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本科专业建设探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本科专业建设探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本科专业建设探讨

摘要: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基础,而建设一流的本科专业则是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必然选择。本文基于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之间的关系,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结合学校专业建设现状,对学校全面推进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如何强化本科专业建设进行探讨,从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推进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分类分层开展专业建设、提升专业办学条件、健全保障机制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专业建设;一流学科;学科专业一体化

2015年,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指出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统领,以支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为导向,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改革为动力,支持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17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北京林业大学入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风景园林学和林学两个学科入围“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为全面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北京林业大学要求学校各部门统筹协调,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决策部署,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坚持内涵建设,采取有力措施,支持推动一流学科加快发展,取得更大建设成效。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基础,而建设一流的本科专业则是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必然选择。[1-3]在学校全面推进一流学科建设的背景下,如何协调学科与专业建设的关系,依托学科优势,推动专业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也是加快实现北京林业大学“国际知名、特色鲜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办学目标的重要工作。

1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的关系

学科是科学学的概念,它既指一个知识体系,又指一种学术制度。专业是社会学的概念,其意是专门学业或专门职业。学科建设一般更强调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而专业建设则更加侧重于培养知识面广、应用能力强、就业竞争力强的专业人才。[4]学科建设体现了大学科学研究、人才与师资队伍建设的一种价值取向,其发展反映了一个学科或一所学校的学术实力和水平。专业建设体现了大学人才培养的一种价值取向,其发展反映了一个专业或一所学校的人才培养类型和水平。[4]因此,加强学科与专业建设都是当前我国高校内涵建设的核心任务,也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机制的重要内容。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者之间相互依附、相互影响、协同发展。学科建设对专业建设与发展具有基础性的支撑作用,专业建设则是学科建设的体现和延伸,两者在大学的人才培养工作上具有统一性,同时在资源配置上又存在一定的冲突性。[5-6]如何协调处理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两者在资源和知识整合上协同性,推进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实现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协同共生,是当前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强化本科专业建设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2北京林业大学本科专业建设的现状

北京林业大学一贯重视本科专业建设,坚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林业现代化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精准对接国家和社会需求,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把握专业类群特点,提升专业质量和特色,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绩。学校现有本科专业及方向59个,涵盖8个学科门类,形成了规模基本稳定、结构相对合理的专业布局。其中,12个专业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1个专业入选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1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7个专业获批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专业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等(表1),为学校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专业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虽然北京林业大学在本科专业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足,致使专业建设整体进展不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专业发展不均衡不充分

北京林业大学是一所以生物学、生态学为基础,以林学、风景园林学、林业工程、农林经济管理为特色,农、理、工、管、经、文、法、哲、教、艺等多门类协调发展的多学科大学。由于支撑本科专业的各学科发展不同、学科壁垒制约跨学科发展等原因,本科专业建设情况也不尽相同,传统特色优势专业发展较快,但也存在进一步改造升级的需要;新办专业发展相对缓慢,专业定位需进一步明确,自身特色也需进一步凝练。

2.2“重学科轻专业”问题存在

“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仍然存在,在实际工作中则表现为“重学科发展,轻专业建设”,导致本科教学中心地位的保障体系不完备,“教学优先”体现不充分。一流学科是一流专业建设、一流人才培养的有利条件,但并不等同于一流专业,促进教学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的有机结合,实现学科专业一体化发展,是学校强化本科专业建设所需面对的问题。

2.3条件建设需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学校加快对现有教学条件的升级改造,特别是新建额学研中心投入使用后,教学基本条件得到全面提升,优质教学资源相对集中,对推进本科专业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产生了积极作用。但是,在推进一流学科建设的新形势下,打造与之相匹配的一流本科专业的教学条件仍显不足,条件建设需进一步做优做强,教学资源需进一步拓展,实验室条件要进一步改善。

3强化本科专业建设的建议

3.1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树立适应性专业质量观

(1)创新教育理念。学校应进一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引领,把握教育教学规律与趋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聚焦关键环节,着力补齐短板,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本科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在统筹推进一流学科建设进程中,建设一流本科专业,进而建设富有北京林业大学特色的一流本科教育。(2)树立适应性专业建设质量观。立足社会需求与学生发展,明确“面向需求,理论扎实,全面提升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育教学目标。树立“适应国家需要、适应社会需求、适应时展、适应质量要求”的本科专业建设质量观。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精准对接社会、行业人才需求,继续完善“四年大调整、每年微调整”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动态调整机制,保障专业建设方向与人才培养需求的适应性。

3.2加强学科专业联动,实现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

(1)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结合学校办学定位,依托学科优势与特色,制定专业建设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方向。规范专业设置,积极对接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培育新的专业增长点。推进“大类招生、按类分层培养”,整合优势资源,按照学科大类推进专业群建设。通过专业评估、认证和标准化建设,促进专业良性发展,深化专业综合改革,强化专业内涵建设。主动适应高考招生制度的重大变革,坚持推进“调结构、调规模、调资源配置”的供给侧改革,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专业结构与布局。(2)推进学科专业建设一体化。依据学科与专业的对应关系,加强学科与专业联动,实现学科与专业的一体化统筹建设,做到“学科建设向专业延伸,专业建设向学科靠拢”。凝练专业建设内容,专业建设既要增强宽口径的基础与通识教育,也要立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升创新能力与研究水平,精准对接学科人才培养需求。整合资源,构建学科专业一体化、共享式教学平台,全面推进学科资源向本科专业建设开放共享,使学科条件与专业建设互相兼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3)促进科研反哺教学。推进科研与教学工作协调发展,建立科研团队与教学团队有机融合、相互补充的运行模式,促进科教融合,健全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长效机制,把教学是科研的“隐形动力”显性化,科研是教学的“源头活水”资源化,着力解决教学、科研“两张皮”问题。把握一流学科建设契机,以研促教,积极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科研课题项目,不断更新和补充专业教学内容,将成熟的科研成果及时引入专业课程大纲,“尚未成熟的”进入研究讨论范围,鼓励高水平科研人才为学生开展学术前沿讲座或学术报告等,支持教师将最新科研成果融入,修订或新编高质量教材和其他教辅用书,确保专业教育的前沿性、先进性和国际化。促进科研反哺教学,实现科研与教学的良性互动,落实“以学科优势带动专业发展”。

3.3把握专业类群特点,分类分层推进专业建设

(1)推动优势专业实现卓越。依托学校优势特色专业建设基础,把握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实施契机,把培养拥有“责任感、创新性、应用性、国际化”素质的卓越人才作为专业建设和发展的目标。坚持以“科学素养、专业能力、创新思维”协调发展为培养特色,注重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综合素质、创新创业的有机结合,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研究性教学,强化资源建设,实施本科专业导师制,加强协同创新,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重创新、个性化、国际化”的卓越人才,打造卓越本科专业。(2)加快传统专业改造升级。坚持“改革创新、突出特色、强化实践、分类指导、统筹推进”的原则,打通学科专业壁垒,用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更新教学内容,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制造技术等手段升级改造传统专业。通过专业招生规模的动态化管理,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与规模,提高人才培养适应度,彰显学校优势特色。(3)推进工科专业国际认证。根据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强化工科专业建设,在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等7个方面与国际标准紧密对接,确保学校工科专业毕业生达到行业认可的既定质量标准要求。围绕学生毕业能力达成这一核心任务,建立工科专业持续改进机制和文化,保证学校工科专业教育质量和教育活力。实施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从“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新体系”的“五新”角度出发,对学校工科专业建设的基本问题、建设路径、育人模式、质量标准进行研究与实践。(4)扶持新办专业加速发展。完善新兴、交叉学科支撑下的专业发展机制,在全校推进一流学科建设的大背景下,全面统筹资源配置,加大新办专业建设扶持力度。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求,强化新办专业标准化建设。充分论证专业服务面向和社会需求,精准定位专业发展方向,在课程体系、师资队伍、专业办学条件上持续加大投入,促进新办专业建优建强。

3.4加强办学条件建设,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能力

(1)拓展专业办学资源。完善协同育人机制,依托学校“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办学模式,结合专业特点,着力与政府、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共同推进教学基地建设,把更多优质的社会资源聚集、转化为专业办学资源。整合校内资源,建设功能集约、资源共享、运行高效的专业类或跨专业教学平台,在校内办学空间总量无法增大的情况下,多维度拓展专业教学资源。(2)提升实验教学条件。逐步改善本科专业实验教学条件,新建工科专业实验中心,集中建设文史专业实验中心,尝试建设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学生开放实验室(平台)。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按不同学科大类,建设校级及以上虚拟仿真教学实验室。逐步加大实践教学经费支出比例,推动高水平实践教学条件、内容、方法与手段、管理机制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建立科教资源共享共用制度,整合本科实验室和科研实验平台资源,引导学科资源服务专业建设。(3)推进优质教材建设。以“突出重点、鼓励特色、创新形式、锤炼精品”为原则,大力推进优质教材建设,着力建设一批质量好、水平高、有特色、有影响力的规划教材和精品教材,充分发挥优质教材在专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教材形式,重点支持主教材、辅教材、配套电子资料库等立体化教材建设。完善教材建设激励机制,鼓励广大教师主编、参编优质教材。(4)强化课程资源开发。深入挖掘课程资源,推行教授负责制的“多人一课”建设方式,全面推进专业课程精品化建设,努力实现“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推动“互联网+”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依托各级各类课程建设项目,建设一批特色鲜明、资源共享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加强合作交流,依托全国林业高等院校特色网络课程资源联盟、林业教育信息化研究会等平台,以互换和共享的方式,拓展优质课程资源。

3.5狠抓工作落实,健全专业建设保障机制

(1)做好顶层设计。强化本科专业建设,要做好顶层设计。学校需进一步深入推进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工作,明确把本科专业建设纳为全面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任务,提出明确目标,制定具体政策和举措,统筹谋划,全面推进。(2)健全保障机制。强化本科专业建设,要有政策和经费保障。学校要加大对本科专业建设的政策和经费支持力度,形成系统的、可持续的保障机制。坚持新增资源优先配置本科教学,除教育经费之外,一流学科建设成果应积极转化为本科专业建设的可利用资源。引导教师积极投入本科教学,落实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尤其是专业课)制度,不仅要保证“专业建设有教授”,更要做到“课堂教学有名师”。(3)建立监控体系。强化本科专业建设,要建立监控评价体系。学校应构建“多路径、多阶段、多渠道、多层次”的多元监控反馈体系,科学制定本科专业建设评价指标,客观评价本科专业质量,及时反馈并做出完善措施,形成“监控、反馈、响应”的良性闭合循环系统,持续促进专业建设上水平。

4结语

一流本科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基础,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与一流学科建设之间则相辅相成、互为支撑。把握好学校推进一流学科建设的历史性机遇,以强化本科专业建设为引领,全面深化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能力,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本科教学工作的核心任务,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林蕙青.一流大学要办好一流本科教育[R].一流大学本科教学建设高峰论坛上的讲话,2016.

[2]钟秉林,方芳.一流本科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涵[J].中国大学教学,2016(4):4-8,16.

[3]徐飞.培养一流人才是一流大学的本分[J].中国高教研究,2017(5):29-33.

[4]周光礼.“双一流”建设中的学术突破——论大学科学、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J].教育研究,2016(5):72-76.

[5]柳友荣.“一流本科教育”辨正[J].中国高教研究,2016(7):21-24.

[6]陈德良,边霞.一流大学建设视角下本科教学问题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7(7):13-17.

作者:陈贝贝 张艺潇 范凌云 冯强 单位: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北京林业大学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