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信念教育学风建设论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理想信念教育学风建设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理想信念教育学风建设论文

一、成教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存在的问题

成教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可以从教育目标、内容、方法、氛围以及教育效果等五个方面来看。

1.教育目标的脱离实际

教育目标的设置本应是适宜成教学生的自身特点,即他们所愿(效价)而又所能(期望)的。这样成教学生在认为值得去做并且经过努力有可能做到的情况下,教育目标才有吸引力,才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成教学生在年龄差异、职业状态、个体身份、学习经历、文化素质和行为能力等方面的复杂构成和参差不齐,决定了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目标设置有区别于普通高校大学生。但现有的成教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要么仅仅侧重于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共性而忽视二者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多采用统一标准,忽视学生个体差异,把对少数优秀分子的高标准要求,扩大到对所有成教学生的普遍要求,导致认同性不足;要么片面强调成教学生的差异性和特殊性,认为对成教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没有太大的必要,可有可无,可松可紧,意义不大,这就降低了工作要求,导致了教育目标的方向性不明。

2.教育内容的缺乏变化

教育内容本应与时俱进,才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成教学生在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的迷惘和困惑。但现有的成教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要么教育内容缺乏时代性,难以结合国内外形势和学生自身的理想信念特点、成长环境的变化,满足于乏味的灌输和抽象的理论;要么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仅仅是停留于形式主义,造成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时“一刀切”的现象,难以引起成教学生的兴趣,缺乏吸引力和说服力;要么教育内容缺乏时效性,理想信念教育教材并未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内容上甚至有些滞后性,跟不上实践发展的步伐;要么教育内容缺失人本性,没有首先把人本身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即理想信念教育也要“以人为本”,而不是把成教学生仅仅当做一个被动的、机械的接受者去看待,充满官话、套话,内容空洞乏味,最终逐渐产生逆反心理或抵触情绪。

3.教育方法的单一死板

教育方法的选用只有适应成教学生的自身特点,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现有的成教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法,要么重理论学习而轻实践锻炼,要么重显性教育而轻隐性教育,要么重知识灌输而轻思想疏导,要么重单向行政控制而轻耐心细致的工作,要么重关注现实社会交往行为而轻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平台。这样的教育方法由于缺乏灵活多样、生动有趣的形式,教育平台的深度和广度都略显不足,无法获得令人满意的预期效果。

4.教育氛围的不够浓厚

比较有效的理想信念教育应当是在学生集体和周围形成一种学生自主参与、人人积极上进的教育氛围。但现有的成教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环境氛围,要么主旋律突出的还不够,要么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内容还不够浓厚,要么高校教职人员中尚缺乏“全员育人”的责任意识和行为,要么学校、社会、家庭在理想信念教育上的合力尚未真正形成。

5.教育效果的差强人意

理想信念教育工作虽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但效果仍然不太明显。理想信念教育虽然走进了课堂,走进了教材,却没有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通过这样的教育,对成教学生的未来成长和职业生涯没有产生太大的实际影响,理想信念教育效果差强人意、日渐式微,“理想信念危机”愈发严重。

(二)原因分析

1.我国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快速发展变化,明显加大了成教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难度

成教学生就年龄而言,有的已是具有一定人生阅历、比较成熟的成年人,但大多数人特别是脱产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却相差无几,正处于个人成长和理想信念形成的关键时期。社会大环境的复杂变化,无疑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理想信念的形成。首先,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人们利益追求原则引发的对理想信念追求淡化的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使得加强和改进理想信念教育具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有利条件。但毕竟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还需要全面深化改革经济关系和调整经济利益格局,而市场经济讲究追求利益的合理性和效益原则,这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成教学生在人生价值取向上过分注重物质利益获得而轻视精神价值追求。其次,民主政治的有序发展与腐败现象层出不穷之间对峙引发的心理困惑。推进依法治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长期而艰巨任务,需要不断探索和逐步实现,破除过去那种长久以来存在的党与法、权与法关系上的不正常现象,还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特别是党内和社会上仍然还存在着一些人员的腐败丑恶现象,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声誉,也使得一些学生对政治体制改革心存疑虑,信心不足。这无疑都给成教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其三,多元文化思潮的大肆传播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冲突造成的思想误区。西方文化裹挟着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有目的地侵入,纯粹以商业宣传和炒作为目地的低俗文化的蔓延,既使得成教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也很容易由于自身往往在思想政治上还不够成熟,比较幼稚,而被西方所谓的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观宣传所迷惑,被充斥低级趣味的世俗社会庸俗文化渲染所俘虏,从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主义理想产生信仰危机。

2.成教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和完善,使得理想信念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大打折扣

只有以成教学生的生源特点、学习特点、心理特点和思想动向等为依据,来建立和完善成教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体制机制,才能使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但目前在体制机制上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或失误之处。首先,理想信念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成“两张皮”现象。目前成人教育仍停留在以文科与理科划分学科领域的阶段,成教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于学科专业知识学习方面,导致部分学生的认知方式比较单一,思维方式比较僵化,从而面对复杂的社会现实环境和多元价值趋向的选择时,就会手足无措、心理迷惘,不能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和树立起正确的理想信念,很容易陷入理想信念的误区。其次,理想信念教育与成教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存在脱节现象。要有效解决广大成教学生思想上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就必须跟上社会环境和时代内容的变化,贴近学生思想实际、生活实际和学习实际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真正唤起广大学生的共鸣,并且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其三,理想信念教育方法与网络信息技术手段相脱节。在互联网时代,成教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也越来越离不开网络提供的丰富信息,但良荞不齐的信息也极易使他们的思想意识产生困惑和动摇,更加大了舆论引导和控制的难度,使得社会意识形态的防御、管控能力受到严峻挑战。而我们如何有效地占领和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和大众传媒平台来加强和改进理想信念教育,还需要深入调研和探索。其四,全社会关心成教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合力尚未形成。成教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的过程中,那些社会上接触的信息,家庭里接受的思想,学校中获得的教育等多方面因素都会对其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只有融合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三方面因素才能形成教育合力。

二、加强和改进成教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路与措施

(一)改革思路

笔者认为,加强和改进成教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改革思路,是努力实现“三个转变”。

1.从“由远及近”转变为“远近结合”

“由远及近”就是在理想信念教育的目标设置上,先固化定位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树立,而不考虑或很少考虑学生思想现状参差不齐的现实,把对少数优秀分子的高标准严要求,扩大到对所有学生的普遍要求;没有或很少结合成教学生的个人生活理想、职业理想和专业伦理观念的教育,使远大理想的灌输因缺乏近期理想的支撑而显得比较空泛,因而导致学生认同感不足。而采取“远近结合”的做法,就是要把远大目标与近期目标结合起来。既要坚持理论宣讲和课堂灌输,强化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认知认同水平,也要有针对性地把理想信念和学生个人现阶段具体需求和近期奋斗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分门别类地加以引导,逐步上升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正如同志所说的:“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因此,理想信念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需要“远近结合”、循序渐进的过程。

2.从“大小分离”转变为“大小统一”

“大小分离”就是在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的安排和要求上,把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相对立和分离开来了。其实,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应是“大小统一”的关系。凡是符合社会进步及党和人民利益的个人理想,本身就是社会理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正如同志所说的:“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同时,还得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其实,理想信念是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个实践问题。因此,要积极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头做起,从而把个人前途和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理想追求同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3.从“避实就虚”转变为“虚实并重”

“避实就虚”就是在理想信念教育方式上,偏重讲大道理,给人以只是空谈、不切实际、不接地气甚至有虚无缥缈之感;或将理想信念教育仅仅停留在理论阐释层面,而不是理论阐释紧密结合生活实践来体验、体悟和落实到行为上。其实,一切伟大的事业、崇高的理想之实现,都离不开“笃实”精神。正如同志对青年学生提出的:“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青年有着大好机遇,关键是要迈稳步子、夯实根基、久久为功。心浮气躁,朝三暮四,学一门丢一门,干一行弃一行,无论为学还是创业,都是最忌讳的。”因此,理想信念教育方式要“虚实并重”,在思想疏导、专业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中都要培养学生的脚踏实地精神、艰苦创业意识和良好职业道德。

(二)改革措施

1.注重理论学习,牢牢占据思想意识领域主阵地

这里讲的理论学习,主要是指学习马列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基础理论和知识的灌输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广大群众包括成教学生是不可能自发地产生和掌握马列主义思想的。要想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就必须进行理论学习。激发学生的理论学习积极性是增强理想信念教育效果的必然选择。只有学生自己认识到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并且愿意为之付出努力,才能事半功倍、学有成效。当然,在理论学习时也要积极探索多种多样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因此,我们要营造良好的理论学习氛围,努力使广大青年学生牢牢掌握思想武器,提高自己的政治敏锐性和识别能力。

2.注重实践锻炼,充分调动主体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实践锻炼对学生的正确的理想信念的养成具有及其重要地作用。要把理想信念教育贯穿于学生社会实践的各个环节中去,并建立有效的监督、鼓励与激励机制。要积极创建学生有效开展社会实践教学的“第二课堂”平台,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充分发挥其在加强和改进理想信念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活动之前,要进行宣讲和指导,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活动之中,要落实过程监督和管理,保证社会实践教学的有序运行;活动之后,要进行认真总结和反思,对表现优秀和做出贡献的学生给予一定的鼓励与激励。

3.注重教师引领,积极发挥言传身教的育人作用

教师是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的引路人。要完善从学生进校起到毕业的每一个阶段或步骤都有合理设计和精心安排的关于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工作措施。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不仅对理想信念教育“教什么”、“如何教”要心中有数,而且教师要以自身正确的理想信念状况包括思想和言行来直接影响所教学生,才能使学生真正“信服”、“折服”。常言道,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胜过任何语言,一个行动胜过十个纲领。只有教师自身的理想信念坚定,思想品德高尚,责任意识强烈,才能培养出有崇高理想信念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

4.注重体制建设,全面落实理想信念教育的各项保障措施

应当根据成教学生的个性差异、特点和成长规律,相应地建立和完善理想信念教育的体制机制。首先,要提高对成教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纠正某些偏见和误区,树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意识,形成积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其次,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突出主旋律,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发挥学生社团在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其三,对成教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既要坚持原则,又要讲究方式方法,做到因材施教。最后,要充分利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巨大优势,设计出能适应成教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方式和手段,保证牢牢占领这块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领域和阵地。

作者:王学川 单位:浙江科技学院社会科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