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微视频应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当前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形式逐步变得丰富。在众多的教学形式之中,结合多媒体技术的微视频教学方法受到教师的喜爱。通过此类教学手段,学生可以最大程度地理解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内容,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获得能力的提升。然而,当前部分教师只是知道此类教学模式的优势,却不知如何操作,笔者结合教学经验,阐述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够给广大同仁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
信息技术;微视频;教学效率;应用价值
初中众多学科之中,信息技术学科较为特殊,教学内容多为软件和硬件知识,使用文字说明的教学模式很难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逐步丧失学习兴趣,造成成绩低下。为此,需要及时使用微视频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形象的理解知识点,提升学习效率,帮助学生获得信息技术能力。
一、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效把控微视频的时间
笔者认为,学生之所以通过微视频能够将知识点记住,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每一段微视频的时间都严格把控在八到十分钟。学生单次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就在此时间段。由此,合理地把控微视频的时间可以帮助学生在每段学习时间中都保持最高的学习效率,从而获得能力的提升。为了把控每一段微视频的时间,教师可以依据教材内容进行知识点的划分,从而在每一段的微视频中针对性地讲解单独的知识点,帮助学生获得提升。例如,笔者在讲述《网站》的时候,为了保证每一段微视频都在八到十分钟内,首先对其内容进行了划分,分为访问和评价网站、规划和设计网站、制作网站以及维护网站四个部分,针对每一个部分单独设计一个视频,可以合理把控每一段微视频,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透彻的理解,达到教学目的。
二、要保证制作的微视频积极向上
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可以适当加入有趣的元素。但是教师务必要注意的点在于,有趣不等同于低俗,在教学之外,教师需要认真了解学生的关注点,从而最大限度地弥补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代沟,在学生的兴趣点上进行趣味性元素的添加,从而保证视频积极向上的同时,不至于冷场。为了有效达到这一目的,教师需要在平时注意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动态,充分理解学生心中所想,让学生意识到教师是一个值得倾诉的对象。
三、制作微视频的过程中需要密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笔者认为,微视频的制作和学习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在设计每个章节的微视频时都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整体能力,保证学生能够吸收知识点,充分发挥微视频的功效。如果教师设计的微视频难度高于学生的能力,就会让学生望而却步,从而只是为基础好的学生服务,如果微视频设计过于简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不能起到提升能力的效果,自然就不能发挥微视频的功效,为了避免上述两种情况的产生,教师务必要在最短时间内了解学生的情况,合理进行微视频内容的设计。例如,笔者在讲述《制作电子表格》的时候,在制作微视频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之分成三个层次,对待每一个部分的知识点,都按照三个层次进行讲解,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自身基础上的能力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微视频的功效,教师切记要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设计,而不是从网上照搬。
四、及时跟踪学生对微视频的反馈并进行优化
笔者认为,教师为了确保微视频教学能够与时俱进,不断优化,适应不同时期的学生,除了不断改良,需要建立反馈渠道,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并做出及时的改善。因为微视频的最直接受益者是学生,教师觉得正确的教学方法也许学生并不适应,导致了事倍功半。在学生的建议下进行改善,自然能够让学生以最佳的效率进行微视频的学习,在帮助教师深入理解微视频教学的目的,也最大程度地使学生获得能力的提升。例如,在讲述《制作演示文稿》的过程中,按照笔者自身对于教材内容的理解,此部分微视频的核心应该在模版设计的环节上,需要着重介绍模版的功效以及制作方法,但是通过学生的反馈得知,此阶段的学生思维天马行空,设计模本十分轻松,并不是学生的学习难点,学生认为最难的点在于动画效果的设置和合理的搭配。由此,依据学生的反馈,笔者对微视频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整,最大程度缩减了模块的时间,增加了动画效果的时间。新的微视频收到了学生的好评,最大程度地帮助学生通过微视频的学习获得能力的提升,这是反馈机制产生功效的最典型例子,教师切忌闭门造车。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合理地运用微视频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理解知识点,获得能力的提升。微视频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全程保持高效的学习状态,是最适合当前中学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模式,教师务必细心钻研,将之运用到教学过程中。
作者:蒋廷卫 单位:浙江省平桥中学
参考文献:
[1]黄俊杰.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应用研究[J].东方教育,2015,(4).
[2]谢晓华.操作演示的微视频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