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科建设教育生态学策略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学科建设教育生态学策略,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学科建设教育生态学策略

一、教育生态学视野中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价值取向

1.整体化发展的价值取向

学科存在的基础是知识,尽管知识的发展经历了“综合—分化—再综合—再分化”的螺旋发展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分化出了不同的学科。但是,学科之间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存在着多重内在的联系,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依存、共生关系。片面强调某一学科的发展,既不利于该学科的高质量发展,也不利于高校自身学科结构的协调。高校学科通常兼具“知识形态”与“组织形态”两种属性。所以,高校学科建设既应包括学科水平的提高,也应包括学科结构的整体优化。地方高校在进行学科建设时,应该秉承教育生态学的基本规律、科学规划、有序发展。既要注重某一学科的成长发展、形成特色,又要注重不同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充分发挥多学科融合所产生的“边缘效应”,促进新兴交叉学科的兴起。同时,还要注重学科整体水平的提升,使特色发展与整体推进有机结合。地方高校学科建设整体化发展的核心是多学科群的集群化发展。即学科群应该覆盖多个相近的一、二级学科,并形成较为明显的学科交叉与融合优势。实践证明,学科建设整体化发展能够较快地提升地方高校的竞争力。学科集群化发展能够更好地实现学科力量的整合,适应当前科技发展的需要,大大提升地方高校的教学科研能力,有利于培养跨学科的高水平人才。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整体化发展并不是平均发展。尽管作为知识存在的学科是平等的,但是“撒胡椒面”式的学科建设,并不是整体化发展,而是学科平均主义的体现。平均发展容易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降低整个学科系统的资源利用率,使学科系统的生态效率处于低水平,这是学科建设应当避免的价值取向。在教育实践中,要在加快发展重点、优势和特色学科的同时,重视基础学科和新兴学科的发展,积极促成多学科群的顺利发展。

2.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在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中,离不开资金和物质的投入。没有这些基本条件的持续改善,学科发展水平难以提高。但是,相对于这些“物”的因素,“人”才是最主要的因素,也是最关键的因素。对此,美国加州理工学院院长巴尔的摩认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成功经验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一是把世界最一流的人请来;二是给他们充分的支持和条件”。我国教育家梅贻琦也曾说过一句常被引用的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对于一所大学而言,“人”是最关键的因素;对于学科建设而言,“人”是最核心的要素。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中“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有两层含义:一方面,在学科建设中,要注重教师的发展,注重学科队伍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高校学科建设的过程其实就是人才的引进、使用和培养的过程。因为,地方高校学科建设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教师队伍的质量。不同高校在学科上的差异,主要是教师学术水平的差异。要提高学科水平,优化学科结构,没有人才的积累、培养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学科梯队的培养与管理,理应成为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价值选择。另一方面,学科建设的直接目的是实现地方高校的教育职能,其中培养高水平的人才是核心。学科建设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才能秉持教育“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本义。

二、教育生态学视野中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主要策略

美国教育史学家劳伦斯•A•克雷明(Cremin.L.A)认为,“教育生态学的核心是把教育视为一个有机的、复杂的、统一的系统,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各因子都有机地联系着,这种联系又动态地呈现为统一与矛盾、平衡与失衡的状态”。而学科是高等教育这一生态系统中的子系统。因而,应用教育生态学的原理,特别是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共生、竞争、协同进化等原理与机制,研究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应将其视为一个生成的过程。其建设策略与措施应该遵循教育生态学的平衡观、联系观和动态观的要求,才能使学科发展的生态系统保持有序状态,使学科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流、能量流和人才流维持良性循环,处于动态平衡。从而实现学科的共生、竞争与学科系统的协同进化,使学科生态系统维持在最佳的运行状态,达到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目标。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主要策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优化学科建设的主体结构

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应该由多主体参与,这是毋庸置疑的。由于学科发展涉及到诸多复杂的因素,因而参与学科建设的主体通常应包括:校内人员和校外人员。校内人员主要包括学校领导、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学科专家、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一般教师、部分学生代表等;校外人员主要包括非本校的学科专家、社会人士、学生家长等。在教育实践中,参与高校学科建设的主体常常出现缺位的现象,使学科建设主体的结构不完善。目前在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中,一般教师和学生代表对学科建设的参与度较低,甚至存在着缺失状况。尤其是在学科建设非常重要的“学科规划”环节中,基本上是处在“失语”状态的。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科发展。规划本身只是一个框架性的文件,它所蕴含和表达的关于学科发展的目标及措施,只有为全体教师所认同,才能在实践中真正得到落实。然而,由于普通教师和学生代表的缺位,影响了他们参与学科建设的积极性,导致他们对学科发展目标的认同度不高,仅仅成为学科建设的被动执行者。对于校外人员而言,社会人士、学生家长也很少参与学科建设,致使高校对社会不断变化的需求难以及时掌握并将其反映到学科建设中。为改变在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中存在的“实际参与者”低于“应该参与者”的现状,高校应不断通过机制改革,理顺各主体参与学科建设的渠道与途径。在学科建设的不同阶段,充分发挥不同主体的作用,实现学科建设主体构成人员的优化组合。

2.促进学科系统的多样化发展

如果把高校学科系统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的话,只有多样化发展才能保持学科系统的活力。生态原理表明,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多样性能够增强稳定性。对于学科系统而言也是如此,学科与学科之间存在着各种复杂的关联性,从而形成了庞大的学科群落。在此期间多样性的知识结构、学术思想能够彼此联系、相互激发,从而拓展了学术视野,扩大了思维空间,促进了学科的稳定与发展。教育实践证明,高水平的综合性大学之所以学科建设水平较高,交叉学科发展较快,与其拥有多样化的学科系统是分不开的。正是由于学科众多,学科之间存在复杂的网状关系。因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活动就会大量增加,会催生出较多的学科创新机会,出现更多的学科增长点。不仅如此,多样化的学科系统与单科系统或者较为简单的学科系统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稳定性,能够使高校在竞争中处于更为有利的地位。目前,在我国的学科建设中存在着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普遍问题。多数地方高校在学科建设过程中,注意力集中在有限的几个国家级、省级重点学科上,不断地将有限的资源用于这些学科的建设,致使其他非重点学科的发展与重点学科的差距越来越大。这样的学科建设方式虽然可能在短期内立竿见影,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从长远来看,则会阻碍学科多样性的发展,也使其稳定性难以提高,降低地方高校的竞争力。一旦高等教育的外部环境发生较大的改变,地方高校将会遭遇比综合性高校更大地困难。地方高校要促进学科系统的多样化发展,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要处理好原有学科与新上学科的关系。近年来,许多地方高校在发展过程中,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新上了一些学科。新学科的建设能进一步丰富地方高校的学科系统,从而提高其稳定性。然而,在集中力量发展新学科的过程中,也不可忽视原有学科的发展。地方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些具有传统优势和特色的,又有较强竞争力的学科,这些学科能够对学科系统起到稳定作用,并对新上学科的较快发展起到推动和带动作用,从而保障学科系统的协调。另一方面,要注重扶植交叉学科的发展。生态学的“边缘效应”在学科发展中表现为:通过学科之间竞争的加剧,促使整个学科系统达到更高水平的和谐、共生、发展。地方高校在进行学科建设时,注重因边缘效应而产生的学科交叉。因此,交叉学科往往是新的学科增长点的诞生地区,注重扶植交叉学科的发展,是高校学科多样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3.建立有序的学科竞争与共生机制

学科之间存在着共生与竞争的关系。一方面,学科之间有着密切的相互依存关系。另一方面,学科间的竞争也是客观存在的。在地方高校中,学科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不同学科占有资源的数量和机会不均等。然而,学科间的竞争对于学科系统的优化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竞争能够激发学科的活力,使地方高校学科系统不断优化。值得注意的是,高校的学科生态系统是能够通过控制,进而形成一种选择性的“进化”,即高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干预学科间的竞争,从而促进学科系统的协调发展。这与自然生态的被动进化不完全相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学的学科建设能够通过建立有序的学科竞争与共生机制来实现学科系统的优化。当前地方高校建立有序的学科竞争与共生机制,应该着力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通过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学科生态评价体系,保证每个学科享有适度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使学科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得以保持。二是,合理使用行政干预的力度。目前,行政过度干预和不恰当干预是许多地方高校在学科建设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因受我国传统管理体制的影响,多数地方高校,尤其是公立性质的地方高校,行政系统通常是高校教育资源的主要支配者。在学科建设中,由于拥有资源的支配权而拥有了学科建设的选择权。行政过度干预和不恰当干预,造成了学科建设的诸多问题,导致学科地位不平等,使一些学科因人为因素而处于竞争的不利地位。这对学校整个学科系统的和谐发展具有阻碍作用。因此,为了实现学科的和谐均衡发展,地方高校应在充分尊重学术发展规律的同时,注意适时适当使用行政干预力量,使行政力量成为学科生态系统的守护者。

作者:邹友峰 单位:河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