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信息技术提升途径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教师教育信息技术提升途径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教师教育信息技术提升途径研究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逐渐普及应用,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提升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对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必然要求与首要任务。本文主要对新媒体视域下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途径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研究与实践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新媒体;教师;教育;信息技术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教育领域出现了明显的改变,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党的报告指出,要加快教育现代化。教师应积极、主动地适应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等新技术变革,抓住各种机遇、采取科学策略,实现教育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有效应用。

一、营造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环境

开放性是信息技术的一个显著特征。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打破了以往时间、空间对教育教学的禁锢,改变了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想要有效提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必须改变以往“为完成任务而实施培训”的现象,转变为引导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把握好培训与应用、当前与长远的关系,为教师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营造良好环境。

(一)处理好能力培训与能力应用的关系。提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是以“提升应用能力”为基本要求,但其内涵在于教育活动实践中体现“提升的能力”的价值,而并非是应用培训、学习等活动达到“应用能力提升”之后的畏缩不前。实践过程中,学校以及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营造良好的环境,为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具体来说,一是要推动数字化校园、智慧校园建设,购置硬件设施,构建硬件环境,加快应用终端平台建设,如打造学科实验室,使信息技术能够顺利融入课堂;二是要完善软件环境,包括教学资源、策略指导、应用模式等[1]。

(二)处理好适从当下与引领未来的关系。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不仅要适从当下实际情况的需求,还要注意引领未来,应把握好两者的平衡点。也就是说,既不可过度强调当下困难而困顿不前,又不可过度强调引领未来而虚实断裂。培养、提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应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同步进行。在此基础上,也要适度超前,顺承新的革命起点,也就是人工智能发展必然带来的未来教育改革,为人机结合、人机协同、深度学习的未来教育形态预留衔接空间。

二、提升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为了实现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引导教师形成计算机思维。同时,信息技术思维教学,也是实现课堂与信息技术实质性融合的有效手段。信息技术思维教学的实现,关键在于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思维能力,将其转化为课程应用能力,并有效融通计算机思维与学科思维。鉴于此,必须引导教师树立计算机思维,促进其信息技术素养的提升,从而提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一)理论知识培训。通过加强理论知识培训,丰富教师的理论知识,使教师全面了解、认识计算机的计算方式、原理及视觉、语言、模拟仿真等功能在辅助教学方面的优势,并掌握计算机的局限性,包括无主观世界、无主观能动性以及无社会性等。

(二)鼓励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有机融入计算机技能。应引导教师将所学技能融入学科教学,贯彻到教学设计中、课堂教学中,将人的情感优势、信息技术的理性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唤醒教育,打造高效课堂。与此同时,在应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还要注重学生科学精神、社会公德的培养以及优良品格的塑造,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三)校企联合实训。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单纯依靠理论讲解是不可能完成的,还需要加强实践培训。作为信息技术产品的生产者,企业在信息技术研发、信息技术应用实践方面,要远远超过学校。应积极构建校企联合实训平台,实现“产、学、研、用”间的直接对话,使教师可以对信息技术产品进行直接观察,掌握信息技术技能。提供便于使用、可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优质信息技术产品,是企业的职责,并要为教师提供优质的研修内容,从而促进培训支撑能力的强化。

三、改善教师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流程

流程再造理论提出,为实现整体效益的优化,必须坚持因时制宜的原则,对原有流程进行再设计,将核心资源整合到关键环节。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也要根据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的要求,改变以往“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中的“等级考试”及过于看重行政数量的“为任务而培训”,在原有培训的基础上,转变为培训应用结合,并将实践应用当作重点来抓[2]。这也就意味着,要将资源整合到实践应用及持续发展方面,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训内容更有实践性。使教师达到学以致用的境界,前提在于培训内容具备实践性的特征。实践性课程与日常教学实际存在密切的关联,比较容易被教师吸收、消化。调查发现,一线教师比较喜爱可以现学现用、拈来即可用的培训内容,对经过复杂思维形成的高深理论,通常是敬而远之。其原因在于,教师所教对象、所处行业环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高深理论的需求并不高。

(二)评测指标更有发展性。一是“评”的发展性。在各种评选活动中,包括公开课、示范课、优秀应用案例以及教学技能比赛等,均要坚持以教师为本的原则,并要适当侧重于评价教师对信息技术的与时俱进应用新成果。教育管理部门,应尝试设立信息技术应用示范校、示范区以及实验区等,达到以评促用的效果。二是“测”的发展性。应注重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发展潜力与发展过程,不应单纯依靠“等级考试”进行测量,而是应当通过能力提升,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三)应用机制更有主动性。为了在学科教学中更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必须确保应用机制的主动性,同时,也是将技术能力转化为应用实力的“催化剂”。对于教育政策提供主体,应积极构建科学、可行的主动应用机制,调动教师的应用积极性,在备课环节、课堂教学环节以及科研课题、教研活动、科技育人、学科发展探索等中贯彻落实信息技术成果的应用,实现对信息技术成果的最大化应用,使信息技术能够为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培养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的引领团队。专家团队是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领头羊”,承担着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良性发展的重要使命。专家团队应全面了解教育教学实践中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情况,调查分析教育与数字校园、智慧教育、物联网、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技术的融合趋势,并要熟练掌握学科课堂与信息技术产品的有效融合技能,不管在信息技术产品使用还是在理论上,均要掌握话语权[3]。综上所述,新媒体时代下,应从营造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环境、提升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改善教师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流程、培养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的引领团队等方面入手,建立教育信息技术的实践应用体系,改变传统教学形态、课堂行动,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推动教育信息化。

【参考文献】

[1]王永喜.基于“三通两平台”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策略探讨[J].新课程研究,2020(14).

[2]王素芳.小学全科教师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以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12).

[3]冯爱元.浅议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策略[J].甘肃教育,2020(04).

作者:戴昶舒 鲍铁文 邵鹏飞 单位:沈阳广播电视大学 沈阳科技学院 沈阳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