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国家需求在行星科学一级学科建设中作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深空探测成为一项重要国家战略,5次月球探测工程任务和首次火星探测工程任务均取得了成功.小行星采样返回、火星采样返回、木星探测、太阳系边际穿越、月球科研站等新的战略规划昭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雄心.毫无疑问,我国已成为一个快速崛起的深空探测大国.在此背景下,行星科学学科建设的滞后成为制约我国深空探测事业发展的一个显著瓶颈.行星科学具有鲜明的基础研究属性,又与深空探测相辅相成.因此,行星科学一级学科的建设方向应该是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的基础研究,建设目标应当是“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
现代科学在新文化运动中扎根中国,至今已有百年.在百年前那场“西学东渐”的大潮中,地学无疑是最为成功的学科.中国首个官办科研机构“中央地质调查所”成立于1913年,最先建立国际学术声誉.新文化运动主将之一的胡适先生曾在1922年评价道:“中国学科学的人,只有地质学者在中国的科学史上可算是已经有了有价值的贡献”(曹希平,2016).2013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教育部、文化部等多个部门明确表示“中央地质调查所是中国第一个现代科研机构”(曹希平,2016).
为什么最先发展起来的是地学?我们或许可以从中国最早的地学著作中找到线索.1903年第8期《浙江潮》杂志(日本东京出版)发表了鲁迅(笔名“索子”)撰写的《中国地质略论》.面对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大肆攫取矿权,鲁迅疾呼:“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可容外族之研究,不容外族之探险;可容外族之赞叹,不容外族之觊觎者也.”1906年,鲁迅又与顾琅合著发表中国第一部地质矿产专著《中国矿产志》,道出了当时的难处:“顾欲自办矿路,而不知矿产之所在,则犹盲人瞎马,半夜之临深池,纵欲多方摸索,必无一得.”发展地学,勘探矿产,是关乎国家民族存亡的大事.国家需求为历史的发展铺就了底色,丁文江、翁文灏、章鸿钊等地学先驱陆续回国,共同在中央地质调查所奠基了中国的地学科研和教育,也开创了中国现代科学研究的先河.
历史档案记录下了中央地质调查所的百年变革与传承(吴福元,2021).中央地质调查所的传承者——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在成立之初就直接投身于国家需求.1952年11月17日~12月8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地质工作计划会议.陈云时任政务院副总理兼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在1952年12月4日的会议上提出:“一九五三年我国将开始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为了适应这个新的形势,明年的地质工作,要有一个大的进步.质事业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已成了一项最重要的事业.地质工作人员也应该由中央统一调动.每一个做地质工作的同志,都应该有这种服从国家需要、听从调动的思想准备.”到了1953年2月,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从78人减员至11人,调出比例高达86%(吴福元,2021).1999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合并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同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其中,我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先驱赵九章和钱骥都出自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进入21世纪,深空探测确立为国家战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前瞻性地布局了行星科学研究.2004年国家探月工程立项,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林杨挺研究员带领团队开始了月球研究.2006年国家启动火星探测论证,万卫星研究员带领地球空间研究团队开始向火星研究拓展,并在2016年被任命为首次火星探测任务首席科学家.2010年,朱日祥院士作为项目负责人向中国科学院提交了首次金星探测论证报告,参与论证的贺怀宇研究员、杜爱民研究员等青年骨干从此开始将自己的研究拓展至行星,后来分别负责了月球探测和火星探测的载荷研制工作.2014年,国内最大的行星科学研究队伍——中国科学院地球与行星物理重点实验室整合成立.2017年,行星物理学学科组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行星物理学学科建设探索进入了新的阶段.2018年2月8日,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名为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同年3月,万卫星院士建议在中国科学院A类先导鸿鹄专项中增加行星探测与行星科学研究并获得通过.同年12月25日,朱日祥院士主持召开了中国科学院大学第四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第11次会议地球科学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会议,会议通过了吴福元院士提出的行星科学一级学科建设方案.2019年1月6日,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院士主持召开了中国科学院大学第四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第11次会议,评审通过了行星科学一级学科建设方案,20多位院士一致支持设立行星科学一级学科,并决定启动学科的培育工作.至此,行星科学一级学科建设的序幕正式拉开.
纵观以地学为代表的现代自然科学在中国的百年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国家需求一直在引导着学科发展方向.那么,我国的行星科学一级学科应该怎么建设?2021年4月19日,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充分发挥科研优势,增强学科设置的针对性,加强基础研究,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并从我国改革发展实践中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努力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这为行星科学一级学科的建设提供了指导思想:立足我国的实际情况,从改革发展实践中汲取经验,建设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行星科学一级学科.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的探索经验表明,在国家战略需求的指引下,各相关学科的科研人员投身到行星科学研究,不仅可以快速扩大行星科学研究队伍,增强我国行星科学研究实力,更是一条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的切实可行之路.学科交叉融合是现代科学发展的大势所趋,是全世界科技界的共识,但是非常难以推广,障碍重重.行星科学天然就是一个规模庞大的交叉学科,地学和天文是两大支柱,同时紧密结合数、理、化、生等各学科.以国家需求为导向,可以迅速凝聚共识,把各学科发展思想统一到一个具体的目标上来.从这个角度上讲,行星科学的学科建设应当是各相关学科在服务国家需求过程中自然结出的果实,而不是凭空创造一个新的学科交叉点.
当笔者写作此文时,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行星物理专业委员会主办,将于2021年6月举行的“2021年全国行星科学大会”注册人数已达1000人.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崔峻教授是最早一批回国建设行星科学学科的代表性学者.他博士毕业于亚利桑那大学的行星科学系(美国第一个行星科学系),后又在美国和英国做博士后,主要研究行星大气和电离层.2010年,我国各界对火星探测形成共识,崔峻回国工作,并多次组织国际交流活动,让国际学界了解和支持中国行星科学的发展.他用了10年时间去探索中国的高校应当怎样发展行星科学,并取得了非常多的宝贵经验.他结合国外先进经验与我国教育特色,在多个高等教育机构开设行星科学专业课程,并依托中山大学,充分利用综合性高校学科门类齐全、专业基础扎实的特点,带领一支锐意进取的青年教研队伍,创新性地融合了科研平台和教学平台,设置了一套完备独特的行星科学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引导学生紧密服务国家深空探测任务,已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初见佳效.也正是在笔者写作此文时,笔者主编的一本总结万卫星院士团队探索中国行星科学建设经验的文章集已经开始印刷,名为《中国行星物理学学科建设之路:万卫星团队的十年探索》.
这些探索经验印证了万卫星院士等学者对中国行星科学发展的判断:“我们意识到,当前是以科学竞赛为主题的第二次深空探测热潮.尽管中国仍未超过美苏在第一次探测热潮时的技术成就,但世界行星科学水平已经远超当年.这决定了中国无法直接照搬任何国家的经验,而是需要去探索一条全新的道路”(万卫星等,2019).现在,这条“全新的道路”逐渐清晰:行星科学一级学科的建设方向应当是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的基础研究,建设目标应当是“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
作者:魏勇 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