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浅论(5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浅论(5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浅论(5篇)

第一篇:如何搞好初中信息技术教育

一、信息技术教学中现实面临的问题

我校自开设初中信息技术课以来,由于各种原因使学校计算机教学设施不足。导致了信息技术课跟不上教学要求。我校仅有学生机房一个(且没有投影设备和多媒体网络电子教室)多媒体教室两个。在此条件下,如何做好信息教育就成了摆在面前的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为此,我做了一些思考和尝试。下面和大家初步探讨现实条件下的信息技术教学思路和方法。

二、教学模式的思考

由于我校教学条件有限,在机房边讲边练的模式,会由于学生的操作不能统一管理,无法进行教学演示等原因导致教师的讲授效果甚微。对于这种情况我推荐讲练分离的模式,根据实际需要,有时在教室上课,有时在机房练习。需演示教学的课程如WINDOWS使用、WORD文字编辑、EXCEL电子表格等,教师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演示,而学生练习则在机房进行。以WORD文档编辑为例,教师可以先在有投影仪的多媒体教室上课,将WORD文档编辑进行讲解并演示,再请同学演示操作,第二次课就给学生布置任务,让他们上机完成。这样学生通过在第一节课上听、看基本掌握操作方法,上机课通过自己实践,进行巩固学习。上机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学习:学有余力的同学,在完成任务后,可深入学习其它知识;而后进的同学,也可以循序渐进地学习,教师也可花较多的时间用以辅导后进同学,既保证了课容量,又提高了课堂效率。在教学过程中还应结合其它教学法,如问题教学法、课堂讨论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还必须加强机房内的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三、让信息技术贴近生活

由于学校计算机资源的缺乏,可以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去学习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贴近生活,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能顺利通过信息技术考试,但是却不会安装软件,以及在现实中应用计算机。计算机与现实生活的脱节,导致日常生活中出现很多尴尬局面:在浩如烟海的因特网信息中找不到急需的信息;在搭乘飞机出行时不能在网上订到机票;在电话费咨询系统的电子触摸屏幕前无从下手等。我主要在以下几方面教导学生在生活中使用信息技术。

1.网上数据的搜寻

网络数据浩如烟海,如何才能有效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面对这种情况,结合课本给学生讲解搜索引擎如谷歌、百度等,也可以用数据搜索结合“探究”来学习。如让学生编写“去XX地旅游”的报告;去网上寻找去该地的最佳交通路线,到了该地看什么,有什么历史古迹、风俗人情、土特产品。学生在协作讨论的基础上分析在何处找何种资料,在网上哪里可以找到交通路线,哪里可以找到当地特色饮食,哪里可以看到最具代表的风土人情等,使得多学科知识得到重组、综合,在活动中学会了交流,培养了团队精神,也学会了使用信息工具。

2.软件应用理念的培养

我们课本讲的主要是WIN98以及OFFICE2000的组件,但当学生步入社会时会发现所学早已过时,所以如何培养学生的软件应用理念就尤为重要。软件应用理念,就是一种演绎的学习方法,了解一般软件的设计思路和风格。简单说,如WORD在“文件”菜单中进行文件保存,那么,我们要在EXCEL里保存文件是否也要去“文件”菜单进行设置呢?进而推广是否大多数软件都在“文件”菜单对文件进行保存操作。这种软件的基本应用理念不会随软件版本的提高而改变,这就是我们要教给学生的软件应用理念。

3.现实计算机应用的解析

在现实中计算机应用的方面很多,从理论联系实际出发能使学生能更好的使用计算机这一工具。在计算机网络关于局域网一课中,我曾经使用“网吧老板是如何赚钱的!”的题目,来说明局域网的连接以及现在网络的收费方法,引起学生的很大兴趣并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更结合现实中民航、铁路的售票系统如何订票来指导学生在网上订票等。

4.软件的安装

教学中针对大多数学生不会安装应用软件及系统软件的问题。思考分析主要是由于学生在上机实践中没有机会进行这方面的学习,光看课本安装步骤过程太多难于记忆。针对这一情况,安排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后可以自由安装软件,让学生参与机房的维护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学习到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的安装。

5.简单的计算机硬件识别及组装

简单组装计算机是计算机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而由于缺乏实践,学生通常自己没有组装能力。笔者在学生学习计算机组成理论时,就以实物如鼠标、键盘、内存、硬盘、CPU等展示给学生观摩,观摩过后请同学来进行简单的组装,尤其是主机后各个接口的连接,更是学生学习的重点。

四、素质的培养

依据“五育并举,德育为首”的教育思想,在计算机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为国家建设培养一大批有用的世纪人才的迫切需要。计算机是一支剑,我们不但要让学生如何学会用这支剑,更要培养好用剑的人。学生知识学好了,但是应用所学知识更好的服务社会还是用所学知识危害社会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在教学中我们以当今国内外IT业的一个个传奇故事来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如金山集团董事长求伯君的故事教学生专一的学习态度;《征途》的老板史玉柱的创业经历教学生百折不挠的精神;腾讯董事长马化腾的成长历程教学生执着的生活观等。

总之,教无定法,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采用不同的教育手段,但是我们的目标是相同的,那就是我们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和正确的价值取向,真正把素质教育推向前进。

第二篇: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方法

在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信息的时代给人们的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带来了很大的改革和方便。信息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对于我们这些山区的学生要学好这门课程,引入学生到学习这门课程的领域空间来,教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来说,每个星期才有一二节信息技术课,在这么短的学习时间里,要想获取知识和完全掌握知识是一项难度。我们这些山区的学生百分之八十的家庭都是没有电脑的,对电脑的接触更是甚少。初中信息技术是要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了解、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形成一个良好的文化素养,为其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因此,学生学到多少,取决于教师“怎样教”与学生“怎样学”的双边互动关系显得非常重要。通过这些年的信息技术教育,要使学生充分掌握信息技术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树立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我记得在上第一节课的时候,有个学生问我学这门信息技术课有什么作用。从这个问题可以引发出还有多少学生有这种疑问,同时充满着好奇心。作为教师上好第一节课对激发学生的兴趣影响是非常大的。例如:现在最流行的网上交流工具“腾讯QQ”可以进行实时的文字、音频、视频一体的交流。“网上学校”可以使老师、学生、家长在网上学习与交流,无须在同一个教室里面进行面对面的学习,没有时空的限制;“可视电话”可以不仅和对方通话,而且还能看到对方影像,如同身处一地;网上银行“一卡通”无需钞票的社会可以使一卡走遍天下;还有网上会议,网上购物,网上医院以及办公自动化等等。这些都是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为教师讲清这些例子以后,学生的心目中对信息技术有了初步的印象。因为对于上面所举的例子当中,有的学生可能没有听过更没有看过,更没有亲身体验过。

二、创设良好的学习动态

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一定首先要渗入情感,激发学生的激情,使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学生对计算机的发展、基础知识不喜欢听,更不愿意去记,在上课时往往只喜欢玩游戏、聊天、听歌等。我抓住学生这种心理,在教Word(文字处理)时,展示一些老师与同学制作的美观、漂亮色彩的作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信心,使学生带着问题去想自己也怎样做出这样的作品来。学生喜欢制作一些带有美观图片、漂亮色彩的作品,如生日贺卡、教师节贺卡等。然后,根据学生制作的作品进行评价,指出好的一方面及不足之处,以表扬为主。到上课结束时,展示一些现成的学生作品,让大家一起来评价哪些是美的,有特色的,布局合理的。通过这样的范例,不仅能认识作品,而且可以开阔学生的作品欣赏视野,提高学生作品的创意,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作用。

三、注重课堂教学中的“演示法”

演示法是信息技术课教学中主要教学方法。对于模仿能力比较强的中学生来说,直观形象的演示更容易接收和掌握。课堂中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广播”功能,给学生演示实际操作的过程、结果,使学生头脑里面有一个直观的认识,然后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示再自主去学习、探索,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创新和观察能力。在使用演示时,要适时、适当地演示,不能过多地演示,没有重难点,这样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降低教学效果。同时也可以给出直观的教具及多媒体课件,在演示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做好指导和启发,指出观察的重点、难点,提醒学生注意哪些是容易忽视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加强学生的主体学习

计算机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学生上机通过手、眼、心、脑并存同时进行学习。以学生为主体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那么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最能体现出这一点。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并不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教师只在学生操作时,给予适当的指点,缺少必要的教学组织,是完全错误的。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对于一节课的设计,组织学生研究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对操作的关键步骤进行必要的强调,操作内容的安排,这都与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密不可分的。例如在讲WindowsXP的鼠标操作时,鼠标的操作可以分为单击、右击、双击、指向、拖动,在这五种鼠标操作中双击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很多学生在双击的时候不是速度太慢就是两下单击时不连续,那么在指导学生时,老师的手点击在学生的手背上,使学生的头脑里面有一个感性认识。然后,学生再根据这种感性认识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因此这种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非常有效的,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

五、注重学生的实践成果

对于学生来说,往往非常注重自己一节课的操作实践作品成果。我经过总结和观察,发现只要教师每讲完一个知识点,同学们对老师所讲的知识点操作完成以后,达到教师作品成果要求,每位同学都是非常兴奋的。对于作品成果比较快完成的,应及时给予适当的评价与表扬,这样能促进学生学习的信心,使同学与同学之间也能产生一种竞争意识。但对于我们教师来说,不能过分注重学生的作品成果。因为有的同学接受能力较差,在一节课的有限操作实践时间里,很难完成,会导致偷袭他人的作品成果来应付教师的检查,这样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能影响学生基本操作技能训练,从而对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就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我觉得在注重学生的作品成果的同时,也应注重知识的应用,这样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当然,在实际的信息技术教学中还有很多的教学方法。上面几点是我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总结出来的一些方法,那么教者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探索,做到因材施教,总结出更多的教学经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事业。

第三篇: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育

摘要: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教学;信息技术;教法漫谈

信息技术课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一、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将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之一。对于21世纪的学生来讲,我们应努力培养他们基本的“信息素养”。

(一)信息获取的能力。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主动地、有目的地去发现信息,并能通过各种媒体,如互联网、书籍、报纸、电视等,或者自己亲自调查、参观等,收集到所需要的信息。

(二)信息分析的能力。能够将丰富的获取到的信息进行筛选鉴别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判断它的可信度,然后对认为真实有用的信息进行分类。

(三)信息加工的能力。将不同渠道获取的同一类信息进行综合,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重新整理组织、存储,并能够简洁明了地传递给他人。

(四)信息利用的能力。利用所掌握的信息,使用信息技术或其他手段,分析、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二、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

教育家苏姆林斯基曾说过:“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因此,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索的愿望。利用中学生喜爱游戏这一特点,在鼠标练习中,我让学生玩WINXP自带的扫雷和接龙游戏,在探索游戏中掌握操作技能。让学生自始至终愉快地学习,尽力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当今世界正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不断创新,高科技的迅速产业化,使得经济持续增长。而在这一时代,起核心作用的是知识创新,它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是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革命性力量。因此21世纪需要的是有创新意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鼓励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学会独立思考,突出创新意识的培养,强调创新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首先要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环境和机会,给学生留有更多的思维空间,不须面面俱到,包办学生所做的一切。只有在自主学习的环境里,学生才有可能发挥创造性,体验创新的乐趣。例如:在讲WORD图文混排时,需要用到绘图工具栏,我只是把工具栏上重点工具,如阴影、三维效果、填充、自选图形等提示了一下,具体的操作留给学生自己完成。学生们凭着他们敏锐的观察,丰富的想象,做出了一幅幅好的作品。

四、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而相应的信息应是与中小学生各科的学习内容相关的知识,这就产生了信息技术课程如何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的问题。课程整合是指用不同课程的素材和能力整合在一起,使学习的目标处于一个具体的,现实的情况,要求用到多种知识和能力。现代教育引入了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提出了以超媒体方式组织教学信息的思想,这就为信息技术课程与其它学科课程的整合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整合,就是以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作为载体,把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去,从而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又能培养学生解决其他学科问题的综合能力。结合初一语文教学,我校采用的“计算机与语文识字教学整合”就是一个比较成功的例子。它主要是利用多媒体识字教学软件,让学生观看生字的笔画、笔顺、部首、间架结构、正确读音和汉字编码,同时跟随教学软件进行听、说、读、写、打(打字)的训练,通过人机交互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检查和自我提高。

五、注重青少年信息道德的培养

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之际,人们往往只看到了它所带来的巨大利益,而忽视了信息技术中某些不利因素给青少年成长造成的干扰和不良影响。例如:在互联网上除了大量丰富的学科知识外,也有许多不健康的内容,有时还有计算机犯罪,计算机病毒肆虐等,而这些正是信息技术教育中容易忽略的问题。因此在学习网络这一章时,我不仅向讲解英特网的优秀之处,而且不断向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信息伦理道德。另外教师除了本课程教学外,还要以自己的模范行动来教育学生,使他们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能够在信息的大海中正确把握人生的方向,以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道德。

未来21世纪信息社会的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实现,对教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从培养模式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培养目标上,要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高度创新能力和使用信息化手段能力;在培养内容上,教育需要对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主要侧重在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具有自我获取知识和更新知识的能力;在培养方法上,教育需要更新观念,要寻求新的模式和传播手段,以适应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的需要。

第四篇:小议初中信息技术教育

摘要:在初中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课,需要信息技术教师对教学组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师生关系等各个方面进行改革。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应使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都得到充分的体现。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主导体味;主体地位

21世纪,人类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意识、具有处理信息的能力,基础教育特别是学生的启蒙教育更应承担起培养这种素质的职责。再者,当今的世界,人类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内容的现代科技竞争日趋激烈,各国政府普遍加大了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力度。我国也意识到培养学生信息能力的重要性,国家决定:从2001年秋学期开始,逐步把信息技术课作为全国中小学生的必修课。

在初中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课,需要信息技术教师对教学组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师生关系等各个方面进行改革。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应使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都得到充分的体现。教师主导地位体现在:(1)课前准备(包括教学设计、资源准备、课件设计等);(2)上课时对课堂的控制。信息技术课大部分内容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来进行的,该学科存在多种互动,其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创新是模式转变的难点所在。

此学科教学需要实施网络互动模式来进行教学,因此,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变更复杂、更有意义。教师不但要熟悉教学内容,备好课本,而且还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搜集与教学相关的内容、可以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的资料来制作网络课件。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设计要在制作的课件中体现出来,对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可能会提出的问题要做出适当的预测,并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要在课前对课件进行精心的设计。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适当发动学生积极参与资料的搜集与材料的整理、加工,在参与的过程当中对新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已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因此,教师对教学的控制有很多种方法:

一、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内容

当今社会,信息瞬息万变,知识频繁更新,学生对新知识充满好奇心,我们应跳出教科书,教学生一些新的知识,如制作网页,制作动画,等等。让学生通过实践,初步学会一些知识,拓宽知识面,锻炼操作能力,提高学习的自信心,使他们爱上这门课。

二、课堂教学组织以项目活动为中心

信息教育技术这门学科的内容包含有其他学科的内容,作为信息教育技术教师,可以借助项目活动来融合各类知识。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是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之一,但是初中信息技术教育课不是单纯的计算机课。信息教育技术课应在立足于项目活动的教学中将信息技术学习的知识融入到综合知识的学习中,教学生遇到不懂的知识如何到网络上查找,使多学科知识在活动中得到重组、综合;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使学生学会使用信息工具。

三、教学内容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应以学生为中心来组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创新信息。教师可从各类期刊、报纸、光盘等媒介中精选适合初中教学的内容。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与上网条件时,应关注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从而有计划地采取措施,防患于未来。如建立校园网络的信息组织过滤机制,增强学生抵制和拒绝信息污染的免疫能力。

四、利用网络课室操作平台监督学生

利用网络课室操作平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监督,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对遇到困难的学生及时提供帮助,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进行及时的补救。利用自制课件引导学生围绕学习的中心内容进行自主探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提出学习目标、课堂作业等要求。及时反馈信息,让学生尽快了解老师对学习的评价。对课堂气氛的调动和控制,以及及时发现学生的其它问题。

五、运用信息技术质疑问难,激活思维,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从培养学生质疑问难开始,信息技术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引导他们多角度地思考问题,逐渐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之,信息技术课与其他学科既有共性,也有不同之处,它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缺少现成的教学经验供我们借鉴;而且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一门飞速发展的技术,需要每位信息技术课的科任老师认真去摸索,总结。

第五篇:对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几点见解

信息技术是近年来新开设的一门基础必修课,丰富了中学生的课堂,缓解了紧张的学习情绪,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学到了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技术。所以,信息技术不断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在这里,与大家一起交流与思考。

一、德育为本

一方面,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之际,人们往往只看到了它所带来的巨大利益,而忽视了信息技术中某些不利因素给青少年成长造成的干扰和不良影响。在互联网上除了大量丰富的学科知识外,也有许多不健康的内容,有时还有计算机犯罪,计算机病毒肆虐等,而这些正是信息技术教育中容易忽略的问题。另一方面,在我校,学生多电脑少,有一部分学生没有电脑,所以通常电脑课会“蜂拥而来”,安全得不到保障。我们要教育学生舍己为人精神、事事先想别人、彼此协作等道德品质。现在人们的道德底线太差了,不为别人着想,自私为已,为了利益,开黑网吧,伤害了青少年。与此同时,培养学生讲究卫生、爱护机房设备的良好品德。在机房张贴“垃圾入篓”、“请爱护机房内设备设施”等标语,学生在上机前将手脚洗干净,穿鞋套入机房,坚决制止学生带零食及水进入,让大家拥有清洁的上机环境。在培养方法上,教育需要更新观念,要寻求新的模式和传播手段,以适应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的需要。

二、培养安全意识。

不能删系统文件,不更改计算机内的设置,不设密,不发表不健康的言论,未经同意不看别人的文件,同时对自己的文件设密。上网后会面临“病毒”的威胁,引导学生不浏览不健康的网站,不随意点击不明的链接,随时用教师机监视学生电脑屏幕,发现问题,通报批评,严惩不贷。同时注意机房内有没有冒烟、异味、冒电火花、异响等现象。

三、培养合作精神

往往电脑少学生多,尽量让学生自己合理分配电脑,如果学生自己无法分配好,再由班干部组织分配,最后才由老师处理。每节课都布置任务,进行分析、探讨、操作来解决完成任务,在这过程中,让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也提高了活动效率。

四、艺术与技术结合

课堂的教学气氛和师生关系应是民主、友好、善意、充满爱心、幽默风趣的。师生之间浓厚的感情是从课堂中的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要让学生知道老师是为他们好,不能产生不好的情绪。当然老师必须要付出,真正的付出,发自内心地付出,视生如子,才能让学生真感受得到这种“师爱”的存在。

五、注重能力培养与知识学习相结合

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显得至关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上尝试:(1)运用外部诱因调动学生学习电脑的积极性。可分为理论引导和实践引导。理论引导就是教师利用自己对电脑的丰富知识去引导学生产生兴趣,实践引导就是教师要利用自己对电脑的熟练操作的优点,来引导学生产生兴趣。(2)采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来传授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生动性和积极性。可分为故事比喻法和实物比喻法,这两种方法是根据计算机的软、硬件而定的方法。故事比喻法就是把计算机理论知识以讲故事的形式来传授知识的方法。(3)教师讲授理论后,再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实践,逐步培养能力。上这门课我们要有创新的意识。理论课的目的是提高知识,理解操作的目的和原理。达到知识的升华,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让学生自主的培养出独立操作的习惯,理论与实际是对等的关系。以达到丰富多彩的课堂效果。

六、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地球村”一词早已家喻户晓,信息化社会中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主动地、有目的地去发现信息,并能通过各种媒体,如互联网、书籍、报纸、电视等,或者自己亲自调查、参观等,收集到所需要的健康的信息。并且能够将丰富的获取到的信息进行筛选鉴别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判断它的可信度。将不同渠道获取的同一类信息进行综合,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重新整理组织、存储,并能够简洁明了地传递给他人。利用所掌握的信息,使用信息技术或其他手段,分析、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未来的世界正在进入网络信息时代,有的国家明确指出“网络干预”可视为“战争行为”,无人战斗机可根据IP地址直接攻击服务器。同时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不断创新,高科技的迅速产业化,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鼓励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学会独立思考,突出创新意识的培养,强调创新能力的提高。要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环境和机会,给学生留有更多的思维空间,不须面面俱到,包办学生所做的一切,让学生有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

总之,尽力发挥这一科目的积极作用,抑制其消极作用。让学生健康成长,为祖国建设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