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下高校学风建设初探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教学管理下高校学风建设初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教学管理下高校学风建设初探

摘要:加强学风建设,培养端正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高校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举措。本文立足于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原则,综合借鉴管理学、教育学等相关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和理论方法对学风建设相关概念做了阐释,在梳理贵州理工学院学风建设的基础上,深入研究高校学风建设发展现状,积极思考新形势下高校学风建设的有效举措,丰富高等教育管理理论,亦为高校学风建设提供些许借鉴。

关键词:教学管理;学风建设;研究

0引言

高校作为进行高等教育的专门学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精神文明建设等重要使命,是接受新事物新知识、应用网络信息新技术的前沿阵地。当前,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快速进入大众化阶段,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学生生源扩大,成长背景更多元化,独生子女比重增大,高校学生群体呈现出思想多元化、个性更加独立、需求多样化、自我意识增强等新的特点,给学风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学风属亚文化范畴,弥漫于无形,却可观察于有形,学风建设传承性决定了学风建设的长期性,可塑性又决定了当前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作为学生工作者,如何正确认识这些新变化,顺势而为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加强学风建设,端正学习态度、规范学习行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培养符合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才,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加强学风建设,从学风有形的现象出发,探讨高校做好学风建设的对策,更好的实现教育教学目标,服务学生健康成长,亦为我国普通理工类本科院校学风建设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1学风建设相关概念界定

学是指学习。风是指风气、风尚。学风是指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独有的办学思想、治学精神、治学态度的综合体现,同时也是学生思想品质、学习精神等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良好的学风既是高校发展的生命线,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举措,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保障。通过对学风建设相关措施的研究,旨在学风建设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引导学生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脚踏实的高素质人才,将远大理想与专业学习任务相结合,让学生爱学习、会学习、勤学习、善学习成为优良学风的践行者,从规范走向行动自觉,从要我学向我要学主动积极转变,紧紧围绕高校中心任务和教育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符合贵州省工业强省战略要求坚挺脊梁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当前学风存在的问题

(1)自身建设存在不足。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建设是学风建设的保障,我校属于新建院校,老教师配备不足,新进教师教学经验不足,学生的学习热情没有得到有效激发,学风建设制度不完善,课堂管理有待加强。当前,校级层面以及学院都推出了学风建设的相关制度,学风建设未能与学生管理工作和教学等工作有机结合,但约束效果,执行力并不理想。(2)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态度是指学生对待学习的基本立场和观点。学习行为是学习态度的外化体现,大学生群体的学习态度决定了大学生总体的学风情况。目前,部分同学学习态度消极,大多数同学课余时间的安排主要是人际交往活动而不是学习。(3)学习主动性不足。在学习习惯和学习纪律方面,部分学生主动性不足学习纪律松弛,未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良好习惯,如:课上不认真听讲、迟到、早退、旷课等学习散漫现象时有发生[1]。(4)学习目的不明确。据调查,有一半以上的人学习的最大动力是为了实现人生理想,但是,只为获得文凭和证书、找到一份好的工作的比率也相当高。在学期考试中存在临时抱佛脚,一个月攻克考试应付考试现象。可见,学习动机功利化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是存在的。(5)专业思想不稳定。由于学生在专业特点、职业特点、研究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和未来就业方向等方面不明晰,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内在动力不足,专业思想不稳定,成绩不理想。(6)环境的变化,未能正确处理各种关系,适应能力面临挑战。对于大学生来说,大学生活是一个崭新的人生起点,大学校园远离了严管的高中生活,进入了自我管理的大学生活,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自主的生活环境,当代大学生正经历着从学习观念、学习方法、学习手段、生活方式等各方面的重大变化。在这种状况下,若自制力不足,自我要求降低,将会导致大学生们在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上陷入困顿状态,不能正确处理学习与交友、学习与娱乐、学习与休息的关系,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影响了学习成绩,迷茫在了这一人生最美好的时期。

3教学管理视角下学风建设措施

3.1加强制度建设,领航学生成长

(1)严格考勤制度,加大监督管理力度,严肃处理违纪、违规学生,教育、警示他人。严格执行学校考勤制度,并结合学院实际,制定完善《学院考勤管理实施细则》、《学院教学日志制度》,深入课堂掌握学生课堂考勤情况,加大学生请假、缺旷等成本,对缺勤的同学做好教育引导,查明原因,督促改正,同时将考勤情况与评优评奖挂钩,起到教育本人、警示他人的作用,将严格学生管理监督,严肃处理违规学生,真正做到一人受教育,大部分学生受影响,督促学生走进课堂,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2)学习成绩通报谈话制度。班主任每学期初对于学习有明显退步或学习困难的学生,不及格课程超过两门(含两门)的学生进行个别谈话,帮助解决学习问题和思想困惑,交流思想,查找原因,制定目标,并与其家长积极沟通,家校联动共同做好学生工作。(3)实行学生个人和班级积分量化考评制度,加强教学管理,健全学风状态观测制度,要紧紧抓住日常管理中的学生上课出勤率、学生早晚自修率、学生作业上交率、考试不及格率,制定并下发《学院学生个人积分管理办法》、《学院班级积分量化考核办法》,进一步明确标准,做好学风监测工作,规范管理,奖惩并重,提升效果。

3.2加强专题教育,以导学正学风

学院领导积极鼓励学生考研、易班建设、主题班会、道德讲堂等活动开展,引导同学参与。学院以学风建设为主题,积极开展和组织校园文化活动,系列活动的开展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积极引导学生锻炼各方面综合能力。通过主题班会等载体,广泛宣传动员,推动学风建设工作,以活动促学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3在扎实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培育学风

为提升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结合学科特点积极指导和带领学生深入工厂、企业、煤矿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内容涵盖支教、社会调研、科技支农等多个方面,让学生多接触社会,多了解社会。与蔡关社区开展共建活动,教育大学生珍惜在校时光,树立成才回报社会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3.4在与时俱进的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中共建学风

[2]青年志愿者服务团队,定期到学校周边的敬老院、社区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活动,照顾孤寡老人的生活,辅导残幼儿童的学习。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尊老爱幼、扶残助残、乐于奉献、关爱生命的良好品行。与此同时,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献血活动、义务宣讲环保知识等,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荣誉感、责任意识、公德意识。

3.5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传承优良学风

(1)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效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

按照学校及学院关于开展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相关要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打造了与专业竞赛紧密相关的“采矿、安全模型制作与竞技大赛”等特色学科竞赛,以及积极开展“安全共筑你我同行”品牌文化活动。同时,发挥基层党、团组织风采,鼓励班级、宿舍之间的联办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开展学生党员、团学干部“传、帮、带”主题教育活动

学风建设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通过给学生党员和团学干部压担子、加任务,把各项工作任务细化每一个党员身上,以此敦促学生党员和各级学生干部在搞好各项工作的同时加强对学习困难、经济困难、心理困难学生的关心帮助,通过个别谈话、交流经验、分片管理、学习互助等形式,做好传帮带,在学风建设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信心,促进学风全面好转。

(3)加大学生管理力度,让管理出成效,促进学风建设

在教学管理服务过程中,直面教育环境的变化,学生的思想、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学生工作应该按照不同阶段学生的发展特点,明确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知道学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学生管理引导的具体措施应侧重点有所不同。对于不同年级学生的工作重心各有侧重,一年级抓养成、抓纪律、抓学风。让学生尽快熟悉大学的学习、生活及环境,让他们认识到大学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地方,引导他们把中学的优良传统带到大学,主动投入学习。

(4)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引领学生成长

加强专业思想教育,举办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系列讲座,专业认知教育,使学生明确和了解所学专业的特点、专业优势、就业方向等,增强专业荣誉感和认同度,激发专业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习动力。并根据自身条件和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知,让学生懂得作为新一代的理工类专业人才,应该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符合贵州省工业强省战略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5)辅导员与学生谈心,从思想上转变学风

针对现在的学生很多不愿接受面对面直接交流、在面对面交流中不愿讲真话的情况,为真实、及时了解学生的心态,要求学院学生工作人员公布自己的电话、手机、电子邮箱和QQ号码等,与学生进行网上交流,丰富学生思想工作的有效渠道。

3.6家校合力,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精神文明建设等重要职能和使命,承担起了对学生教育管理的主要责任,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人启蒙老师,家庭则是孩子接触最早影响最深的生存环境和教育场所,校方应建立和学生家庭沟通联系的长效机制。通过建立学院和学生家庭联系制度,让家校携手助力学生成长。

4结语

随着社会发展学风也将呈现出一系列的新特点。因此,学风建设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的研究课题。高校学风建设工作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办学指导思想,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以大学生思想教育为先导,以安全稳定为基础,以学风建设为重点,坚持从严治学,以养成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为重点,以强化学生科学文化、意志品质、社会适应能力为基础,以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活动、科技创新、教学实践、素质拓展活动为补充,以建立长效机制为保障,标本兼治,齐抓共管,加强学风建设,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不断开创学生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杨晓东.高校学风建设中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8,40(02):62-63.

[2]郑家茂.关于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9,40(12):39-43.

作者:吴园园 刘云雁 单位:贵州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