一门艺术,幼儿老师也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信,即使是课堂上对纪律的维护也透露出对于幼儿的关爱。
2注重观察,顾及全面兼顾个体
教师的观察要有目的性和随机性,要学会在活动中倾听、接纳不同的声音。观察不仅有助于教师正确制定教育教学计划,而且使老师能更深入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要,达到有针对性地指导幼儿的目的。蹲下来和幼儿平等对话,走进他们的世界,发现他们,不正是对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教育的目的只存在于教育过程之内,不存在教育过程之外的目的”的鲜活阐释吗?在制作名片的过程中,教师只有细致观察幼儿们的表现才能在恰当的时机以合适的方式提出指导意见。在教学过程中,实习生们的视线很容易集中在中心位置而忽略周围,导致教师看不见有些幼儿的举手行为。而且可以看得出来,实习生们很关注自己说了什么,接着要说什么,也就是美国学者富勒(Fuller)提出的职前教师(包括实习生)关注的四阶段理论中的任教前关注阶段(pre-teachingcon-cerns)的典型表现:只关注自己,而不关注教学以及和教学相关的事情。这一点对于还未真正走向工作岗位的实习生来说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启示,提醒我们新手教师可能出现的问题,争取在未来的教育活动中尽量避免。
3适度介入,实现幼儿主动发展
在《孩子的一百种语言》一书中,瑞吉欧教育创始人马拉古奇的“其实有一百种”这首诗告诉我们“孩子是由一百种组成的,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个念头,一百种思考方式(一百一百再一百)……但被偷去九十九种”。因此教师应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介入,不要因为过度参与而影响和代替幼儿活动。根据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实习生采用了幼儿喜爱的情境表演玩数字游戏,请幼儿自由结伴,合作表演,突出活动的重点,突破难点。然而当有些幼儿一直用自己的身体摆数字,有些甚至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时,这时实习生们去“好心劝导”或者提醒幼儿,让他们坐好,或者告诉他们:你的动作是不对的,根本不像某个数字,而应该怎样做才是正确的。《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学习的特点和认识规律,注重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条条框框标准把幼儿们限制在所谓的正确答案中,幼儿们正在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却被制止,他们的创作热情和尝试新鲜事物的勇气是不是就是这样被慢慢消磨掉呢?在制作名片的过程中,有的实习生非常热心,看见幼儿做出来的名片形状奇形怪状,干脆手把手教他们把名片做成统一的小熊形状。教学的预期目标是达成了,可是这样的效果对于幼儿真正的发展又起到什么作用呢?皮亚杰认为“教学中必须重视儿童的动作和活动”。幼儿的智力来源于直观感知获得的直接经验,他们最佳的学习方式是在自主操作中,体验人与人的互动,人与材料的互动,在互动中获得实际的经验,从经验中获取新的知识并提高自身能力。同时为了发挥幼儿的积极主动性,发展幼儿的主动意识,必须让幼儿切身参与到活动过程来,在操作过程中,解放幼儿的时间与空间,让幼儿在自主探索中提升各方面能力。教师是幼儿的支持者、引导者,而不是代替者、包办者。教师指导效果是遵循幼儿的意愿,而不是打乱其原本的心智。
4把握评价目的,关注评价的适宜性
课程也应该是个开放的系统,所以对于教育标的设定、教育的组织与实施以及教育评价,要有放性和灵活性,并且更加侧重过程本身而非最终结果[2]。活动评价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记录幼儿在活动中的言行,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划分等级。教师通过对教学活动的评价,点燃幼儿的积极学习情绪,进而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在本次教育活动中,只要有幼儿举手,实习生就在其额头上贴一颗小星星。每次询问问题时,都会有些小手举起,这使实习生变得非常忙碌以至于应接不暇,一边忙着给举手发言的幼儿贴星星,一边操作演示制作名片的过程。幼儿也浮躁不安,生怕自己获得的奖励比别人少。实习生一直忙碌着给幼儿贴小星星,使评价变得机械化和无聊,幼儿的活动进程也不断地被中断和干扰,活动效果也难以保证。如果幼儿已经参与到活动中来,就不必再一次又一次给予奖励。因此,教师的活动评价应该尽可能自然,应该在幼儿真实的生活和学习情境中对幼儿实施评价,并且尽量使用简单易行的方法,如微笑、抚摸动作等,尽量使用正面肯定的语言,给予幼儿开放性鼓励。
5督导教学实践,加强自我反思
一次教学实践,实习生们初步进入真实的教育现场,也是获得直接实践经验的过程。他们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很高,彼此分工明确,搜集资料后共同讨论,并针对教育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个人的看法,协商讨论出适当的解决方法,认真组织每个活动环节,以开放的态度听取他人的意见。观摩实习生们的教学活动,评课专家给出了适当的指导与反馈,发挥了沟通、协商、指导层面的积极作用。一系列的实践对于实习生们来说确实是很好的锻炼机会,对于各个方面改进都是一个很好的推动。正如波斯纳所说的:没有经过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提到“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专业能力”中提到“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并不断进行反思,改进保教工作”。通过践行实践反思模式,促进实习生自我反思是专业成长的关键。实习生当场也总结并反思了自己的实践经验,表达了共鸣之处,相信通过这次实践,会鞭策实习生们更多地关注实际问题,培养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反思型幼儿教师”做好准备。此次研究性教学的实践性符合幼儿教师学习特点,能够满足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3]。总之,与幼儿园的零距离接触,使实习生们一些停留在表面的认识变得具体、深刻,更促使他们思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体会到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需要多大的教育机智,也为今后的学习提供了方向标。同时也是对实习生们的教学理论、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验,定岗实习活动使实习生们逐步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初步培养了其独立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的能力。谁说教育不是经验的生成和改造呢?对于即将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实习生来说,个人的经验、履历中形成的感悟性、体会性知识可能更具有现实的针对性、操作性和策略性。在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EB/OL].
[2]杨秀玉.后现代课程观视野下教师教育实习的革新与发展[J].外国教育研究,2012(8):77.
[3]顾荣芳,等.竹节的力量———关键事件与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人学出版社,201:107.
作者:王雅楠 单位: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