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风建设与大三班主任就业指导思想分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学风建设与大三班主任就业指导思想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学风建设与大三班主任就业指导思想分析

摘要:针对目前社会中大学生就业困难等问题,基于推进学风建设大三班主任就业指导思想分析的研究,首先,由教师结合学生的专业能力、综合素养等,指导学生进行就业方向的定位。同时采用开展创新创业课程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化思维。其次,树立学生正确的就业心理,避免学生在后期就业过程中出现就业环境与预期环境不符导致的心理方面问题。最后,结合“1+1+1”教学方法,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就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减轻政府的就业压力。

关键词:推进学风建设;大三班主任;就业指导思想

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市场对人才的要求,随着高等教育的逐步普及化,市场内每年开始涌现大批量的毕业生,尽管大部分企业仍然出现岗位空缺的情况,但仍有很大部分的学生对于就业没有明确的目标,因此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具有十分的现实意义。尽管目前教育改革已经逐步趋近于完善,但就业指导体系的建设相对较晚,且起步点较低,因此很多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仍处于建设中阶段,缺乏对应的管理机制,没有给予就业指导教育足够的重视,无法为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1]。在开展对应专业课程的过程中,教师仅针对理论知识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育,导致学生缺乏对应的动手能力,上述现象均为造成学生“毕业难就业”现象的原因。基于上述分析,下文将开展基于推进学风建设的大三班主任就业指导思想的分析,为高校的特色化定位提供正确的指导方向。

一、基于推进学风建设的大三班主任就业指导思想分析

为了避免学生出现“毕业即失业”的现象,以下将从指导学生完成就业方向定位、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树立学生正确的就业心理、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就业实践活动4个方面,开展基于推进学风建设的大三班主任就业指导思想的分析。

(一)指导学生完成就业方向定位

为了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率,教师应从大三开始对学生实施对应就业指导措施。首先,应掌握学生的基础情况,包括学生自身的优缺点、未来的就业方向、理论知识掌握能力、实践能力等,对学生进行综合性分析,整理学生的有点对其进行市场就业的基础定位。其次,对学生进行社会分析,结合市场内不同行业的发展趋势,对社会经济进行有效的分析,正确的审视不同发展趋势下企业在市场的占比情况[2]。目前,大多数学生对于自身均存在一定的基础分析,教师可采取设置校园讲座的形式,辅助学生对自身能力进行全方面的了解。由于学生在校期间无法对市场内部分行业的发展趋向进行全方面的了解,因此,在后期的就业指导教育中,应加强学生分析社会的能力。最后,根据不同高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对学生进行区域的文化分析,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当地的文化习惯,另一方面让学生掌握当下的市场状况,分析多种形式下学生就业的关键方向,调查学生中是否存在少数民族学生,是否由学生享有国家优待政策。将区域的发展与校园、学生建设两者有机地整合到一起,推动大三班主任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学校要转换学生传统的就业观念,为其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念,结合经济市场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由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社会基层工作的了解。可利用课余时间,引导学生参与到社会公益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成立校园公益活动小组,设置一系列的奖励机制,提升学生的服从能力。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建立不同的就业指导目标,明确就业指导的核心内容,从多个方面提高学生对自身的认知,促进毕业生的就业,提升学生适用岗位的能力,实现基于推进学风建设的大三班主任就业指导思想的分析。

(二)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基于上述开展的指导学生完成就业方向定位研究,下述将采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方式,进行大三班主任就业指导思想的分析。首先,结合教育行业的相关就业指导文件,“高等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线方向的基础教育形式”这一要求,不但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改变毕业生在传统教育形式下求职者的身份,在就业指导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逐步成为企业工作职位的创造者。只有为社会注入大批量的新鲜血液,才能推动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其次,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主线方向,明确多角度深入创新创业教育是就业指导工作的重大举措。无论高校在市场的定位是否存在差异,社会对于人才提出的要求是统一的。最后,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对学生开展对应的创新意识培养,还应该培育对学生的基层工作能力,鼓励学生从企业基层工作做起,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在校期间,可由教师引导学生到乡镇的基层维修部门、医疗服务站点、多功能推广基地、畜牧业养殖工厂等,参与到社会基层工作的体验。

(三)树立学生正确的就业心理

基于上述开展的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下述将采用树立学生正确的就业心理的方式,进行基于推进学风建设的大三班主任就业指导思想的分析。尽管高校在进行学生就业指导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基础定位为企业基层岗位,但由于部分高校的现代化校园建设已经逐步趋近于完善,极易造成学生心理上的就业落差。尤其一些出自农村的学生,十分希望通过自身的就业来改善家庭状况,市场上工作岗位激烈的竞争及家长给予学生过高的期许,均会为学生造成一定的就业压力,导致学生在就业规划中的自卑心理。因此,对于就业指导过程中,学生出现的一系列的心理上的问题,教师应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首先,在开展就业指导理论课程时,让学生切实了解到国家对于在基层工作大学生的优厚待遇,包括返还部分上学开销、公务员考试优先录取政策等,且随着就业指导教育的逐步开展,配套的奖励政策将会愈加完善,提高学生就业的积极性。其次,教师可利用假期休息等时间,带领学生到高校所属地区参观乡镇的经济发展情况,并将近几年的乡镇发展情况绘制成对比图,让学生掌握乡镇的经济发展趋向,转换学生对于乡镇的传统看法,结合乡镇居民淳朴热情的待客方式,在后期的就业中,指导学生优先选择基层工作,鼓励学生采用自身专业的理论知识带动乡镇的经济发展。最后,根据高校的教育布局,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采用划分就业小组的方式,将相同就业规划的学生划分为相同就业小组,每个小组指派一名就业指导教师,消除就业指导的“同向化”,一方面实现学生之间就业规划的共享,另一方面降低就业大面积扎堆的现象,满足人才的合理化分布,促进优良班风的建设。

(四)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就业实践活动

基于上述为学生树立的正确就业心理,下述将采用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就业实践活动的方式,实现基于推进学风建设的大三班主任就业指导思想的研究。结合高校引入的校企合作教学制度,采用“1+1+1”式教学方法,第一年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对应理论知识的学习,第二年带领学生到不同企业中参与生产活动,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提升知识的应用程度。让学生初步了解市场内不同企业的营销方式。第三年学生可直接到指定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的实践经验,为学生走出校园步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根据教师对学生进行的不同程度定位,毕业生自身的综合能力即是社会竞争的核心,因此在进行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将市场发展趋势与就业指导方向紧密结合,侧重于学生的前沿性发展。还可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师就业指导工作中,结合自身的实践能力及顶岗实习经验,为教师提出对应的就业指导参考意见,满足现代化背景下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实现基于推进学风建设的大三班主任就业指导思想的研究。

二、结束语

为了减轻当下的就业压力,转换学生的传统就业观念,文章从指导学生完成就业方向定位、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树立学生正确的就业心理、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就业实践活动4个方面,开展了基于推进学风建设的大三班主任就业指导思想的研究。有效地改善了传统的学生就业情况。毕业生就业问题作为目前有关教育关注的重点问题,一个相对完善的就业规划不仅关系到学生后期的自身发展,而且会影响到社会整体经济的稳定。尽管文章已经从多个角度分析就业指导工作的进展情况,但在后期的发展中,将持续采用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式,对教学模式不断进行改革,将就业指导贯穿于整体教学过程,改善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困境。

作者:周家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