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初探(5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小学教育是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最为基础和重要的环节,小学教师要想在推动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中发挥主动作用,必须在思想上认清学习信息技术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在行动上学习、掌握、运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上讲究策略让学生乐学,指导正确地运用信息技术获取所需知识提高自身素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正确对待;网络
目前农村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还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给信息技术教育的均衡发展与普及带来了不小的阻力。而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又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它关系着我们民族的兴衰和我们现代化建设大业的成败。近年来,国家财政部、教育部、发改委三部委投入了上亿资金为全国中西部农村地区配备远程教育设备,大大推动了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下面就农村小学教师如何结合实际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发挥出主导作用,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摆正思想,认清形势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增加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量,提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速度。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是社会发展必然的结果,掌握如何使用计算机,正确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是现代人必具的能力。因此教师要认清学习信息技术的必要性,即使不是专任教师也要学会使用计算机,学会如何利用网络资源。每一位教师都必须要学,并且要学好使用计算机,广大教师不仅要树立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远大理想,而且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有利资源,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不断完善自己的素质,主动迎接各种挑战,以适应教育信息化的要求。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结合实际,掌握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是通过与教育诸要素相整合来完成的。通过课程把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革传统教与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和评价手段等。让学生学好信息技术课不只是信息技术教师的任务,而且是每一位在职教师应尽的责任。每一位教师都应尽可能地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功能来促进教学,利用网络提供的各种资源来支持教学。例如,利用动画、影像、场景、音乐、对话等形式,把语文教学内容生动的演绎表现出来;在数学图形教学中重现图形公式的推导过程;在英语教学中设置对话场景等,使学生学的更加轻松投入,理解更加深入透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生动形象地完成教学任务,能使学生印象深刻地掌握教学内容。在增强教学效果的同时形成信息技术教育的氛围。
三、教学相长,寓教于乐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顺势而为,大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耳濡目染,对计算机,对网络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浓厚的兴趣。如果教师以说教的形式教导学生,必将使其觉得枯燥厌烦。要想学生学会信息技术课必须让学生动起来,把学习融入玩乐中。玩是孩子的天性,寓教于乐,开发智力。孩子一旦对某事产生了兴趣,某种意义上说,他就能够做好这件事情。小学生对游戏特别感兴趣,而计算机正具有能游戏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例如在指法教学中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学生在“青蛙过河”等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打得又对又快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在这种情况下,老师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只有把枯燥的学习融于“玩”中,真正做到以“玩”促学,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才能使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轻松。
四、正确引导,认识网络
学会使用计算机其中一个最大的功能就是与网络连接,从中获得更多的服务。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网络,使网络真正可以行之有效地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服务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网络具有高度开放性、跨地域性等特征,加上社会对网络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传播信息,包括许多危害学生身心健康在内的不良信息。如一些迷信、色情、暴力信息,错误价值观等。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给学生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们正确地理解网络、充分地利用网络,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免疫力,自觉抵制不健康的思想意识,学习网络知识,进一步挖掘网络的新用途。引导、告诫学生,每次上网都要有明确的目的,充分地利用网络这个工具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开阔视野,为自己的工作,学习服务。
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信息技术对各学科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的促进,都说明了掌握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教师是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每一位教师都应增强意识,然后自觉地能动地研究信息技术,掌握信息技术教育手段,最终达到信息技术同自身学科相结合的目的,并从中寻求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逐渐探究新的学科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从而有效推进学校信息技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利霞: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困境分析
2.四川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学生怎样正确对待网络
(作者单位:625200四川省雅安市荥经县烟竹小学)
第二篇:浅谈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摘要】我校处于赣东北欠发达地区,本文就结合我校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一些经验,谈谈如何才能在农村搞好小学信息技术教育。①利用现有资源,解决资金缺乏问题;②更新观念,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③立足本校,培养一支适应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师队伍;④克服学生接触电脑少的困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⑤根据本校实际,选择教学内容。
【关键词】农村;信息技术;资金;观念;师资
在农村小学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实现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这是时展的要求,也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创建和谐社会最有效的途径。然而,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却是一项高投资、高技术含量的系统工程。对于我们这些刚刚完成“普九”任务,才解决危房问题的农村小学来说,信息技术教育就将是一句空话。我校处于赣东北欠发达地区,本文就结合我校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一些经验,谈谈如何才能在农村搞好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1.利用现有资源,解决资金缺乏问题
众所周知,我国的教育经费短缺,如果农村小学存在等着国家投入的话,那么必然要耽搁上好几年,积极的做法是:
1.1寻找外援。走访市区内的各中小学校,了解掌握这些有能力、有资金对本校进行更新换代的学校更新机器的信息,当这些学校进行换代时,低价购买他们换代下来但仍能正常使用的机器。这样积少成多,便能暂时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
1.2挖掘内能。在配置了档次高的机器后,对一些已淘汰的机器应再次重做、升级,这样就尽可能的把机器多用起几台来。
对于农村小学来说,配置信息技术教学设施最切合实际的、最经济的就是高低搭配、新旧结合。
2.更新观念、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
民族的振兴、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必须依靠教育,这是大家的共识。现代信息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育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这为农村地区培养人才提供了必要保证。然而,农村地区信息技术教育实践者落后的教育理念是农村地区实施教育信息化的主要障碍。在调查中发现:我市农村地区在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和学校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如大部分教师和学生认识不清,把它看成是继体育、音乐、美术之后的又一门副课,可开可不开。尽管有些学生很喜欢这门课,但在升学的压力下,不得不为考试科目让路。所以,农村小学要开设好信息技术课就必须解决好观念和认识问题。
2.1要转变传统教育评价标准和传统的教育价值观,将知识型人才观转变为素质型的人才观。以前,我们评价教育结果的唯一标准就是考试分数,知识的拥有量是一个人是否是人才的主要标志,但知识量的急剧膨胀使得一个人不可能拥有全部知识。在信息社会,大量信息的存储、检索极其方便,使得博闻强记已经不很重要,相反,怎样利用现有知识,创造新的知识,如何利用、检索、加工复杂的信息则更为重要。
2.2要重新认识学与教的关系。我们国家长期实行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体制,这种体制对于系统的传授知识具有一定优越性,但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始至终处于受灌输的被动地位,难以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这种压抑学生个性、不让学生主动思考、扼杀创造性思维等是与当代素质教育的根本精神相违背的。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由学生通过与周围学习环境进行交互,主动思考、主动探究而得到的。
2.3转变教育观念不能只是口号,要以实际行动来体现。学校联入“腾图”远程教育卫星网后,学校里的每台电脑上随时都可以上“腾图”网调用、检索和下载相关的资料,为广大师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提供了物质基础。要求教师不仅要树立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远大理想,而且要充分利用网上的有利资源,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不断完善自己的素质,主动迎接各种挑战,以适应教育信息化的要求。学校尽可能将机房向学生和教师随时开放,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查询自已学科所需要的学习资料,教师同样也可以查询、下载自已所需要的教学信息为自已的教学服务,让师生从实际工作和学习中转变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注:我校因资金缺乏原因未接入Inherent,只由电教馆免费接入了“腾图”远程教育卫星网)
第三篇:关于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思考
摘要:在农村小学教育教学中,有其独特的魅力:既激励着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其思维空间;又能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拓宽其视野,减轻其负担;同时在家园共育活动中,丰富了活动内容,受到家长和学生的欢迎。本文探讨了提高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措施。
关键词: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教育的政策的落实,各地信息技术教育在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学校教育的各个领域,尤其在农村小学教育教学中,有其独特的魅力:既激励着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其思维空间;又能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拓宽其视野,减轻其负担;同时在家园共育活动中,丰富了活动内容,受到家长和学生的欢迎。因此,信息技术的运用,在农村小学的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已日见成效,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一、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分析
1、思想认识有待提高。时至今日,面对信息化社会飞速发展及我国加WTO所面临的经济全球化及前所未有的挑战,绝大多数农村教师对在农村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站位不高,思想上存在种种畏难情绪。他们多数人认为信息技术离农村还很遥远,师生学无所用,学好语文、数学才是正事。
2、教育观念相对滞后。多数学校将信息技术教育等同于计算机教学,只停留在教会学生如何操作计算机上,农村信息化建设尚局限于添置教学设备,使用率不高,电脑和网络还未实现完美结合,不能很好交互,难以实现资源共享。即便建立了校园网也或多或少存在学校本位主义思想,
“你的可以是我的,但我的不是你的”,许多优质教学资源不能共享。
3、新课程理念理解不透。农村课堂教学软件只有在优质课、公开课才难得一见,且普遍存在“只要运用了现代化教育手段,就一定能够促进教学”的错误认识。忽视质量和效果,真正从为学生服务的角度设计的教学软件很少,并忽视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的反馈和评价。
4、师资队伍素质较低。农村小学掌握信息技术教育理论的专业人才凤毛麟角,多数教师自身专业水平不高,对现代教育意识与现代教育观念缺乏了解,难以发挥其引领作用。
二、提高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措施
1、转变教育观念,增强信息意识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目前社会上评价学校大多数还是看学生的成绩,很多学科得不到重视,信息技术教育也是如此。部分家长在认识上产生误区,甚至有少数家长还认为,孩子只要上网就会变坏。所以,很多因素决定农村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路是曲折而艰难的,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1)以教师的认识转变学生的认识
信息技术进入学校教育后,学生的信息源发生多层次、多方位的改变,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得信息的唯一源泉,网上教育信息的“海量”不是一个或几个教师大脑的信息量所能比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多学习一些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如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用软件的使用技能;自制简单课件的能力;利用网络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的能力;等等。教师只有通过自身的学习,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大岭中心校联入Internet,学校里的每台电脑随时都可以上网或调用、检索和下载相关的资料,为教师学习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提供了物质基础。而且学校把教师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水平作为教师职务聘任、职称评审和评先进教师、年度考核的必备条件,从而使教师感受到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迫切性,自觉地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在提高自身信息意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到教育信息的海洋中遨游。
(2)以学生的认识转变家长的认识
传统的教学中,学生捧着书本乏味地听,教师拿着书本枯燥地讲,依靠死读硬背去记知识,学生难免有厌学心理。而在网络信息教学中,学生处在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下,可以通过图、文、音、像等生动形象的信息去学习,不是“一切只跟教师走”的模式,而是主动、探究地学习。为此,学校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信息学习环境,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知识的天地是广阔的。那么,家长从孩子的学习氛围中也一定会认识到自己已经落后,不能再让孩子输在信息时代的起跑线上。这样,以学校带动教师,以教师引导学生,以学生影响家长,信息技术之树才能更好地在农村学校开花、结果。
2、利用有效资金,合理配置信息技术教学设施
信息技术教育设施的建设投资巨大,所以资金制约是农村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瓶颈。那么,在设施建设上要从实际出发,不可好高骛远,盲目攀比。在资金投放和管理上非常严格,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最需要的地方,让它发挥出最大的效益。采取高低搭配、新旧结合的方法,配置出多媒体教室。这样既节约资金,又把信息技术教育落到实处。
3、加强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建设一支适应信息技术教育的师资队伍,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关键。有了设备没人用,甚至不会用,一切都是空的。尤其是农村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很缺乏,专业人才少,大部分教师对计算机还很陌生。针对这种现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先提高微机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不放过上级任何一个信息技术培训的机会,让微机教师参加学习,回来后,对学校的其他教师再进行培训。并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措施,分时间、分层次进行培训。
(1)分时间培训农村教师,除了担负繁重的教学任务外,还有很多农活,因此在培训上要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除每学期安排少部分系统培训外,对大多数教师要结合学校实际需要,利用寒暑假、节假日、学生放学等时间,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
(2)分层次培训由于教师的年龄、文化层次都大不相同,教师的培训一定要做到分层次。对一般年龄大的教师要求掌握计算机的入门知识和基本应用技能;对中青年教师,应掌握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理论,教学软件的设计制作与评价知识。
4、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上好信息技术教育
课堂教学过程中,让他们感受学习知识的快乐,不是讨厌、漠视课堂,而是热情地融入课堂,这就需要教师了解学生需要什么,目前处于什么状态,培养他们遇到问题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信息技术课程的优势。对于小学阶段,主要是在上网、文字处理等知识时遇到问题,想办法解决,还达不到把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建立模型,进行解决。但对于把问题分解成小问题,联系方法,解决问题,这种思路还是相通的。在课堂上要培养学生利用资源进行终身学习的习惯,重视学习过程。这样的学习过程应该始终包括在这样一些过程中:(1)知道什么时候需要信息;(2)确定针对特定问题需要的信息;(3)寻找所需信息并且评价信息;(4)组织信息;(5)有效地利用这些信息解决问题。这样一种对学习过程的重组,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而且能够赋予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信息技术在农村学校是一门相当年轻的课,在其开展的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很正常,我们作为学科教师应努力克服工作中的困难,多发现,多思考,多行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信息技术学科在农村学校的前景才会越来越美好
参考文献:
[1]赵可云,薛庆文.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定位的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22)
[2]顾明.如何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J].学生之友(初中版)(下),2011,(06)
[3]占强运.国外信息技术教育发展浅析及思考[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05)
[4]刘春来.技工学校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8)
[5]刘赣洪,贺伟荣.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分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3)
[6]战惺.浅谈信息技术教育[J].网络财富,2010,(05)
第四篇:浅谈农村小学如何开展信息技术教育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新生的知识经济不仅预示着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更预示着信息社会的来临;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能力将作为现代人类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同时,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我国如不在这方面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迎头赶上,就会拉大与其他国家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上的差距,同时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于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巩固“普九”成果,提高“普九”水平,对于推动教育消费,促进教育产业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做贡献,都具有重大意义。
(1)课堂教学的基础性。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而信息技术教育对于小学生特别是农村小学学生而言,要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和基本的技能是有一定的困难的。目前计算机在中学有一定的普及,但是小学生真正有接触过的毕竟占少数,所以在教学上不能让学生看一些生硬的专用名词,这会让学生感觉很陌生,更是谈不上什么教学效果了。比如,我让学生在“画图”程序中画上自己的姓名。因为汉字是象形文字,每个文字的组成都有一定的含义,每个文字都可以完成一幅漂亮的图画。从教学实践中我们意识到,信息技术教育中也包含了其他学科的知识,这要求任课教师除了掌握本科知识外,还要掌握一定的相关学科知识并综合运用,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把深奥的计算机知识转化为小学生所能接受的内容。
(2)创设和谐氛围,提高学习兴趣。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使我懂得,坚持鼓励和诱导相结合,排除学生学习中各种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是提高他们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信息技术教学中,由于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差异,加上有的学生因为顾及到自己的语文、数学等成绩的不理想,总会存在着担心、畏惧等心理倾向,部分胆小的学生因此产生压力。要使全体学生均能保持良好的学习热情,就必须鼓励诱导学生,创设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例如:在教学《指法》一课时,我利用学生的好胜心、自尊感组织学生操作比赛,课堂学习气氛既活跃又充满竞争性。让学生通过指法软件进行练习,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和好奇心。还进行了指法和指法游戏的比赛等形式多样的练习,紧扣学生心弦,使他们玩中练,练中学。对操作不理想的学生,我解决的办法是因人而异,有时个别指导,有时让“小老师”指导,还有时让他观看其他同学的精彩表演,耳濡目染,当听到老师鼓励赞扬的话语,他们的脸上也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3)巧妙导入,激发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也是激发创造力的必要条件。一个人只有对某个问题产生兴趣,才会启动思维,才会主动去寻找解决它的办法,才会主动获取相关的知识,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并且,一个人只有在做事情时感到其乐无穷时精神才会高度集中,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才能有所创造、有所发明。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从问题的引入和学习活动的设计上下工夫,引人入胜的开题、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因素。良好的开端是奠定一节课成功的基础。因此每节课的开始,教师的“导”是很关键的,是一节课的开场白,一场好的开场白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愉悦身心,唤起他们更高的学习热情。作为教师应当注重设计导入部分,使它起到“激趣”的作用,引导学生乐于参与学习。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各种事物、新生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极强的求知欲。许多小学生学习计算机都是出于对计算机的好奇。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更应该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积极的心理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经常”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产生兴趣的导语导入新课,来缩短学生与教材的距离,使他们乐于学习。导入可以有多种形式,诸如问题式、范例式、游戏式等。
总之,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万变的时代,仅靠书本上的知识是没办法教好学生的。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需要讲究方式方法,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角度出发,小学阶段尤其是中低年级的信息技术教育应该把重点集中在培养学生兴趣方面,至于学生要掌握多少技术层面的东西,应该放在次要的位置,要训练学生用儿童的思维方式来操作计算机,而不要用计算机的方式来思考问题。应当注意的是,教学的重心应该落在“学有所用”上,即要求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制作出自己的作品来。
计算机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教育的要求不断的提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将眼光仅仅局限于课本,而是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认真实践,及时总结,充分地发挥计算机教学的基础性、实用性作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二十一世纪培养出实用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五篇:谈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我校处于县城较近的一所乡下民族学校,本文就结合我校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一些经验,谈谈如何才能在农村搞好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一、利用现有资源,解决资金缺乏问题
众所周知,我国的教育经费短缺,如果农村小学存在等着国家投入的话,那么必然要耽搁上好几年,积极的做法是。
1.寻找外援。走访市区内的各中小学校,了解掌握这些有能力、有资金对本校进行更新换代的学校更新机器的信息,当这些学校进行换代时,低价购买他们换代下来但仍能正常使用的机器。这样积少成多,便能暂时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
2.挖掘内能。在配置了档次高的机器后,对一些已淘汰的机器应再次重做、升级,这样就尽可能的把机器多用起几台来。对于农村小学来说,配置信息技术教学设施最切合实际的、最经济的就是高低搭配、新旧结合。
二、更新观念、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
民族的振兴、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必须依靠教育,这是大家的共识。现代信息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育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这为农村地区培养人才提供了必要保证。然而,农村地区信息技术教育实践者落后的教育理念是农村地区实施教育信息化的主要障碍。在调查中发现:我县农村地区在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和学校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过程中存在好多问题,如大部分教师和学生认识不清,把它看成是继体育、音乐、美术之后的又一门副课,可开可不开。尽管有些学生很喜欢这门课,但在升学的压力下,不得不为考试科目让路。所以,农村小学要开设好信息技术课就必须解决好观念和认识问题。
1.要转变传统教育评价标准和传统的教育价值观,将知识型人才观转变为素质型的人才观。以前,我们评价教育结果的唯一标准就是考试分数,知识的拥有量是一个人是否是人才的主要标志,但知识量的急剧膨胀使得一个人不可能拥有全部知识。在信息社会,大量信息的存储、检索极其方便,使得博闻强记已经不很重要,相反,怎样利用现有知识,创造新的知识,如何利用、检索、加工复杂的信息则更为重要。
2.要重新认识学与教的关系。我们国家长期实行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体制,这种体制对于系统的传授知识具有一定优越性,但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始至终处于受灌输的被动地位,难以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这种压抑学生个性、不让学生主动思考、扼杀创造性思维等是与当代素质教育的根本精神相违背的。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由学生通过与周围学习环境进行交互,主动思考、主动探究而得到的。
三、立足本校,培养一支适应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师队伍
建设一支适应信息技术教育的师资队伍,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关键。有了设备,没人用,一切都是空的,但是目前农村小学大多数教师的素质不高,多数教师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固守老一套粉笔加黑板的方式,连投影仪都很少使用,对计算机甚至有畏惧感。这两年随着教师计算机考核的开展,情况稍好一点,但是距离信息技术教育要求,差距还是很大的。在当前计算机人才紧缺的情况下,农村中小学是很难如愿以偿的,因此只能立足本校,自力更生,通过培训,建设一支适应信息化技术的教师队伍。然而,在农村小学,每个教师都担负繁重的教学任务,因此在信息技术教育的培训上要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除每学期安排少部分老师参加系统培训外,对大多数老师要结合学校实际需要,利用寒暑假、节假日、晚上等时间,有针对性的进行进修培训。由于教师的年龄、文化层次都大不相同,教师的培训一定要做到分类分层次,对一般老师要求掌握计算机的入门知识和基本应用技能,如WINDOW98/2000/xp、WORD2000/xp,POWERPOINT、EXCEL、IE浏览器,视频展示台的使用等。对中青年骨干教师,应掌握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理论,教学软件的设计制作与评价知识。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我们只有在了解其现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加以解决,才能推动农村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进程。信息时代的到来不可阻挡。同志指出:“广大农村人口能否接受良好的教育,是一个直接关系到小康和现代化的大问题。”农村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之路是艰难曲折的,但又是充满光明的。只要我们能从实际出发,艰苦奋斗,就一定能占领信息技术教育这个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