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学风建设探析(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学籍管理与学风建设的关系概述
(一)学籍管理制度明确了学风建设的主要内容
我国现行的高校学籍管理制度中,明确规定了高校人才培养基本要求,即规定了学生在校学习的学时、学分、考试办法、毕业条件等,特别是学校学籍管理办法对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主要课程和人才培养预期目标作了更加具体的要求。若学生未能达到相应的规定,将可能面临退学、延长修学年限等不同程度的处罚。因此,学校需遵循学籍管理的相关规定,落实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确保完成学籍管理的各项要求,这对学风建设无疑有着重大的推进作用。
(二)科学的学籍管理制度将稳步推进学风建设
新时期,学籍管理制度即与本校发展定位、办学方向、办学质量和人才输出定位相统一。因此,高校科学的学籍管理规定,严格的学籍管理措施,正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学风建设、提升学校办学声誉的重要保障措施。
(三)落实学籍管理制度,提升学风建设的质量
学籍管理规定中,对学生在校学习的客观外在表现和主观内在获得情况提出了考核要求,从客观上看,对无故缺勤、未完成规定的课时要求、成绩不合格的学生不授予毕业资格;从主观上看,学籍管理规定要求对品德优秀、成绩突出、有较强的创造力、创新力的学生予以表彰和奖励。在学风建设中,学籍管理以考试和考核为手段,督促学校教学管理人员提升学风建设质量,督促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激励学生提高学习热情。
二、高校学风建设的现状
(一)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整体目标规划
在高校,学生从高中步入大学,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有了巨大的变化,他们有了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加之高校对学生学习要求也相对宽松,于是,许多学生不知所措,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方式、职业生涯规划不清晰,仅仅是按照老师的指示,被动地获取知识。
(二)对学历或专业自卑,厌学情绪普遍
近些年间,由于社会上存在对学生学历认识的偏差和一些用人单位对学历的过于强调,导致高校学生难以接受自身的专科学历情况,存在较强的自卑心理,难以正确认识和对待所学专业。此外,高校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特征决定了高职学生学习过程的自觉性、实践性,而实际教学过程中,传统的课堂讲授依然是以讲授为主要方式,加剧了学生怠学、厌学、混学的情绪,影响着学校良好学风的形成。
(三)学习自觉性较差,自律意识不够强
在高校中,一部分学生及学生家长将就读专科院校为一种无奈之举,一方面,家长对学生的期望较低,只要学生在校安全,能按时拿到毕业证即可;另一方面,学校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学籍管理制度并未得到较好的落实,对学生并未产生很大的约束力和威慑力。这些原因,使学生在校学习压力小,思想放松,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加之网络环境和新媒体的影响,学生难以自律,上课玩手机、玩游戏的现象较多,特别是课余时间花大量时间用在电子娱乐产品上,学生学习、生活重心发生了极大的偏移,导致学生上课迟到、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的现象时有发生,对高校学风带来了新的问题。
三、加强学籍管理促进学风建设的措施
(一)发挥目标导向功能,推进学风建设实施
目标导向理论提出者罗伯特•豪斯认为,更加明确的规定和条件限制更有利于帮助达到预期的目标。学籍管理作为贯穿学生入学到毕业整个阶段的管理规定,所有学生必须遵守学籍管理规定,而落实各项学籍管理的过程就是建设良好学风的过程。因此,高校的教师、教务管理人员及学生都应树立正确的学籍管理意识,全面认识学籍管理工作在学生学业中的引导性、警示性和激励性。
(二)普及学籍管理规定,营造良好的学风氛围
学籍管理人员和辅导员(班主任),应在学生入学时及时了解各项学籍管理规定,告知学生相关处罚和奖励条件,让学生知晓与自身利益相关的要求,如升级、留级、休学、退学、毕业资格的获得等。从而,使学生对照自己的学习情况,了解与学籍管理规定之间的差距,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在全体学生中营造良好的学风建设氛围。
(三)实行人本管理,维护学风建设成果
学籍管理规定对学生在校的一些不良行为有具体的规定。在实际的操作中,若学校教师、管理人员对违规者机械性地执行退学、留级或延长修学年限等惩罚手段,势必会让学生产生极大地逆反情绪,在整个学校中产生负面作用,显然不利于学风建设的推进。因此,学校在执行规定时,应及时对学生行为予以引导,即在学生出现不良行为初期,应及时告知学生及学生家长,采取相应的救济防范措施,引导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达到育人目的。
作者:廖可莹 单位:湖北技能型人才培养研究中心 长江职业学院
第二篇:高校辅导员学风建设途径
一、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自觉性不高,师生互动性不强
相对于本科生,许多高职生进入大学后没有给自己一个很好的定位,终日迷茫,对未来没有很好的职业规划;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心理不平衡,基础较差,从而产生消极的厌学情绪,逃课现象严重,考试作弊屡禁不止。另外,学校周围的不良环境也对一部分学生产生消极影响,使他们难以坚守自己努力学习、立志成才的坚定信念。
(二)学校尚未重视学风的重要性
许多高校还没有意识到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只是一味地扩大学校办学规模,扩招学生的入学人数,而对于在校学生学习表现的方面尚未充分重视,对于许多学生旷课逃课、考试作弊现象听之任之。
(三)辅导员日常工作繁冗杂乱,职责范围太大
高校的专职辅导员不同于本科院校的辅导员,因其培养的主要是应用型人才,所以工作侧重点不同。很多高校中的辅导员由于经常处在繁多的学生事务中,分散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无法更好地发挥其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
二、辅导员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角色定位
高校的教师队伍把辅导员也视为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辅导员是学生步入大学阶段认识的第一位老师,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学风建设问题也被辅导员视为其学生事务的关键部分。在高校学风建设中,辅导员被赋予了教育者、管理者和服务者的角色。
(一)教育者的角色
高校辅导员在其日常工作中直接或间接,有意或无意地发挥着教育者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者。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及发展阶段的特点,辅导员根据这些规律和特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了解国家的政策及法律法规;其次,辅导员根据自身的言传身教,对大学生施行德育影响。辅导员通过自己的言行开展工作,以身作则,通过自己努力工作来给学生做表率,从而增强学生的自律能力,自觉努力去学习;再次,辅导员积极主动与学生交流,认识学生,帮助学生,使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并且适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与就业指导,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理,从而实现自我价值。
(二)管理者的角色
教育管理是高校辅导员的工作重难点。大学生是被管理的对象,管理内容主要包括两个大的层面:班级管理层面和日常生活管理层面。班级是大学生获取知识、交流思想的主要场所,一个健康积极上进的班级不仅能够给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而且能够塑造其坚忍不拔、奋发上进的意志。而作为班级的管理者———辅导员,其重要作用不容小觑。辅导员综合利用各种管理手段,根据院校相关管理制度,加强班级管理,对学生上课情况定期进行检查和监督,从而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日常生活管理方面,辅导员主要是通过宿舍管理,奖学金评定等工作,总结学生工作的相关规律,不断改变管理策略,采取适当措施,使学生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三)服务者的角色
当代大学生由于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个性独立自由,主体意识较强,传统的说教和填鸭式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对其产生有利的教育影响。高校辅导员应增强服务意识,在工作中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服务,关心学生,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以一种平等心态对待不同的学生。对于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通过助学贷款、勤工俭学等方式,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对于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与任课教师沟通,帮助其重拾信心;对于心理上不平衡或有叛逆行为的学生,对其进行心理咨询和疏导。辅导员不断转变自己的角色,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竭尽全力关心帮助学生,使自己实现从教育者和管理者向服务者角色的转变。
三、高校辅导员加强学风建设的途径
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的教育者、管理者和服务者,工作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在思想、学习和生活方面对于学生有比较全面和准确的理解,因此应该发挥自身作用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学风建设。
(一)创新思维方法,加强思想教育
高校学生入学分数相比于本科院校学生较低,知识理论基础相对较弱,一些学生入校的目的是为了一纸文凭,而不是获取知识和技能,因此学习被动消极。针对这一现象,辅导员必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意识,转变学生的错误观念,使其明确“为何学习,如何去学”。首先,辅导员必须指导学生对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至关重要的位置,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抱负,以便将来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以及对家庭有用之人,使学生在思想上升华其对学习的认识。其次,加强心理指导,使其自觉抵制“百无一用是书生”的错误言论,在心理指导过程中创新方法,密切结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点,采取讲授与讨论、辩论的方式,使心理指导逐步渗透、行之有效地开展,从而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二)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国外在学生管理方面特别注重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这可以为我国的辅导员工作提供有益借鉴。作为高校辅导员,在对学生的管理中应该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意识,从学生的不同实际出发,及时做好思想引导,为其排忧解难,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解决学生遇到的困境,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与自我监督,激发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班级学习环境。辅导员应加强对学生宿舍的管理,鼓励学生在宿舍内开展各种学习活动,定期评选“优良学风宿舍”、“宿舍学习标兵”等,使学生的努力及时得到肯定并且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从而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另外,加强学风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辅导员应该培养一批思想素质高、学习成绩好、工作能力强、在学生中威信高的学生骨干队伍,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培养优秀学生骨干,开展班级社团活动以及反映班级学生的基本要求与意见,尤其是与学习相关的意见与要求,在学习上带动其他学生,增强服务意识,引导他们组织学习小组,与其他同学特别是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同学进行学习经验交流,从而使学生之间相互竞争,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三)科学指导,规划就业方向与目标
作为大学生的最直接的管理者和服务者,辅导员应该利用掌握的相关知识与学生沟通,帮助学生解决职业生涯规划和择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教育部相关文件指出,辅导员在学生就业工作中应该竭尽所能指导学生就业,辅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确定正确的择业观。因此辅导员应该担负重任,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分析当前严峻的就业压力,使其意识到当前激烈的社会竞争,从而确定奋斗目标,不再虚度时光;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制定长期目标与近期目标,先一步步实现近期目标,不断进取,从而实现长期目标。在帮助学生制定职业规划过程中,辅导员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不断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和竞争能力,让学生意识到只有掌握过硬的知识和能力,才能使自己在激烈的就业压力下脱颖而出。
(四)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增强实践能力
校园文化主要是在校园这个场所开展的,以在校学生为目标对象的群体文化。大学生通过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亲自动手、动脑,有利于培养其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提高其在实践活动中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完善个人品质。在组织活动时,辅导员应该以促进学风建设为出发点,陶冶学生情操,拓展学生素质,愉悦学生身心,激励学生精神。注重大学生挫折教育的锻炼,在实践的困难面前,要求大学生具有坚韧的品质,深入开展类似活动,有利于促使大学生在参与过程中逐渐养成不轻易放弃、勇于坚持的优良品质和踏实务实的学习态度。
(五)加强自身修养,提升育人能力
辅导员与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交往最为密切与频繁,因此其言行表现会对大学生产生重要的示范作用。为了使学生管理工作有效进行,辅导员还应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和学习,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和不断学习的劲头,并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首先,辅导员必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以便引领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其次,辅导员不仅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更应学会灵活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学生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最后,要密切关注当今社会热点问题,与时俱进。只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辅导员才能教化学生、影响学生,与学生做朋友,成为好的老师,从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奋发向上的学习环境,更好地促进学风建设。
四、结语
综上所述,学风建设作为高校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其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高校自身的可持续的发展,必须引起高校的高度重视。高校辅导员是学风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学风建设中起着引导和促进作用,因此高校辅导员应该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思想和学习状况持之以恒地开展工作,以学生为中心,并且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能力,采取新方法、新途径,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自觉学习,为形成良好的校园学习风气不断努力。
作者:孔青 徐斯 刘志兵 单位:江西农业大学 南昌师范学院
第三篇:高校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学风建设探究
一、影响民办本科高校学风的因素探究
我国民办高校的历史久远,但从改革开放之后,民办本科高校经历了30多年的快速发展。民办学校在自身的机制体制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在不断的发展中,即逐步壮大了规模,也在不断提升了自身的内涵,对学风建设进行了不断尝试和摸索,但由于招生层次低、师资力量弱、硬件投入缺、专本混合培养等因素影响,新升格的民办本科高校均在不同层面上出现学风建设欠缺的现象,加强学学风建设成为必然要求。
(一)招生层次低的学生主体,出现缺乏目标和自信
受教育主管部门招生批次、考生家长观念、社会声誉等影响,多数省份一般民办本科高校的招生在本科第三本批次录取,相较于一本、二本批次的公办高校有一定的分数段差距。在高中阶段受制于高考指挥棒,高考后先是经历3个月的彻底放松,加之大学学习与高中学习的现实差异,导致很多同学不能迅速转变学习方法,调整自控能力,致使成绩下滑,影响后续的学习,乃至学习的自信心。
(二)相对薄弱的教师群体,影响良好教风的形成
快速发展的学生规模和严重欠缺的师资力量,这对矛盾严重影响学风形成,高校教师是实施教育教学的主要力量,对学生学风形成至关重要,同学们直接受到教师的治学态度、思想品格、行为表现影响;在新建民办本科学校中,广大教师队伍人员匮乏,事务性工作冲击理性系统化思考,在梯队建设未能实现,且待遇条件不能保障的情况下,更无从思考良好学风建设。加之社会影响,部分年轻的教师很难承担起教书的责任,也无从谈起育人的楷模作用。
(三)教育教学硬件投入不足,不能保障教学需求
学校的举办者,受制于经济条件的制约,在效益驱使下,一方面不断加大招生力度,促使在校生规模迅速增长,万人民办大学屡见不鲜;另一方面,为进一步节省资源,不断减少对教育教学资源的各项投入,硬件设施配套方面不能完全满足教育教学需求,软件队伍方面、科学研究方面也不能充分落实,直接影响并无法保障较高的教育教学质量。
(四)大量专科层次和非统招学生存在,也在客观上影响良好学风的形成
新建民办本科高校校园内,由于升本时间相对较晚,在校学生中存在着一定数量比例的专科在校生;另外不同学校,还招收了一定数量的成教系列层次的计划外学生,这部分学生的基础较之于本科学层次的学生的基础要更差,成分更为复杂。大范围的存在,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统一的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教育主管部门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中也在增添控制性要求。
二、当前新建民办本科高校学风现状特点
当前高校学风建设整体是好的,在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之后,高校都在不断完善自身的管理和各项投入,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受社会上多元化思想的影响,学生主体纪律意识淡薄,自控能力缺乏,教风考风不严等情况出现,高校学风建设承受了严峻的挑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因素。
(一)受多元思想冲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影响,学习动力不足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社会思想快速涌入,重实惠、讲实用的功利性思维和拜金主义思潮逐步渗透到大学生思想当中,对广大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关键时期具有很大影响。拜金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导致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大幅下降,学习动机取向偏向实用主义,形成错误的认知和思想,将大学生活的中心放在娱乐交往、商业实践当中,而非学科专业的系统化学习。学习存在一定投机性是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学风问题之一。
(二)纪律意识淡薄,自控能力缺乏,学习恒心缺失
当前的高考升学制度,高中生受到严格管理,但经历高考之后,首先是进行3个月的暑假休息,彻底放松,而当今各种信息思潮影响,认为“大学是注重锻炼能力,不注重专业学习”、“考试60分万岁”等充斥严重,相当多的民办大学学生进入大一开学之后放松学习,在缺乏家长、学校、老师的刚性管理之下,心理上出现巨大空白,加之纪律意识淡薄、自控能力缺乏,影响了学习的恒心,更进而影响到基础知识学习成绩,对后期大学生活中的专业知识学习和其他能力锻炼方面的自信心。
(三)教风考风不严,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不能有效制止负面的不良影响
在大学校园中,旷考、旷课、作弊、迟到、早退、代考等行为时有出现。在校园的角落里,遍布各类代考、作弊等不良信息的小传单,网络中也充斥此类信息;新渠道、新技术在反面影响着教风学风,给教风考风的管理带来压力。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并为之建章立制;要不断分析学风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实事求实的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四)举办者和管理者的重视程度和管理举措不够
不能说新建民办本科学校的的举办者和管理者不重视学风建设,但对于经济指标、安全因素的关注要更甚。在对学风建设的手段上、管理方法上要欠缺。核心还在于管理者和举办者高度重视,正确对待,学风是关系学校发展的长远。
三、新建民办本科高校学风建设途径的思考
(一)重视思想引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
大学生当前出现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其实只是一种综合外在表象,其深层次原因很复杂,但首要原因是价值取向出了问题。这就要求,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不断加强广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引导,明确学习目的,树立学好专业知识,是更好的服务社会和服务人民的需求;不断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将个人发展同社会发展相统一,激发学习的持久动力;加强荣辱观教育,通过系列教育,摒弃违规违纪,逃学逃课等不良作风,抵制“功利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维。
(二)加强教风管理
教风是影响学风重要的甚至是首要的因素,教师的教学风气直接影响到学风建设;国家当前出台的高校教师的相关管理规定,对高校教师的行为规范等都做了严格的要求,起到积极作用。教学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推行;在师德建设上重视引导,在业务素质上重视培养,在授课利率上严格管理,形成体系化。在日常教育方面,老师应该结合学校的历史、传统、风格、特点和水平,认知总结、精心培育、积极宣传并身体力行一种大学精神去激励同学,去促进大学学风建设。
(三)加强学生管理,推进学生主体功能可持续发挥
作为高校学风建设的主体,大学生既是学校学风的主要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学风的建设者和受益者。加强学生学习各个环节的监控管理,密切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的联系,严格考勤、课堂、考试纪律,必要时采取教育处分等手段,监督督促学生学习。当学生从思想意识上发生转变,才能将学风建设工作提上新的台阶,达到高效、迅速的效果。
(四)加大各项投入
新建民办本科高校的举办者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学风建设,认识到学风建设既是学生成长成才的有力保证,也是自身生存发展,长盛不衰的依靠和需要;切实解决快速增长的在校生规模对优质教学资源的需求,需要不断在教育教学设施投入上不断增加,使广大同学对教学资源的需求矛盾迅速化解。在环境建设上要根据校训、校风等需要,配备亭台楼阁等,促进环境育人;在文化氛围上要倡导正能量,将良好的学风文化深入到各个角落。
(五)完善学科竞赛体系,促进学风建设
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竞赛,有利于广大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对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正面积极影响,能够促进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激发广大同学的学习动力和兴趣特长、爱好的发挥。各个学校,近年来开展的各种系列学科的竞赛,产生的良好效果,推陈出新,不断产生了积极效应,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生,也积极影响到良好学风建设的需求,更与社会的人才需求近距离对接。
(六)丰富拓展学生活动,营造良好氛围
策划邀请一批高水平教授专家进行学术报告和讲座,广泛进行学术交流和引导,促进形成良好的教风和学风;党团学生组织广泛开展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将专业学习和实践锻炼相结合,通过开展相关的知识竞赛、技能竞赛,提升学习兴趣;注重榜样引导和示范作用,带动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根据专业学科特点,在班级、楼道、公寓、宣传栏等场所布置美化名人名言、行业专家、成功案例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七)重视公寓工作引导,发挥寝风促学风功能
学生宿舍日渐成为学生日常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和班级学风建设的重要阵地。寝室作为重要的学习场所,加强寝风引导学风不容忽视,在寝室文化建设上不断摸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推进寝风建设,进而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构建寝室文化、学风建设立体联动机制,以寝风促学风。对于新建民办本科高校而言,加强学风建设迫在眉睫,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需求,更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客观要求,要高度重视学风建设的必要性。
作者:朱诵贵 单位:安徽新华学院动漫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