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学风建设策略探索(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美国心理学家弗里兹•海德提出的“认知平衡理论”(Heider'sBalanceTheory)通过建立“P-O-X三角”揭示了个人在自我的认知架构之中是如何组合与其他人或物之间的态度。该理论为个人态度的转变提供了大量可借鉴的方法。大学学风是大学领导治校、教师治教、学生治学态度的集中体现,学风建设的目的则是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改变不良的学术风气与态度。因此,深入理解并运用态度认知平衡理论可拓宽高校学风建设的思维与视野,有助于高校学风建设。
[关键词]
认知平衡;态度;学风;学风建设;
一、高校学风建设之基本内涵
自改革开放以来,党和中央高度重视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而高等教育质量与高校学风密不可分。近年来,有关于高校学风与学风建设的探讨层出不穷,为广大高校学风建设提供了大量宝贵的经验与建议。目前,高校学风的现状总体呈良好态势。但就教育部对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要求与期望来讲,高校学风建设工作仍需继续加强,任重而道远。
(一)“学风”之内涵
“学风”一词,首先源于“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它是先秦儒家关于治学方面的几个层次和阶段。当前,对于“学风”的概念学者们尚未达成统一的认识,一般情况下,倾向于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解释:首先,广义方面。2010年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编的《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学术规范指南》指出:“通常学风(academicat-mosphere)是指学校的、学术界的或一般学习方面的风气。”[1]其次,狭义方面。学者们大多是以学生为研究对象,从狭义方面来对“学风”作出概述。多数认为学风就是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的进取程度等相关因素的综合表现和所形成的学习风格。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这样定义学风:它是在一定学习环境中,直接或间接参与学习活动的人们所持有的相对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精神风貌与行为方式的总和。
(二)“学风建设”之内涵
刘新庚等在《大学生学风建设时代新解》一文中指出:学风建设是高校根据大学生学风的特点、规律和建设目标来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日常管理活动。多数学者指出高校学风建设是一套完整的工程系统,是对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与学校对学生日常事务管理方面的工作结合。学风建设需要学校领导、全体师生及各部门工作人员的共同付出与努力。[2]
二、高校学风建设的现状
首先,从学校层面来讲。第一,人才培养规格数量大却质量不高,呈良莠不齐的姿态;第二,部分学校硬件设施较差,环境设施成为学风建设的绊脚石;第三,高校管理体系不完善,软件设施需加强。其次,从教师层面分析。第一,不能很好地处理好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第二,教师专业素质与人文素养有待加强。第三,师生关系有提升空间。最后,从学生层面来说。第一,学生自身方面的学习态度问题突出。第二,部分学生专业意识模糊,学习热情不高;第三,学习动机与目的不端;第四,学生的日常纪律松散,课外活动风气不浓厚。由此可见,当前高校学风存在多层次多方面的问题,亟需改进。
三、态度认知平衡理论
态度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根植于经验之中,具有对象性、持久性、内在性以及可变性特征。G•奥尔波特指出态度是依据个体经验而组织起来的一种心理和神经中枢的准备状态。[3]态度对人类的反应起指导性或动力性引导作用。关于态度的形成和改变,现代心理学主要分为三大派理论。第一派是学习理论,这是从行为主义的视角出发,将态度形成与改变的过程列入学习过程的一种。第二派是功能理论,它的研究视角基于在精神层面上的分析。第三派是认知理论。从态度认知理论的研究视角来看,在一个整体当中,人的认知的统一程度决定了态度的变化。统一性高时,认知平衡;反之,认知失调。因此,态度认知理论又分为认知平衡理论和认知失调理论。社会心理学家们认为,人类与动物不同,是有认知结构的生物,并受其内在的认知过程所支配。因此,在对人的外显性行为进行探究时,不建立在人的认知基础上,不与其相联系起来是行不通的。其中态度认知平衡理论就是认知理论中最著名的一个方面。态度认知平衡理论创始人弗里兹•海德认为人的认知结构具有趋于平衡的本质特征。譬如,“作为湖南人,有一个为人所知的趋同性特质,那就是不怕辣、爱吃辣椒”;“谁给我饭吃,我就帮谁做事”等。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倾向于建立和保持一种有联系、有秩序、符合情感与逻辑思维的认知状态,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在自发地创建自我的认知体系并维系其持久平稳之状态。为更好地体现态度认知平衡理论的基本原则,海德提出了著名的“P-X-O”模型,又称海德模型。它是一种简单的交往情景。其中P是认知主体(人),O和X是认知客体(人或事物)。P、O、X这三者之间,由于认知情感与态度的复杂多样因而形成了多种三角关系,构成三角模型。处在三角左角顶点的P总是与另外两个端点O和X有某种关系。海德认为,三角中每两者之间的关系都可以用正或者负来表示,态度有肯定和否定之分,持肯定态度则定义为正,持否定态度则定义为负。当出现这种判断关系时,正负关系对认知主体的主观行为具有依赖性。当三方均为否定,或两方为肯定,一方为否定时,则出现不平衡状态;与之相反,则出现平衡状态。平衡状态产生一种积极情境,而不平衡状态则会产生某种消极情境。因此,认知不平衡状态会引发心理紧张或者压力,从而导致个体改变自身态度来寻求平衡。
四、认知平衡理论下高校学风建设的建议
首先,高校学风建设不仅要全方位抓,更要善于抓住潜在因素。认知平衡理论告诉我们人们会在认知不平衡的状态下引发认知构建,产生新联系。因此,要善于发现不平衡,把握联系。万事万物都处于各式各样的联系之中。联系的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主要联系与次要联系等等。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因而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不存在孤立的事物,任何事物、人都具有变动性,都不能长期固定地独立地处于某种单一的状态或情境,任何事物都不能与其周边的存在脱离关系。[4]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众多的事物之间并没有直接相关联,因而间接联系经常被人们所忽略。它没有直接联系事物,却在暗中发挥联系,其途径就是通过某种“中介”。譬如,学习态度不良的问题。案例一:某生(X)上课不听讲,玩手机,不按时完成课堂任务,考试舞弊等,学习态度恶劣。在此案例中,安排两名品学兼优的同学(A、B),学习态度良好的学生在X周边,并不对其进行任何教育工作,长期下来,发现某生的学习态度有了质的飞跃。分析如下:A、B与X的学习态度并未呈现出直接联系,当A、B在X周边时,A、B的学习态度(Y)充当了中介的作用,Y对X产生影响,但值得注意的是此时Y对X的影响不一定会必然产生作用并促使X发生改变。也就是说,中介Y可能起作用,也可能不起作用。然而,此时无论该中介Y是否能引发X的学习态度发生改变,它与X之间的联系都已是既定的隐性客观联系,存在一定的隐性相关性。有了间接联系,接下来便是认知冲突发生作用。A、B与X长期在一起活动,A、B的学习态度都为肯定,X的学习态度为否定。运用海德的三角模型分析,两方为肯定,一方为否定时,则出现不平衡状态。此时,X会产生认知不平衡状态,引发自身心理紧张或者压力,从而导致力求改变自身态度来寻求平衡。通常情况下X为了达到平衡状态,便会自觉进行反思,从而改变学习态度,并趋于接近A、B的学习态度。其次,要善于运用新联系发现新问题,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工作有人说态度决定行为,并可通过它预测行为的发生。出于现代心理学上的观点,学者们认为人类的态度对其行动具有指引性作用。在学风建设之中,态度的转变显得尤为关键。大学学风是学校领导集体对学校的治理、教师队伍对教学的研究、学生群体对待学习的态度的集中体现。首先,大学领导治校方面。领导逐渐改变闭门治校的传统做法,加强与其他大学之间的相互联系,借鉴它校的成功案例与可行性经验,不断改进和完善管理方法与治校之道。其次,教师治教方面。一是在展开评价教学工作时,要做到公开、公正、科学、透明;二是要建立教师治教的激发体制,对治教态度不严谨的教师进行激发与引导。三是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水平。案例二:在“海德模型”(P-O-X模型)中,我们做出以下假设:学生为认知主体假设成P,将教师假设成O,学习情绪则为X。假设P同学上课表现中等,无明显厌学特征,O教师教学水平一般,缺乏上课的热情与积极性。对所教授的知识点采取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方式,对于P所在的班级同学的提问和解答知识点疑问,并未用认真负责的态度且专业的知识给予学生回馈。此时P同学就会对该教师产生质疑,并对所教的知识产生质疑,产生不愉悦感,从而从心底抵触去接受。此时,就形成了一个不平衡的三角系统。按海德的平衡理论可以在下列三种方面作出处理。第一,学生P放弃学习,平衡状态将会达成;第二,重新考虑教师0与自身的关联,认为教师O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或者教学素养有待加强,或者O有个人特殊情况等,此时P-O之间的态度肯定与否定呈现出开放状态,三角形系统会出现一个不平衡状态。一般情况下人们为快速消除自身压力会采用简化原则。即建立新联系组建新的平衡系统。因此,为了改变P同学的消极学习情绪,作为教师O应该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这样传达给学生的信息才会更加准确、更加专业、更加具有说服力。最后,学生治学方面。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之上的专门教育,其对象主要是生理、心理上趋向成熟的20岁左右的青年。他们正处于逻辑思维与辩证思维快速发展的阶段,也是独立人格的形成时期,既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第一,发挥朋辈之间的影响作用。选拔品学兼优的学生做朋辈互助员,建立朋辈互助小组,开展朋辈互助工作。第二,在管理学生事务的工作上做进一步的强化。借鉴美国学生事务管理的经验,通过以寝室为单位的条状管理模式,带动班级、院系,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治能力,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制力,转变学习作风。第三,开设各式各样有利于学风建设的团队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参加,让学生在课堂之外收获信息知识与学习方法,寓学与课堂之内外。
五、结语
态度认知平衡理论中的模型情境来源于日常的学习生活,也可为我们日常学习生活所服务。我们无时无刻不处于该模型情境之中。高校学风建设是一项多层面长期而复杂的工作,转变学风,态度是关键。良好的学习态度是良好学风的根基。运用态度认知平衡理论来为高校学风建设所服务,将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的治学态度与校领导的治校态度,有利于高校学风建设的发展与改善。
作者:刘嫱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学术规范指南[Z].2010.
[2]刘新庚,薛亮.大学生学风建设时代新解[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3]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4].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二篇:
第二篇:高校学风建设问题与对策
【摘要】
学风建设是学校亘古不变的主题,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要素,也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本文在对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新形势下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而提出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学风建设;问题;对策
随着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培养高素质人才越来越成为高校紧迫的使命,而高校的学风建设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要素,学风是一个学校的立校之本,是大学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是一所学校无形而宝贵的教育资源。良好的学风对大学生的成长影响深远。目前高校都已采取各种措施来加强学风建设,并取得了优良的成效,但就总体情况来看,部分学校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结合目前高校学风建设现状的一些问题,并对此提出合理建议。
1.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1.1加强学风建设是培养人才的需要
在当前的教育形式下,学校在提高硬件质量的同时,也应高度重视学校的软件建设,特别是加强学风方面的高度重视,目前世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高等教育,而人才是重中之重。这样才可以在国际人才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而学风问题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和人才的培养水平,就学生自身来说,良好的学风有利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所以说学风建设是一项关系到育人环境和教育质量的重要工作。当今的世界是人才竞争的时代,国家的未来需要的是一批高素质的栋梁之才,而良好的学风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和前提。
1.2优良学风具有积极的约束力和很强的凝聚力
学校良好的学风可以熏陶和鼓舞班级的每一个学生,让他们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劲头和班级凝聚力。一个班级有了这种凝聚力,才能使得班级中的每位成员你追我赶,形成共创班级优良学风的局面。良好的学风环境有利于学生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建设良好学风创造一种促进学生自身健康发展、有利于成长的良好环境利用风气和舆论的作用以学生之间互相感染的形式来实现教育目的是学校教育和管理学生的有效方法。
1.3加强学风建设是造就大学生自身成才的内在需要
学风是学生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具体体现。学习者在学习中持有什么样的个人动机和求知目的,取决于其追求什么样的生活目标,信奉什么样的精神信仰,崇尚什么样的价值取向,憧憬什么样的社会前景。学风所表现的精神倾向无疑与人才培养目标中最核心的起主导作用的部分紧密相连。学生只有认真完成学业,在校期间养好良好的学习习惯,才可以在毕业后很快融入社会生活中,才能在当今的学习型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在某种程度上,学风问题关系到一个学生优良品格的形成问题和成长成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日益提高越来越高,大学生只有养成实事求是的学习作风和优秀的学习习惯,以及不断丰富和改善个人的知识体系,才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2.高校学风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2.1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
新时期的大学校园已变成一个浓缩的小社会,学生的学习态度受到家长、亲朋好友以及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影响,一些“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充斥在大学生的头脑中,学生把上大学作为拿文凭、找工作的一种途径。学生没有主动创新的精神,习惯于被动接受,从而导致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加上学生将过多时间用于社会实践、娱乐、休闲活动上,一些学生将大部分精力用于网络游戏等,造成学生这样的现象原因在于学生缺乏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未来渺茫,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明确的规划。另外社会上的享乐主义和功利主义等思想价值观也扭曲了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2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行为的动力源。学生的学习状况主要取决于他们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大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与教师、教材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态度以及教师的人格魅力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较大的影响。很多学生认为“对本课程没有兴趣,教师讲的枯燥乏味”,“任课教师管理不严”,这也是出现很多学生经常“逃课、迟到、早退”等现象的客观原因。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内部动力不足。
2.3学校的管理制度和教育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
高校的学生管理制度对大学生的学风养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些学校在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方面,存在着管理不够严格,管理太过松懈的现象。对于学生迟到早退的现象,大部分局限于对学生的说教,在考风考纪方面,对于违纪作弊的学生,没有严格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来执行。这样导致的结局是学生不认真完成学业。目前,在高校存在着教学体制不完善、教学管理考核制度难以贯彻执行、考务制度虽严但执行不力、评价机制较为单一且公平公正公开遭质疑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对高校学生学风产生了不良影响。
3.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对策
3.1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兴趣
一所学校要想培育良好的学风,需要在学校的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做进一步的改革。学校在制定教学大纲和计划时,一方面要保证课内学时,另一方面也要丰富课外学时的内容。加强素质教育和实践教育的结合。让学生能够把课堂学习运用到实践当中,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实践教育引导学生在课外自主性、研究性的学习,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尽快从填鸭式教学到自主学习、创造学习、快乐学习的转变,使青年大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建立起完整的自我意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与新时期教育相适应,才能从根本上使学风得到好转。
3.2加强学生思想工作,端正学生学习态度
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为创建良好学风提供思想保证。加强学生思想教育是加强学风建设的关键。在校期间要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理想和信念教育,特别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等。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在始业教育中,以职业生涯设计为主线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成才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抱负,明确奋斗目标,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严明学习纪律,借以提高学习自觉性,是学风建设的根本。同时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来营造学风建设的良好氛围。通过网络、班级、宣传栏等开展各种形式的学风创建活动。使每一个学生都充分认识到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并转化为自觉行动,真正将学风建设落到实处。
3.3完善学校规章制度,加强管理和引导
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学、管理、服务部门的齐抓共管,各职能部门各负其职,形成合力,努力形成人人参与、层层负责的学风建设工作体系,切实做到以教风带学风,以管理促学风,以服务助学风,以环境育学风。建设优良学风,需要靠一整套完善的规章制度来进行规范化管理,并严格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是学校治校的根本保证,对于学生出现的不良学风,学校应加强校纪校规的宣传力度,加强考级考风的监督管理,把违纪行为遏制在萌芽阶段;加强考风考纪监察,坚决杜绝考试作弊现象的发生,是学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那些严重违规学生要严肃处理绝不姑息,只有这样才能维护校规的权威性,才能保证学风的良性循环。
作者:王甲平 单位: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孙冬娅.高校存在的学风问题及其成因探析[J].吉林画报.新视界,2010(12).
[2]段艳.高校学风建设研究现状及问题[J].化工高等教育,2010(8).
[3]马勇.新时期影响高校学风建设的因素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1(11).
[4]赵治.试论当前高校学风建设的现状、原因及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0(6).
第三篇:双因素理论下高校学风建设应用
[摘要]
高校学风建设中主要存在着活动开展主体性偏离、活动内容流于形式、实效性不强等问题。基于学风建设问题的梳理和分析,运用双因素理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可以更加思路清晰地指导和促进学风建设:一是按双因素激励全体教职工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校风教风来引领学风;二是按双因素各部门分类分工,各司其职,共同抓好学风。
[关键词]
双因素;学风建设
“学风”的解释最早源于《礼记•中庸》,即“审问之,博学之,慎思之,明辨之”。学风,通俗地说,就是学校的学习风气和人文氛围,是一种较为抽象的状态。它既应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精神面貌,也应包括教育教学管理者的教学风格和工作状态。具体地说,一所高校的学风是基于全体师生员工日常活动中各种言谈举止所共同缔造出的校园人文状态的综合体现,它将教与学过程中的态度、思想、行为等逐步凝聚成为一种风格和传统。学风在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随机性水平评价方案》评估指标体系中是重要的一级指标,它包括三个二级指标:教师风范、学术文化氛围、学习风气。学习风气是重要指标,它是通常狭义上的学风所指,高校学风建设也多指此。学风建设一直是高校高度关注的大事,加强学风建设,形成优良学风,对学生成才、学校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然而在实际工作层面中由于对影响学风的认识角度不同和解决方式不当,导致学风建设工作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高校学风建设问题及分析
1.学风建设活动主体性偏离
学风建设中,到底谁才是真正的主体?很显然是学生,学生是最终受益者。学风建设工作的好坏,无疑应当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状态面貌和综合能力提升为主要尺度。然而在现实中,学校管理部门扛起了学风建设大旗后,往往是风风火火、“一头热”地开展各项学风建设活动,师生们被动接收,疲于应付,成了群众演员,管理部门自编自导,成为了活动主心骨。活动流于形式,缺少实质内容,且较多过于追求场面和领导评价,学风建设收效甚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学校管理部门对学风建设内涵认识不足,缺少对学风问题的深入调研和了解,活动开展既没有针对性也没有体现学风内涵,无法调动学生对活动的主动参与性,更无法激发学习积极性。二是在高校内部依然高度行政化的环境氛围下,管理部门迫于领导压力和“工作绩效”,活动开展追求短平快,往往仅凭开展了几次简单活动后就开始自吹自擂,标榜学风明显好转。“丰富多彩”的学风建设活动也在“取得较好成绩”后收工。而实际上学风建设是一项旷日持久的系统工程,学风建设活动要求高、难度大,难以靠几次简单活动就能诠释。活动开展既非一朝一夕,活动内容也不能华而不实。活动必须得让广大师生尤其是学生在主观能动性受到真正激发后能持之以恒地具体落实在日常学习工作中,方显活动之功效。学风建设既是一项常态化的专项活动,也是一种思想精髓和工作灵魂,需要以提升学生主体能动性为核心理念,多方渗透于各项日常工作中。
2.学风建设方式方法实效性不强
没有针对性,就没有实效性。然而有了针对性,是否就一定有实效性?如最近有媒体报道,针对学生上课出勤,有些学校课间对班级学生进行全体拍照考勤,以至于很多学生课间也不敢外出,或者等到拍完照才敢离开。[1]针对学生好玩手机上网,还有的学校在学生上课期间中断无线网络来防止学生玩手机,督促学生上课认真听讲。这些方式方法一定程度上可以为约束自控能力差的学生起到一定的外界辅助作用,也可以提高学生课堂出勤率和表象听课率,却无法提高学生上课的真正收益。如果本身教学质量不提高,学生在不得不来上课、无法用手机上网的情况下,并非就只有听课这一种行为选择,他们仍然可以“心猿意马”,或者看课外书、听耳机音乐甚至课堂睡觉等等。总之,这种被动的、看管式的方法,无法真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能动性,也很难形成学生持久的学习推动力,学风建设工作很难收到实效。即使并非教学质量问题,仍然有一部分学生有着对传统授课方式的习惯性倦怠,无法提起学习兴致。针对这部分学生,被迫听课只会加剧学生逆反心理,造成课外释放更多不良情绪或是非理性行为,影响学风建设效果。
3.学风建设的量化分析视野
学风好坏,从学生为主体的行为角度分析,就是各种学生所展现出的行为总合。学生行为主要有三类表现:第一种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水平较高,他们有明确的理想目标,并能自觉主动地去上课、听讲座以及参加各种活动来提升自己,他们展现出积极的精神面貌,活动行为比较符合学校教育管理主流价值判断,也符合学校对好学风的期望愿景。这类学生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第二种学生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一般,游走于“可学可不学”“时好时坏”的地带,惰性较强,容易随波逐流,学习多半是为了应付考试,他们往往表现出较为淡漠、迷糊或者茫然的精神状态。这类学生是“老师眼里的一般学生”。第三种学生则是“老师眼里的差学生”,他们的言行明显流露出对上课或是学习的不满和不感兴趣,沉沦于其他事情中且耽误了正常学业进程,他们往往展现出不合群、言语偏激、个性孤傲,活动行为不太符合传统意义上的主流价值观和学校的愿景。结合问卷调查初步判断学生类型,进而可以一定程度上量化测度学校学风建设。即学风好坏可以由这三种学生所占比例大小来体现。学校管理者总是期望第一种学生比例无限增大,第三种学生比例无限缩小。后两种学生逐渐转向第一种学生、第一种学生比例无限增大的过程,就是学风好转的过程,最理想的好学风就是100%都是第一种学生。
4.学生缺乏主动性的行为选择分析
将学风建设进行上述狭义的量化分析,有利于更清晰地研究和解决问题。通过抓主要矛盾的方式可以将这个复杂庞大的工程进行简化、核心化的提炼和分析。上述三种学生,无论哪一种行为选择,我们都将之视为是基于其自身收益最大化的心理动机。从总体上说,大学生已经是身心发展较为成熟、行为动机选择较为理性的个体,他们既然选择了来学校求学,从根本上说是为了能让自身在知识、技术和能力提高上收益最大化,对学习和成长收益是有所期望的。即使所谓“差学生”也仍然对自己有成长预期。因此,具体到日常上课或是课外活动来说,理性的学生对于听课或是参加活动也必然是有收益期望的,甚至有的期望值还很高,但是在听完课或参加完活动后又觉得毫无收获或是没有达到期望值,主观感受较为失望,便对学校的信任感和认同感逐渐降低,久之,便选择了不听课或活动不参与行为,在有限时间成本里更愿意选择主观认为是正确的、能让自身最为受益或有精神快乐和满足感的行为。笔者在这里不评价行为选择对错,只对行为动机做心理分析。以上四方面,前两方面是从学风建设中学校管理者即客体因素查找问题,后两方面是从学生自身行为动机选择即主体因素分析原因。综合可见,学风建设核心关键是客体如何能够真正引发和提升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动力和兴趣,激发和刺激学生具有持久的主观能动性。
二、双因素理论简介及启示
通过对学风建设问题主客体因素分析,不难发现,学风建设是客体与主体各种因素相互交融、形成合力的过程。各种因素联动协调得好,就能释放出强大正能量,推动优良学风形成。如何调动学风建设中各种因素形成这种合力?管理学中的双因素理论为之提供了一种研究视野。双因素理论是美国行为科学家、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rickHertzberg)提出的。它的主要研究结论为:影响员工工作动机的因素有两类,一类是政策、制度、管理、工资、安全、环境等,这些处理好了可以维持人的正常工作状态,但是无法调动积极性,处理不好会造成不满,处理好了会消除不满,但未必会有满意和满足感。这些外部因素,被称为“保健因素”。另一类如工作中的成就感、价值感、被尊重感,在工作中被认可、有发展机会、有成长空间等,这些因素没有时员工未必不满意,一旦具备了,职工就能受到激励,这些因素是真正激发动力的因素,称为“激励因素”。[2]这个理论还阐述了员工有一种状态就是既没有满意、也没有不满意的中间状态,即满意与不满意并非是非此即彼。保健因素确保没有不满意但也不会就很满意,激励因素引导员工由中间状态转向满意。将这个理论应用到学风建设中分析学生,得到启示就是:根据学校各项工作、制度、活动、环境等因素,理清哪些属于保健因素,哪些属于激励因素;完善保健因素,可以减少学生不满意或不良情绪,保证其正常学习生活;挖掘激励因素,让学生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兴趣和热情。
三、双因素理论在学风建设中的应用
将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主客体因素按双因素分类加以改进和完善,可以更加思路清晰地开展学风建设,提高学风建设工作针对性、实效性,促进优良学风形成。
1.分类查找,理清学风思路
学风建设中的保健因素主要指围绕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设施和环境条件,如宿舍食堂安全卫生、教室实验室设备完善、图书馆资源种类丰富、文体设施场所完备、校园景观环境优美。这些因素是学生能够安心、顺心学习的基本保障,虽然不是决定因素,但不容小觑。查找出这些因素中不完善处加以改进,有利于消除学生对学校的不满意等不良情绪。学风建设中的激励因素主要指围绕学生精神生活的人文关怀和政策制度等激励手段。[3]从双因素理论思路也可以看出,它与马斯洛不同层次需要理论也是相吻合的。学生所学专业重要性及发展前景、课堂教学参与、文体活动中能力的展现、社会服务的感受、教师的评价、同学的认可、学校的表彰等等,可以让学生从这些过程中获得快乐体验从而增强学习动机。当学生个体或所学专业被尊重、被认可、有价值感和成就感时,就会受到鼓舞,认知会得到升华,产生良好的自我管理、约束和矫正行为。
2.分类分工,部门各司其职
学风建设是一盘整棋,并非某一部门能完全承担。学风建设应由学校统一部署并上升到战略高度,各部门达成思想共识、步调一致、齐抓共管。[4][5]围绕上述影响学风建设的双因素分类,各相关部门加以分工,抓主要因素,各司其职,如后勤、图书馆、保卫、基建等部门主抓保健因素,宣传、学生、团委等部门主抓激励因素,教务部门则既要抓保健因素也要抓激励因素。后勤部门要确保学生公寓干净温馨,食堂饮食卫生、种类丰富,校园环境清新整洁,确保学生有个安静平和的学习心态;基建部门要努力完善自习场所、运动场所、文化活动场所等设施设备,为学生培养个人文体兴趣爱好提供条件,让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需求得到满足;图书馆要丰富馆藏书目杂志种类、电子资源,改善阅读场所服务条件,多调研不同专业学生对书及资源的需求,及时更新补充,减少学生的抱怨和不满;保卫部门保障学生的人身及财产安全,遇到突发事件要快速果断处理,让学生建立对学校足够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宣传、学生、团委部门主要通过加强思想教育、评奖评优、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开展高雅文化活动及社会志愿服务活动来深化学生对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认识,增强学生自尊感、被认可感、成就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内驱力,激励学生树立理想和目标并转为奋发学习的斗志。[6]教务部门在学风建设中则承担着双重角色,运用保健因素主要确保正常课堂教学秩序、教育教学在现有水平下按计划正常进行,这些只能消除学生基本的不满;更多则是运用激励因素,提升教师教学质量、专业技能、学生学习效果,从而营造优良的学风。因此,有必要通过更多的专业教育、专业实践让学生对专业发展前途充满信心;通过改革知识传授模式,提升教师文化修养和个人素养,用教师的优良教学质量和风格来引领和感染学生,让学生对课程和学习的意义有较高认同感。
3.分类引导,完善各层面双因素
双因素在校风、教风、学风中是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的。校风、教风、学风不同层面中的双因素相辅相成、三位一体。以校风正学风。校风正,则教风严、学风良。学校整体政治清廉、制度透明、管理民主、人文和谐、环境优美,则必然风清气正,对学风有良好的天然影响和熏陶,即所谓环境造人。校风需要依靠全体教职员工共同规范言行,共同遵守职业道德操守,共同维护育人环境。因此,学校对待教职工要以人为本,注意发挥双因素,调动教职工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对教职工组织人事晋升任免要公平公正,任人唯贤,而非以职称职务论资排辈,确保教职工对学校政治廉洁的信心,消除不良情绪,从而确保教职工对学校教学或学生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对管理层官僚思想、形式主义、互相推诿、以权压人的现象要严惩,营造出较高文化水平者所特有的民主质朴、高洁儒雅的管理育人氛围,激励教职工对学校的主观认同感、个人归属感和价值感,从而使之以主人翁的状态投入工作。以教风促学风。高校教师的教学风格、态度和质量无疑对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具有直接影响。教风对学风有强大的引领作用。教师自身精神需求的满足是教师保持高涨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的重要前提,是优良教风的重要保障。高校教师由于文化水平普遍较高,对思想精神层面的追求既强烈又敏感。因此,学校在满足教师基本的保健因素需要基础上,更多应运用激励因素挖掘教师潜能,充分考虑教师自身发展需要,为他们创造更多发展空间和机会,提高教师工作满意度、成就感、被尊重感,激励他们投入工作的责任感和热情,从而形成优良教风。[7]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和反馈,学生对教师的认可既是对教师工作的鞭策和督促,也是教师教学动力以及成就感的重要源泉。管理者要尽可能发挥学生评价机制作用,以较为公平权威的形式对教师工作表现给予肯定和表扬,为全体教师树立榜样激励,带动高校营造良好的教风和学风。以学风带学风。传统管教模式已无法激发学生个体学习的意愿。如上文中分析到有很多学生属于第二类,没有较高的学习目标追求和持之以恒的行动力,他们往往给自己定的是最低毕业要求,考试前临阵磨枪,不挂科即可,挂科也无所谓。这些学生主要是对专业、就业以及未来职业缺少清醒认识,没有潜在的危机感,或是在学习中也找不到成就感和价值感。可以通过优秀校友事迹宣讲、优秀在校生表彰等方式对这一类学生形成外部刺激,树立榜样,或是结对子帮助,带动他们制定和落实个人阶段目标。所谓“不爱学习”的学生往往具有鲜明的个性或是其他特长,绝不能以学习分数高低来分类看待他们,而应尊重“每个生命都有其独特的价值”。院系、班级充分注重个体特点,以人为本,督促学生制定个人特色目标计划,并根据完成情况给予鼓励和表扬,学校配合以增加奖学金或先进个人评选种类,如个人特长奖、学习进步奖、科技活动奖、发明创造奖等,激励学生不同形式的成长成才。单凭职业规划课等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难以让学生对本专业有足够的认识和信心。学校可以增加学生实践课时,与就业基地合作,让大一大二学生进行简单兼职工作或服务,并作考核计入学分。通过实践,让学生较早感受到专业知识技能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增强其为社会服务的成就感和责任感,提升学习内驱力。双因素理论为学风建设提供了一个新的工作视野,可以使高校管理者思路更加清晰地查找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学风建设的工作绩效。双因素理论还可以应用于高校教育管理和学生工作管理其他方面,提升管理思想和理念。当然,任何理论都有其应用的局限性,随着时展,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也在不断变化,并非如当初该理论研究产生时所分类的那样一层不变,因此还需要与时俱进,我们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对因素界定应当作适时调整。
作者:王小婷 单位:滁州学院学生处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大学防逃课出猛招,同学课间拍集体照查考勤[EB/OL].长江网.cjn.cn/sywh/201503/t2620206.htm,2015-03-10.
[2]吕平,张瑞.高校学风建设联动机制探析———以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为视角[J].黑龙江教育,2011(11).
[3]邓秀芸,何诣寒,李志国.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应用[J].高教研究,2007(2).
[4]张禧.加强高校学生学风建设的策略[J].高教探索,2011(3).
[5]陈冀南.高校教风与学风建设的关系及对策研究[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6]魏信平.双因素理论对高校学生教育工作的启发[J].中国成人教育,2012(12).
[7]喻立文.基于双因素理论的高校教学管理模式建构[J].理工高教研究,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