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浅议(10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浅议(10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浅议(10篇)

第一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别样风采创设

摘要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立足学科教学的动态特征,结合高中生心理发展规律和信息技术学科内容特点谋划恰当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融入知识的海洋,在主动认知和积极思维中实现学习效果的优化、增强。

关键词

新课程 信息技术 教学情境

1前言

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更多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积极思考”作为教学的指导性建议。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切实领会新课程理念的精髓,从学生心理特点和思维发展规律出发,积极创设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别样风采[1],以此营造情趣充盈、活泼生动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推动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跨越中实现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2创设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别样风采

以新颖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既是高中各学科必须重视的教学要素,也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追求所在。对于普通高中学生而言,高考的压力巨大,一切学习与活动都是围绕高考展开的,真正重视的是高考涉及的学科。由于信息技术不在高考科目之列,学生对其学习难免不够重视,学习起来自然敷衍了事。所以,要完成《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现代信息技术素养,教师应从学生喜新、求变的价值取向出发,时刻关注学生心理需要,发挥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动态优势,通过创设新颖生动的教学情境增强教学素材的感官反射性,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进而抓住学生情感的中枢,触动学生的兴奋点,吸引学生以主动的心理情绪参与教学活动[1]。如在学习使用图片处理软件Photoshop时,先给学生展示用Photoshop软件PS的一张张照片:周杰伦扛着金箍棒与八戒腾云驾雾、喜羊羊和灰太狼在一间教室里专心听课……这些加工处理过的图片创设出的新颖生动情境让学生沉浸在欢快之中,幽默搞笑的图片深深吸引了学生,急于抓起鼠标动手PS一张照片的心理情绪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再因势利导展开教学,指导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利用软件处理图片,教学高潮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下很快形成。以别具一格的任务驱动启迪学生积极思维新课程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倡导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并提出“运用与现代教育思想和学生心理发展特征相适应的教学方法”的教学主张[2]。为了践行新课程精神,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发挥教学主导作用,把对学生进行现代信息技术和观念教育作为教学的核心,着眼于学习过程的认知信息加工向人本与生态学方向的转变,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以别具一格的任务驱动,引导学生主体参与小组合作讨论、操作、交流等系列探究活动,通过操作计算机用不同角度的思考和各自不同的方法完成学习任务,在自主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深化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3]。如将视频编辑这一教学内容演绎为制作一张精美的新年晚会视频光盘的学习任务,将其分解为子任务:1)熟悉视频编辑软件会声会影(CorelVideoStudio)的功能和使用技巧;2)利用会声会影的“影片导向”功能捕捉、插入视频,创建视频标题;3)对视频进行编辑加工,根据需要截取、删除部分视频,对部分视频设置快、慢镜头;4)消除视频原声音,设置新的背景音乐;5)将编辑好的视频分享、制作为DVD文件。有任务做依托,学生学习目标清晰、明确,便能在互动的课堂探究中放飞自己的思维、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充分的交流和实践中较好地完成预设的学习任务。以自由开放的应用实践深化学生认知体验《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突出实践性和学以致用的原则,明确提出“让学生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地应用到生产、生活乃至信息技术革新等各项实践活动中去,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挖掘教材的实践因素,引导学生把信息技术课程与自己熟悉的生活现实联系起来,把应用的意识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参与自由开放的信息技术应用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应用实践深化对信息技术原理的认知,增进对信息技术价值的理解,感受到信息技术学习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强化创新意识和欲望[2]。如在学习“使用搜索引擎”时,设计这样的应用实践项目:“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成为社会时尚和人们休闲度假的常项选择。王叔叔一家人准备去旅游,但对目的地并不十分了解。为了使旅游进程更加合理,请同学们结合旅游费用的数额、旅游时间的限制,帮助设计一个旅行计划,在规定的时间以及费用条件下确定一个经济实惠的旅游方案。”学生听完要求后,立即投入到设计旅游路线的工作中,有的上网查资料,有的进入携程、去哪儿、同程等旅游网站查阅旅游攻略和游客留言,有的进行不同旅游路线性价比对照,很快就形成一份份饱含学生智慧的旅游方案。此类充满自由开放性的应用实践,既能让学生在富有乐趣的实践活动中实现学习目标,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以积极恰当的教学评价巩固学生学习信心教学评价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植根于正确的教学理念、深厚的教学功底和顺畅的信息反馈的创设与生成。要创设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别样风采,教学评价也必须与时俱进,与学生的心理和情感需要相适应[3]。要落实新课程“给予学生及时的、适当的鼓励性、指导性评价”的教学要求,立足人文理念和精神,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天性,本着激励、欣赏、期望的原则设计目标多元化的、富有积极情感的恰当评价语言;要从发展的角度看待每个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过程,强调学生个体过去与现在的纵向比较,及时发现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状态、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上的点滴进步,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师的激励性评价中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形成奋发向上的学习动力[4],从而帮助学生克服信息技术学习中的各种障碍,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灵感,巩固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信心。

3结语

总之,创设高中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遵循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发展规律,在不断反思、总结和创新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教学实践,努力使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充满活力、富有激情,在学生的主动认知、积极思维和踊跃实践中深化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作者:徐晓阳 单位: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陈樑.如何创设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问题情境[J].学苑教育,2014(10).

[2]李小乐.浅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的开放设计[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2).

[3]贺艳辉.多元评价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14(27).

[4]管志毅.基于建构主义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初探[J].教育界,2015(9).

第二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浅议

宁夏从2004年秋季开学开始在高一年级推行普通高中新课程教改实验。高中信息技术课纳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系之中,成为普通高中阶段一个独立的科目。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中,有一个亮点就是教学起点从“零起点”向“非零起点”的转变。信息技术课是利用现代技术最广泛的一门学科,对于偏远的农村中学来说,很多学生来自农村地区,他们在来高中之前,根本就没有接触过计算机,这就给我们实施新课程改革具体目标和任务带来许多困难。如何上课才能既保证起点水平较低的学生能够适应,又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真正体现教育的平等性呢?下面我就这种情况谈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是如何做的。

一、实例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对于新课改后的信息技术来说,它不同于原来的侧重工具软件的学习,既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互相衔接,又是信息素养培养的基础,强调在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与理论建构相结合的过程,感受并认识当前社会无处不在的信息文化形态及内涵。积极的思维和良好的效率往往建立在浓厚的兴趣之上。兴趣是学习的力量源泉,是学生能力培养与提高的前提。我遵循的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个原则。只有注重贴近生活,才能使学生有浓厚的兴趣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与人交流、与人合作的能力,使学生在合作中体验与人分享自己学习成果的喜悦。比如我们在上新教材的《算法与程序设计》中的第一章的第一节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没有用书上的问题,而是用学生都比较熟悉的问题“比较三个数的大小”说明计算机机解决问题的步骤,并且给学生演示我自己做的“比较三个数的大小”VB程序,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算法与程序设计》的兴趣,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更新观念,转变教学模式。

在传统计算机教学中,主要是以教师讲授为中心,对教学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后,通过语言、计算机呈现给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主动性、创造力性受到极大的压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师要改变过于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不断自我学习,转变教学观念,总结以往的教学经验,结合新课的目标和内容,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主线,同时兼顾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我尝试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和基于问题解决的主题活动教学法,注意教与学的创造性,努力形成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尽量呵护学生的创造灵性。比如我在上信息技术(必修)———信息技术基础的第一章第一节“信息及其特征”,给学生设计探究任务,把学生以两人为一组,引导学生上网查有关资料了解“信息”的定义,并进行讨论,通过分析信息的传播过程最终得出信息的基本特征,最后选几名代表进行总结发言。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仅仅是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对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技术支持,注重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与人交流与人合作的能力,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与他人分享自己学习成果的喜悦。

三、采取小组协作、第二课堂、个别辅导缩短学生之间的知识结构差别。

由于信息技术新教材,是“非零起点”的。对于处于偏远中学的学生来说,在升入高中前的信息技术教育正处于萌芽状态,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对电脑的基本操作驾轻就熟,有的学生则可能连电脑都没用过,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呈现出一种两极分化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我采取小组协作方式,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差异分成若干小组,使学生在学习小组内相互协作、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取长补短,缩短差距,实现对知识掌握程度的平衡。还利用第二课堂,对那些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每当他们取得一点成绩时,都应给予不同程度的鼓励,逐渐缩短这些同学和其他同学的差距。

四、加强知识储备,拓展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技能。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应该是作为老师的充要条件。新课程的出现,使教学情境中的问题增多并变得复杂,要求老师的知识储备十分丰富。信息技术知识更新速度很快,新知识、新产品、新术语几乎天天出现。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故步自封,不断学习,不断获取新知识,认真研究信息技术新课标,领会新课程思想,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才能将信息知识更流畅地、轻松地、完整地讲授给学生,才能让学生始终走在信息技术知识的前端,跟上不断发展的时代的步伐。

五、总结

新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已经向我们提出挑战,同时也给教师自由发挥的空间。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组织教材,灵活应用教材,包括内容的更换,进度的调整,重组教学单元,整合教学内容等,注重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应用计算机处理实际问题及独立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只有让学生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具备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师生关系平等、融洽,逐步把新课程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使得课堂教学呈现出生机勃勃生机的景象。

作者:苗竹梅 单位:盐池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2003.2.

[2]王生华,著.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探索与创新.宁夏教育教育出版社.

第三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与思考

摘要:

由于主题活动式课堂教学方式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同时强调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学习,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运用。然而主题活动式教学虽然有诸多优点,可任何教学模式并非万能,正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应当根据教材、生情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本文通过阐述主题活动式教学的定义、主要特征及优点,结合洛阳古桥旅游开发专题网站设计的主题活动对其进行实践,同时阐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利用主题活动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主题活动式 教学 高中信息技术 实践 运用

一、关于主题活动式教学

1.信息技术主题活动是在某一段课堂教学中围绕某一主题开展一系列活动,类似于开展研究性学习。它以信息技术知识能力的获取为主要目标,并以信息技术为主要载体和研究手段,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目的、有步骤地围绕一定的教学主题进行教学活动。在主题活动中,教师首先要创设一个能够吸引学生的问题情境,遇到与学生生活、学习较相关的实际问题,分析问题,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相应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并把它们作为工具,完成一个一个任务,最终解决问题,获得成功。

2.主题活动式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具有的优势:(1)主题活动式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从贴近学生生活角度设计主题,充分挖掘信息技术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把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巧妙结合起来解决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它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及信息处理能力。(2)主题活动式教学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变化的适应能力。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既是当前教学的需要,又是信息时代下一个公民应具备的能力。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信息技术的基本特征和一般规律,如同类软件技术或软件的共同操作方法、技巧,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目的。(3)主题活动式教学能培养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强调师生之间的协商、交流与合作,从而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实现生生、师生互动,从而使学生在融洽的师生关系氛围中有效学习知识。

二、洛阳古桥旅游开发专题网站设计主题活动教学例析

1、开展本主题活动的意义和目的

洛阳古桥,中国“四大古桥”之一,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洛阳桥以其突出的建筑工艺、久远的修缮史、丰富的民间传说和文墨题记闻名于世。本主题活动目的之一是完成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本《网络技术应用》中第四章《建立主题网站》教学任务;二是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综合应用前面已经学习的计算机动画技术、图像加工技术、视频加工技术等相关技术;三是了解我国古桥历史文化;四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民族自豪感。

2、本主题活动的过程

(1)导入主题,明确要求。洛阳桥作为中国四大古桥之一,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是世界桥梁筏形基础的开端,也是我国桥梁史上一座真正的丰碑。教师因势利导提出教学任务———建立洛阳桥旅游开发的专题网站,并介绍一些专题网站,介绍它们的设计特点和技术要求,以及网页制作软件FrontPage。(2)分工协作,自主探究。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根据男女性别搭配、技术水平高低搭配及学生本人愿望进行分组,6~8人为一小组,并选出小组长,小组成员相互交流拟订主题活动计划,同时小组长负责把活动计划书用电子邮件的方式提交给教师进行审核。确定好活动时间,各成员明确自己的分工和研究任务。(3)交流展示,评比总结。这是主题活动的高潮部分,也是最重要环节,教师利用课堂时间,组织各小组组长展示本组主题活动成果。并通过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对每一组活动成果进行点评,主题活动的评价包括学生了解到的有关洛阳古桥的信息量,文字、图片、动画、视频加工能力,合作交流和评价能力,网站创意、版面设计美观等。

三、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主题活动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通过开展这次主题活动,师生不光对洛阳古桥有了充分认识,更重要的是学生经历了一个较长时间的研究过程,掌握了获取信息及信息加工方法,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反思本次主题活动的过程。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主题活动式教学不要过于泛滥使用。

“主题活动式教学”只是众多教学形式的一种,任何一种形式和模式的选择和使用都应该建立在深入理解其内涵的基础上,并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坚持科学、适度、适当原则,避免滥用和肤浅模仿。

2.主题活动式教学要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起点不齐和个性差异,不同学生对信息技术有不同的适应性和兴趣点。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针对起点不齐和个性差异的学生,进行主题活动式教学应采取适当措施,实现因材施教的目标,而不是“一刀切”。

3.主题活动式教学要注重评价的过程性与实效性。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面对的学生起点不同和个性差异很大。因此,这种情况下,采用的评价方法不能千篇一律,必须切合实际,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发展可能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和发展。

四、总结

总之,主题活动式教学有独到的优势,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精神,以及创新实践能力,达到课本与生活、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的目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和反思,真正落实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宗旨。

作者:林添锦 单位:福建省泉州台商投资区惠安五中

参考文献:

[1]樊天岳.主题活动式教学怎么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3).

[2]涂红梅.信息技术主题教学的理性思考.信息技术教育,2007(11).

第四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问题情境创设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教育方法开始变得多元化。问题情境教学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得学生整体学习效率得到提高。基于这种情况,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采取了问题情境教学的方法。在本次研究中主要以高中生为例探讨了问题情境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

问题情境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创设 策略

引言

信息技术是一门对学生动手操作要求比较高的课程,需要学生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在教学中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程非常有必要。所以老师在教学中要充分结合生活实际,将理论知识与基本操作完美结合,在教学中要强调全员参与,认真完成每一个步骤。而采用问题情境教学,可以很好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根据生活实际提出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解决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教学的重要性

当下,我国的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强调教学方法的多样性,通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打破传统教学理念。而问题情境是一种有效的新的教学方法,它是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特点及现实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一种情境创设,然后将这种问题情境带入课堂当中,有针对性地解决生活中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的教学方法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感觉这些问题与自己息息相关,当然需要认真学习,在内心深处提醒自己要认真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应用问题情境教学法,真正做到了将生活实际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同时可以将学生吸引到教学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过去压抑沉闷的课堂氛围,可以由老师对课堂内容提出相应问题,学生思考后作答,或者学生根据自身体会提出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其他学生思考并作答的过程,真正实现课堂的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氛围。这一过程可以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学生之间的协同合作能力。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

(一)结合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信息技术课程在高中阶段的教学目标是,强调高中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分析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高中信息技术在教学当中需要与高中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然后根据生活中的现象结合课本内容要求提出相应问题,创设出与之相关的问题情境。例如:老师在教授电脑网站的图片处理方法时,可以设计一个对应游戏,通过改变此游戏网站的相应标志,达到识别游戏网站的目的,然后将这个网站的名称隐藏起来,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猜出对应图片的网站名称。这样以游戏方式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问题情境设计中,需要学生根据生活实际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在一定范围内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借助实物道具创设问题情境

在教学中一些难以表达的事物通过现场展示往往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使其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所以在高中教学中借助实物道具创设问题情境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借助道具可以将课本中比较抽象的文字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热情。比如在学习“多媒体信息采集”这一章节时,老师就可以借助于实物创设出问题情境:“学校准备举办高水平的画展,在收集相应的素材时需要哪些设备呢?具体应该怎样操作?”这个问题提出以后,先让学生相互分组,然后发挥想象进行小组讨论。在学生讨论时拿出摄像机、打印机及话筒等设备,然后让学生回答问题,在素材收集中这些设备需要如何使用?正确的操作方法怎样?要高质量地完成以上素材的收集还要哪些信息设备?等到学生讨论完成后老师给予补充,对于理解不正确的给予纠正,帮助学生全面地理解并独立思考问题。

(三)根据教学重点创设问题情境

虽然在高中信息技术中,教学内容深度不是很高但是需要学习的内容还是比较广泛的,其中包括简单的文字信息处理、视频画面剪辑及对应的数字化信息处理等。这些问题不仅多而且知识点比较繁杂,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多媒体演示,照本宣科地教学,则很难跟得上实际教学进度且不能够很好地体现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会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细小的知识点上而没有真正解决课本中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在教学中,特别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一定要围绕实际的课本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在问题情境中将这些难点和重点引入教学当中,让学生自主思考,结合过去的知识积累完成对重点难点的思考和自我学习。比如在学习“excel表格信息处理”这一章节时一定要抓住其中的重点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假设我国上半年的香蕉运输价格是一个平均定值,怎样做才能得出这半年内香蕉价格的变化趋势?”这个问题提出以后需要学生掌握excel的表格制作方法,同时需要利用其中的数据处理方法,而特殊的数据处理方法正是这个章节中的重点和难点,通过这一过程就可以将课本中的重点难点巧妙地置于问题情境中,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解决关键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四)利用学科联系创设问题情境

信息技术课程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在高中阶段更强调各学科之间的综合利用。所以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可以与高中的其他学科结合,而相互结合可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在问题情境中可以将高中物理中的“力的合成与分解”这一章节与信息技术中的Flash动画制作结合在一起,提出问题:“怎样利用Flash动画画出物理课中的压力、重力及摩擦力的合成和分解图?”这样学生既利用了Flash软件,又将抽象难懂的“力的合成和分解”理解得更深刻。

三、结语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显得愈发重要。但是如何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是关系到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而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同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老师课堂教学质量。所以问题情境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非常有必要,需要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巫文武 单位:浦城县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1]顾向东.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创设问题情境透视[J].新课程(下),2014,02:41.

[2]杨腾.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J].学园,2014,13:157.

第五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创新思路探析

摘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成熟,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在机遇面前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对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也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指引了方向。本文主要是在分析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思路。

关键词:

新课改 高中信息技术 创新

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日益普及的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显得尤为重要。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在深度和广度上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改明确强调要培养高中生的“信息素养”,这就需要创新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最终达到学习知识的目的。

一、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困境

1、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落后

首先,教学模式落后。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填鸭式”教学始终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存在,任课教师对知识只是单纯的讲解,而忽视了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次,教学观念落后。在当前教学过程中,虽然教学设备的使用已经不再是信息教学的主要障碍,但是对技术的认识却相对陈旧,例如:“知识能力化”、“知识理论化”的观念始终存在,造成了信息技术教育的误区。

2、教学目标不够优化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优化教学目标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很多信息技术任课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确立不够明确,存在主观臆断的情况,这样就不利于教学过程中的顺利开展以及学生知识水平的提升。比如说,如果确定过高的教学目标,这样就会超出学生自身的能力范围,打击了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信心,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如果定的目标过低,则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能力。

3、学生积极性主动性不高

首先,由于受到高考体制的影响,信息技术课程在很多学校中不受重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其次,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单一性也使得学生对本课程的积极性下降,一些技术好的同学对课本知识不屑一顾,有些学生知识在被动的、机械的学习;再次,信息技术应该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但是很多学生只是侧重于理论课程的学习,而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样在无形之中也加强了学生对课程的抵触心理,进而产生了畏惧和厌学的情况,最终影响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

二、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创新策略

1、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

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对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也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指引了方向,这就需要信息技术任课教师对现行的教学模式和观念进行创新。首先,优化教学模式。改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给予学生更多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对知识进行自己的总结,更好的掌握知识。同时,任课教师可以采取任务驱动、合作教学等模式,不断优化信息技术教学的形式,实现多种教学模式的优化,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重要的基础;其次,转变教学观念。任课教师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学习愿望,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程度的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自主能力,另一方面,任课教师应该对任课班级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再次,优化教学方法。在授课中,任课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互融合的办法,提升授课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要更好的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高中信息教学必须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是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引他们自主探究,自主获取知识,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他们通过自我克服,进一步培养坚韧品质和可贵智慧,提升他们自我学习和自我提升的能力;其次,提供给学生自我实践的能力。信息技术本来就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目,对实践能力的要求非常高。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让他们自己去实践,在自己动手、实验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例如,在学习office软件的时候,让学生自己去用word录入一些信息,提升他们对课程的掌握能力;再次,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创新教学是新课改的内在要求,信息技术任课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各种任务的完成和创新,强化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进行各种形式的小组讨论。例如,在学习flash章节课程的时候,要求学生自己去导入图片,可以去试着用魔术棒等创新方法,提高自我的创新能力。

3、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首先,实现个性化教学。针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习,任课教师应该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堂教学,这样不仅对于高水平的学生有利,同时也有利于鼓励低水平的学生,提升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适应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任课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例如:情境教学方法、任务教学方法、竞赛法、实践课等多种形式,改变枯燥的理论课教学形式,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和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实现高中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三、总结

重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提升,才符合社会人才培养的需要。只有对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模式、目标、评价以及内容等多方面进行创新与探索,才能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提升学生主动学习能力,才能够更好的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步伐,才能够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水平的提升奠定重要基础。

 

作者:李丽霞 单位:包头市田家炳中学

参考文献:

[1]费晓环.浅析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方法[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8)

[2]史君.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06)

[3]黄少宇.新课改下职业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3)

[4]吴燕.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与对策[J].成功(教育).2010(09)

[5]曹显斌.新课程实践中信息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03)信息化教学

第六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项目教学法实践与探索

摘要:

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已发生了很大的变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教师必须改变自身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率。项目教学则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促进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本文主要是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高中信息技术 项目教学法 研究 建议

现今社会,信息技术发展十分迅速,高中信息技术必须做好改革工作,要充分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实践操作能力,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项目教学法是一项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从而来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同时项目教学法的应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改革进步。

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实施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有效实施,首先要确定好教学的内容,教师在确定的教学内容中,不能够过分地追求一些新奇的教学手段,设置的内容必须要充分地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互结合,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共鸣,促进学生真正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同时教师必须要科学的设置内容,以此来充分的让学生在项目学习中,熟练的掌握计算机技术,并且能够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1]。其次,就是要制定并实施项目计划,在进行高中信息技术的项目教学中,教师必须制定一个完善的计划,能够结合学生的是需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进去。各个小组的组长能够针对自身成员的特点进行任务的科学合理的分配,教师制定出任务完成的期限,将每一个成员的价值都充分的发挥出来。在学生进行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监督工作,避免学生出现偷懒的现象,以此来充分提升学生完成任务的效率。最后,做好对教学内容的评估工作,教师进行项目有教学的开展中,一定要成立相关的评估小组,能够科学合理地对学生任务完成的结果进行分析以及探讨。教师在进行评估的过程中,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从而来对每一位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同时,教师要知道学生进行项目的修改以及完善,以此来使学生了解自身的不足,进行改正。学生也要进行自我总结,从而不断提升自己。

二、项目教学法应用中需注意的细节问题

(一)做好项目小组的分工工作

在进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想更好地应用项目教学法,那么必须做好小组分工工作。对于一个小组来说,学习效率高低主要是由于小组成员的分工决定的。其小组成员的分工主要是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必须做好各个组员之间能够相互补助,共同进步。小组成员的人数最佳设置为4到6人最佳。在小组成员中要有学习好的学生,同时也要配置学习较差的学生,以此来实现互补学习[2]。组员之间的分工必须明确,教师能够鼓励每个学生都将自身的思路表现出来,做好与学生的分享工作,并且来促进学生之间的自由组合以及分工协作。另外,教师也要重视学生个体的差异化,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独特的爱好,必须对学生进行尊重,同时能够设计出不同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提升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二)做好对教学内容的重构

目前社会发展十分迅速,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因此必须做好高中信息教材的更新,并且教师在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讲解中,不能够仅仅是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完全式的讲解,要以项目的创设为教学的主线,实施项目教学法,从实际出发,能够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做好因材施教。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以及设置必须符合教师教学的规律,同时也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三)项目教学内容的开放性

在对教学项目进行相关的设置时,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面,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设置内容,以便于学生对知识全面的吸收。教学的项目必须具备开放型,教师要让学生自行完成项目的任务,不能够对学生的实践过程进行干预,要充分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思维创新意识。另外,教师在对学生的教学中,必须充分地鼓励学生打破常规,能够做好教学创新,培养思维意识,促进自身学习效率的提升[3]。例如:教师在进行班级板报的教学中,可以利用WPS来将其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并且进行相关的阐述,这样为学生创设了相关的情境,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引发了学生的共鸣,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三、总结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用项目教学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项目教学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并且培养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

作者:刘文明 单位:安徽省颍上县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孙惠颖.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建议[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1,(12).

[2]叶文林.运用恰当教学方法上好高中信息技术课[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05).

[3]魏玉凤.建构主义理论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03).

第七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评析及应用

【内容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信息技术被运用到各行各业中,然而,在现实的教学中,很多高中学校并没有对信息技术教学有足够的重视,教学方法老套,教学效率低下。本文将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及应用进行评析探讨。

【关键词】

高中 信息技术教学 方法评析 应用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也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学科,而且由于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怎样做好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帮助高中学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是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授课老师及学校需要重视的。

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主要是根据高中信息技术课本上的教学内容,授课老师将课堂讲授合理的分成若干个任务阶段,将学生也相应的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们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讨论协作,完成教学任务。任务驱动法能够有效的活跃课堂气氛,对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及团结合作能力有着积极的影响,同时也能很好的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及创新能力。

2.主题教学法

主题教学法对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有着显著的效果,通过确定一个主题,学生仔细的对现实事物进行观察,进而探究、总结,能够对事物的含义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高中信息技术老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在对所需要讲的知识点进行认真讲解的同时,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等设备给学进行演示,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们的感知能力,也能加深学生们对新知识的印象。而且,老师在进行理论课的讲解时,利用教学设备演示相关的图像或视频,可以让学生更加容易地理解老师所讲的新知识,能有效的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加深他们的印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率。

3.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多媒体设备已经广泛运用于教学中,而传统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又比较的枯燥乏味,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教学,老师通过这些教学设备可以让学生在多媒体设备上直观地看到相关的演示,也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老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练习操作,能够有效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法的运用

1.利用任务驱动法明确教学目标

在教学开始之前,老师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主要是以培养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教学目的的,主要是通过学生在获得信息和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们的信息技术水平。高中信息技术不同于其他的学科,学生在学习高中信息技术时,需要不断进行交流沟通,才能更好的学好这一门学科,而且教学结构及评价也比较的开放。由于这种明显的特点,老师可以利用任务驱动法明确教学目标。在进行教学时,老师需要帮助学生制定出一个合理的学习任务,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如:老师可以在上课的时候,通过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如:Flash动画,然后老师再将制作的过程进行演示,同时对学生进行讲解。然后让学生自主运用Flash软件进行练习及制作,最后将学生们的作品一一的展示给大家,让学生们进行评价,找到自身的不足,通过学习他人的优点,不断的完善自己。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们的积极性,明确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2.运用讲练结合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还是对信息技术这一门课程比较感兴趣的,然而,信息技术技能掌握程度的好坏不是由兴趣能决定的,所以,老师可以利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对学习的能力进行全面的培养。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老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一些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们的兴趣。比如:在讲解“算法与表示法”时,老师可以通过Flash制作一些小游戏,引起学生们的兴趣,而游戏的内容需要学生较为熟悉,还要与本节课的内容有关系。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老师可要求学生将正确的步骤写出来,随后教师进行总结,算法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具体的步骤。教师可为学生讲解算法的特点,教师演示后,再让学生自己操作,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实践,就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运用主题教学法组织课堂

在实际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老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划,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一切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摒弃掉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由于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及理解能力都是不同的,学生们的信息技术水平上存在高低也是正常的,老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根据每个学生所掌握的信息技术技能的熟练程度安排学习任务。学生们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任务,也能有效的提高他们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及熟悉程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总结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在高中教学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在实际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很多学校和教师并没有对其有足够的重视,所以,坚持加强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研究,对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曾小青 单位:江西省信丰中学

第八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探讨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体系的改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已经得到了本质上的提升,已经开始由传统知识性教学转变为能力教学。本文笔者从文献资料出发,结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了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高中 信息技术教学 目标教学 方法

传统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围绕知识体系开展各项教学内容。但随着新时期教学指标的改革和完善,单纯地实施知识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要在知识基础上强化能力和素质,构建三维立体化教学体系,从而为学生信息技术的学习奠定良好的氛围,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水平,确保学生健康发展。

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目标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具有典型的知识、活动、评价特征,其知识的综合性主要表现在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将知识教育与素质教育融合在一起,是集人文与科学于一体的综合体系;活动的综合性主要表现在信息技术教学是在教师引导下的综合活动,是集课堂教学、课堂训练、课外训练及日常操作为一体的活动体系,可以确保个体充分融入到小组中,形成良好的组织体系,全面提升双向交流驱动效益;评价的综合性主要表现在信息技术教学能够从知识、应用及创新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观察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状况,明确学生信息技术学习指标,从而形成系统、科学的教学结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要围绕信息技术应用开展日常教学活动,确保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后对其熟练应用,达到知识与能力的统一,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信息技术教学知识的综合性、活动的综合性和评价的综合性,从而实现学生素质和素养的全面提升。要突出能力教学,合理设置实践环节,在实践基础上丰富学生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全面改善学生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认识,从本质上强化新时期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效益,加速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发展。

二、新时期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和途径较多,教师要依照学生特征、教学特征进行合理选取,从而实现教学与目标的全面协调和统一,为后续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任务驱动式教学的分析

任务驱动式教学对学生能力的提升具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该教学能够将传统知识内容转变为任务板块,在能力指标基础上对知识进行深化,形成了系统化、层次化组织结构,为学生任务实践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高中信息技术任务驱动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任务内容进行合理把握,依照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指标对教学层次进行划分,保证任务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从而让学生在任务目标基础上逐渐丰富自身知识,提升自身能力。如笔者在《多彩的图片和美丽的背景》教学过程中就设定PowerPoint的任务教学指标,将本次PowerPoint软件图片处理教学划分为四项阶段性内容,即认识PowerPoint软件图片处理效果、了解PowerPoint图片处理工具单元、PowerPoint图片处理学习、多彩的图片和美丽的背景制作。通过了解—学习—掌握—运用这四个阶段任务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对PowerPoint软件的掌握程度,从本质上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多媒体教学的分析

多媒体教学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多媒体教学中学生可以直观、形象地了解信息技术操作,大大加深了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印象。在对多媒体教学进行运用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多媒体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筛选,要依照课堂教学目标及学生学习需求配置对应的教学资源,从而保证教学内容与学生发展相协调。教师可以适当在教师机上安装多媒体控制系统,通过多媒体控制系统对学生机进行控制,与学生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学习进度,并给予指导。笔者在《制作文本网页》教学过程中就在教学体系中设置多媒体控制端,在教师机上进行网页制作示范性教学,让学生在多媒体控制环境中观看示范性操作。笔者在文本网页制作的过程中一边示范,一边询问学生,观察学生是否清楚多媒体控制环境中的示范操作,是否学会各项文本网页制作方法,对学生存在的疑问及时解答,课堂学习效益非常显著。

(三)实践教学的分析

信息技术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学科,需要将信息技术知识充分融合到实践过程中,只有这样学生的能力才能够得到本质上的提升,教学效益才能够实现本质上的转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实践教学体系的运用,要注意运用生活中的实践案例来进行教学讲解,注重设置实践平台,从而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全面提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效益。教师可以适当引入生活中的信息技术,如Word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入doc格式文章,通过学生在网页上常下载的文章形式让学生了解Word编辑事项,提升学生对Word软件文字处理功能的认知,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Word编辑和处理文档。此外,教师还可以构建信息技术实践交流平台,设置交流板块、问答板块、教学板块等,为学生提供相应的信息技术学习资料,为学生学习提供良好的实践交流体系。

三、总结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已经成为新时期素质教学的关键。在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体系进行构建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信息技术教学目标及特征,从该内容出发合理筛选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从而全面提升信息技术教学效率。

作者:周彩萍 单位:江苏省昆山陆家高级中学

第九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创设学习情境探究

摘要: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利用情境教学,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学中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创设情境:利用故事创设学习情境、创设基于问题的学习情境、以真实生活创设学习情境、创设小组合作的学习情境、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学习情境。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学习情境 创设 探究

高中的信息技术教学要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因此,信息技术教学要从实际出发,创设情境使之与生活紧密相连。

一、创设学习情境的必要性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要求注重实践性与操作性,这与传统的教学观念区别很大,教学方式上就需要改变。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可以使师生互动,共同去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力、创造力,提高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情绪,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情境的创设,可以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应当是真实的、在生活中可以遇到的,其中提出的问题应当是未知的,学生需要依托情境,在经过深入的思考以后才能够很好地理解并解决这个问题。情境中一定要带有问题,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二、学习情境创设的方法

(1)利用故事创设学习情境。

故事是大家都喜欢听的,我们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一些故事或典故将教学内容中的一些枯燥的部分转化成为精彩的部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理论知识的教学中,如果只是按照课本简单地讲解,学生没什么兴趣,教学效果也不会好。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图片和视频,将一些故事融入到知识点中,给学生讲“故事”,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注意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例如,阐述信息是我们生存的基本条件时,可以给学生讲感觉剥夺实验的故事:在1954年的时候,加拿大的一所大学的心理学家进行了一项感觉剥夺实验。他给被实验者戴上半透明的护目镜,这样让其不能产生视觉,通过用空气调节器发出单调的声音限制被实验者的听觉,将纸筒套袖和手套戴在手臂,用夹板固定腿脚,这样限制他的触觉。然后让被实验者单独呆在实验室里,几小时以后被实验者开始感到恐慌,产生幻觉,在实验室连续呆了三四天后,被实验者产生了许多病理心理现象: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紧张、焦虑、恐惧;出现错觉幻觉等,实验结束数日后,才能恢复正常。学生通过这个故事可以自己总结出信息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性,这样就为后面信息及信息的特征的学习做好了准备。在讲解信息的价值性特征时,可以给学生讲这方面的故事。运用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故事中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增强学好信息技术的自信心。通过讲故事还会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印象深刻,也为学习营造了欢乐的气氛,让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和愉快。学生对这个故事很感兴趣,由此也明白信息具有价值相对性的特征。

(2)创设基于问题的学习情境。

我们的思维大都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学生的求知欲望,往往来自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如果能够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好奇心,他们就能够自主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问题情境的使用,可以引导学生以释疑的心态主动进入到教学活动中,积极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CSS样式表时,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用事先编好的网站CSS样式文件,瞬间让网站大变样。学生对比自己已掌握的格式设置知识,发现自己无法实现这样的效果,对样式表充满了好奇,从而产生了“怎么实现这样的效果”“实现这样效果的原理是什么”等一系列的疑问,迫切想掌握CSS样式表的使用。这时再打开CSS样式文件,呈现CSS样式表的示例,为学生揭秘,这样就能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转化为自己的需求,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3)以真实生活创设学习情境。

信息技术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有效地利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为课堂教学任务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例如,在学习表格信息加工时,可以选取少数学生不愿意到食堂吃饭,愿在校外小饭馆吃饭这一实际情况,先让学生了解各种肉类、蔬菜的营养成分,同时将健康饮食的营养成分标准提供给学生,列出了一个表格,让学生将食堂中的饭菜与小饭馆的饭菜进行营养成分的比较。然后将涉及到的excel数据表格及其中的一些函数如求和、求平均数等知识穿插其中,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其中,在比较的过程中完成了学习任务。这种来源于生活的学习情境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4)创设小组合作的学习情境。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改善课堂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既有合作也有竞争,这样既能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促进学生之间的团结配合,培养学生的交往协作能力,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例如,建立主题网站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学生单独完成困难比较多,可以先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合作学习小组,各小组自己推举出本小组的负责人,然后确定每个学生在小组中的分工,每个学习小组合作完成主题网页的建立。由于主题网站的基本风格要一致,这就要求每个学生在发挥自己个性的同时要与本小组的成员进行沟通协调,共同完成任务。

(5)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学习情境。

时代不断进步,新的技术手段不断涌现,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提供越来越好的条件。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出现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形式,使得课堂变得更加形象生动。像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合理的教学模式,尽可能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例如,在介绍计算机系统时,让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探究式学习,可以给学生布置了解计算机系统的任务,让学生上网搜索相关的信息,自己整理出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部分,完成课堂任务。这种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创设学习情境时的注意点

学习情境本身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学习情境的创设必须与教学目标保持高度一致,它应该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脱离了教学内容,任何情境的创设都是没有价值的。学习情境的设置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与生活经验,要有趣味性,它应该是知识的起点,要适合学生去探究,能够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下愉快的学习,真正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当然任何教学方法的成功都需要良好的师生关系作为保障,我们在创设学习情境时,应当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独立自主的探究学习。

四、结束语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必要技能,培养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最终目的。利用各种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不断总结反思,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实现信息技术教学的最终目的。

作者:刘学玉 单位:江苏省江浦高级中学文昌校区

参考文献:

[1]李艺,李冬梅.信息技术教学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顾台平.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情境创设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

[3]展慧玲.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9.

[4]曹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创设问题情境透视[J].课程教学研究,2014(04).

第十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多元评价法应用

摘要:

多元评价法是如今高中计算机信息教学中备受青睐的教学方法,从评价的方式、目的、结果及主体等方面入手,改变传统教育的应试局面,并有效实现教学的预期目标,使学生得到综合性的发展。本文从多元评价法的概念入手,简述了多元评价法在高校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并就其具体的应用方法进行了有效分析。

关键词:

高中 教学 信息技术 多元评价法

高中信息课程标准曾明确规定,要将学生综合信息素养的培养作为高中信息教学的首要目标。在传统高中信息教学中,只注重对学生上机操作技术的培养,忽略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道德培养。这使得我国高校计算机教学越来越趋于应试化和功利化,不利于我国综合素质教育的发展。采用多元评价的计算机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计算机能力进行综合评估,有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并对学生信息技术的运用价值观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有效融入多元测评的教学方式有重大的意义。

一、多元评价法的概念

多元评价泛指利用多方面的教学考核标准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整体评价,其中“多元”包括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主体等。同时,在人物方面,“多元”还涵盖家长、教师及相关的校方管理人员。在评价内容上,包括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机器操作能力、逻辑判断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等。评价方法可以指笔试评价和计算机评价,也可以指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其中自我评价是自身的学习认知,而他人评价是教师、家长等对学生的计算机学习过程做出的综合评价。多元评价法将这些元素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了多方面全方位的考察,再将所得的信息进行反馈和分析,再转化为增强学生计算机能力的有效方法。更重要的是,多元评价法注重学生计算机学习的每一个环节,并将学生的全方面发展作为考察目标,有利于学生形成综合全面的信息素养。

二、多元评价法在高中信息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一)对传统一元评价教学的改革

在传统高中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成绩,单向一元地以学生对计算机的实际操作技术水平作为评价标准。这种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但其综合性的信息素养却不能得到有效发展,局限学生在信息技术上的发展和突破。在高中信息教学中开展多元评价的教学模式,能够改革传统的单向一元的评价模式,使学生得到个性化发展,并在多元的评价体系中提高学生的计算机能力。

(二)适应新课标理念

我国高中信息课程的最新标准规定,高中计算机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新标准的教学要求。因此,开展多元评价的高中信息教学有其重要意义。在考核时,教师要侧重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多样化,并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针,实现师生共评的多向性教学考核和能力测评。

(三)迎合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高校对新课标实施以来,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是教学重点,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使得学生充分挖掘自身的信息技术潜能,并促进团队能力、交际能力及协作能力的有效提升。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多元评价的模式满足了自主探究的学习需求,将有助于学生实现计算机学习的自主化、探究化和创新化。

三、多元评价法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一)评价目标

本文以excel的教学为例,对多元评价法进行了具体的阐述。首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制定,excel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图表的制作。在进行相关内容教学时,教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教学的核心,以任务驱动的形式促进学生对excel的学习和掌握。同时可以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小组探讨和实践,教师则在此过程中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分析,并对学生所做表格进行评价。

(二)评价的具体方法

对学生图表的评价要根据以下考核内容进行。1.美术关系,excel图表的色彩、比例是否恰当合理。2.基础操作,检查字符及数据的录入是否无误。3.人际关系,团队协作中是否吸取了他人意见,团队合作是否融洽。4.自我认识,对自身表现的评价,并提出不足。5.他人评价,对小组内各成员及课堂教学的评价。6.家长评价,对学生excel的日常使用、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的评价。教师可以对这些评价内容采取打分制,并从综合的评分系统中,对学生的核查结果进行有效的归纳和统计。

(三)效果思考

多元评价的教学模式可以分层次进行,将其划分为课堂性的教学评价和期末性教学总评,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问题做出总结归纳。另外,还要从评价的不足之处进行深度的分析和思考,及时进行纠正,促进学生在高中计算机教学中的全方面发展。多元评价法在高中计算机教学中有重要作用,能够对传统信息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进学生计算机综合素质的提高,使高中计算机教学活动有序开展。

作者:翁立忠 单位:福建省浦城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黄勇.多元评价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12:101-102.

[2]屈胜春.多元评价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11:72-73.

[3]李呈林.从多元智力视角反思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及其评价[J].电化教育研究,2011,03:11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