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风建设研究(6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学风建设研究(6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学风建设研究(6篇)

第一篇:高校辅导员学风建设探究

一、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保证学生学习的基础。当前高校学生的成长正处在一个日益多变、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从总体上看,大学生的思想主流是好的。他们热爱祖国、思想解放且法制意识、公平意识和竞争意识明显增强;同时这一快速发展的复杂社会环境对大学生也产生了一些影响,使他们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学习风气等方面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如:价值取向多元化,生活目标不明确;思想偏激,考虑问题不全面。这些因素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也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许多新形势和新问题,根据这一实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充分发挥辅导员的具体引导作用,辅导员大多承担着所带班级课程的教学任务,平日课堂上可以及时根据学生出现的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教育,把工作的重心落实到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要加强学生的理论素质,对当代大学生要认真开展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教育,增强我们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强化人生理想和信念的教育,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二、建立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目前,我们津桥学院的整体学风尚可;不良学风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这种不良风气和学院的整体管理机制的疏漏有关。目前任课教师大部分是外聘教师,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一部分外聘教师课堂纪律松散、考勤不严格等问题,经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凡是任课教师考勤比较严格的,旷课、迟到等现象就很少。另外,从目前学生的学习情况看,大多数同学学习目的强、态度端正、能刻苦学习专业知识。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学习上没有目标、平时碌碌无为、学习拖沓、考试靠突击,甚至有极少数的同学考试作弊。建议学院切实转换机制,加强对任课教师的综合考核考评体制建设。同时,辅导员老师也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院体制建设方面:将及格率作为考核任课教师的指标体系之一,促使任课教师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任课教师应该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任课教师应该多了解学生本专业的学习情况,有的放矢;学院还要建立学风激励机制。我院的学生除了具有一切高校学生的共性外,由于家庭条件比较优越,有些学生对于很多事情持不在乎的态度,靠处分等强制措施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甚至会适得其反。所以学院应该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优良的环境,建立学风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方面:要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就要有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班集体是最重要的凝聚力,一个班级的好坏,班委是关键环节,特别是班长,必须具备一定的工作热情和工作能力。辅导员应适当地放权给班委。但要经常召开班委会,总结方法、指出不足,逐步提高班干部的工作能力。要通过有计划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创造和谐的班级气氛,形成健康向上的内部环境。同时应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各个层次的学生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的措施。在学生日常的教育管理工作基础上,狠抓学风建设工作,注重加强基础管理。

三、加强学风的基础建设管理

学风培育离不开养成管理,要紧紧抓住日常管理。辅导员作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应该加强学风建设与管理。加强大一新生的基础管理。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大一新生的可塑性比较强,他们离开熟悉的环境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地方,辅导员要抓住新生入学的有利时机,注重在新生的养成教育中加强学风建设。入学教育中学风建设的主要重点是:介绍专业情况,进行专业思想教育;介绍学习纪律和要求、与家长沟通;对新生在入学教育阶段出现的不文明现象要及时批评、引导;在新生首次考试前郑重强调考试纪律的严格性;组织高年级优秀学生介绍学习经验。新生面临的是不同的授课方式,普遍会感觉到学习上的压力,这时要及时组织高年级优秀学生介绍学习经验,设立学风宣传阵地,建立一个有影响力的宣传阵地,宣传栏中既涉及学风方面的内容,也要有轻松的文章,这样才能提高宣传的针对性、时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召开学风建设的主题班会。思考本班本年级学生在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便针对性地解决。老师要引导学生紧紧围绕着“学风建设”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并以本班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学风建设整改措施。这些措施集中在紧抓上课和开展考风教育等方面。上课要从出勤抓起,建立对学生考核完善的考勤制度,还要督促学生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在开展考风教育方面,要进行诚信教育和严格考场教育。组织学生围绕诚信开展各项活动,使学生认识到,诚信是做人的根本。严格考场纪律,就是对考场作弊者严肃处理,通过对违纪者的处理,最终目的是让他们明白作弊者在人格上要付出代价。我们通过召开班会,从思想上让同学们认识到学风建设的重要性,认识到学风建设对个人、班集体的成长以及学校的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加强运用新渠道日常管理。所谓新渠道,是指广泛运用现代社会下的飞信和QQ群等参与学生管理。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第一,QQ群。建立班级QQ群,使用QQ与学生交流、聊天可以拉近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还有就是可以传输大量的学校下发的文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班级的QQ上面可以了解到很多学生的信息,从而发现个人或者集体存在的问题,对我们辅导员老师的工作提供了帮助。第二,飞信。现在有很多学生都在使用飞信,辅导员老师统一建立班级的飞信群,这种方式能节省时间和支出,而且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通知事情极其方便且便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安全方面的教育。但需要注意的是,日常学生的重要通知,还有必要再另行通知班委在课上或课下进行告知,防止学生未上网和未看到手机短信情况的发生。

四、结语

总之,良好的学风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风建设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因而是需要学校常抓不懈的工作。作为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高校辅导员,不仅是学风建设的组织者,更是学风建设的引导者和实践者,只有以学风建设作为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从根本上激励学生奋发努力、健康成长,才能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作者:公言军 贾委 单位: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

第二篇:高校学风建设优秀课堂理论研究

一、高校学风的内涵

高校学风即是指高校中的学习风气。对于高校而言,良好的学风至关重要,它是高校巨大的无形资产和良好声誉的根源。学风固然无形,但却可以在高校学生的学习行为过程中表现出来。也就是说,高校学风是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在授课和研究的过程中,行政人员在治学和管理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行为习惯和精神风尚。学风对于学生学习、教师授课、校方管理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在潜移默化中对高校的各种学习行为构成影响并长期积累形式一种特殊的教育力量。关于学风的内涵,可以从多个角度加以阐释。从心理学的角度讲,生活在同一环境中(高校)的人,所受的环境心理的影响大致相同。这种群体中每个人的心理环境,常常以心理气氛的形式呈现。如果此种心理气氛成为影响整个群体行为方式的规范力量,那么这种心理气氛就形成了群体生活中一种具有心理制约作用的习惯风尚。学风是一种集体式的、相对稳定的,带有巨大主观能动性和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它通过集体间的相互学习、模仿和交流得以形成和不断强化。总之,高校学风可以表述为:高校的全体人员在长期的办学和学习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学习习惯和行为倾向,是全体师生群体心理和行为在治学和求学上的具体体现。优良的学风是经长期不懈的努力逐渐形成的科学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学习品质,是推动学习和学术进步的重要保障,是高校个人与群体学习力的集中体现。

二、构成学风的主要因素

学风可以分为个人学风和群体学风,个人学风主要指学生个人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或教师的治学及教学的习惯和方式;群体学风则是高校内各种群体性的学习风气,大到一所高校、一个院系,小到一个班级、一个宿舍内的学风都是群体学风。群体学风是群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共同态度和行为趋向。群体学风是由群体中的多数个体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共同呈现的。

三、高校学风建设的主要内容

如前所述,构成高校学风的要素十分复杂,但这些要素并非都能构成学风建设的内容。高校的学风建设主要是从学校内部入手,其主要内容包括校领导的领导之风,教师的教学之风,行政人员的行政管理之风,学生的学风。高校学风建设的四项基本内容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项内容相互作用又相互影响。其中,领导之风居于学风建设的最高层次,对学风建设起关键作用。教师的职责在于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其道德品质、学术修养、治学态度必然对学生构成影响。

四、高校学风建设的原则

客观地说,高校的学风建设是现代高校所共同面临的问题,也是引起极大研究关注的课题。究其原因,首先,我国高校近年来招生数量逐渐扩大,同时各类民办高校也与日俱增,这就意味着大学教育已不再是过去的纯精英教育。按照马丁•特罗的理论,当大学的毛入学率达到15%,高校教育即走向了大众化的发展道路,而我国高校的毛入学率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个比例。诚然,这一方面说明我国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对总体性国民素质的提高大有裨益;另一方面也不可否认,大学生的平均素质也在逐渐下降。

五、结语

总之,根据上述高校学风建设的理论可知,高校的学风建设内容丰富,其中居于基础和根本地位的是对学生学风的培养和引导。不言而喻,学生的学习是以课堂为起点和基础的。上课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也是学生养成良好学风的主要方式。同时,课堂也是良好教学之风的唯一载体。如果说学生的学风建设是高校总体学风建设的重点,那么优秀课堂建设就是学生学风建设的重点,是高校总体学风建设的重中之重,核心中的核心。校领导将创建优秀课堂作为我国长期的重点工作可谓见微知著、高屋建瓴,是将学风建设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典范。

作者:翁就勇 单位:浙江树人大学

第三篇:学术型学生社团高校学风建设探究

一、高校学生社团现状

(一)社团发展现状

高校社团呈现娱乐性和学术性发展不均衡的现状,文娱类社团活动在各项社团活动中占据更大比例。学术类社团活动种类较单一、活动影响力较弱、活动参与度较低等问题仍存在,尚未形成完整的学术型社团体系,缺乏具体的社团考核体制和创新力。

(二)学术性社团在学风建设方面的重要意义

美国卡内基教育基金会对美国大学生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大学教育的效果是与学生在校园里度过的时间及学生参加各项活动的质量联系在一起的”。这一结果在我国高校中也同样适用,学生社团的质量对学校学风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术型社团在高校的学风建设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健全的学术型社团可以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和交流平台,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提供动力,为高校的学风建设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二、社团发展与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为深入透彻地分析当前学生社团发展与校园学风建设当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笔者设计了一套调查问卷,调查对象是北京某高校全体社团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496份,有效回收率为99.2%。经分析,笔者得出如下几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一)社团学生干部未起到带头作用

当前多数社团的学生干部由于社团工作分散了自己的一部分注意力,导致对自身学习成绩的关注力下降,耽误学习时间,据调查问卷统计,学生干部中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积极性不足的人占34%,这个结果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期,作为学生干部应该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保持自己的学习积极性,为身边的同学树立良好榜样。另外,调查结果还显示社团干部中学习目标不明确,专业思想不稳定的人占调查人数的41%。学生干部是老师及学生们选出的同学中的精英,学习目标的不明确导致学习积极性降低,最终致使学生干部的学习成绩下降,这是社团发展中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兴趣类社团数量所占比例过大

当前兴趣类社团依旧占据社团总数的大多数,而类似于物理社,数学社这些学术性社团不仅数量少而且参加的人数也远远少于参加兴趣类社团的人数。另外,各大社团所承办的各项活动都以娱乐活动为主,比如歌手大赛,劲舞大赛等等。因为一项活动的举办尤其需要考虑同学参与的积极性,而学生更愿意参加娱乐性活动,所以校园的娱乐活动过剩,长此以往,学生会将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娱乐活动上而忽视了自身学习,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这不利于学校的学风建设。

(三)学术性社团较少,学术性活动过少

当前各大高校都存在类似问题,学校之所以学术性社团较少,学术性活动过少,除了与学生自身习惯有关,还与学生周围的环境有关。据调查结果分析,目前校内,宿舍内学习氛围不够浓厚,这对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产生了很大影响,多数学生因为周围学习氛围不够浓厚而放松对学习的重视,转而提高了对娱乐活动的关注度,这使得在创立新的社团过程中学术性社团数量偏少,举办的相关学术活动也较少,这样又再次导致校内学习氛围更加不浓厚,因此出现恶性循环,这是在社团发展和学风建设中存在的十分主要问题。

(四)学术型社团自身发展存在一些问题

学生社团的发展一般都会遭遇瓶颈,当前,高校学术型社团的发展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据问卷调查结果得知,活动内容单调、经费支持力度不够、社团成员内动力不足以及缺乏影响力等均是同学们认为当前学术型社团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另外一题“你认为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中,大部分同学认为学校和学生均对学术型社团的发展不够重视造成,还有部分同学认为是因为学术型社团发展没有可以参照的成熟发展路径和体系。学术型社团自身的发展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基于学术性社团的学风建设举措和成绩

为了有效改善学生社团的现状以及将学术型社团在高校学风建设工作中重要作用发挥出来,笔者以自己所在学院的学生社团为依托,通过一系列举措,经过一年多的精心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建立完善的社团考核体系,为学术性社团的发展提供基本保障、指明发展方向

健全的考核制度是一个组织能否正常运行和发展的重要保证。完善《学生组织考核体系》和《优秀学生干部评选办法》两套考核体系,将学生社团学习风气和学习成绩纳入考核体系,提出“积极以学生组织为单位响应学校、学院号召而组织的各项活动、赛事(学科竞赛、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评分依据主要为学生组织参加活动赛事的证明材料)”作为考核基础分必考点,重点完善各项赛事的加分标准,加强对学生社团干部个人学习成绩和获奖经历等方面的考察。通过学生社团考核评优工作,表彰优秀社团及优秀学生干部所取得的成绩,加强各社团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为学术型社团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为学生干部成长指明了发展方向。

(二)开展多形式的学生干部培训,为学术性社团的发展培养中坚力量

学生干部是学生社团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群体的中坚力量。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生干部培训,为学术型社团的发展培养中坚力量。例如“榜样的力量”主题团校,邀请先进个人代表就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公益活动、如何成为优秀团员、优秀班干部和学生工作与科研学习等方面的体会进行交流,并阐述了在活动中如何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增强责任意识以及学习提升自身素质,明确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和时代任务,鼓励所有学生干部勇于在奋斗中实现自我,令全体学生干部受益匪浅。“榜样的力量”来源于奋发的集体、朝气的青春及向上的心态。通过“榜样的力量”教育和引导,激发学生干部积极向上的斗志,为学术型社团的发展培养中坚力量。

(三)打造专业化的活动平台,为学术型社团注入丰富内容

学术型社团的发展和壮大,必须依靠成熟的专业化活动平台。发挥学术型社团学科竞赛优势,搭建竞赛平台,利用强大的专业特色和现代化的技术支持,新颖的竞赛形式,在校园里掀起竞赛之风,提高学校竞赛水平;利用高校专业特点,依靠相应专业型学生社团,开展以培养学生专业兴趣、探索学生专业化发展道路为主旨的社团活动,为同学们的专业学习指引方向,注入活力;最后立足校园,推向社会,向社会充分展示高校学术型社团的风采,提升社团影响力,推动学生干部学习积极性。充分利用竞赛平台、专业平台和社会平台,并将其有机融合,形成以竞赛平台为主导,专业平台为依靠,最后通过社会平台与首都乃至全国接轨的学术性社团,为学术性社团的发展提供推动力。

(四)拓展多样化的宣传渠道,扩大学术性社团校园影响力

社团活动办得再成功,没有有效的宣传手段,其达到的影响结果也是微乎其微。充分结合线上、线下两种宣传渠道,利用网络媒体以及移动终端等线上宣传方式,辅之以海报等线下宣传手段,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充分利用各自优势,并采取“走出去”发展战略,拓展高校学术型社团影响范围,为学术型社团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与沟通渠道,从而促进学术型社团发展壮大,培育校园学习氛围,推动高校学风建设。

四、总结

总结高校学术型社团发展所处阶段的不足与笔者在社团建设方面取得的突破与经验,进一步完善学术性社团体系的建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进一步的努力:

(一)进一步完善社团考核机制

完备的机制为社团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保证社团各项事务井然有序地开展。

(二)进一步建设专业化的学术平台

为高校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更全面、更专业的服务与指导,丰富学术性社团的内容,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进一步扩大和深入学术性社团的影响力

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与传统传播方式的结合,扩大学术性社团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与传播范围。

(四)进一步推进学术性社团创新工作

竞争优势的秘密是创新,创新工作是维持学术性社团旺盛生命力的不竭动力,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适应高速发展的现状,在百花齐放的社团发展中脱颖而出。

作者:张郢 李恒萱 高云路 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第四篇:高校学风建设

一、我校当前学风状况分析

1.不良现象。

以英语课堂为例,虽然平时学生的到课率挺高,但少数学生只是上课点名而已,并没有认真听老师讲课。不能很好地利用晚自习和早自习时间。英语老师深知早读和晚自习复习巩固的重要性。学习英语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循序渐进。这样,合理利用每天早自习时间记背单词、词组、句型、课文及晚自习复习、加深记忆尤为重要。但是,部分学生早晚自习利用并不合理,作业抄袭时有发生。作业是对老师所讲内容的复习,所以一定要认真完成作业。少数学生对老师布置的作业都是敷衍了事,甚至抄袭学习好的同学。少数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平时观察,班级里只有部分同学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有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不能很好地利用图书馆或者学校学习资源。少数学生不去图书馆,或者不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讲座、交流活动等。

2.良好现象。

绝大多数学生只要老师给予及时指正和批评,还是会及时改正的。学生的学风跟专业联系很大。比如,我发现如经济贸易、财务管理、汉语言文学等偏文科专业班级里的学习风气就很高涨。

二、当前学风原因分析

1.社会原因。

现在社会的价值观较之前有很大变化。再加上媒体的宣传、渲染,学生耳濡目染,价值观会受很大影响,发生很大改变,结果就是靠自己努力认真刻骨学习的同学减少了。

2.教育体制原因。

我国大学教育机制虽然在改革,但还是存在问题。3.招生原因。现在高校普遍扩大招生,高考分数线降低了,学生生源质量自然不如以前好了。

4.学校原因。

学校缺少硬性考试制度约束、刺激学生刻苦学习或者相关制度贯彻落实不彻底。

5.教师原因。部分教师课堂控制力需加强。

三、改变当前学风相应对策

1.学生管理方面。

不能只注重学生的考勤率,更要关注学生上课质量。鼓励学生上课专心听课,可以增加平时成绩中学生上课听讲质量、作业、测验的分值。教师不要布置一些流于形式的作业,可以适当将班级里的学生简单分组,根据分组作业类型可以适当变化,既可以防止学生相互抄袭,又可以照顾到学得快的同学“吃不饱”和学得慢的同学“学不会”的现象。加强早读和晚自习管理。老师可以选定相应学生监督班里同学上早自习和晚自习的情况。制定相应的考试制度。对于一些需要平时积累刻苦学习的课程而言,相应提高平时成绩的分值。

2.教师提高方面。

首当其冲也是最重要的是教师教学方法改进和提高。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能将专业知识、教学法及心理学完美结合。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教师应该将更多精力投入在科研课题上。因为单纯的讲课是很简单的,只要长时间积累和实践就可以驾轻就熟。但是,知识需要创新,教师更要活到老学到老,通过科研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给教学注入新鲜血液,抓住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热爱所学课程,从而营造良好学习风气。关爱学生。我校学生基础普遍偏差,特别在英语方面尤为突出,需要老师给这些学生特别的关爱。认真、耐心地找出这些同学哪些知识点薄弱,对症下药,尽量帮助他们克服困难,突破瓶颈,从而找到学习兴趣和动力,而不是嫌弃、放弃这些基础不好、学不好的学生。这样一来,学习差的同学学习成绩提高了,整个班级学风自然而然提高了。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老师必须不断充实、提高自己。定期参加进修班、研讨会、听课、评课等。让自己有源源不断的活水,这样,才能更好地上好每一节课,学生爱听、想听、要听,才能良性循环,营造出好的班级学习氛围。

3.其他方面。

相应硬件设施改进。虽然学校大多数本科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但是,大部分专科班级没有多媒体。就拿英语教学而言,教室没有播放音频、视频的设备,或者专业的语音教室。英语听力教学只能用录音机播放,大大影响教学效果,降低学生学习积极性。

四、创建高水平大学离不开学风建设

今年学校有个新目标就是把我校建设成为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首要任务就是改善我校学风,加强我校学风建设首当其冲。只有学风好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成绩提高了,学生毕业后成为中流砥柱,我校才能实现成为高水平大学的目标。

作者:姜雨孜 单位:西安思源学院

第五篇:高校组建兴趣班学风建设探索

一、现状分析

目前,在我国各高职院校的学生中存在一种现象:学生学习动力和兴趣缺乏。笔者在平时走访宿舍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在宿舍玩游戏的学生并不是每一个都沉迷于游戏,有个别玩游戏的学生给出在宿舍玩游戏的理由是空余时间太多,不知道该如何支配,静不下心学习,而玩游戏能打发时间又不会感到无聊寂寞。同时,有部分不喜欢玩游戏的学生在宿舍的生活是:有时适当拿书本和手机看一看,感觉无聊就睡觉。在与这些学生深入交流后得出以下结论:学生对于课后充足的课余生活如何合理安排感到烦恼,甚至经常因为无所事事而感到无聊枯燥无味。他们当中也有一些学生考虑过要利用这些空余的时间在宿舍认真学习、到图书馆看书或者参加社团活动等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但不是因为自己个人定力不够作罢,就是觉得找不到那种投入的氛围和喜欢的感觉而放弃。另外,在走访过程中也有学生咨询,课余时间有没有一些计算机课程的兴趣小组。在对学生这些情况分析后,笔者认为学生面对过多空余的时间时科学合理支配的能力比较差,个人学习的自主定力和克制力不够,喜欢多人组队一起参与,比较倾向于兴趣小组或实践动手的学习平台。因此,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合理利用相关资源和条件,为学生搭建合适的学习平台,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显得至关重要。

二、探索意义

学生是班级学风建设最主要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好的学风需要班级每位学生共同努力建设,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兴趣间接影响一个班级的学风。因此,通过对学生综合情况的调研分析,以辅导员特长组建的兴趣班为载体,让学生利用课余的时间学习多一门专业外的技术,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将学生从无聊、不会打发时间和宅男游戏的生活中引导出来,构建师生同学习、同讨论、同进步的学习机制,让学生在学会一门新知识和技术的同时提高学习兴趣和动力,学会合理分配和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进一步营造深厚的班级学习氛围。并通过这种氛围的营造,逐步带动班上更多学生加入学习的行列,形成长期良好的学习风气,对推动班级学风建设有重要意义。

三、实践对象

笔者所带6个班级学生。

四、实施方法

利用笔者自身专业(计算机)的优势,以所带的班级学生(258人)为对象,动员学生以自愿报名的形式组建flash动画制作兴趣班,由感兴趣的学生自愿报名参加,利用11周每周一个晚上的时间(3个课时)免费给学生做辅导。

五、实施过程

1.通过走访宿舍与学生座谈,了解学生的想法,向学生透露组建课余兴趣班的打算,摸探学生对此的兴趣度和有意向参加学生的大概人数,分析组建开班的可行性。

2.根据摸探的结果,大概有四分之一的学生表示感兴趣,可以考虑尝试开班。因此,利用班会课和大学生成长辅导课向学生解释组建兴趣班的初衷,并正式接受学生自愿报名。

3.根据学生初步报名结果(有59名学生意愿报名),撰写组建flash二维动画制作兴趣班的方案及授课计划表,并向学院报备申请开班,最后得到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准予开班。

4.利用周末时间,收集素材,认真备课,并根据兴趣班成员的课表,选定一个没有上课冲突的晚上,提前申请机房,按计划授课。

5.除了兴趣班上课外,每周另外抽出一个晚上到图书馆固定楼层和位置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解答学习或实机练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另外,通过实地实践,教会学生如何在众多图书中快速查找目标图书,提高找书借书的成功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借书兴趣,隐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6.在兴趣班的中后阶段,根据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情况和技术水平在兴趣班内组队进行动画实例项目比赛,并对各个小组的作品在课堂上进行交叉点评打分,指出不足和提出修改建议。通过实例比赛,团队讨论,头脑风暴,高低水平互帮融合,让学生打破常规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开拓创新思维,在思考、实践和体验中学习。

7.鼓励兴趣班的学生自由组队参加学校科技节(flash二维动画制作)比赛,通过以赛促学,实战练兵,高手比拼,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提高技术水平,开拓创新思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8.兴趣班结束后,认真总结,分析本期兴趣班实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为下一期的组建做好铺垫。总结好的经验向其他学院、老师或同学推广,感染更多的人一起参与进来。

六、短期总结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探索,初步取得了一定效果。

1.在兴趣班开展的中段,有个别学生(特别是平时喜欢在宿舍玩游戏的学生)受到兴趣班成员学生的感染,自发申请中途加入兴趣班。也有个别学生的朋友(其他学院的学生)自发到兴趣班上听课。这个也是组建兴趣班想要达到的效果,通过兴趣班的组建,少部分学生的参与,逐步实现以少带多,让更多学生参与到快乐的学习中。

2.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各班慢慢形成了一股学习的风气,之前个别待在宿舍无所事事和喜欢玩游戏的学生慢慢走出宿舍走向图书馆。但毕竟是短期的初步效果,还不能达到全民参与的理想状态,仍需要长期持之以恒地努力逐步推动,逐步营造各班良好的学习氛围。

3.部分性格内向,平时在班上极少和同学交流的学生,通过参加兴趣班,参与实例项目小组讨论,作品互评互改、作业收集等机会交流和锻炼,有了一定的改变,性格比以前开朗外向许多,在班上开始主动与同学交流讨论学习,整个班级的凝聚力有所增强,学习热情和活跃程度也有所提高。

4.收获了一个意外成果,兴趣班成员13某某班钟某某同学的作品,在学校第七届科技节暨第三届数字媒体节大赛之flash动画制作大赛荣获一等奖,其改编制作的作品由学校团委选送参加全国“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节能宣传活动。

七、经验与启示

1.兴趣班和选修课有一定区别。兴趣班和选修课都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专业外的课程。但选修课由于有学分的关系,有部分学生往往是为了容易获得学分而随意选择,并非是个人兴趣的选择。同时,选修课的老师对学生来说也比较陌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问除了当堂求教外,很少课后找老师。而兴趣班不同,没有学分的利益关系,学生完全是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选择,因此学习认真投入度相对高一点。另外,与辅导员平时相处时间比较多,比较熟悉,遇到问题能随时讨论。

2.在兴趣班的学习过程当中,学生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开拓创新思维,不受严肃课堂的束缚,对项目作品的制作可以提出大胆假设,成员之间可以进行点评与借鉴,既开拓思维又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

3.兴趣班的组建,学生可以学习专业以外的一门知识和技术。老师通过备课、讲课和答疑也能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在学习过程中师生共同讨论也让辅导员和学生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交流和了解,达到三赢的效果。

4.第一次探索和尝试,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由于辅导员个人时间、精力跟能力有限、专业局限及学生的兴趣不同,组建一门课程兴趣班范围过小,学生的参与度不够高,各班的学习氛围还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离理想目标还相差甚远。接下来仍需要认真分析总结,再深入到学生中进行走访倾听调研,向学生收集更好的意见和建议。

5.将此经验与其他辅导员分享和推广,并和对此项目有兴趣的辅导员以专业群为基础组建兴趣班项目组,一起调研、讨论和思考组建更多符合学生兴趣的课程。讲授的课程内容最好是以实操为主,相比纯理论课程,实操课程更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八、结语

实践证明,以辅导员专业特长组建兴趣小组在班级学风建设中具有一定的效果和作用,但学风建设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分析,继续深化实践的模式和方法,动员更多老师和学生参与进来,一起探讨、摸索和研究,逐步形成一套科学的体系,帮助更多学生提高学习动力和热情,进一步助力班级的学风建设。

作者:蔡昊 单位: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第六篇:高校学风建设难点与对策

一、学风建设的重要性

(一)学风具有规范同化的作用。

良好的学风可以规范全体师生的学习意志、学习行为、学习态度等方面,成为学校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推力。学风的规范同化作用主要从以下两个层面体现:1.具有规范作用。优良的学风可以促使学生尤其是新生转变原来的思想和观点,让学生与学校的生活环境、学习氛围接近一致,改掉与学校环境不相符的特质,逐渐融入到高职院校的学习生活当中。2.具有评判作用。优良学风是学校的一种文化体现,它规范学生的行为、态度、品质,同时它形成了一种评判机制,对学生是否尊重学校制度,行为态度是否符合学校学风建设进行评判,这样可以保持学校的良好学风,可以推动学风建设。

(二)学风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风是学校优秀文化的沉淀,逐渐的熏陶了学生的思想,潜移默化的推动了学生身心发展,但是只有将学校的学风建设与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教育目标、教学制度相结合,才能形成强大的推动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难点

(一)高职院校自身原因。

高职院校要加强学风建设,就需要正视院校本身出现的问题:1.缺乏文化的沉淀。有些高职院校的发展历史比较短暂,甚至是从师专、中职转变形成,这样就很难通过文化的沉淀进行校风建设。这样特殊的高职院校,由于对自己的角色定位、教学目标、方针等方面,把握不够明确,使学风建设困难重重。2.设置的专业比较复杂。在高职教育发展的开始阶段,设置了一些师资力量不足、专业复杂、规模较小的高职院校。这些高职院校为了扩大生源,设置了各种各样的专业,甚至在不同的专业设置了重复的课程,致使学生不能做出正确的学习规划,学习目标,这样的情况不仅削弱了高职院校的专业特点,也不利于良好校风的建设。3.高职院校的管理制度不够严格。高职院校不能严格执行学校的管理制度,是造成学校学风建设困难的重要原因。对于严重违反学校纪律的现象,例如:拉帮结派,打架斗殴,学校并没有进行严格处理。学校出现这样情况的原因,有的是因为不想减少学费收入,故而未开除那些品行不端正、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有的是因为法律法规制度的不完善,害怕碰触到法律的盲区进而引发社会舆论,导致学生生源减少,所以对于那些违反学校制度的学生就不敢进行处罚;有的学校对极少数老师在学生面前的不轨行为,不良言行视而不见,造成学校学风不正。以上几种原因和现象,成为了高职院校学风建设最大的障碍。

(二)学生自身的原因。

学校进行学风建设,不能忽略学生方面产生的原因:1.没有正确的人生目标,失去理想。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因为高考失利,不想继续复读或者家庭原因选择了高职院校,即使在新的校园环境也很难摆脱迷茫失败的感觉,对未来没有规划,学习动力不足,出现厌学的状况。2.高职院校学生良莠不齐。有些学生珍惜学习机会,通过合理的学习计划改变自己的不足,但是有些学生不仅基础差,进入学校后,更放松了对自己的管理,逃课旷课、抄袭他人作业,未在自己的学业上添砖加瓦,只把拿到毕业证作为高职学习目标。

(三)社会环境因素。

学校进行学风建设,社会的原因也是不能忽略的。目前社会上“拼爹”、“拼关系”的现象很普遍,给与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较少,“专升本”的体质也不完善,这些现象造成学生思想负担压力大,对前途失去信心,产生消极的学习情绪。

三、高职院校进行校风建设的措施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理想信念。

学校进行校风建设的核心层面是学生积极乐观向上的学习态度、生活态度。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理想信念,学校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1.将国家的政策和形势,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正确的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即使在高职院校学习,只要自己确立好正确的学习目标,同样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可以成为国家、社会需要的人才。2.开展就业指导课,帮助学生制定正确的学习规划,职业规划,促使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向,树立正确的学习信念,提高学习动力。

(二)加强学校制度管理。

学校要进行学风建设,不仅是要靠教育育人,还要严格的执行学校管理制度。加强学校管理制度要做到以下三方面:1.教师要以热情的态度向学生授业解惑,摒弃上课只为完成课堂任务的观点,要用无私的态度去感化学生;严格进行教学管理,把控课堂秩序,关注学生学习状况。2.选择一批负责任的辅导员,能够对学生进行学习、思想上的指导。3.对学生行为加强管理,提高学生的自控力,对于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行为要严格处理。

(三)加强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

学校应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例如邀请专家讲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等,强化学生对本身专业优势,就业形势等方面的认知,提高学习自身专业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

四、结语

良好的学风建设不能一蹴而就,它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高职院校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将学生作为学风建设的主体,选择正确的、合理的有效措施,打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推进高职院校学风建设,把学生培养成有目标、有理想,高素质,高技能的社会人才。

作者:丁烨 单位:正德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