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技术对中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的影响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地理信息技术对中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的影响,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地理信息技术对中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的影响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教学的质量、学生的创新素质能力培养越发看重,各个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了对核心素养的要求,而笔者针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作出分析,通过分析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强化我国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区域认知素养概念

区域认知是高中地理课程中核心能力的一项主要部分,是在人地平等的基本价值观的直接影响下,引导人类探索地理的基础方法与思路。区域认知是人通过对相关标准加以认识,从而熟悉地球表层上不同类型、不同功能、不同面积的地区的过程,通过对不同地区特点的总结和探讨,地理学家了解地理各要素间实际上是在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而分析各地区共同发展的方法与条件,以掌握各地区间的联系,从而实现各地区间的共同发展,也是内涵所在。

二、地理信息技术对培养区域认知素养的优势

(一)突破传统教学资源对于区域不同时空尺度的限制

GIS的最大技术优势之一是以立体图形的表现方式准确表达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属性。在某一地方的信息媒体表达中应用GIS最直接的实际应用领域是呈现某地的立体空间图和位置信息表达,GIS表达技术与现代计算机中的多媒体表达技术的紧密结合可以生动表达出此地区的信息。这是以往教学中所不能呈现的,GIS可以打破时空的次元壁以空间图的形式传送到学生面前。

(二)使区域分析教学过程更形象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区域分析是较为抽象的,利用GIS技术可以将抽象知识转化为图像、动画等形式,通过技术的处理对地理图片进行3D建模,利用可视化功能使区域分析教学的过程更形象化。

(三)为区域认知提供丰富的数据支持与多样的分析角度

GIS技术为学习区域认知提供了大量的数据支撑,学习者能通过运用GIS技术中存储的海量数据,实现快捷、准确、科学的数据分析,找出数据中所蕴含的含义,从而认识事件的基本性质和规律。

三、基于地理信息技术培养区域认知素养的策略

(一)突出各类地图显示功能提高学生区域识别及划分能力

GIS的特征属性数据信息具有图像可视化功用,对学生进行地域对比分类也能进一步训练,如在高中地理课程中,GIS专题地图就可以根据课程要求,使地理知识与相关要素并不是单独存在于课本上的死板知识,而是更紧密地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GIS可以对现实的空间进行场景的模拟,如英国和日本的实例比较、江苏和新疆的实例比较等,明白地理位置不同带来了区域气候特征的差异,分析区域土壤、水文气候条件、植被、河流等气候异同,这种具有一般性的差异既是认识地理区域位置特征气候差异的教学方法,又可通过迁移将其运用扩大到不同时间尺度的地理区域分析中。

(二)利用空间分析功能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一直以来,空间分析能力提升是高中地理教师较为头疼的内容,其主要原因在于,抽象的教材知识内容不足以弥补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想象力,在教学活动中总是遇到诸多困难。针对这种问题,高中地理教师需要利用GIS技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减少学生的畏难情绪,让学生以观看动画视频或教学图片的形式去了解知识内容,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GIS技术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图像处理与地理空间分析能力,地理教材上很多图像都是通过GIS技术分析处理而成,其一般功能有放大、缩小地理地图尺寸、旋转地理图片、对地理地图进行面积分析与长度处理、利用VR技术对地理图片信息进行3D建模处理,并对地理数据进行科学处理,保障各项地理数据能有效地展示出来。

(三)利用空间数据库促进学生信息化知识构成

GIS技术的空间信息可视化功能可以对任何数据内容进行处理分析,促使相关图像内容可以更形象、立体地展示在学生眼前,而教师与学生都可以通过对GIS技术软件的操作对数据内容与数据形式进行修正,进一步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活动的“可操作性”,发挥出GIS技术的真实价值。除此之外,GIS的数据关联性特征可以更好地帮助人们储存空间数据,向人们揭示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促进学生信息化知识的构成。

四、结语

现在大部分学生既无法通过地图描述辖区位置,更不能具有在地域图形中归纳辖区地形特点的才能,地域认识停在表面,没有整体性深入,区位地理知识的迁移力量很差,地域观念意识淡漠,这都影响了区位地理知识教学的效果。所以,把高中地理“区位认知”的核心素质训练落到实处,能提高地区感知,并清除区域地理教学的障碍。

参考文献:

[1]程云.解读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J].科学咨询,2019(6):71.

[2]唐桂春.浅谈中学地理教学中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途径[J].新课程,2017(5):25.

作者:孟钰伶 单位: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第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