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育有效教学探讨(6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信息技术教育有效教学探讨(6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信息技术教育有效教学探讨(6篇)

第一篇:谈谈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中的有效教学

摘要:如何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一项重要课题。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五个方面入手,结合相关实例,阐述了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教育资源

信息教育中教学的有效性,关键在于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吸收速度,以及在课后自学中的主动性。所以,如何利用教学设施来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就毋庸置疑成为现阶段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1]。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有效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一、调用各种教学资源,使学生充分理解信息教育的必要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是古人告诉我们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在信息教育中也是一样,我们应该充分调用相应的教育资源,比如多媒体教育、信息技术创新指导、联合企业等来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欲望,通过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明白信息教育的重要性。只有让学生深刻理解学习信息技术的必要性,让他们明白信息教育不仅仅是应试教育的一部分,才能全面地挖掘学生学习这门功课的潜能。同时,我们必须认真地向学生阐释现阶段学习信息技术的意义,包括以上的各种途径及其他一切有效的教育方法。同时,对于现阶段的初中信息教育工作而言,应顺应苏教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优化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引导学生顺利实现课程学习目标。

二、课堂教育中教师捕捉学生的弱项,集中教育,各个击破

笔者通过相关的调查发现,其实大部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时候都存在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学生一旦被课程学习中的一部分障碍羁绊住,大都会选择放弃继续深入探究。这种现象严重影响课程教育的进一步进行,所以,笔者的意见是:①首先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信息技术基本教育。②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尤其是在上机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布置相关作业,通过对作业的订正,总结出学生普遍存在的弱项所在。③对学生普遍的弱项抽时间进行集体教育,并做相应的抽样检测,用以掌握学生的吸收情况。④对于学生在学习中的个别问题,单独对学生进行辅导。只有做好以上四点,才能大幅度地解决学生的问题,从而让课程的学习更加顺畅。

三、组织多样化的活动,激励学生进取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尤其是信息教育,到了刻不容缓、亟待提高的时代,而学生才是真正改变中国在信息教育中弱势的主体。针对这种紧迫的局势,笔者建议各个初中信息教育者要或多或少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从而让学生在你追我赶的氛围中增强学习斗志。比如在笔者的教学中就运用:①开展初中生打字速度比赛;②OFFICE文件处理活动;③网络浏览有效信息完成任务的活动,等等。通过以上诸如此类的活动,学生在死气沉沉的课堂中找到了激情,同时掌握了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基础性知识。

四、绘声绘色教育,让课堂氛围轻松

课堂教育与上机教育相比虽然是理论性占优势,但是不可否认它在学生理解知识中的重要地位。理论教育中的有效性会对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造成一定影响。笔者在多年的教育工作过程中,发现学生对生硬的课程设置非常反感。对于现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而言,必须结合课本上最苦涩的知识,认真解读,并总结出可以让学生容易理解的内容。如,在讲计算机硬件时,笔者采用的是实物加讲解的方式。上课时,笔者把一台淘汰主机开膛破肚后,对主机箱内的各种硬件设备一一解说:“假设把这么一个‘解剖’的电脑看做一个工厂。那么,它的机箱就是厂房;主板成了控制台;CPU就是机床;硬盘就是仓库;内存就是机床旁边堆放原料和成品的一块空地。当需要加工一批产品时,首先要从仓库(硬盘)里取原料或者直接将原料(数据送到(通过键盘等输入设备)机床(CPU)旁边(即内存)堆放起来,由于堆放原科的地方距机床很近,因此取用(读取)的速度很快。原料加工完毕后不是立即放回仓库,而是仍然放到堆放成品的空地旁(内存)暂时存放起来,到时候可以将成品放叫仓库中去。”经过此番解释,学生觉得一下子知道了好多原来根本不懂的东西:原来,电脑既不可怕又不神秘,对于它“只有无知而无不可知”。

五、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优生帮后进生

在整个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过程中,各个同学由于天资的不同,不可避免地会有层次上的不同,所以,让优生帮后进生就显得非常有意义。笔者做过一个调查,优生用自己的方式帮助一个后进生,自身的学习能力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而后进生则会以非常快的速度上升到中等生的行列。值得指出的是,有一部分后进生在得到优生的辅导之后,学习中遇到的某些顽固障碍突然破除,一跃成为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佼佼者,这是令笔者非常欣慰的。

通过以上对信息教育中有效性的相关分析,笔者认为只有每个信息教育者只有身体力行充分调用资源,鼓励学生思考;教师为主导,对学生的弱项各个击破;组织活动,使学生劳逸结合;课堂上的教育方式富于创新;可以使信息教育在现阶段的发展中有所改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教学方法的创新不仅仅局限在笔者所列,我们每一位教育者都必须着眼于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利用能力,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利用各种合理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真正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将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需求的现代化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于坤.浅谈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J].学周刊:B,2012,(5):147.

第二篇:探析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中的有效教学

摘要:众所周知,新一轮课改正在全省如火如荼进行着,对于基础教育中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让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在新的形势下得到更加合理有效地发展,以更丰富更完善的手段来丰富当前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这已然成为当前课改的一个重点话题。许多在基础教育工作的第一线高中信息技术老师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这其中便是高中信息技术学中如何有效创设情境,利用隐性教育手段来丰富完善现代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我们知道,当前教育的主要方式是显性教育,它是指通过有直接的、有意识的、外显的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自觉受到影响的教育。显性教育具有目标明确、过程可控、效率显著等特点和优势,由于它高效、可控,所以成为平时教育最常用的方式。但显性教育也有其自身的弱点那就是显性教育的意图过于明显和外显,倾向于集体灌输,它容易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也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所以单纯的显性教育容易让学生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如何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一项重要课题。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五个方面入手,结合相关实例,阐述了高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教育资源

信息教育中教学的有效性,关键在于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吸收速度,以及在课后自学中的主动性。所以,如何利用教学设施来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就毋庸置疑成为现阶段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1]。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就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有效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1.调用各种教学资源,使学生充分理解信息教育的必要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是古人告诉我们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在信息教育中也是一样,我们应该充分调用相应的教育资源,比如多媒体教育、信息技术创新指导、联合企业等来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欲望,通过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明白信息教育的重要性。只有让学生深刻理解学习信息技术的必要性,让他们明白信息教育不仅仅是应试教育的一部分,才能全面地挖掘学生学习这门功课的潜能。同时,我们必须认真地向学生阐释现阶段学习信息技术的意义,包括以上的各种途径及其他一切有效的教育方法。同时,对于现阶段的高中信息教育工作而言,应顺应苏教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优化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引导学生顺利实现课程学习目标。

2.课堂教育中教师捕捉学生的弱项,集中教育,各个击破。

笔者通过相关的调查发现,其实大部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时候都存在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学生一旦被课程学习中的一部分障碍羁绊住,大都会选择放弃继续深入探究。这种现象严重影响课程教育的进一步进行,所以,笔者的意见是:①首先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信息技术基本教育。②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尤其是在上机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布置相关作业,通过对作业的订正,总结出学生普遍存在的弱项所在。③对学生普遍的弱项抽时间进行集体教育,并做相应的抽样检测,用以掌握学生的吸收情况。④对于学生在学习中的个别问题,单独对学生进行辅导。只有做好以上四点,才能大幅度地解决学生的问题,从而让课程的学习更加顺畅。

3.组织多样化的活动,激励学生进取。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尤其是信息教育,到了刻不容缓、亟待提高的时代,而学生才是真正改变中国在信息教育中弱势的主体。针对这种紧迫的局势,笔者建议各个高中信息教育者要或多或少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从而让学生在你追我赶的氛围中增强学习斗志。比如在笔者的教学中就运用:①开展高中生打字速度比赛;②OFFICE文件处理活动;③网络浏览有效信息完成任务的活动,等等。通过以上诸如此类的活动,学生在死气沉沉的课堂中找到了激情,同时掌握了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基础性知识。

4.绘声绘色教育,让课堂氛围轻松。

课堂教育与上机教育相比虽然是理论性占优势,但是不可否认它在学生理解知识中的重要地位。理论教育中的有效性会对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造成一定影响。笔者在多年的教育工作过程中,发现学生对生硬的课程设置非常反感。对于现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而言,必须结合课本上最苦涩的知识,认真解读,并总结出可以让学生容易理解的内容。如,在讲计算机硬件时,笔者采用的是实物加讲解的方式。上课时,笔者把一台淘汰主机开膛破肚后,对主机箱内的各种硬件设备一一解说:“假设把这么一个‘解剖’的电脑看做一个工厂。那么,它的机箱就是厂房;主板成了控制台;CPU就是机床;硬盘就是仓库;内存就是机床旁边堆放原料和成品的一块空地。当需要加工一批产品时,首先要从仓库(硬盘)里取原料或者直接将原料(数据送到(通过键盘等输入设备)机床(CPU)旁边(即内存)堆放起来,由于堆放原科的地方距机床很近,因此取用(读取)的速度很快。原料加工完毕后不是立即放回仓库,而是仍然放到堆放成品的空地旁(内存)暂时存放起来,到时候可以将成品放叫仓库中去。”经过此番解释,学生觉得一下子知道了好多原来根本不懂的东西:原来,电脑既不可怕又不神秘,对于它“只有无知而无不可知”。

5.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优生帮后进生。

在整个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过程中,各个同学由于天资的不同,不可避免地会有层次上的不同,所以,让优生帮后进生就显得非常有意义。笔者做过一个调查,优生用自己的方式帮助一个后进生,自身的学习能力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而后进生则会以非常快的速度上升到中等生的行列。值得指出的是,有一部分后进生在得到优生的辅导之后,学习中遇到的某些顽固障碍突然破除,一跃成为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佼佼者,这是令笔者非常欣慰的。

通过以上对信息教育中有效性的相关分析,笔者认为只有每个信息教育者只有身体力行充分调用资源,鼓励学生思考;教师为主导,对学生的弱项各个击破;组织活动,使学生劳逸结合;课堂上的教育方式富于创新;可以使信息教育在现阶段的发展中有所改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教学方法的创新不仅仅局限在笔者所列,我们每一位教育者都必须着眼于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利用能力,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利用各种合理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真正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将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需求的现代化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于坤.浅谈如何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J].学周刊:B,2012,(5):147.

第三篇: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的有效教学策略

【摘要】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促使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式乃至整个教育思想、教育理论进行全新的变革,但是对于信息技术的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阐述分析当前我国大多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对教师改进信息技术教学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建议

信息技术学科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学科,有由于其发展的时间不是很长,所以很多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一定的体系。另外,信息技术教学岗位的教师都比较年轻,对教学的把握不够到位,因而在教师所实施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1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师资队伍年轻

由于信息技术学科兴起较其他学科比较晚,所以,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队伍年龄结构与其他传统学科相比,整体年龄比较小,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匮乏,这也是目前全国普遍存在的一个客观实际情况,对于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发展是不利的。

1.2备课不充分

信息技术教师本身的课时量很大,往往一个人要带2-3个年级的信息技术课程,还有诸多其他事情要做。所以留给教师的备课时间很紧张,时间仓促,关于信息技术案例教学的资源很少,造成了教师只是将基本知识点罗列出来,很多时候靠自己的课堂发挥。通常完善的教案和上课时的知识素材以及情景任务设计,也只是在应付上级听课检查时才做的。

1.3教学模式单一

信息技术教师的授课方式仍然是以网络电子教室控制学生端,学生盯着自己的屏幕听课。小学生的自控能力往往比较差,这样的教学方式抵不住游戏的诱惑,所以,当教师在讲台上忘我地讲解时,殊不知很多学生煞费苦心,拔网线、破坏学生机管理软件,对教师的讲解充耳不闻,只为了自己一节课的自由玩耍。导致的结果就是:教师觉得课难上,教的内容学生提不起多大兴趣,不知如何改变,学生方面一旦知识枯燥乏味,和他们的实际生活没有多大关联,也没有考试考评的压力,还不如游戏之类玩得痛快,即对信息技术失去了学习兴趣,变成了他们的游戏课,放松课调查显示,学生之所以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很高,绝大多数是认为信息技术课堂他们有时间去上网玩游戏。

1.4课堂教学以传授知识和技能目标为主,忽略了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主要是针对学生讲解一些常用软件的用法及上网操作的基本方法,比如画图工具、word等软件的使用,网页的浏览等等,很多学生也只是会用这些工具来做一些和教师上课举例雷同的作品。教师上课对学生的启发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比较欠缺,学生只知道用这些工具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却并不明白这些软件在自己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去如何使用。因而对这些学习并没有多大兴趣。

1.5信息技术课堂缺乏人文主义关怀

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技术教师承担的更多是培训师的角色,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但是,学生不仅要学习科学知识,更需要完善其人格发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今网络上的内容良荞不齐,学生虽然在网络上能学到知识,但也遇到各种各样的侵害和诱惑,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有些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有些学生处于好奇,在网上浏览一些不健康的网站或是利用一些网上的小病毒去搞破坏甚至走上犯罪。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如何引导学生来辨别好坏,如何去处理一些突发情况,仍是信息技术教学所欠缺的。

2对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策略的建议

2.1加强自身业务素质建设,专注信息技术学科

信息技术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相比,首先是整体年龄偏小,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都很丰富的教师匮乏,再者信息技术学科年轻,本学科所积累下来的经验有限。所以,信息技术学科要取得长足发展,教师首先应该加强自身的业务素质,抓住每次宝贵的教学机会来进行探索,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尽快使自己和本学科发展起来,而不是整天抱着“混”的态度。

2.2多维度准备,认真备课

教师上课质量的好坏,备课是关键。信息技术教师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在备课上还不到位。所以,应该先从备课着手来提升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备课应该从内容、学生、教学方式等多维度来准备,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将备课环节准备好。

2.3开展多样的教学模式,不再拘泥于课堂空间

信息技术课教师应该切实转换自己的角色,从“领导者”“传授者”权威的角色中走出来,正确认识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充当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评价者、学习者,那么既能上好信息技术课,也能完善自己。

2.4注重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增加必要的人文关怀

在日常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应该深化对人文因素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作用,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促进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在运用网络时的一些最新动态,及时给予正确引导,使学生能够驾驭网络,防止其迷失其中。

【参考文献】

[1]傅钢善.现代教育技术[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万明秀,章洁.国内外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比较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0(2).

[3]杜春芳.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2010(5).

第四篇:试论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教学法

摘要:信息技术学科由于其学科的特殊性,在课堂教学中,时常会出现一些不如意的教学行为,致使课堂效率比较低,课堂上无效、低效的教学现象时有发生,极大地阻碍了新课改的实施,限制了学科的发展。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作为教师,必须具有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科学地运用教学策略,使学生乐学、会学、愿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有效教学

由于家庭教育及兴趣爱好等诸因素,导致学生个人在信息素养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教师要根据学生信息素养的实际状况,进行针对性的备课。此外还应注意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差异,各班的班风、学习习惯等均不同,一个教案不能在每班通用,要因班施教。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都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只有这样,即使课堂上出现了一些突发事件,教师也能“临危不乱”,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要想上好一堂课,备课很关键。但备课不等于写教案,备课包括钻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学生、考虑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写教案等。写教案只是备课最后一个环节。我们现在用的信息技术教材呈现多样性,且没有教参。而教材中的很多教学内容并不适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对教材进行再加工的能力。再说说学生,由于家庭、教育及个人爱好等因素,造成学生信息素养差异较大,上课前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信息素养的实际状况,针对性地备课。另外还要注意班级之间的差异,每个班的班风、学习习惯等都不一样,不能一个教案每班通用,看病要对症下药,教学也要因材施教。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这都需要教师在上课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只有这样,即使课堂上出现了一些意外情况,教师也能“临危不乱”,圆满地完成教学。

兴趣能够产生动机、引起注意、激起情趣、记忆牢固。浓厚的兴趣可以使感官、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能够最佳的接受信息,所以电脑教学应从兴趣入手。学生年龄较小,逻辑思维、推理思维能力较弱,许多电脑概念成人尚难以理解,如果强迫性地让他们学习一些深奥、难解的理论,这样就扼杀了学生的天性,只会让他们对电脑产生恐惧、反感的心理。倒不如由“趣”入手,利用他们对各种事物都有好奇心、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可塑性强的特点,让他们在愉悦、游戏、学习中接触电脑,并逐渐对其产生好感,激发兴趣,觉得电脑确实是自己的好朋友、好帮手。所以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消除学生对计算机的神秘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我们经常说“人的思想是从疑问开始的”,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引起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情绪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可见,有效的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整个教学过程推进和发展的重要动力。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计要具有启发性,给学生提供产生问题的情境,并提供学生自行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机会。比如:讲“保存网页内容”这部分内容时,非常简单,只要执行菜单“文件”中的“另存为”就可以保存当前网页中的所有信息了,但是如果能够对此进行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另存为”真的能保存网页中的所有信息吗?如果该网页中有Flash动画,用“另存为”可以保存下来吗?如果我要保存网页中的文字或有用的图片该怎么办?……这样不但能启发和拓展学生思维,也使学生产生探究的兴趣,从而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对于信息技术教学来说,小组合作是经常被提到的,通过小组之间成员的相会帮助学习,会起到比较好的效果。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与人合作,并与同伴交流思想的过程和结果”,不但充分地体现教学的民主,也给予学生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相互交流的机会,是学生取长补短、展现个性的舞台,因而,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很多的课堂上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教师要明确:提出的问题,有没有合作的必要。对于那些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就不需安排合作学习。只有那些学生单独不能解决的、并能最大限度发挥学生之间优势互补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合作,是为了学生发展的有效合作。其次在具体操作中教师至少应注意:①分工明确。让每一个学生在小组学习中都有事可做,使每人在小组学习中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人人都成为小组学习的主人。②建立机制。必须有意识的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让每个成员感到自己的行为会影响整组的学习结果,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尊重别人的意见,从而使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的局面。③适时引导。合作过程中学生活动相对分散,干扰因素相对增多,教师要成为学习小组的一员,参与学习活动,并通过提示、点拨、引导等形式,保证合作为提高课堂效率服务。

第五篇:浅析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中的有效教学

摘要:如何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一项重要课题。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五个方面入手,结合相关实例,阐述了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教育资源

信息教育中教学的有效性,关键在于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吸收速度,以及在课后自学中的主动性。所以,如何利用教学设施来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就毋庸置疑成为现阶段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1]。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有效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1.调用各种教学资源,使学生充分理解信息教育的必要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是古人告诉我们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在信息教育中也是一样,我们应该充分调用相应的教育资源,比如多媒体教育、信息技术创新指导、联合企业等来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欲望,通过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明白信息教育的重要性。只有让学生深刻理解学习信息技术的必要性,让他们明白信息教育不仅仅是应试教育的一部分,才能全面地挖掘学生学习这门功课的潜能。同时,我们必须认真地向学生阐释现阶段学习信息技术的意义,包括以上的各种途径及其他一切有效的教育方法。同时,对于现阶段的初中信息教育工作而言,应顺应苏教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优化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引导学生顺利实现课程学习目标。

2.课堂教育中教师捕捉学生的弱项,集中教育,各个击破。

笔者通过相关的调查发现,其实大部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时候都存在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学生一旦被课程学习中的一部分障碍羁绊住,大都会选择放弃继续深入探究。这种现象严重影响课程教育的进一步进行,所以,笔者的意见是:①首先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信息技术基本教育。②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尤其是在上机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布置相关作业,通过对作业的订正,总结出学生普遍存在的弱项所在。③对学生普遍的弱项抽时间进行集体教育,并做相应的抽样检测,用以掌握学生的吸收情况。④对于学生在学习中的个别问题,单独对学生进行辅导。只有做好以上四点,才能大幅度地解决学生的问题,从而让课程的学习更加顺畅。

3.组织多样化的活动,激励学生进取。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尤其是信息教育,到了刻不容缓、亟待提高的时代,而学生才是真正改变中国在信息教育中弱势的主体。针对这种紧迫的局势,笔者建议各个初中信息教育者要或多或少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从而让学生在你追我赶的氛围中增强学习斗志。比如在笔者的教学中就运用:①开展初中生打字速度比赛;②OFFICE文件处理活动;③网络浏览有效信息完成任务的活动,等等。通过以上诸如此类的活动,学生在死气沉沉的课堂中找到了激情,同时掌握了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基础性知识。

4.绘声绘色教育,让课堂氛围轻松。

课堂教育与上机教育相比虽然是理论性占优势,但是不可否认它在学生理解知识中的重要地位。理论教育中的有效性会对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造成一定影响。笔者在多年的教育工作过程中,发现学生对生硬的课程设置非常反感。对于现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而言,必须结合课本上最苦涩的知识,认真解读,并总结出可以让学生容易理解的内容。如,在讲计算机硬件时,笔者采用的是实物加讲解的方式。上课时,笔者把一台淘汰主机开膛破肚后,对主机箱内的各种硬件设备一一解说:“假设把这么一个‘解剖’的电脑看做一个工厂。那么,它的机箱就是厂房;主板成了控制台;CPU就是机床;硬盘就是仓库;内存就是机床旁边堆放原料和成品的一块空地。当需要加工一批产品时,首先要从仓库(硬盘)里取原料或者直接将原料(数据送到(通过键盘等输入设备)机床(CPU)旁边(即内存)堆放起来,由于堆放原科的地方距机床很近,因此取用(读取)的速度很快。原料加工完毕后不是立即放回仓库,而是仍然放到堆放成品的空地旁(内存)暂时存放起来,到时候可以将成品放叫仓库中去。”经过此番解释,学生觉得一下子知道了好多原来根本不懂的东西:原来,电脑既不可怕又不神秘,对于它“只有无知而无不可知”。

5.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优生帮后进生。

在整个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过程中,各个同学由于天资的不同,不可避免地会有层次上的不同,所以,让优生帮后进生就显得非常有意义。笔者做过一个调查,优生用自己的方式帮助一个后进生,自身的学习能力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而后进生则会以非常快的速度上升到中等生的行列。值得指出的是,有一部分后进生在得到优生的辅导之后,学习中遇到的某些顽固障碍突然破除,一跃成为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佼佼者,这是令笔者非常欣慰的。

通过以上对信息教育中有效性的相关分析,笔者认为只有每个信息教育者只有身体力行充分调用资源,鼓励学生思考;教师为主导,对学生的弱项各个击破;组织活动,使学生劳逸结合;课堂上的教育方式富于创新;可以使信息教育在现阶段的发展中有所改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教学方法的创新不仅仅局限在笔者所列,我们每一位教育者都必须着眼于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利用能力,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利用各种合理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真正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将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需求的现代化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于坤.浅谈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J].学周刊:B,2012,(5):147.

第六篇: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中的有效教学探讨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教育逐渐成为初中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信息技术教育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化技术能力,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展学生视野。但是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制约了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实施,那么在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哪些问题,又该采取哪些有效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水平,本文就这些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教学方法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信息技术教学不受重视

由于信息技术教学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发展而逐渐实施的,作为新型的教学课程并没有得到学校以及教师的重视,另外,信息技术教学虽然被了列入了中考科目,但分数较少,而且只作为参考,所以没有得到学校和教师的重视,教师也不会在信息技术教学方面花费过多的时间。再次,学生对于信息教学不重视,认为信息技术教学就是如何学会上网聊天、玩游戏、听歌、看电影,往往在教学过程中也把精力放在这些爱好上面,对于教师讲解的计算机基本应用操作知识置之不顾。

2、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往往较为单一,教师往往采用简单的演示方法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往往短时间内能够起到良好的作用,学生能够短时间内学会所学内容,但由于教学方法单一枯燥,学生不容易形成深刻有效的记忆。另外,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操作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在这方面还没有有效的教学模式可以运用。

3、教学目标不明确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学目标不明确,尤其是新课改提出了信息技术教学的三维教学目标,即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与价值观,这就使得教学目标难以有效落实。在教学目标的确定过程中,信息技术知识需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然后对知识进行有效利用,而教师在信息技术讲解过程中,往往局限于教材中的名词概念,不能有效把握教学目标。

二、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水平的有效方法

1、阅读探究教学法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阅读探究教学法来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效率,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确定教学任务,然后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教材学习,再由学生自由探讨交流,最后进行课堂实践练习。

例如,学习IP地址分类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每一台电脑都有一个IP地址,那么IP地址是如何分类的,在哪可以找到电脑的地址,另外,用点分十进制表示IP地址有什么好处,如果一个电脑的IP地址是192、168、1、1,那么这个网络最多可以允许有几个节点,如果节点大于限制怎么办”。然后分小组阅读教材并给每个小组分配任务,这样就能够给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让学生对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并对所学知识进行实践,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娱乐式教学法

娱乐式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娱乐活动来实现教学目标。娱乐式教学法可以采用竞赛活动,游戏比赛等形式进行。这种方式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轻松娱乐的活动中掌握知识,让娱乐和教学巧妙结合,在具体信息技术教学中,一般由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设计小型游戏软件,让学生参与游戏学习,例如在指法练习中,就有多种游戏可以进行练习。另外一种就是通过组织课堂活动来实现教学目标。娱乐式教学更注重对后者的巧妙运用。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节知识竞赛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计算机的运用,如,可以进行一次辩论赛,将本班学生分为两组,各组选出5名学生代表,教师提出问题: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没有被充分利用的资源,你是否认可,提出观点并找出理由。两个小组一个选择正方,一个小组选择反方,通过网络搜寻自己的答案,并且将其汇总成word形式,答辩人员要对自己小组需找的答案进行总结归纳,然后双方进行陈述辩答。

通过娱乐式的课堂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熟练掌握,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堂教学效率。

3、兴趣教学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兴趣教学法来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所谓兴趣教学就是将教学和学生兴趣进行有效的结合,学生可以在自己的兴趣爱好中学到信息技术知识。

例如,在学习Flash动画制作时,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动画制作技能,能够通过信息技术进行简单的图像处理,自行绘制图形等。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前录制一些本班学生的视频,然后以此视频为本进行Flash教学,另外,在学习Photoshop时,可以让学生上传自己的图片,然后根据自己的爱好对图片进行技术处理。这些都是学生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因此在操作过程中会用心学习,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三、结束语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想要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就需要不断加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视程度,完善信息技术的考核标准。另外,在初中信息教学过程中,还要不断改善单一的教学模式,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将兴趣教学法、阅读探讨教学法、娱乐式教学有效的运用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整体水平。当然,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每个教师还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对教学方法进行更生层次的探究。

参考文献:

[1]肖友荣.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法[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2008.10

[2]罗国勇.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J].新课程研究,2010.1

[3]钱凤兰.新课程下的信息技术课教学[J].新课堂,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