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专业学科建设问题及策略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文专业学科建设问题及策略,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中文专业学科建设问题及策略

一、地方理工院校中文专业的生存处境

从学校类型与定位来看,这种偏重也有合理性。依据主干学科和强势学科的不同,大学一般可以分为综合性大学、理工大学、人文大学和其他四种类型。作为地方理工院校,为集中资源发展特色优势学科适当减少对其他专业与学科的投入是必然也属必要。我国高校中,学校的名称明确体现了产业服务对象,体现了专业、学科设置的侧重与偏向,如石油大学、科技大学、林业大学、农业大学、城市学院等。但是,大学的专业与学科建设如果形不成体系,就不可能健康发展。学科的特点、功能、发展规律虽各不相同,但无论是人文社会学科、自然学科,还是工程技术学科,都应该注重基础学科、应用学科和技术学科的协调发展。当然,讲平衡不是讲可怜。“中文专业要想在地方理工院校的发展建设中分得一杯羹,最主要还是依靠自身专业与学科建设的水平与实力。”

二、地方理工院校中文专业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具体到地方理工院校中文专业的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不少,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学科建设起点低。

地方理工院校多是改革开放之后设立,开办之初多是专科院校,在2000年左右合作办学高潮时期才逐渐合并转型为本科院校。由于学校定位偏于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人文学科建设比较滞后。从学科建设层次来看,我国组织的几次国家重点学科的评选如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基本与地方理工院校无缘,尤其是中文专业,如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汉语言文字学集中在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安徽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集中在北京大学、四川大学,中国古代文学集中在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集中在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从学历授予来看,绝大多数地方理工院校的中文专业还不具备硕士学位授予权,更不要说博士学位授予点。从学科体系来看,地方理工院校的中文专业往往都是边缘学科,而像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的中国语言文学往往都是主体学科、主干学科。以北京大学为例,北京大学现有21个人文社会科学院系、7个人文社会科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6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3个教育部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60余个各类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相比之下,地方理工院校的中文专业学科建设起步晚、底子薄,任重道远。

第二,缺乏明确的研究方向。

秦秀白认为:“就学科建设的物质条件而言,理工院校一般都具有较好的硬件(如计算机、网络设置和语言实验室设备等),但供开展语言学和文学等领域学术研究用的图书资料不仅数量较少,而且缺乏系统性和延续性。”确实如此,学校在学术资料方面的匮乏是很多教师不愿意从事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因。其次,地方理工院校中文专业的教师队伍严重老化,很多教师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完成本科学习之后进入大学教师岗位,没有在学历有更高的要求,绝大多数教师的学历停留在本科或硕士。由此造成知识陈旧,思维僵化,很多教师评完讲师或副教授仅仅承担教学任务,一年到头几乎没有一篇学术,完全处于提前养老的状态。再次,缺乏明确的学术研究意识。没有选题意识,没有学术团队意识,缺乏课题申报意识,缺乏固定的研究方向,加之学校科研考评条件非常宽松,使很多人在无所事事中最后选择放弃学术研究。

第三,学术梯队建设基础薄弱。

地方理工院校中文专业的学术梯队建设要么干脆没有,要么形同虚设。优秀学科的学术队伍,不仅表现为具有一定学术造诣和学术声望的学科带头人,还表现为一支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研究专长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先看年龄结构。从学术梯队的角度来看,50~60岁的算是老年教师,40~50岁的算是中年教师,40岁以下的算是青年教师。从人员合理配备来看,老中青三者各占三分之一是比较合理的。目前,绝大多数地方理工院校中文专业的教师队伍中两头小、中间大,不利于形成学术梯队合理的年龄层次区分。次看学历结构。中老年教师偏多,学历层次普遍偏低。现在比较普遍的情况是,本科学历可能占到50%以上,硕士占到35%~40%,博士徘徊在10%左右。学历层次普遍偏低是制约学术梯队建设的重要原因。最后看研究专长。研究专长一般以学科分,以中国语言文学这个一级学科为例,有人擅长现代文学,有人擅长当代文学,有人擅长古代文学,有人擅长比较文学。如何把各有专长的教师队伍整合为一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学术梯队呢?事实上,地方理工院校的教师各自为政,很少有学术上的交流与沟通,申报课题时所谓的参与合作也是形式主义,至于围绕某个共同的方向研究一个较为宏大的课题更是少见。因此,改变地方理工院校中文专业教师淡薄的学科理念,明确研究方向,形成固定的学术梯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地方理工院校中文专业学科建设出路

关于地方理工院校中文专业学科建设的出路,我们以前撰文提到过立足地方历史文化,这里主要提两个方面:

一是凝聚学科方向。

首先,尊重传统。大学有着共同的人类文明渊源,又深深根植于各自所处的社会、地域和文化的土壤,形成各具特色的办学传统和风格。不同大学之间存在着差异,每一所大学都有自身的优势,它在社会文化中占据着特定的位置。在学科建设进程中,不能为一时的学术时尚和功利需求左右,不随波逐流,而是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注重历史的积淀,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保持和弘扬独特的学科特色。尊重自己的传统与历史,同时紧跟时代步伐,富有变革精神和创新思维,在坚守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其次,形成特色。学科特色是指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重要特征,是学校发展的历史与现实的合理的结合,特色不仅代表着学校的风格和理念,决定了大学对前沿学科的占有程度,大学通过特色彰显水平,各安其位,各尽其能,还标示出学校现实的水平和发展的潜力。特色既是一个学科的“立足之根”,又是一个学科的“竞争之本”。以湖南城市学院文学院为例,立足学校“城市”战略,我们主打城市文化、城市文学、城市语言的研究。我们凝聚的学科方向有两个:一是城市文化与城市文学研究,一是语言与民俗文化研究。最后,学科建设的可持续性。学科建设非一朝一夕之功,要想在全国形成一定的学术影响力,必须有打持久战的准备。不要朝令夕改,今天一个方向,明天一个方向,要选准一个方向坚持到底,由小到大逐渐培育。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他们以前的影视研究只是中文系下的一个小方向,但随着十几年的持续建设,最终由方向到专业到独立的艺术传媒学院,这应该是我们以后学科建设努力的方向。

二是建设学术梯队。

以湖南城市学院为例,我们在人才培养与学术梯队建设方面主要着眼于以下四个方面:其一,学科带头人的遴选。我们设立了“会龙学者”项目,以学科为方向在全国各个高校遴选优秀的博士生导师作为“会龙学者”,成为我们各个主干学科的学科带头人。“会龙学者”虽不会长期在校授课,但定时定期的学术讲座如课题申报、学术规划、论文写作等,对于提升在岗教师的学术能力、学科建设意识帮助不小。其二,系列专题讲座。主讲人都是特聘专家教授,就某一学科领域的问题进行专门讲解,涉及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比较文学等学科前沿问题、核心概念、有价值选题等,对于学术梯队建设的作用非常明显。其三,博士引进。学术梯队建设最核心的还是人才,博士引进是高学历人才队伍建设最快的方法。目前我们学院每年大概能引进2名博士,充实了学术队伍。其四,自己培养。无论是引进专家学者,还是引进博士,除去经济上巨大的支出,费时费力。对于地方理工院校的中文专业,最快速便捷的方式莫过于自己培养年轻博士。我们的年轻教师基本上都是硕士,都有再往上一步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最近几年,通过各种政策鼓励年轻教师考博,每年考上的有两三个。通过这四个途径,在十年之内,我们将形成一支高学历、年龄层次合理、各有研究专长的学术队伍。

作者:夏多多 许莲花 单位:湖南城市学院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