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组织模型视角下高校学科建设路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学科的基本要素是知识体系的构建。从组织的视角来看待学科,就要将组织的相关因素和学科相结合,按照组织的要素构建起学科组织的形式,包括组织目标、组织能力以及组织形态,这是学科组织自身建构的基础框架。在秉持传统的政府高校的二维建设模式上,应探索出社会这个因素在学科构建中的一席之地,构建政府、社会、高校以及学科组织四要素的联动机制,探索这个“大组织”之下的运行模式,努力协调四要素之间的关系,才能保障学科建设的有效前行。
一、学科概念的溯源
“学科”一词在英语中相对应的单词是“disci-pline”,来源于拉丁语disciplina,字面意思是“指导,教学”。古罗马人一向以纪律严明而著称,其强大的军队背后是严守军纪的优秀传统,从孩童时代就开始培养和锻炼,古罗马人认为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承,更重要的是意志的磨练,苦难的承受,纪律的遵守等诸多优良品质的习得,因此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往往要融合意志和耐力的培养,而disciplina一词最初指的就是古罗马的这种教育,并由此衍生出“学科”之意。近现代以来,学科的内涵早已随着社会的发展依据不同的角度而得出诸多释义。在1995年《郎曼现代英语词典》中,它是指大学中学习的某一知识领域,如历史、化学、数学等。在1997年由商务印书馆和牛津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的《牛津高级英汉词典》中指出,学科是“知识的分支(branchofknowledge);教学科目(subjectofinstruction)”中国社会科学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1983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学科一词的解释是:“按照学问的性质而划分的门类。如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化学等〔1〕。”可以发现,学科的基本要素是知识的综合,是从体系或类别的角度划分而得出的结果。因此,笔者认为,无论学科的内涵如何被众学者冠以何种角度的理解,如何因不同语境而产生千变万化的定义,其背后的根本要素必然是与知识的生产和变革紧密相关。
二、组织形态下的大学学科
宣勇在其《大学学科组织》一文中从组织形态的角度将学科定义为由学者、知识信息和学术物质资料三个要素所组成的一个实体化的组织体系〔2〕。孙绵涛在其《关于学科本质的再认识》一文中提出了学科的三种形态说,即学科是知识形态、活动形态和组织形态的结合体,学科的组织状态包含两种类别,一种是知识的组织状态,即学科最根本的学科知识的组织体系;另一方面,则是人与人之间所组成的组织体系,他们以学术活动为核心,围绕知识的研究,传承等自发形成的学术队伍,也就是大学中常见的教研室,系,院等学术组织〔3〕。
(一)组织的内涵界定
斯科特曾经将组织定义为是由一些彼此相互合作的行动者形成的集合体所构成的为实现各种目标的机制,且这些机制具有一定的连贯性〔4〕。广义的组织的概念是指一种社会团体,其参与者们相互合作,共同行动,为了同一个组织目标,拥有共同的价值观,遵守相同的行为准则。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一个组织所拥有的最基本的要素就是共同的目标,亦共同的价值观。因此,从组织的角度来思考学科建设,首先应确立的是学科建设的目标。
(二)组织的目标分析
组织的目标积聚了一定数量的参与者,但参与者作为个体形式所具有的个人的目标也会反作用于组织的目标。因此组织的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说,它是组织参与者个人的目标与组织自身的目标相结合的产物,是不断动态调整的。那么,组织参与者个体的目标又是由何决定的?毫无疑问,能力的大小决定了目标的长远。我们首先谈论组织参与者的能力大小,因为个体目标的确立是由个人能力而决定的。在此我们所关注的重心不是能力的大小,而是多样性。如果说,每个人的能力相同,那么综合到一起,无非是能力的简单叠加,其对组织目标的确立起不到突出的作用,因为单一性的表现注定了其组织目标的单一,无法寻求突破。因此,组织参与者这个群体中的每个人的能力的理想状态是多样性的结合。个体的目标是随着个人能力的大小而确立,我们无法保证每个人的能力的出众,但每个人独特的能力的综合所产生的效果无论对自身还是组织目标的确立都是最优化的。
(三)组织的能力探究
如果说组织能力是由组织参与者的能力综合确立的,那么组织形态的构建可以说是由组织能力所塑造的。何为组织形态?在这里,笔者将组织形态定义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组织结构,另一方面则是组织的规则。通常我们所说的学科建设,仅是单纯的讨论知识的生产和变革,一旦我们从组织的角度来定位学科建设,就应当结合组织的特性和学科建设进行相应的匹配,组织结构和组织规则是一个组织常见的两个要素,是确保组织正常运行的两个环节。结构的核心是关系,是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臃肿的组织结构直接造成组织运行的低效率,但过于精简的结构又会造成权责不明确以及分工不合理,其同样对组织效率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合理的组织结构的确立是组织运行的基础。那么,既然人是组织的核心,能力是人在组织中的特性,因此结构的确立就是充分协调组织中每个人能力的中坚环节。一个合理的组织结构首先会充分调动每个人的能力,促使每个人在充分发挥个人的能力的同时,能够与别人相融合,更大限度甚至突破性地产生超越个人能力所能达到的结果。那么,组织结构的确立是否就意味着组织的完整无缺呢?即使我们创造了一个近乎合理的组织结构,但运行的过程之中难免会产生相应的偏差,微小的偏差会造成组织结构的失效,因此组织规则的明确亦是组织结构确立的同时需考虑到的。组织规则的首要作用是纠偏〔5〕。它贯穿于组织自成立之日起至终结,对于组织这个内部封闭的系统的运行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它是学科组织内部保障的重要的因素。
(四)学科的组织建构
基于此,我们对学科组织自身的系统进行简单的概括,即组织目标的确立(包括组织中个人的目标和组织整体的目标)积聚了组织参与者,他们能力迥异,反作用于组织目标,使得组织目标呈现一种动态调整的状态;并且随着组织参与者的不断稳固,组织结构与组织规则也相继在既定条件下确立。
三、联动机制构建下的学科建设路径探究
传统学科建设的模式是全权由政府主导的,高校为了积极响应政府政策,临时选择拼凑学科,其目的性较强,缺乏完备的学科组织的相关因素,申报学科的目的也仅是为了获取高额的建设经费。也就是说,学科建设仅仅是政府到学校再到学科的单一的建设模式;因此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以及学科四个要素的联动机制是保障学科建设有效运行的有力方案。一是创建社会第三部门监督评估机制。社会层面加入学科建设之路应该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已经持续了较长时间的政府和学校的单一模式,无论变革的大小,背后所包含的因素无非是政府和高校两个层面,引入社会层面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同时也是学科建设的创新点和契机,它将是学科建设的转折点和突破点。那么,社会第三部门包含哪些因素呢?在这里,笔者认为,第三部门应是学术领域的团队和社会企业所自发组成的机构,它们在学科建设系统上起到两个方面的主要作用,其一是向学校提供具体的市场信息和社会所需人才的动态信息,并相应对社会发展作出一定的预测,最终将这些信息反馈到学校层面;其二是监督学校层面对学科建设的力度以及资源划分的合理性;其三是和政府对接,共同商讨资源分配的模式,保证经费资源等的最优化分配。二是明晰政府职责,确立政府在学科建设中的导引作用。政府是连接学校和国家的关键纽带,国家政策在高校中的深入贯彻依靠地方政府的有力衔接。因此,政府在学科建设中的关键因素是经费分配的决策者,其决定经费调节措施的驱动力来源于两种:一种是国家政策驱动。国家政策的制定为地方政府指明了总体方向,间接地确立了政府层面所看待的学科建设的目标,这就为政府从宏观层面提供了建设什么样的学科的思路,帮助政府从宏观层面确立学科建设的总体方案。另外一种则是社会驱动。地方政府所直接面临的是社会发展形势,包括经济形势和政治形势,这是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趋势的直接因素。高校作为一个向社会输送人才的地方,人才的质量和数量也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因此社会的现实驱动力促使政府从现实的角度出发,依据社会现实的发展状况,从而为资源向高校的分配提供了有力的依据,无论从理论层面(国家政策层面)还是现实层面(社会发展层面),政府都可以在资源协调的同时找寻有力的现实依据。因此,政府在联动机制中的突显作用就是两点:一是整合理论与现实的状况并与社会第三部门对接并作出判断;二是依据制定出的方案向高校做出合理的资源分配。三是确立高校在学科建设中的地位。高校是学科建设的直接执行者,高校应不断地对学科建设工作进行推进,而推进学科建设工作最首要的是营造出良好的学科环境。学科环境主要包含有硬环境以及软环境两种。而硬环境主要体现在:第一,应拥有一流的科研服务体系;第二,与国内外大学建立广泛的交流体系。而软环境则主要在校内当中得到了更好的体现。从硬环境的角度来讲,高校并不能在这一方面有效地营造出学科环境的建设,但是在软环境方面则能够更好地进行发展。第一,在实际的学科建设过程当中,高校应加强师生对学科建设的认识,使得院校当中的全部师生都能够更好地认识到学科建设的重要意义,从而塑造出良好的学科建设氛围。作为高校的领导以及负责人,也要抓紧学科建设工作,并将学科建设作为自身工作的最重要任务;所有的教师都应该主动地参与到学科建设的过程当中。第二,在实际的学科建设过程当中,要努力地做到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形成互相渗透的氛围,并塑造出和谐的学术环境,处理好成员之间的关系,在尊重个人学术见解的基础上使得每个成员的作用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发挥,并使得每个成员之间形成互补的关系。第三,应建立良好的学术管理体制,采用多种多样的管理方式。第四,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要努力地营造出和谐竞争的氛围,想要对学科进行更好地建设发展,是一项长期且艰苦的工作。而随着时间的不断推进,高校的学科领域也会不断地扩大,学科之间的竞争也会显得愈加激烈,这就更需要在学科建设的过程当中形成积极的竞争氛围。综上,我们可以发现,联动机制的构建的实质就是要素与要素之间的关系,是政府、社会、学校、学科组织四个要素之间依据职责分工,共同围绕学科建设所形成的一个更大的组织结构。构建联动机制的根本,就在于制度创新,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道格拉斯•诺斯认为,制度决定人们的行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制度的大环境中,制度创新的进程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发展,高校的变革以及学科建设的道路,联动机制这个“大组织”的有效实施,将会紧紧地依靠制度大环境的变革,唯此,学科建设的道路才会光明。
参考文献:
〔1〕刘进.大学学科的生成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10.
〔2〕宣勇.大学能力建设: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J〕.高等教育研究,2018,(5):14-23.
〔3〕孙绵涛,朱晓黎.关于学科本质的再认识〔J〕.教育研究,2007,(12):31-35.
〔4〕朱敬恩.组织边界的确定过程〔J〕.江淮论坛,2006,(6):22-28.
〔5〕郭石明.基于学科的大学组织管理〔J〕.中国高教研究,2004,(6):31-33.
作者:孙旸 谭俊英 单位:贵州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