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文化内化现象,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初中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着文化内化现象,呈现出逐渐递进的格局,即“领进门”“个性塑造”以及“主体文化内化的自我需求”。其中,“领进门”与“个性塑造”是“主体文化内化的自我需求”的前提,而“主体文化内化的自我需求”则是前两个层面的实质性升华,三个层面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文化;内化
一、引言
人类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内容的现代科技竞争日趋激烈,世界各国均不同程度地加强了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为此教育部已1999年底拟订将信息技术课纳入中小学必修课程。回顾信息技术教育这几年走过的历程。我们发现:由于计算机软、硬件设备的飞速发展带动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也必然促使课堂教学过程产生深刻的变革,这种深刻变革将会改变教学模式、内容、方法,并最终导致整个教育思想的根本变革。
二、初中信息技术的教育现状
因为信息技术在民众的生活与生产以及将来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日益凸显出重要的地位,因而该学科也备受关注。然而,因为其并非属于升学考试的学科,因此,实际教学过程时受制于多种类型的约束:第一,学习兴趣的不同造成计算机的基础知识程度存在着差异性。比如,有的学生自小开始已经会运用计算机,初中时已能够非常娴熟地操作计算机,但同时也有少数学生进初中之后才首次接触电脑。这两种层次的学生在一个教学班里,显然会给教学带来困难。第二,初中信息技术课时及其内容并不多。要想在比较有限的课时与教学内容中,实现完成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第三,课教材方面的存在问题加大了教学的难度。当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材整体上并未顾及学生学习的持续性,这类“零起点”特点的教材的前提要求是基础知识与计算机的运用,忽视了学习初中信息技术知识内容,从而导致知识的反复学习,使学生产生厌恶心理,影响教育效果。
三、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文化内化现象分析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点是基础性信息技术的教育。人和计算机内部的交互所需的学习愈来愈少,对当下信息技术教育的观念、方法、范式与评估指向等产生一定的影响,相应产生了不同层级的文化内化问题,而认知层面出现了裂解的形态,势必对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实践产生影响,具体文化内化现象分析如下:第一层面是“领进门”,即只须将学习者知道基本的游戏规则与注意的事项,进而打消他们“门外汉”的神秘心理,以后学习者本人即可以自主性地学习。此文化内化特点是目前根据菜单操作的Windows与全部工具平台或是普通软件所共有的,甚至存在着如下现象:在学习者学会了某项工具软件以后,因为全部软件拥有一致的Windows与通行界面及其工具图标,从而能够较为容易地达到触类旁通使用相似工具软件的效果。第二层面是“塑造个性”。每个使用者自由地检索与探讨工具软件的若干功能,从而形成适合自我个性的运用计算机的操作习惯,目的在于符合自我的使用需求。此特征实际上非常普遍。因为只有极少数人,例如专业教师或专家群体才会比较全面地获得有关工具软件的全部功能。多数人虽然已可以娴熟地应用单个工具软件,但仍旧有不少从未运用的计算机功能项目。当然,也没有必要探索并使用全部的菜单功能。第三层面是“主体文化内化的自我需求”。即经过充分时间的对信息技术工具的运用与接触信息环境之后,掌握并认知信息环境的文化、社会与伦理等一般性的知识,是个体展开信息运动的自然所需,也即信息技术的文化内化成个体的自然而然的观念。前两个层面是前提,第三层面则是实质性的深化。信息技术文化主要涵盖2个部分:一是因为信息技术特点的存在而出现的有关信息技术自身的文化部分;二是基于信息技术的拓展、接触与扰动缘故而影响其余文化侧面的部分。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目标的外化是确保学生获得充分的信息技术,认知且把握有关信息技术的有关文化;内在意义则是确保信息技术文化内化成学生自我的观念与需求,包括网络道德的观念、网络法规的观念、“登录”所需、“搜索”所需以及“下载”所需等。使用者在面向具体事务时的反应是即能够在信息环境内寻求帮助,总是可以挑选出最好的渠道获取上述帮助,而且明白怎样才可以获取有效性的帮助。
四、结语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获得方法性知识是基于信息技术课程与对应的信息技术在整合之后,在学习学科课程后中逐渐完成的。技术层次与整合层次二者不可分割,其中,前者是前提,后者是对技术的运用与发展,二者均贯穿于文化背景之中,脱离了文化的技术与整合自然导致精神目标的缺位而显得苍白空洞。因此,初中信息技术文化的教育须充分地引起文化层面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邓立言.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建设之我见[J].教育研究,2015,(04):89-91.
[2]李艺.教育技术学与现代教育[J].教育研究,2015,(11):100-104.
[3]谢琪.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内容体系及其培养方法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182):15.
[4]派纳.课程研究[M].张华,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5]熊梅.当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J].教育研究,2015,(03):88-91.
作者:刘中达 孙海霞 单位:淄博市周村区王村中学 淄博市淄川区岭子镇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