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混合式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刍议,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对混合式学习及其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应用进行概述,指出其在课堂教学中的课堂面授和学生参与的策略。以学习任务为主线,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形式开展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协作学习,并对学习结果进行有现实意义的评价。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
小学;信息技术;混合式学习;策略
当前,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受到了撼动。在基础教育领域,尤其是小学教育阶段,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高效的课堂,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重要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混合式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提高教育教学效果,让师生共同受益。
一、混合式学习及其教学应用
(一)混合式学习概述
“混合学习”来自英文的“BlendedLearning”,目前的国内有多种翻译,笔者比较认可“混合式学习”。华南师大教授李克东以及北师大教授何克抗都提出各自的观点。[1]在参考相关教育文献后,笔者把混合式学习定义为:它是在教学目标的引导下,学习者根据自身条件,教师及学习内容,采取在线和面对面交织进行教学的一种策略。为此,开展混合式学习的关键是如何将这两者有机地融合起来,优势互补。混合式学习内容包括多种混合。学习理论之混合:囊括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育传播、活动理论,虚实交融、情境认知理论等。倡导主动探索式的学习,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资源之混合:涵盖教师面授、在线课程资源、全面的资料积累,同事的经验分享等,形成强大的知识管理中心。学习环境之混合:理想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整合了多种功能,包括正式、非正式学习活动。是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环境中建立的,构建从技能评估到支持工具,从信息到教学内容,从训练到协作环境的完整学习环境。学习方式的混合: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将网络学习与课堂面授有机结合。实现同步与异步的、实时与非实时、正式与非正式学习教学对接,可进行协作学习、讨论学习,基于“合作”理念的小组学习,以及围绕网络资源开展的自主学习。
(二)混合式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
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混合式学习优势明显,学生学习的环境就是网络教室,而且人均一机,有可靠的硬件保障,同时网络学习平台的使用,以及教学资源的不断充实、丰富,为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创造了条件。随着交互式电子白板、电子书包的广泛应用,以及智慧教室的构建,将成为网络学习的有效环境。作为信息技术学科,更应当利用好信息技术教学环境和身边的工具,率先把握智慧教学的制高点,真正转变教学观念,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笔者在网络教室环境中,结合课程管理系统(CMS)、电子教室系统,充分运用网络学习平台和教学资源,通过开展混合式学习,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地提升了教学效率。在教学中充分了解小学生的认知特征以及心理年龄特点,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鼓励和协助,学生依托课程管理系统,诸如:moodle、claroline等进行有效的自主协作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2]在自主学习模式下,笔者运用网络学习平台提供课程学案、课程微课、作业任务、自评体会、习题检测、问题讨论、作品展示、素材资源以及互动交流等环节,开展自主、合作学习活动。具体做法是:每位学生在平台上都注册有一个实名的帐号,在登录平台后,通过课程导学案明确学习内容,知识要点。然后在教师的引导、协助下,观看微课程,自学内容,并通过平台的检测功能,进行过程性的评价、反馈知识点自学情况。在掌握基本知识点的情况下,学习可以根据素材资源提供的素材完成作品,并上传至平台,由教师评价、以及同学间进行互评。[2]可以将自己的学习状况通过问题讨论的方式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经过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笔者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状况有了较大的改观:学生知识技能方面:学生能积极参与到课堂的学习当中,在作品完成的过程中,形成你追我赶的格局,能最大程度上对作品进行较为用心的处理,既为得到他人的认可,也自我满足。学生行为习惯方面:学生间能进行友好、真诚的互帮互助,在课堂上敢于通过言语或者文字的形式对自己的想法进行交流、表达,能逐渐养成良好的团队协同合作的行为习惯。教师教学方面:教师不用那么费时费力的进行满堂灌的授课,能较为轻松的监控课堂全局,对学生进行个别化的指导,而且能保证对学生的学习做到及时的评价、反馈。
二、混合式学习中的课堂面授与学生参与相结合策略
在现阶段,传统的课堂教学仍占主导地位,也有其优势所在。尤其是小学生的认知风格,学习的自觉性、自控性还是有待养成和提高,因此,教师的课堂讲授和指导不可或缺。然而课堂讲授若是没有把握好尺度,则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就会显得沉闷。笔者结合闽教版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谈谈自己应用混合式教学以及促进学生混合学习的尝试。
(一)用“学习任务”衔接两种教学方式
混合式学习的方式,是面对面教学和在线学习两种方式的融合。为此,这两种教学方式通过“任务”来衔接。学习任务是学生参与学习的主要突破口,避免流于形式的学习,就得重视学习任务。面对面教学中的知识是完成任务的基础,而任务是在线学习的动力,实践是检验任务完成的环节。笔者在教闽教版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动画原理》这一节课的时候,让学生既可以选择自读课本,或在平台的“课程学案”当中明确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动画原理———视觉暂留。紧接着使用言语对“动画原理———视觉暂留”做系统的简要讲解。再通过引导学生在学习平台上观看“视觉暂留”动画视频,学生对动画原理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为了让学生能对知识点有较为深刻理解,笔者特意设计了在线小测,在线小测仅以客观题的形式呈现,测试时间设定为两分钟,完成5道图文并茂的单项选择题。这样既使得学生对自学内容进行检测,又显得学习生动有趣,贴近本节课的主题。
(二)给学生主动参与设计任务的机会
由于新知识的获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习者的切身体验更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笔者通过电子教室软件给学生发送了一组连续的图片,推荐他们使用系统查看图片软件或者ACDSee软件进行快速浏览,进而形成动画效果。为了再进一步地感受动画原理,还建议学生们使用自己熟悉的软件,诸如:画图软件以及演示文稿软件模拟动画的生成。学生们通过这一系列的感受,加之进行动手操练,就更容易理解动画(逐帧动画)原理,还能从侧面感受动画播放速度(帧频率),为后续的动画的进一步学习以及设计任务做铺垫。
(三)让学生围绕任务开展合作学习
可以说,在线学习是课堂面授的延续。面对面式的讲授优势是,学生能较系统地掌握知识,同时也有利于培养情感。而在线学习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大有帮助的。[3]笔者就结合教学实际谈谈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完成任务的效率。
1.自主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观点都得到了大众的认可。在教师监控下的在线学习更是对于学生的个性差异,课堂教授的时间不足做了很好的弥补。笔者在教学闽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生活中的信息技术》一课中,本节课教学内容当中列举了很多例子,让学生明白信息技术的内涵是获取、存储、处理、传递信息的技术。由于这是三年级的第一节课,也是孩子们第一次接受信息技术的正规学习。他们虽然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然而对于信息技术的概念还是显得有些陌生。为了让孩子们能理解信息技术这一概念,同时,尽早适应信息技术的学习环境。笔者在本节课上让孩子们在教师的moodle平台上进行实名注册,明确信息课堂的虚拟环境,找到自己的虚拟位置。在这一操作当中,完成了“获取、存储、处理、传递”的信息技术过程。
2.讨论交流
讨论交流也是师生在课堂上教学的常用活动形式。它是针对某个主题展开的交流讨论,而这个主题往往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学生们通过讨论,既加深对问题、知识的理解,也学会了分享。[4]而同步、异步的讨论形式使得学生参与讨论交流的面更加大,更具实效性。笔者在教学闽教版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初识电脑》一课,在对“窗口的操作”这一知识进行学习时候,采用讨论交流的教学方式。由于班级的人数较多,为了让全体学习者都能参与进来,笔者采用电子教室的主题讨论功能进行异步讨论,采用口头交流的方式进行同步讨论,这样的举措,让全体学习者都有了表达和交流的机会,这样既能聆听,也能表达。
3.协作学习
在混合式学习当中,协作学习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表达自己想法、感受的机会,既能展示成果,也能提高表达能力。网络平台下的较传统课堂的协作学习更具优势。[5]在教学闽教版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海龟画太阳系》一课,在区分画圆的命令,是采用stampoval还是repeat360[fd2*pi*r/360rt1]的问题上,学生们摇摆不定。笔者采用电子教室的分组教学功能,采取异质分组,将4人分一组,由小组内进行讨论,运行程序后得出结论,并在各小组汇报自己的心得。最后由学生们总结出这两组命令的各自特点:前一个命令绘制的圆形海龟位置在圆心,后一个命令绘制的圆形海龟在圆上;在绘制太阳系的时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这两个命令交叉使用,能使程序更为简洁。通过协作学习进一步加强了师生及生生的互动,提高了学生的合作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有意义的评价
在混合式学习中的评价,充分利用了网络学习平台,提高了评价的有效性,主要采用自我评价、教师评价、相互评价相融合方式。自我评价是学生对自己一节课的表现及学习成果进行的反思;教师评价是对学生过程性学习的评价,以及学习目标完成后的评价;相互评价是协作者之间通过学习平台开展的互相评价,学生间是协作的关系,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协作者是最了解小组成员之间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学习任务完成情况的。通过协作者之间的评价起到相互之间的监督作用,继而调动增强彼此之间的协作沟通能力,彼此之间的学习积极性,参与协作的主动性也调动起来了,实现了学习任务的有效完成。每位学生以实名的身份登录平台,按每章节的目录上传自己的作品,教师对学生进行相应的等级评价(优+、优、良、中、待改进),而且还可以写上相应的评语,让学生对师评有清晰的了解;学生登录后,可以在“作品展示”中找到相应章节的作品,根据教师的评价指标(一般有五项评价指标,每项一分,满分五分),每个用户都有两次评价的机会,自评以及评价他人。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既能学习到他人作品的优缺点,也能通过平台找到评价的标准,做到心中有数,真正意义上实现评价的有效性,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指数。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开展混合式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混合式学习为学生的学习多增添一条学习路径,但这并不代表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开展混合式的学习。时下虽然混合式学习很热门,但是不能为了混合而混合。开展混合式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和创造性地进行学习,教师发挥出启发、指引、监督的作用,进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实现教与学的最佳效果。
作者:程庆宝 黄宇星 单位:福州市台江第三中心小学 福建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陆莉莉.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学习的应用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
[2]程庆宝.基于网络学习平台的协作学习模式研究———以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为例[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4.
[3]刘君亮,王移芝.混合学习环境下无缝学习策略的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
[4]杨洁.混合学习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面的案例设计[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0).
[5]马庆辉.信息技术课程中混合学习案例设计[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