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非优势学科建设探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非优势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发展前景,更对促进大学提高整体建设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本文分析了非优势学科形成原因,并介绍了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管理学科的建设之路。该学科积极推进专业改造,加强人才建设,努力形成学科特色,扩大学科发展,在竞争中从弱变强,脱颖而出。
关键词:
非优势学科;中医药管理
0引言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建设的核心,是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基础环节,是大学办学水平和学术地位提升的必要途径。纵观国际国内的许多著名大学,都有在国际上知名度很高的优势学科,同时一些不太著名的学科,也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非优势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发展前景,更与学校现有的优势学科或重点学科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发展非优势学科将有助于学校整体水平的提高。与本校其他学科相比,南京中医药大学的中医药管理学科基础略显薄弱,起步晚,发展状态比较处于相对落后地位。本文从非优势学科形成原因、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管理学科现状与地位分析,得出建设与发展非优势学科的心得与体会。
1非优势学科的形成原因
1.1外在因素
国家和学校政策的倾斜方向影响学科的建设发展,是否得到国家和学校政策的辅助是学科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的一个影响因素。如果各政策对其扶持力度不大,就很容易使得此学科发展成非优势学科。学科是一所高校的基本职能单位,每一所高等学校都非常重视学科建设,因为它是高校办学水平和学术地位提升的基础。但有些高校为了更好地快速提升自己的各方面实力,在学科发展上面,由于学校内部的一些政策倾斜作用,使得学校优势学科和非优势学科在资源分配上相距甚远,仅仅重视优势学科的发展,没有很好地做到优化学科结构,孤立地去发展某些学科,忽视了非优势学科的发展。虽然水平有高低,基础有薄厚。但还是应该有较强的基础学科和相关学科做支撑,创造一个良好的学科发展环境。在重点学科领域首先突破,真正达到国内货国际一流,并带动其他学科整体上水平的提升。学校从体制、机制到人、财、物的投入等方面全方面倾斜,促使其持续快速发展。
1.2内在因素
如果一个学科是新兴学科,但学校对其内在发展逻辑的探索和判断不够及时准确,就会导致非优势学科现状的形成。而学校要发展也离不开这些新兴的学科,因为它们的存在切合社会发展的新需求,进一步优化了学科的结构,所以也很有可能发展成为很多优势学科。但这些学科因为起步较晚,发展阻力也较大,所以发展缓慢,所以如果不及时把握机会,不能很好地找到发展的切入点,就很容易就失去成为优势的机会和潜力,成为非优势学科。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如果学科之间没能形成很好的竞争与合作,也很容易形成非优势学科。学科之间要形成竞争,相互合作,要出现学科的交叉和学科的融合,只有在竞争和合作中发展,各学科建设才能见其成效,才能更好全面的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才能出现新旧交替,新的优势学科取代已有的优势学科,体现学科的生命力,保证学校平稳有效的发展。另外若一些非优势学科的发展没有构建有效长远的战略目标,仅仅把自己定位在非优势学科上,对其发展不够重视,不努力去创新,那么这也会使它永远只能是非优势学科。科学研究是学科发展的基础。只有努力进行科学研究,夯实基础,勇于创新,形成自己的特色,学科建设才能有长足的发展。如果此学科的科研不突出,没有优势,没有特点,科学研究就很容易形成非优势学科。之所以科学研究不突出,主要有如下几点:①没有杰出的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是一个学科的领导者与组织者,是师资队伍中的核心。他不仅能带活一个学科,而且还会对整个学校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②没有足够的科研经费。只有足够的科研经费支撑才能更有效地去进行课题研究,完成高质量的科研内容。③学术梯队结构不合理。比如职称比例不合理,年龄结构不合理,学历结构不合理等,都是学科科研实力无法取得优势的障碍。④学科内部的氛围不和谐。只有在积极良好的氛围中才能更好地进行学科建设。南京中医药大学的中医药管理学科作为一个非优势学科,与南京中医药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中医中药学相比,建设起点较晚。相对短暂的学科建设历史在某种程度上积淀不够影响学科的发展,也使其在学术带头人及学术梯队的构成等方面都受到了制约。再者,由于政策倾斜作用及多种原因,在南京中医药大学内部优势学科和非优势学科在建设经费等资源分配上同样相去甚远,非优势学科建设经费严重短缺。因为优先发展优势学科和重点特色学科的政策影响下,学校从体制、到人、财、物的投入等方面全方位倾斜,这也形成了中医药管理学科建设暂时的非优势地位。
2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管理学科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2.1更新观念
思想的产生首先在于观念的改变。非优势学科的成员应丢弃不可能实现的幻想,更新观念,不管历史情况、外部怎样,我们都要想尽办法,把自己学科的建设向前推进一大步。南京中医药大学的中医药管理学科始建于1995年,2006年获得“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此二级学科被评为校级重点学科。在硕士点申报成功后,继续凝练学科研究方向,汇聚学科队伍,加强科学研究,以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和全面提升中医药卫生服务能力为目标,培养学生注重传统中医药学与现代管理理论相结合,运用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弘扬传统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更有效地服务于社会公共事业。
2.2加强人才建设,加大学术队伍的培训力度
要把人才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形成合理的老、中、青人才梯队,才能保证学科可持续发展。学科要公开设岗,定期流动。有目的地引进和培养人才,要给人才创造条件,使其有机会进修学习,参加各类学术活动,有机会进入各类学术团体。创造学术环境和条件大胆使用青年学术带头人,压担子、定任务,使他们尽快成长。本学科经过多年的建设,经过多年的磨合,形成了中医、中药与管理经济的学缘互补知识共享,协调创新的团队。拥有一批优秀的学术带头人和一支高水平的学科队伍。高级职称比例超过30%,共有26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达到100%,具有博士学位、博士在读的超过30%,共有26名,已经形成了学历年龄结构、师资职称结构和知识学缘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其次,聘请校外政府部门,医院管理者,企业管理者中的知名专家担任硕士生导师,定期进行学术交流,以更好地提升学科队伍整体学术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科交叉优势,人才知识互补效应。此外,非常重视师资实践培训。每年输送一批优质师资去国内外相关大学进行培训学习,同时还派教师去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进行实践培训、课题研究。这些都为学科建设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3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研究方向并保持稳定和集中
形成具有自身学科风格和学术特色是学科生存发展的重要一环。作为非优势学科,由于自身人才、科研水平和影响度等的限制,不要选择在热门研究领域去和别人拼实力,而应立足现有基础,选择一个相较“冷门”而重要的领域,集中实力进行突破,形成自己的特色研究方向。研究方向一旦确定,不能随意改动,不能因人而设,不能过于分散,应以3—5个为宜。本学科目前在以“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为核心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医药与经济、管理学科交叉融合的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形成了中医药服务与政策研究、中医药传承与中医药知识产权研究、中医药资源管理与产业发展研究为主的研究方向。
2.4改善学科结构,与其他学科交叉联合
新的学科增长点非优势学科由弱变强的突破口,也是其拓展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对于非优势学科而言,在硬件条件和资金上处于不利位置,应该学会与优势学科交叉、渗透、联合,形成合力,孵化和推动非优势学科产生新的学科增长点,开拓新的发展空间。本学科融合公共管理与中医药学,在服务政府行业决策等领域形成自身优势特色,在行业内已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2012年以来,每年至少主办一次主导中医药院校医药管理学科建设方向的学术研讨。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联合中国科教评价网推出《2016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学科的药事管理专业排名位列全国第三。2016年武书连大学评价:公共管理学科综合实力位列全国中医药院校首位。2012年以来,学科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委托,举办6期全国中医药文化培训班和全国中医医疗机构管理干部培训班,凸显学科的行业影响力。学科与国外众多高校如澳大利亚斯维本科技大学等开展交流合作。2014年、2015年学科分别主办了“第五届海峡两岸医药法学术研讨会”和“首届东亚医药卫生管理高峰论坛”,学科多人参编的国家汉办立项资助的首套中医孔子学院教材被向全球推介,这些都提升了学科的国内外影响。
作者:房莲 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江晰,舒红霞.非优势学科现状及形成原因分析[J].中国农业教育,2009(2).
[2]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