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风建设特色活动实践探索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学风建设特色活动实践探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学风建设特色活动实践探索

摘要:浓厚学风的培育对于高校人才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学风建设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及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河南科技大学农业装备工程学院为例,通过搭建学风建设七大主题活动,营造专业学习、社会实践、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浓厚氛围。在氛围的熏陶、活动载体的促进、机制的保障作用下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以此为学风建设特色活动的探索提供实践支持。

关键词:学风建设;特色活动;大学生

一、引言

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顺利召开。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各环节,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以上这些,为高校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明确了目标,也为开展学风建设这项具体而重要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为培养出具有宽厚的专业知识、创新意识、实践应用能力及良好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的复合型、应用型、自主学习型的高素质青年人才,河南科技大学NG学院在特色学风建设中提出“柒个我”的特色活动。通过塑造七种不同素质,实现以学风发展带动学生全方位发展的目标。

二、学风建设特色活动载体

(一)七大学风建设主题活动体系

七大学风建设主题活动称之为“柒个我”。所谓“柒个我”,即该学院开展学风建设着力要促进学生7个方面的发展:勤学的我、爱学的我、博学的我、创新的我、阳光的我、自信的我、有爱的我。这七个方面不仅涵盖了学风建设还包含了看似和学习没关,但实质上却和学习密切相关的问题,各个活动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是的:主干、双翼、核心。学习是学生的主业,围绕学习,构建了勤学的我、爱学的我、博学的我、创新的我四个版块作为“柒个我”活动的主干。通过“勤学的我”系列活动,在尊重学习规律、新习惯养成特点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克服惰性,在30天的重复和强化中开启端正学习态度的勤学蜕变之旅。以英语四级和考研为突破口,通过“爱学的我”系列活动,建立外在学习平台和监督机制,让学习从态度到落地一气呵成,让爱学变得更容易坚持。通过“博学的我”系列活动,在趣味阅读中让学生可以遇见更博学的自己,拥有更多的视角和纬度来欣赏、思考这个世界。通过勤学、爱学、博学这三步完成对知识的吸纳,但单纯的知识学习是面向过去、面向空间的资源整合。如何帮助学生培养面向未来、面向时间的整合能力,这就是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的我”系列活动则是从大一到大四分阶段、分层次的帮助学生一步一步从科学爱好者变成创新小达人。学风建设的强大主干构建好之后,就要为这个主干插上有力的双翼,才能保证它既能飞的高又能飞的远。这双翅膀就是两个健康:外在健康和内在和谐。通过“燃烧我的卡路里”等活动,让学生在奔跑中遇见更健康阳光的自己。通过“暴风演讲、心有灵犀”等活动,让该学院严谨又有些腼腆的工科生变得更自信阳光、更灵动而有韧性。强大的主干、有力的双翼可以让飞行变得更高、更远,但如何能保证飞行始终不偏离正确的航向呢?说过:教育的首要问题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培养国家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关键是要让学生对国家、对人民有深厚的感情。通过开展一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帮助弱小中懂得责任、在缅怀先辈中学会感恩,在努力付出中更加热爱这片他奉献过的土地。最终爱国就在这一点一滴中被刻入骨髓,成为一种习惯和信仰。

(二)七大学风建设主题活动载体

“勤学的我”系列主题活动包括“马特焕新———小伙伴计划”、“蔡磊英语”、“轻课打卡”。通过线上打卡,线下交流的方式,吸引和号召该学院的学生们一起早起、自习,将志同道合的小伙伴组织到一起,培养起规律化的学习生活方式。“爱学的我”系列主题活动以“七彩课堂”为立足点,围绕英语四级的学习,开设了“四级小课堂”、“四级练兵场”、“四级加油站”。通过这些朋辈辅导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博学的我”系列主题活动包括“读书即旅行”、“趣味书屋”、“读书一小时”、“读书交流会”。通过这些活动,引导和鼓励大学生走进图书馆,与书为友,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创新的我”系列主题活动包括“大神教你Solid-Works”、“科技创新讲座”、“马磊训练营”。通过上述活动载体实现学院学生整体科技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的蓬勃发展。“阳光的我”系列主题活动包括“燃烧我的卡路里”、“运动在我心”、“跑出彩人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通过上述活动,养成大学生良好体育锻炼的习惯,提高学生健康水平。“自信的我”系列主题活动包括“暴风演讲”、“工科先生”、“心有灵犀”。通过这些活动提升工科生的沟通表达能力,提升自信水平。“有爱的我”系列主题活动包括“河小青在行动”、“衣旧情深”、“志愿在我心”的等志愿服务活动。

三、学风建设特色活动机制创新

互联网时代,任何工作都要“顺势、应时、识变”。学风建设也不例外。这就需要顺互联网之势,推动互联网和学风建设相融合,认识、适应、推动学风建设上台阶。基于此,该学院将学风建设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利用当前大学生普遍使用的微信、QQ等“新媒体”,采用“线上+线下”交叉融合促进的“新机制”,开展“微信助学”系列活动,推动“互联网+学习”的“新势力”走向深入。学院启用线上线下交叉融合促进的“新机制”,开启了学风建设新思路。学院创建了“四级备战群”、“读书交流群”将“微信助学”落到实处,切实发挥微信、QQ等新媒体对学风建设的助力作用。通过线上发动、征集,线下开展活动、反馈,线上评比、展示等环节,吸引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群体、参与活动、提升自己,从而不断优化学习环境,提升学习效果,深化学风建设。

(一)创建线上学习助手

通过搭建“马特焕新———小伙伴计划学习群”、“英语轻课打卡群”等微信群和QQ群的同时利用学院团委微信公众号、微博平台及学院青协、学生会等微博平台,对“微信助学”的活动进行推广、、宣传,组织学生参加活动,为学生进行解疑答惑。

(二)开展线下“助学”活动

在线上征集、招募、解惑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学院线下开展了“七彩课堂”、“大神教你SolidWorks”、“蔡磊英语”等“微信讲堂”活动,丰富学生的知识,提供相互交流、解答难题的平台;推出了“微信书屋”活动,督促学生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丰富课余时间,用读书来驱赶内心的无聊空虚,远离电脑游戏和手机控。通过开拓“线上+线下”机制,扩展学风建设载体。在七大主题活动中,充分深入的和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进行融合,借助新媒体平台不断提升学风建设效果。

四、学风建设硕果累累

通过“柒个我”一系列学风建设活动的开展,该学院学生在英语四级、考研、科技创新、身心健康、社会实践等方面明显提升,学风建设成效显著:学院四级考试到位通过率明显提升,由之前的全校倒数到2017年和2018年连续两年位居全校第二;学院考研录取率明显提升,从2017年考研录取率首次进去全校第八到2018年考研录取率再创新高,居全校第六;学生创新能力显著提升,2018年,该学院学生科技作品连续四次获得全国大学生智能农机装备创新大赛特等奖,该大赛是农机类大赛中的最高赛事。健康运动理念深入人心,学生运动热情高涨,该院2018年校运动会获得一等奖;社会实践参与广泛,实践育人效果显著,该院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在2018年暑期社会实践成绩突出,全校排名第六。学风建设的创新实践探索,对于高校提升育人成效、培养优秀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围绕学风建设搭建出更多具有实效的特色活动载体是一项需要不断地探索、创新、实践的长期工程。

[参考文献]

[1]王昭.协同视角下的大学生学风建设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8):92-93.

[2]魏建徽.高校辅导员做好学风建设工作的路径探析[J].黑龙江教育,2018(9):52-53.

作者:史林溪 陈越 单位:河南科技大学 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