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协同教学法与信息技术教学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初中协同教学法与信息技术教学,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初中协同教学法与信息技术教学

摘要:

信息技术是我国初中教育中一门重要课程。伴随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笔者从协同教学法的概念出发,对其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及效果进行系统分析。

关键词:

协同教学法;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取得较大发展,但从整体教学看,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课程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偏低;二是学生对课程的认识不足,缺乏学习兴趣,不能有效培养学生能力,课程教学流于形式[1]。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尝试将协同教学法引用到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促进教师、学生的共同进步及发展,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1协同教学的基本概念

所谓协同教学,就是两名或多名课程教师构成一个教学团队,并针对单个或者多个学科领域,应用多种不同的科技技术或设备予以辅助,集体研究、编制教学计划,分工协作完成教学任务,实现预期教学效果的一个教学组织方式。协同教学系统涵盖了教师、学生、教材及教学媒体四个基本要素,这些要素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但又构成相对复杂的运行过程。

2协同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实践

2.1创建协同教学团队

要确保协同教学有序开展,前提是要建立教学小组。可依照教学需要建立合适的协同教学团队。对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而言,课程教师相对较少,可把多个年级的信息技术教师组织起来共同建立协同教学团队。特别是信息技术教师不足地区,可建立跨校协同教学团队。可引进校外信息技术人才到教学团队中。

2.2协同教学实施

2.2.1课前设计

一是前端分析,先要明确教学对象、年级,再在协同教学开展前的1~2周,教学团队成员一同对教学系统进行分析,对学生、教师、教材、计算机设施等进行分析。二是判断,在前端分析基础上确定是否开展协同教学,目的在于确保更为合理地利用学校有限教师资源。三是协同备课。(1)要确定参与的教师,可根据每堂课的教学需要确定人数。(2)明确上课时间,调整好课程安排。特别是在学校统一开展协同教学时,要积极做好此项工作。(3)明确协同教学类型,确定主讲和辅导教师,通常是依照教师的教学能力及专长确定。(4)要共同开展教学设计,主要有教学目标设计,明确教学目标;选定教学内容及制定教学策略,包括筛选教学素材、确定教学内容、选定教学媒体、确定教学方法等。同时,一同设计评价方案[2]。(5)拟定教学流程,确定教师合作安排,确定参与教师的工作及任务,计划越详细,协同教学就越好开展,可编制协同教学流程图。

2.2.2课堂实施

一是讲解示范,主讲教师先在课堂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讲解,突出教学重点及关键信息。初中信息技术课的示范以操作演示为主,所以,在演示时必须规范、明确,能通过演示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其学习兴趣,让其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要领及应用方法。而辅导教师主要配合讲解示范,维持好课堂纪律,但不得影响主讲教师的示范教学。二是设疑及探究。在设疑时,主讲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情境,将新课导入。辅导教师则协助创设情境,启发班级学生提出疑问,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在探究时,主讲教师分配好任务,然后和辅导教师一同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此时主讲教师和辅导教师在教学实施上是平行的。对于小组合作探究,教师要指导各小组内部分工、讨论、分析。三是交流讨论,主讲教师先要向学生提出此堂课的交流目标,然后和辅导教师一同指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四是成果展示。主讲教师在说明展示要求及评价标准后,和辅导教师一同指导学生进行成果展示。此外,主讲教师还应单独评价学生所展示的成果作品,辅导教师做好记录。六是教学评价,主讲教师与辅导教师一同对班级学生进行评价,另外还要进行学生互评及组内评价。七是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要对个人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再是教师间的交流和集体反思,包括教师合作情况、教师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及技能、学生的学习差异、学习效果、教学媒体利用等方面[3-4]。

3教学实例及效果

以初中一年级《信息技术》课程中的“EXCEL数据图表化”教学为例,以某初中一年级3班、4班为教学对象。学校微机室共55台电脑,能正常使用的有50台,均装有Excel2007软件,所有电脑均和教师端相连接。

3.1课前设计

由学校3名信息技术教师组建协同教学团队。学生方面,绝大多数学生熟悉Excel界面及有关概念,可应用Excel进行简单的数据计算、分析。但班内学生间的差异仍较大,对课程的理解力有较大差别。教师方面,3名课程老师均会应用Excel2007,其中两名教师可熟练应用,一名未系统学习,部分操作不熟练,但其师教学知识、教学技能及课堂管理能力优于另外两名教师。然后,一同制定教学计划。一是学生理解图表构成及作用,认识图表类型及适用范围;二是掌握数据图表表示法,能编辑图表,学会应用图表分析信息。

3.2教学实施

一是设疑环节。主讲教师把本地6月7日的气温变化表、本校初一语文期中测试成绩分别应用图表形式展示。通过展示让学生认识图表优点,并了解图表概念。二是探究及成果环节。首先,布置制图探究任务,在完成之后,每个学习小组选1名学生进行成果演示。三是交流,请上讲台学生演示并交流制作图表的操作流程。四是对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五是教学反思。

3.3教学效果

一是促进了教师发展。参与本次协同教学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师的课程专业知识、技术能力有大幅提升。不管是Excel软件的操作应用,还是计算机硬件技术,都从最初的简单认识和了解,转变到深入、系统的了解,更为熟练的应用和操作。此外,在课程教学知识及技能上也有显著提高。具体体现在对协同教学理论理解更为透彻,课堂教学的语言表达更为清晰、准确,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情境创设更贴近初中阶段学生实际,尤其是探究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等方法的应用更灵活,在教材处理上越发熟练。二是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信息技术课的协同教学中,学生能够自愿参与到教学中,在教师指导下更为投入地学习。教师导入新课并提出问题后,指导学生进行自由讨论,最后教师对学生讨论得到的结果进行指导,并进行相应的点评,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课程学习自信心,还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语言表达及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学生制作图表中,教师可设定探究任务,在任务完成后,进入成果展示阶段,在探究阶段主要让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图表制作任务,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不会觉得枯燥乏味。此外,当学生遇到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时,教师指导并辅助学生解决,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结语

总之,协同教学法应用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有助于提升教师的课程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同时,有助于学生更好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和应用技能,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和创新能力,实现师生的共同进步和发展,全面提升信息技术教学质量。

作者:蒋婷婷 单位:重庆市凤鸣山中学

参考文献

[1]丁发红.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探析[J].甘肃科技,2010,26(3):184-186.

[2]程勇,刘燕.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之困[J].新课程学习:中,2011(1):135.

[3]隆穆,胡宗银.我区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现状与思考[J].西藏教育,2010(11):53-54.

[4]倪蓓蕾.项目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成才之路,2014(2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