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全媒体视域下高校学风建设探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内容摘要】全媒体以其传播的整合性、动态融合性和受众的分众化特征受到青年大学生的喜爱,进而影响着高校学风建设。它对高校学风建设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我们应充分利用其积极影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高校学风建设。
【关键词】学风建设;全媒体;可行性路径
大数据时代,伴随着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出现了丰富多样的新型媒体。它们与传统媒体共同构成了全媒体环境,促进了信息渠道和传播路径的多样化、信息内容的爆炸式发展。这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特别是青年大学生个性化、多元化的信息需求,深刻改变了青年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对高校学风建设产生了一定影响,引发了新一轮教学变革。
一、全媒体的提出及其特征
《国家“十一五”时期发展规划纲要》《新闻出版业“十一五”发展规划》首次把“全媒体”作为媒介融合及其发展方向的一个概念提出,以改造新闻出版产业的传统形态,建立以数字出版为特征的综合平台,从而提高新闻出版产业的核心竞争力。2010年,新华社新闻研究所课题组了《中国传媒全媒体发展研究报告》,对“全媒体”的概念进行了明确界定:它是“综合运用多种媒介表现形式,如文、图、声、光、电,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传播内容,同时通过文字、声像、网络、通信等传播手段传输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①全媒体不仅是一种全新的媒介观念,也是一种全新的媒介形态、信息生产方式和媒介运营模式。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传播的整合性。它将传播内容、技术、形式、手段和营销方式等进行全面整合。二是动态融合性。它将传统媒体中作为客体的受众转变为全媒体环境中具有主体意识的信息生产者,同时也是信息的传播者。三是受众的分众化。全媒体环境中,所有形式的海量化、碎片化信息的传播都在其中,呈现出以个人为中心的高度细化,从而形成了受众分众聚合的崭新社交圈。全媒体的这些特征或优势,极大地满足了大学生随时随地交互性进行沟通交流、获取个性化信息、娱乐等需求。正如麦克卢汉所说:“一切媒介都是人的延伸,它们对人及其环境都产生了深刻而持久的影响。”②因此,我们应特别重视全媒体对高校学风的双重影响。
二、全媒体对高校学风的双重影响
何谓高校学风?广义的高校学风是指高校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关于求学、治学的态度、方法、精神和风格,具体体现了全校师生在求学、治学上的群体行为及心理。狭义的高校学风是指高校学生在一定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目标支配下所呈现出的学习态度、行为、习惯、人格等多方面整体一致性的精神状态和各种形态促成的源动力与鞭策方式。③本文中的高校学风指狭义上的高校学生的学习风气。全媒体对高校学风建设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
(一)全媒体对高校学风的积极影响
1.有助于建立交流互动的平台。全媒体的高度分众化特征,使大学生能借助相应的媒介形式找到聚居平台和交流圈子。通过不受时空限制的交流互动,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针对学习中的疑惑在全媒体平台提出、讨论和解决问题。这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促进自主式、探究式等良好学习风气的形成。2.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全媒体有效融合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等,利用图、文、声、光等多种传播形式,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大学生已经不再单纯依靠传统的课堂教学,而是根据自身兴趣和需要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和途径。3.有助于加强对大学生学术不端行为的监督。全媒体具有海量化、碎片化的信息传播特点,使高校信息数据库能实时更新和扩充,这为检测高校学术不端行为提供了便利。同时,全媒体的受众涉及各个方面的人群,也有助于社会大众成为学术不端现象的监督者和抵制者。这些都有利于抑制学术不端行为、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从而形成严谨端正的学习风气。
(二)全媒体环境对高校学风可能造成消极影响
1.可能造成学生过分依赖媒介资源。丰富多样的传播渠道和学习内容,导致部分大学生过分依赖媒介资源,沉迷网络不可自拔,这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精力。2.可能造成学生深受网络负面思想的影响。全媒体环境下,信息良莠不齐,思想意识多元复杂,特别是功利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等消极思想的不断侵蚀,导致一部分大学生抱着“六十分万岁”、得过且过的学习态度,平时不认真听讲,考前开夜车突击,甚至抄袭、作弊。3.可能造成学生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大部分高中生都把主要精力用于准备高考,个性心理发展较为缓慢。大学阶段是学生个性心理最终定型的关键时期。部分大学生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而不能自拔,混淆了现实与虚拟的界限,导致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差、与老师和同学的互动不足、疏离感和孤独感较强。
中国高等教育正逐步走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始终要围绕优化人才培养环境这一中心职能而展开,因此高校学风建设十分重要。当下,必须正确看待全媒体对高校学风建设的双重影响,力争做到扬长避短,不断探索全媒体环境下高校学风建设的可行性路径。
(一)整合现有资源,构建三维合力机制
高校管理层、教师、大学生三个不同主体要各司其职、共同合作,构建“管、教、学”三维合力机制。具体来讲,第一,高校管理层要充分发挥领导协调作用,站在学风建设的最前沿。以往,个别高校管理层对于学风建设具体情况的掌握相对比较滞后,存在管理与实践的脱节现象。首先,高校管理层必须及时转变管理理念,正确认识全媒体给高校学风建设带来的冲击与机遇。其次,要充分发挥网络、通信技术在高校教学实践中的积极作用,引导广大教师合理使用网络资源。再次,逐步建立严格的淘汰机制。④在严格大学准入门槛的基础上,逐步落实严格的淘汰机制,是提升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当务之急。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消除不良影响,严格高校人才引进的制度性门槛,大力提高师资质量。另一方面,通过淘汰机制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约束和规范,如建立警告警示、留级和退学机制,把有底线的警示和惩戒手段有机结合起来,为高校学风建设提供规范性保证。最后,应统筹协调高校内部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教职工,树立广义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切实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科研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等全员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目标。完善辅导员与课任教师协同工作机制,加强辅导员与课任教师的沟通交流,更好地发挥这两支队伍在学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第二,教师应巩固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主动应对全媒体时代的冲击。高校师资直接影响高等教育质量,也是影响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因素。作为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的主导者,教师应变革教学理念、加强教学纪律,不能对“低头族”熟视无睹。同时,应提高自身媒介素养,变革教学方式,增加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第三,学生应激发自身内在的学习动力,增强主体意识。作为学习主体的大学生,更应学会正确利用全媒体来全面提升自我,形成受益终身的良好学风。
(二)注重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使用媒介工具
1992年美国媒体素养研究中心对媒介素养下了如下定义: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在面对不同媒体中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⑤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其自身素质条件,如理论修养、道德品格、知识能力等。总之,大学生自身素质越高,自我教育能力也就越强,容易形成较高的媒介素养。因此,要重视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其网络信息辨别能力,培养其正确使用媒介工具。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可以借助各类媒介平台(校园网、广播、微信平台、微博等),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创新校园文化活动方式。全面传播优秀文化,弘扬主旋律、正能量,形成健康、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提升校园文化的影响力,从而推进高校学风建设。
四、结语
全媒体环境乃是大势所趋,不管你喜欢与否,它都是一种无法回避的客观存在。高校应积极顺应时展的潮流,主动融入全媒体环境,理性看待全媒体给高校学风建设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高校应整合现有资源,建立相关机制,充分发挥全媒体对高校学风建设的积极影响,推动高校学风建设。
作者:徐鹏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