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学风建设问题研究2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研究生学风建设问题研究2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研究生学风建设问题研究2篇

第一篇

一、微时代开展研究生学风建设的意义

(一)培养高素质人才目标的需要

微时代背景下,研究生们因学识功底厚、有一定的社会经验,更容易感受到微媒体的在互联网平等、去中心化和反权威精神的特点,同时也更容易受微时代产物的影响。研究生是国家的未来,研究生教育肩负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重任,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提升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力量。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是我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需要,研究生教育不但在数量上要发展,更应保证培养质量。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的学历教育,研究生毕业后会逐渐成为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的中坚和骨干,研究生群体的素质很大程度上对国家未来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提高研究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研究生学习是知识再深造的殿堂,良好的学风,能提供一个安静和谐的文化氛围,让思想的幼苗更顽强地成长,让智慧的光芒更加完美地绽放,让心灵的火花更加激烈地碰撞,有效地激励学生奋发图强,进一步坚定实现自己理想的信心。如今微时代条件下,部分研究生依然存在着缺课、迟到早退、考试舞弊、论文造假、缺乏创新精神等现象,这与我们国家的教育目的、学校的培养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与我国高校传统模式下学风建设是分不开的。因此,积极开展微时代研究生学风建设工作迫在眉睫,提高研究生思想觉悟,为其将来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社会主义事业优秀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三)推进高校教育改革的前提条件

良好的学风是进行教育改革的前提条件。教育改革应意识到微时代对高校产生的多个方面的冲击,并及时作出相应的完善机制。教育改革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加强学风建设是深入教育改革的需要,优良的学风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保证。当前许多高校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削减了一些必修课,同时增加了更多选修课,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然而在微时代背景下,这对于提高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处于一种“治标不治本”的状况,应根据微时代特点从源头上推进高校教育改革。

二、微时代研究生学风建设现状分析

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的发展一直面临着两个问题:一是高等教育需求的上升,二是教育质量的呼声日益高涨。如何满足日益上升的高等教育需求,同时又有效地保证高等教育质量,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研究生是未来学术研究的中坚力量,学术研究则是研究生教育的精神魅力,而良好的学风是提高研究生整体素质的前提与保证。但无庸讳言,研究生教育在学风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它妨碍了学术繁荣,有害于研究生的健康成长。

(一)扩招给研究生学风建设带来了挑战

研究生扩招,导致学生人数骤增,教育资源跟不上研究生规模的膨胀。与本科生的培养模式不同,对于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来说,核心的保障措施是导师负责制。然而,有关调查表明,因博士生导师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博士生数量的要求,使得我国每名博士生导师平均要带5.77名博士研究生,远远高于国外每名导师带2至3名学生的水平。一些学校甚至发展到一位导师指导20至30名研究生,科研水平和论文质量的下滑成为必然。同时扩招导致生源质量降低,但是现有的教学制度却没有适应这一教育现象,导致一些急促差的学生无法跟上教室上课节奏,厌学情绪以及逃课现象便随之产生,但这却违背了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教育宗旨。

(二)学术腐败现象严重

学术腐败定义比较宽泛,主要是指违法、违纪违规和违反学术道德。目前,我国的学术泡沫、学术腐败现象愈演愈烈,学术腐败现在成为一社会肿瘤,但也是前一时期社会上追求文凭、职称,只唯虚,不务实造成的恶果。论及中国的学术腐败及其主要表现,从目前已披露的案例来看,虽然数量不多,但影响极大。其中以“王铭铭剽窃事件”和“陈进汉芯造假事件”最为有名。学术腐败主要表现在剽窃、抄袭现象严重;低水平重复,许多老师学生为了追求论文数量,同一实验变换不同角度,使用不同材料就可以写出不同的文章;许多学生为了发表文章,买通收买杂志社,期刊社的编辑;有些人甚至为了毕业,篡改、伪造研究数据;研究成果署名中的“搭便车”现象,在研究生中也相当普遍地存在。

(三)社会用人标准片面化

都说社会是一个大染缸,而在校研究生还未真正进入社会就已经受到了“熏陶”。目前,很多用人企业强调求职者的工作经验,这导致很多研究生不得不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积累工作经验,去企业实习,而忽视了内在知识与能力的提升。还有部分企业过分看中学生拥有的所谓的“技能”,这就导致很多学生为了考证而轻视学业,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考证,拿双学位等等。

三、微时代抓好研究生学风建设的对策

抓好研究生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过程,需要内外双管齐下,进入微时代后,时代给我们留下的是简便、快捷、有效、丰富而错综复杂的印象。这就需要党和国家、学校,社会、导师及研究生自己充分认识学风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把学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帜鲜明、坚定不移、切实担负起学风建设的责任。

(一)深化教学改革,为学风建设保驾护航

深化教学改革。建立健全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机制与体系,发挥研究生的个性与特长,重视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深化教育改革,要建立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最新的科技成果和科学知识教授给学生,如可以建立微博、微信公众号,做到改革制度的公开性,鼓励社会相关人员的积极参与、意见反馈;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合理编排课程,充分借助微媒体、微网络的力量,提高课堂效率;加大教育投资,科研经费的投入及对困难学生的经济资助;同时加强以文学、艺术和科技创新为主要内容的第二课堂,为研究生自主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二)营造积极的学风氛围

优良的学风离不开学校的管理与监督,作为学风建设的主力军,高校要把规章制度建设和严格管理作为学风建设的切入点来抓。健全组织领导机构,为学风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为学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改革长期以来以学生数量及发表刊物级别为标准的研究生考核及评价体系:严把研究生培养环节关和学位论文质量关,为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效保障,从学位论文选题、中期考核、论文中期报告、课堂教学运行和考风考纪入手,坚持学风考风常抓不懈。坚持学位论文抽查制度、学位论文“双盲”送审制度、学位论文预审把关制度以及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制度,坚持执行学术不端行为检测标准,有效确保了学位论文质量;积极开展各类学术活动,宣讲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学校应充分意识到微时代为学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建设载体,如班级人人主页、QQ群、飞信群、微信朋友圈、微博、PU,形式多样,可以激发研究生的求知欲,增强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整体提高学校学习氛围。

(三)导师应明确研究生的培养计划方案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导师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第一负责人,也是研究生学风的榜样。培养具有优良学风的研究生人才既是导师的责任也是导师的义务。导师应意识到微时代带给研究生学生思想、生活方式、学习思维等多方面的影响,应该结合实际明确研究生的培养计划方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以身作则教育研究生:做学问不是一味的模仿,需要有自己的思想;督促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培养学生巧妙运用新时代的最新科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科研精神及提高写作水平;引导学生形成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严抓学生论文质量,严惩论文造假。让学生朝一个正确的方向不停地前进。

(四)研究生他律与自律相结合

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对于研究生学风建设的工作中,研究生不仅是学风建设的主体。研究生学生在建立健全自身判断、汲取微时代产物原则后,应积极响应和配合国家政策,学校规定与导师教导,充分发挥学风建设主体的能动性,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果,增强成才意识;从自己的思想建设,科研精神,学术研究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不要投机取巧;努力提高对知识及其重要性的认识;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激发自己的学习动机;努力培养自己的成功意识,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和顽强意志;努力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为学术之流长清贡献自己的一股力量。高校是培养国家高级专门人才的关键场所,应该充分认识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及不同时代背景下应具备实施学风建设的最佳途径的必要性。研究生是创新传播的主要力量,是国家未来建设的中流砥柱。微时代冲击着高校正常教学秩序,同样也冲击着在高校求学的研究生。因此,加强微时代高校研究生学风建设刻不容缓,学风建设任重而道远,学风建设意义重大。

作者:彭淼 钟晓红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第二篇

一、当前研究生学风的不良表现

1.抄袭剽窃现象严重。

当前硕士研究生的抄袭剽窃现象严重。近年来高校学术造假的新闻屡见报端就是这种现象的一个缩影。部分研究生为了完成学校在公开刊物上的要求,采取将他人的研究成果剪接、拼凑、包装,构成自己的作品。有的甚至大段引用而不加标注;有的将外文论文翻译成中文稍加整理便用于发表;有的为规避论文防抄袭系统,用的是别人的观点只是将语言文字稍加变化,便成了自己的成果。另外,在考试中的抄袭作弊现象也值得我们警觉。此类种种,不胜枚举。这种不劳而获的抄袭剽窃现象是严重的学术造假行为,不仅玷污了学术界的风气,还造成了诚信危机。

2.一稿多投。

有的研究生为增加发稿数量,采取一稿多投的办法,将一篇文章的题目和结构稍加改变,以多篇论文在不同刊物上发表;或是把相同的一套数据采取不同的排列组合形式变成多篇。这种现象凸显出部分研究生片面追求论文数量,缺乏实质性的创新和浮躁的科研心态。另外,在研究生过程中,挂名现象也比较突出。有的论文多人署名、挂名,但是相当部分人员并没有参与科研。

3.投机取巧心理严重。

有些研究生平时不上课、复习不努力,考试玩抄袭,或是请“”。考试不合格,找任课老师求情,只求能顺利毕业。学位论文也敷衍了事,短时间冲刺完成。有的认为学费交了,学校就有义务让自己拿到毕业证、学位证,学习不用心、不尽心。有的对学习抱有“急功近利”思想,忽视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的学习。有的以事务性工作忙为借口,心思没有用在搞学术研究上,忙在迎来送往、挣钱兼职和游戏人生上。

4.缺乏创新。

受社会不良思潮的影响以及各种物质利益的冲击,很多研究生写论文只是为了完成任务,目标只是为了“混”毕业证、学位证。对本学科的理论和实践缺乏应有的深入研究,这也导致了部分研究生写出来的文章没有多少学术价值。当前高校研究生教育缺乏创新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其中,硕士比博士更为严重。如果多年研究生教育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时,那么,这种教育可以说是失败的。

二、研究生学风问题的主要原因

1.社会思潮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西方拜金主义、实用主义等思想对校园的侵蚀日益严重,当前学校已不在是以往的“象牙塔”,学生也不是“一心只读圣贤书”了。充斥在网络上的拜金主义、实用主义、普世价值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学校若没有及时地加以教育引导,则会造成思想高地的丢失,学生的人生信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会背道而驰。主要表现在理性信念缺失;急功近利倾向严重;对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把研究生学习的目标定在找份高薪、体面的工作上,因过分追求迎合用人单位的需求,缺乏严谨细致的学术研究精神。同时社会上用人单位“重”文凭现象也比较突出。教育监管部门对学术规范方面的监督力度不够,没有对学术造假的学生进行严惩,纵容了研究生学术失范的问题。研究生学风不仅是学生的问题,教师也有责任。部分高校教师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有的导师注重实践项目,忽视基础理论研究。有的任课教师只注重上大课讲授,时间到任务完,而没有在提高教学质量上下工夫。还有部分导师对外承接工程,将“学生”转化为“职工”,教师与学生变成了利益关系。

2.体制机制的不健全。

一是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自我国大学生扩招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而社会就业却没有跟上毕业生增加的速度,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等诸多问题。在这种形势下,大量大学生选择“回炉升级”,研究生教育也由精英教育向“普及教育”过渡。研究生招生人数的增多客观上壮大了研究生队伍,但部分高校的教学资源却没有相应地跟上,如有些学校一个导师带十几个研究生,客观造成教育资源的欠缺和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下滑。二是教育模式不利于创新。我国高校的教育倾向于共性教育为主,研究生教学方式单一,师生之间缺少良好的互动,学生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尊重和发挥,影响了学生研究的积极性。三是管理模式还比较落后。研究生管理不像本科生那样设立了专门的辅导员、班主任进行道德规范、教育管理。主要由研究生导师全盘负责,既要负责研究生的“德育”,还要负责研究生的学业,使很多导师顾此失彼,这样也不利于研究生良好学风的培养。

3.学校把关定向功能欠缺。

一是学校放开了研究生入口,却没有把好出口。研究生一旦通过了入学考试,就相当于进了保险箱,学校对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评审、答辩没有一套严格的监督考核制度。这在客观上不利于培养优良学风,助长了“混文凭”的错误思想,直接导致部分“半成品”出炉;二是奖惩制度落实不严格。学校对抄袭剽窃他人研究成果等学术失范行为没有及时制止并惩罚,造成“示范效应”,让更多怀有侥幸心理的人模仿,对踏踏实实做学问的学生却没有相应的奖励,甚至在评奖评先中搞暗箱操作,这些不良现象都导致学校的公信力下降,学生的研究积极性受挫,学校的整体学风变坏。

三、加强研究生学风建设的几点思考

1.完善制度机制。

《礼记•曲礼上》说:“毋剿说,毋雷同”,这是古人在两千年前对学术不端现象发出的警告。19世纪末,清朝大臣张之洞创办新式学堂,倡导“沉静好学”的学风,明确要求招收学风品行严谨的学生,对学堂中基础不扎实、学风浮躁的学生“严加淘汰”。高校应当从严格每堂课、每场考试、每场答辩着手,从细微处着眼,聚力学风改变。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需要长期不懈地去抓。一是建立研究生教学管理制度。高校应在《研究生教学和管理制度》中增加研究生学风建设制度,确保研究生学风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尤其在新生入学教育中,要集中进行研究生学风制度的学习,召开座谈会和报告会,加强研究生对学风建设的认识和遵守。二是落实奖惩机制。我国高校的奖惩制度一定程度上来说是比较健全的,对学风不正提出了很多规定,但为什么还存在那么多的问题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落实。高校需要在落实好已有的制度上下大力、使长劲。要严格落实考勤和定期讲评制度,规范课堂秩序。对违反纪律的学生定期通报,并和学分挂钩,达到一定标准,则依规定严肃处理;对学术造假要加大惩罚力度,导师也要担负相应责任,并且学术造假直接和学位答辩资格挂钩。鼓励学术创新,坚持各类奖学金、助学金向学习态度端正学生,有创新成果的学生倾斜制度,增强学生学习动力。三是从日常研学制度的落实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确立科学教育和学术成果评价体系,不唯考试分数论英雄,不以论文数量排名次。引进西方高校成绩等级评定制度,要求质量而不是注重数量。要建立严格的教学科研管理秩序,创立真正的产学研基地,理顺产学研之间的关系,不让书香沾染铜臭和异味。四是严格研究生入学。目前高校研究生扩招造成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教学资源和研究生数量的不配套。学校应以负责任的态度搞好招生工作,严格研究生招生名额,有多大能力干多大事,同时加大对师资力量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五要完善监督体制。充分利用当前发达的网络信息资源,设立不良学风举报热线和邮箱,对不良的风气加强监管。一经发现,立刻曝光并进行处理。针对当前学术造假和考试作弊行为,要做好技术防范工作。如在考场安装无线电干扰器,对考试过程全程录像,防止抄袭现象发生。

2.以教风转变促学风转变。

一是加强师德建设。针对当前部分高校研究生导师和授课教师存在的不负责任、放而任之的问题,引导研究生导师和教师崇尚职业道德,强化责任意识、奉献精神。要求导师积极掌握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动态,定期检查和监督学生的学习、科研等情况。要求任课教师端正教学态度,采取网络授课、现场教学等多种方式,而不只是大课辅导,增强授课的吸引力和针对性,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严师出高徒,导师和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对学生严格要求,通过言传身教、把自己的工作态度、知识和能力、乃至于人生观、价值观传授给学生,进而对他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效果和人生理想产生积极的影响。二是充分发挥研究生班主任的作用。目前很多高校都忽视了研究生班主任的作用,有些高校甚至没有配备研究生班主任。作为研究生工作的基层管理者,研究生班主任的作用不容忽视。研究生班主任应积极融入学生中,强调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做好学风建设各项工作的解释工作。对于违反学风的学生,给予必要的惩罚和引导,使学生明白学风建设的重要性,自觉遵守学风建设制度。三是加大对研究生导师和学生的监督管理。导师应该在研究生学风建设中承担重要责任。导师指导学生的数量要有限制,不能过于宽松。在导师数量不足的学校,招生指标要予以削减。导师对研究生的学习和研究应承担一定的连带责任,尤其对于放纵研究生滥发论文现象,导师要受到应有的处理。对少数人不良学风的容忍,实际上是鼓励更多人去侥幸博取不当的利益。我们需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管理经验,建立诚信档案,作为研究生继续学习或是参加工作的重要依据。四是学校要在加强信息反馈上下工夫。建立研究生课程检查常规化制度,采取安排课程检查员对研究生课程进行抽查和教学巡视的措施,检查结果与任课教师教学任务、课时津贴挂钩。

3.加强研究生自律以促进学风转变。

研究生需要从人生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学风问题,学风不仅是学习态度问题,更是一种做人、做事态度,将影响人的一生。一是要树立崇高理想。研究生作为知识分子,不仅要将学业同自我目标结合起来,更要同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保持一致,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就如同所说:把个人梦同强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结合起来。一个有追求的人,就应该树立崇高理想,通过不断的努力,达到一个又一个的人生巅峰。因此,振奋精神、拒绝平庸,应该成为每一个学子内化于胸的精神动力。二是培养良好品德。学校的培养目标在于,通过学习和科研的过程,使研究生进入高层次人才的行列。这需要我们将书本里浩瀚如烟海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因此必须对科学心怀敬畏,以严谨求实、细致入微的态度,认真对待学业、对待科研。曾说过:“立大德者方能成大业。”知识分子应把自觉做人立德作为起码的道德追求。三是加强个人修养。个人学习的路上,要想学有所得,必须保持足够的耐心,心无旁系,不为短期的利益诱惑而分散精力,浪费时间,很多科学大师、学术大师之所以能够创造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科技成果,都离不开他们对科学孜孜不倦的追求。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如果过于把目标和行为短期化,忘记自己的职责所在,就不可能得到长远而富有的收获。总的来说,加强研究生自律,自觉培养良好学风有百利而无一害,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学风建设不仅关系到高校的学术氛围、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还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和国家的发展。因此,应将研究生学风建设作为高校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点,将研究生学风建设作为一项经常性、基础性、系统性的工程。这一工程能否顺利开展,离不开制度的保障、监管的强化、导师的先行作用以及校园学术氛围的净化,更离不开学生自律意识的有效形成。高校各部门通力配合,齐心协力,才能形成学校良好的校风和学风,才能为实现强国梦培养更多的可造之才。只要教育部门和社会高度关注研究生学风问题,建立长效体制机制,研究生的学风建设必将会取得长足的进步。

作者:王冉 单位:新疆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