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偏远山区信息技术教育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面对偏远山区的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现状,不能不让人在欣喜之余,产生几分忧虑。思考一:信息技术教育在偏远山区的紧迫性。思考二:如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教育在农村教育中的实效性。思考三:如何拓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应用渠道。
关键词:偏远山区;信息技术教育;思考
综观当今的社会发展,可以说是步入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信息时代,社会发展的速度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不带丝毫的夸张意味。因而,信息技术教育在偏远山区的推动与普及,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为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然而,面对偏远山区的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现状,不能不让人在欣喜之余,产生几分忧虑。
一、思考一:信息技术教育在偏远山区的紧迫性
在当今这个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偏远山区经济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信息闭塞、劳动者的素质偏低。而要解决信息闭塞的问题,提高劳动者素质,就必须加速推进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速度,大力发展科学教育。国家从宏观大政上也非常重视,不惜财力、物力为农村配备远程教育设备,其目的就是要使农村的孩子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缩小城市与农村教育发展的差距,降低优质教育资源使用上的不平衡性,使生活在同一个蓝天下的孩子都能感受同一个太阳的温暖。通过这种先进的传媒手段,先进的知识、技术、思想观念、国家的大政方针、广泛领域的信息、科技教育知识等都会在瞬间传送到各个角落,尤其是偏远的农村。对优化农村的教育条件,打破偏远农村封闭现状,提高农牧民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和思想意识,把握经济发展动态,推动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改善农牧民的生存条件等都具有现实意义。因而,发展与推动信息技术教育在农村显得特别紧迫。
二、思考二:如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教育在农村教育中的实效性
虽然信息技术教育的深入为教育领域尤其是偏远农村教育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信息技术的文化传递实现了高效渗透,然而,由于山区农村中传统思想的禁锢,制约了信息技术教育在那里的推广、应用与普及,没有充分发挥现代传媒设备应有的效能,相当一部分设备只是当作装饰门面的摆设,所做的许多工作也是为了应付检查,没有一点实际效果。家长和学生对信息技术认识不足,把信息技术课看作是一种休闲娱乐。要解决存在的这一系列现实问题,一是要做好大力细致的宣传工作,澄清人们的思想,提高人们的认识,真正理解信息技术教育的意义,重视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注重其在学校正常教育教学中的有效运行。二是要加强技术培训,培养出一些懂技术、有真才实学的专业技术人才,让他们带动这一地区的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要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知识的全员培训,使教育一线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真正掌握多媒体设备的应用技术,能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了解领先的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创设符合学生情趣的生活情境,以不断提高教学效率。三是要把信息技术教育的结果纳入正常的考核当中,建立激励机制,增强教育者运用先进教育手段的竞争意识,以促进信息技术教育在山区教育中的良性运转。
三、思考三:如何拓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应用渠道
推动和发展信息技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应用现代科技多媒体设备,缩短城乡教育发展的地域差别,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造福人民。
(一)提高教师的信息教育素质
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工作力度,力求培训讲实效,出成绩,让所有教师都能接受相应的技术培训,认识信息技术教育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掌握一定的技术,能整合身边的教育资源,将先进的教学资源与学科进行有机结合,独立设计出服务于自己教学的优质课件,并将其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效率,推进素质教育进程,提高教学质量。
(二)发展农村远程教育,建立科技培训中心
拓展农村教育的路子,充分利用先进的设备资源,加大对农牧民的培训力度,传播有价值的社会各个方面的信息,传授对农牧民有实用价值的知识,培养造就新型的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让他们利用所学的知识,因地制宜,推行科学种植、科学养殖,走上脱贫致富的新路,担负起改变家乡贫穷落后面貌的重任。
(三)做好新闻舆论的宣传教育工作
通过远程教育手段,及时接收、整理、储存有关党的政策、国内外大事,充分利用农村中所设立的播放点,将党中央、国务院等上级部门的声音及时、迅速、准确地传送到农牧民当中去,使生活在山沟里的农牧民能及时了解社会发展的动态。传播最新的经济信息、科技信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特效农业的转型。总之,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留给我们几多回味,有成功的喜悦,更有滞步的忧虑。这需要农村所有教育工作者甚至党政领导都应保持清醒的头脑,拥有忧患意识,提高思想认识,上下一气,同舟共济,催开信息技术教育的灿烂花朵。
参考文献
1.杨玉辉.浅谈偏远地区学校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19):49.
作者:何双梅 单位:古浪县古丰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