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浅议(10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浅议(10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浅议(10篇)

第一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思考

1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在社会发展中体现出非常重要的作用,各界人士也越来越关注其在教学中的发展。随着新课程的改革,计算机课程在教学内容、课程的性质、学科地位及名称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但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的教学水平都各不相同,实际的教学情况也有着很大的不同,并且信息技术的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及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摸索,总结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

2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在课堂中教授学生是需要有计划有目的性的,这样才能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因此,教师作为教学的策划者,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及时地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及方式。教师作为课堂中的主导者,应该发挥出自身的功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教学方式的调整,要对学生在学习中的情况有所掌握,并能够及时地了解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状态,要将原本的传统教学转向体验式教学。教学设计也需要将教师考虑到其中,这样才能设计出一个好的教学方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其教学氛围应该是活泼生动的,而不是僵硬枯燥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给学生一点自由探索、实践体验的空间,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自己讲授知识而忽视了学生实际的操作及体验,那么会失去信息技术教学的真正意义。

3将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贯彻生活化理念

3.1课堂导入生活化

教师在课堂中使用导入式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前就准备好生活化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掘情境中的疑问,激发学生的大脑思考能力,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师应该选用源自生活的内容来对学生进行教学,这样能够让学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课堂教学生活化

因为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人们的生活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因此,教师应该多从生活中去找寻能够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题材,让学生能够关注身边的各种事物,并对其进行思索,运用学过的信息技术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只有亲身感受到学习的知识能够学以致用,才能让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更积极地参加教学活动。教师要能够将书本中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构建生动且实用的课堂教学。

3.3课后教学生活化

因为信息技术是具有实用性的教学,所以在教学中不能只是将学生们局限在教室中,教师应该多安排学生走出教室,积极地融入到社会实践中,通过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的问题,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领悟到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并且要鼓励学生多去发现问题,培养学生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认识到信息技术知识学习的重要性。比如在上“表格信息加工”课堂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将这节课堂的教学目标设定好,其主要是为了能够让学生正确地使用计算机系统软件中的数据加工工具来对数据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工作,并且还要学会对这些处理的结果进行分析,从中提取出所需要的内容。Execl这一软件看似很简单,其实不然,里面有很多的东西其实都还没有真正地运用起来,学生也不可能因为一节课而就全部掌握。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通过布置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来让学生进行表格的基本操作。贴近生活的教学任务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够认真地去进行练习,并且对于感兴趣的事物学生们会相互进行探讨,这也就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学习动力得到提升。

4鼓励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培养创新意识

如果信息技术教学只是一味地进行理论上的教学,那么是无法让学生真正的掌握其技术的。因此,教师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课程中应该多组织学生进行实地操作的活动,将学生分成几个小团队,让他们团结合作,共同去完成教师布置的信息技术教学任务。这样的方式不仅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其信息技术的掌握水平,还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团队精神,在遇到问题时能够相互讨论,相互学习,自主地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开动大脑,让思维得到锻炼。

5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对于学生的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努力地与学生保持良好的关系,尽可能地多鼓励帮助学生,在上课期间不能一直保持严肃状态,应该多微笑,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情感,只有通过情感的沟通才能让教学氛围及师生关系更为融洽。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将不懂的问题主动提出来,及时为学生解惑,这样才能让教学的质量得到保障。

6倡导尊重差异的教学

因为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都存在差异,因此,每个学生信息技术的基础水平也都是不同的,而信息技术又是一门非常特殊而又实用性强的科目,所以在高中教学中,教师更应该充分地关注每个学生之间的差异,灵活巧妙地进行教学设计,以此来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7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该从生活的角度去设计教学的内容,积极地开展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并解决相关问题,让学生能够了解到信息技术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地关注每个学生在学习中的差异,尽可能地满足所有的学生的发展需求,培养出更多的能够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的人才。

作者:刘建喜 单位:延安中学

第二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生活化探索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社会对于人才要求更加注重信息化知识和能力的掌握。因此,信息技术也成为现在高中阶段学生素质能力提升的有效手段。素质教育在中学教育中不断深入发展,素质教育对各个学科的渗入力度进一步加大,高中信息技术也需要改革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适应现在的素质教育,这是高中信息技术生活化的原因之一。

二、意义

高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性很强,它在教学中需要与社会生活相结合,才能使得相关知识点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如果脱离了生活化的应用,高中信息技术的很多知识点具有抽象性,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消化。另外这种生活化的信息技术教学将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所提升,生活化的教学使得学生接触更多的我们周边生活中遇到信息技术的实例,增强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同时对于这些实际案例的应用和实践,拓展了他们的思想、发散了他们的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开拓创新精神。因此将高中信息技术融合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是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发散思想等多方面能力的提高。

三、存在的问题

1.教学理念相对落后。

一些学校对于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重视程度不足,很多地方还是以向着高考看齐,只有是高考分数大的科目,就是教学的重点,一旦没有涉及到高考内容,课程就在教学安排中占到很小的一部分,在新疆兵团这边,高中信息技术采用的是浙教版的教材,其在高考中也没有什么比重,因此在教学课时的安排方面也是很少的,在教学过程中。

2.教学手段单一。

手段和方式的单一对学习效果的提升没有很好的作用和意义。由于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中涉及很多网络信息方面的知识,相对比较抽象,在理解中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更为现代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传统教学的更新。由于这种学习难度较大,很多学生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对于很多知识点不能达到很好的理解效果,更加谈不上融合贯通的学习效果。

四、措施

1.以生活化的问题为手段,拓展信息技术教学的思路。

提问是教学中一种十分必要的环节,但是方式和对象都需要注意。因为这种由教师提问学生的教学方式不利于他们学习兴趣的提升,只能使得他们更加厌恶信息技术课,只要上课,学生就没有自由,完全沉浸在寻找教师问题之中。因此,这种提问教学的方式需要转变,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转变提问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教师需要不断解决学生的疑问,正真体现出答疑解惑的教学目的。教师的提问主要集中在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之上,而不是对于相关知识点的考察上,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拓展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具体可以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例如,在浙教版《信息技术》关于信息及其特征这一部分内容是这门课程的第一节内容,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还没进入正规,在导向的过程中需要引入,一些生活化的问题,来实现学生思维的有效过渡。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在古代我们是怎样进行军事情报传递呢?”这就是一种生活化的提问方式,而且这种问题不是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而是对教学的一种引导问题,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了解《信息及其特征》这节课程的内容。

2.引入新方式,延伸教学手段的多元性。

针对信息技术,进行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大的概念,需要有很多的具体措施和配套手段加以落实。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拓展教学手段的多元化就是实现生活化教学的基本条件。信息技术知识点相关比较枯燥、抽象,基于中学生的思维,他们有时很难理解相关知识点,因此需要引入有利于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任务驱动法就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方法。首先需要教师将相关的信息技术中的理论知识进行系统的讲解,实现学生对于相关内容的整体掌握,然后针对课本上的知识点,提出一些任务,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协助完成相关的任务。例如:在浙教版的《信息技术》中涉及到了EXCEL的公式编辑的教学内容,由于高中生在数学方面有着一定的基础,加上在信息技术的课堂上教师首先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然后布置给学生关于班级期末总成绩、平均成绩、不及格同学的标注等工作任务,这是学校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可以利用这种生活化的工作任务,来驱使学生进行教学知识点融合贯通。

五、结语

信息技术是素质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中生素质能力提升的主要方式,必将成为教学改革的重点方向。高中信息技术单讲理论,相对比较枯燥、抽象,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生活化的案例,一方面实现生活化问题的解决,另一个方面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实现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作者:周燕龙 单位: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

第三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法

一、自主学习的特征

1.主体性。

自主学习的主体性表现在师生关系中,自主学习更多的是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在学生自助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只发挥指导的作用,担任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教师的主体地位不再明显。

2.目的性。

不仅是信息技术课程,所有课程自主学习的核心都是学习目标的明确,学习目标是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也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开展自主学习的前提。教师在其中应发挥引导作用,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学习目标,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条件。

3.主动性。

主动性是自主学习重要的特征,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才能在学习目标的引导下协调学习中的各要素,才能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益。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一切学科学习的基础,就高中课程来看,信息技术科不同于数理化,但同时又为数理化服务,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学得的思考方式对数理化的学习有较大的帮助,学生和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另外,信息技术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和前瞻性,具有自身的特点,学生容易对这门课产生兴趣。教师必须抓住时机,加以正确的引导,关注学生的好奇心,耐心解答学生的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进步,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益。

2.利用案例强化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必然会对知识加以整合,学生对知识的整合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来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但当考试成绩改成用“优秀”、“良好”这种等次记分后,这些等次还要手工输入,很不方便,怎么办?有的学生想到了复制,立即就有人反对:“这还不是手动吗?根本没有体现电子表格的优势。”有的学生提出先按分数排序,再把不同的等次用填空的办法填上去。教师可以先对这种想法加以肯定,再告诉强大的功能函数-if语句,于是了解BASIC或C的同学就编写出了相应的语句,使这一问题得以解决。只有将具体案例应用到课堂中,当学生自己产生疑惑,有解决问题的冲动时,才能更好地去学习新知识,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提升了自主学习的效果。

3.利用实训提升自主学习价值。

自主学习之后要加强知识的巩固,而知识巩固的最好方法就是综合实训,通过实训,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应用,检验自主学习的效果。综合实训通常有以下两种形式。

(1)课堂练习。

比如,写命令、自动批处理、编写程序的练习。这种联系所需的时间较短,教师可以对学生加以指导,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多指导掌握较差的学生,可以让做得比较好的学生将答案写在黑板上或说给大家听。通过这种课堂练习,加强学生能力培养的同时,教师可以掌了解教学效果。

(2)上机实践。

上机实践训练是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提高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有条件的学校微机室必定全天开放,学生自主开展课程学习。在上机实践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以下问题。①明确上机目的与要求。上机前,教师结合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合理布置上机内容,明确课堂目的。保证学生做好相应的准备,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效率。②优化上机内容。上机内容需要与上机目的相结合,根据学生的实际所学,选择科学的上机内容,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③改善上机方法。上机实践需要有正确的方法,教师应事先发给学生相应的报告单,报告单上包括“目的要求”、“操作步骤”、“达到效果”等,学生按照实际情况及时填写。④加强指导。上机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关注学生的学习动向,针对较难的问题,教师可示范操作。

三、结束语

通过自主学习方式的应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提高了教学效率,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在自主学习方法的探究中,教师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认识此种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求使教学方法更加适应当代高中教育的需求。

作者:查娜 单位: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第一中学

第四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问题与对策探究

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也逐渐被人们认识到其重要性及不可或缺性,为此,信息技术也就被认为是未来社会发展前进的重要因素及推动力。

(一)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

学生在进入高中阶段学习时,他们掌握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各不相同。由于高中生之前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家庭环境存在一定的不同,他们对于计算机掌握的程度也各不相同。一些高中生很早就接触到计算机,为此在进入高中时已经对计算机基本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与掌握。而另外一些同学或许在进入高中后才首次接触到计算机,因而他们对于计算机的一些基本知识也就不甚了解。为此要将这两种层次相差较大的学生放在一起进行授课,必定会遇到一定的问题或困难。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课时极其有限

一般情况下,高中对于计算机课程的安排,其授课时间基本为一周两节课左右。这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高中计算机课程在课堂上授课内容容量的大小。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课堂授课内容容量的限制也就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预期教学效果的实现。

(三)高中信息技术教材设计存在的不足及局限性

当下,高中计算机教学教材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学习本身所具备的连贯性特征,这种不具备连贯性的课本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也就造成了重复性的学习,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提高对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不利于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与提高。

二、改善高中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现状的策略

(一)贯彻应用认识的发展规律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对于教学中需要上机进行操作的环节一般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而对于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的讲解及传授环节相对缺乏兴趣及好奇心。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现象与特点,尽可能在课程教学方案设计中增加学生上机操作的机会,进而使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学到更多实用的知识。另外,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注重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在进行“Excel数据排序”这部分知识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增加学生兴趣,如,“你们平时按要求对数据排序花费的时间长吗?”“你们知道将数据按一定要求排序的快捷方法吗?”等问题来引出所要讲授的知识点。

(二)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创造意识的培养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与提高学生对各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增强学生将其他学科知识运用到计算机信息技术学习上的能力。这样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还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知识的了解。譬如:在对“PPT制作”这部分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课下综合运用现在学到的新知识与之前已经具备的知识设计一些相关的课件,进而在课堂上进行分享,之后通过教师的讲解评判,将会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于计算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由于高中学生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因材施教方针的实施。如:在进行“图片素材处理”这部分内容教学时,教师就可以针对学生对Photoshop的不同掌握情况把知识点讲解的时间控制在大多数学生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既照顾对这部分知识不了解的人,又不浪费已会者的时间。

(四)应注重对教学知识及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

计算机信息技术知识本身就具备更新较快的特征,为此,教师在高中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课程知识的定时更新,进而保持课堂知识的与时俱进。教师可以适当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对一些新软件的讲解,同时让学生接触一些相对较新的计算机操作环境,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深刻体会到计算机信息技术知识更新快的特征,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好奇心。

(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坚持灵活性原则

针对一些同学比较钟爱网络游戏的现象,教师应辩证地看待这一问题。一些同学接触网络游戏可能仅仅是出于娱乐消遣的目的,而一些同学在网络游戏中却可以学到一定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知识。而就网络游戏而言,也存在一些相对有益的游戏。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网络游戏的娱乐性,通过结组进行网络游戏比赛的方式来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作者:谷廷秀 单位:江苏省涟水县涟西中学

第五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

一、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重要意义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上实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使得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学会与他人进行合作学习,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以此锻炼学生与人沟通的技巧,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其次,在信息技术课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师为中心”,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通过自己的引导,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发挥,同时让学生不断体会到互相学习、互相竞争的兴趣,进而不断地提高教学效率。最后,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中组员之间的讨论、交流以及共同完成教师交给的教学实践任务等,都可以不断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等。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知识的完善和应用。

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比较强的整体工程,主要是学生分为不同的群体,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能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以及与人沟通的技巧。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合理地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合理划分小组

合理地划分小组是整个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如果小组内的成员都是自行组合的,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多数会出现组内配合不够好、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等现象。因此,在划分小组时,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特长、优点以及不足,例如,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接受能力的高低以及学习情况等,按照优等生与落后生搭配的原则,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并保持小组内部与小组之间的综合能力的平衡,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实现自身价值。例如,在教学《网页制作基本知识》一课时,教师在进行分组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特点,科学合理地划分小组,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够提升小组合作的效果,提高教学效率,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2.明确教学任务

明确具体的教学任务,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找到方向,真正地学到东西。教师要针对小组内不同成员的不同特点给予不同的教学任务,这样能够保证小组内成员都能够各司其职,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任务中,从而完成自己的任务目标。例如,在教学《文字及其处理技术》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文字在计算机中的编码方式来精心地设计出不同的教学任务:写自我介绍、整理排版等,学生通过完成教学任务都积极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来,进而借助小组合作学习来不断地实现自身的价值,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

3.建立健全评价机制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这样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很容易导致一部分学生出现不遵守纪律、自由散漫等现象。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建立健全评价机制,及时对团队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对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每一个学生进行绩效评价。这种评价机制的建立,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其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有利于各组之间、组员之间的认知冲突及竞争学习意识的增强,能够为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奠定基础。

三、总结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有很多优点,广泛的应用于各个学科教学实践中,在我国教育界更是掀起了一种新的教育思潮。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中,合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等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教学实践中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仍然需要每一个教师不断探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反思和改进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使其更适合我国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

作者:邹媛媛 单位: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中学

第六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探讨

一、理论课

1.理论课在信息技术课时中的比例应远小于上机课。

传统的课堂授课形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只适合完成像基础知识、小结讨论等内容的教学,所以理论课在信息技术课时中的比例应远小于上机课。

2.应给予第一节信息技术课足够的重视。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为学生上的第一节信息技术课要结合典型事例(最好辅以相应的多媒体演示)使学生对计算机的发展、应用有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了解,并从中感悟到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3.课前用于知识记忆性质的检查提问应取消。

在目前信息技术课时不多的情况下,课前用于知识记忆性质的检查提问已无效益可谈。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在课前安排一个思考题让学生思考、讨论。这个思考题可以是用已学知识构思解决新问题的方法,也可以是分析学生上机过程中某个有代表性的技术问题形成的原因,并设计排除的方法。

4.牢记课堂教学以能力培养为主。

对于新授课,只要学生能自学弄明白的问题,教师就不要用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可以设计出层次分明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用“自己学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提供让学生“各抒己见”的机会。最后教师再通过课堂小结使教学内容系统、完整。

5.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学科教师要能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丰富而不繁杂,教学过程紧张但不忙乱,自身的教学效率与计算机的高效性和谐一致,使学生亲身感受信息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全新变化。

6.要培养学生追踪新技术的能力。

追踪新技术是信息技术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教学中不但要追踪新技术,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追踪新技术的能力。

二、上机课

1.有关操作的教学内容应安排在机房进行。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有关操作的教学内容应安排在机房进行。配有多媒体教学网或大屏幕投影机的现代化机房,能使教师有更多的机会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个性探讨”的空间。

2.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学生认知水平能够承受的前提下安排一些适合自学的内容让学生自学掌握。开始自学的内容要少而简单,等学生认为自学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且乐于参与时,再适当加大自学的难度,设置一定的梯度。

3.让学生在巩固性练习中进行知识的整合创造。

创造素质教育的一大特点就是跨学科。传统的学科教育往往强调了线性思维,而忽视了发散思维,这样是很难培养出具有创造素质的人才的。计算机作为工具,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跨学科教育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教师应让学生在巩固性练习中,多进行知识的整合创造。

4.键盘指法的常规训练尽量与英语学习相结合,要常抓不懈。

键盘指法作为一项“一朝学会终身受益”的基本技能,要求在学习阶段作为常规训练常抓不懈。但是,也绝不是把信息技术课上成打字课的做法。指法的训练要在刚开始的时候就要进行。

5.在虚拟网上完成“网上冲浪”。

在Internet上进行冲浪,会使学生在学习、感受高新技术的同时“遍知天下事”,是件大好事。但由于网上存在“儿童不宜”的网页等原因致使少数学校“望网却步”。建议学校委派教师定时将Internet网上部分需要学生浏览的信息下载,形成虚拟网。教学中让学生在虚拟网上冲浪,这样做既安全又省事。

三、课外实践

1.课外实践作为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可对应用技术类进行辅导。

在应用技术的课外实践中可把计算机当作信息处理的工具,让学生在整合各科所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丰富多彩的创作和信息交流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地学到、巩固了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有效提高了应用已有知识进行创造和规划的能力,深受学生喜爱。

2.课外实践的时间可由学校、家庭双方解决。

学校在保证教学机时的前提下,可利用课外活动、寒暑假的时间为学生提供课外实践机时。在目前计算机已大面积进入家庭的情况下,可适当安排学生在家里完成一部分课外实践,以缓解学校机时的不足。

四、结语

当今世界“落后就要挨打”已是不争的事实,国力强盛依赖“科教兴国”。教育能否培养出有理想、有文化、爱国敬业、具备“两个素质”的人才是关键。因此,如何在中学计算机教育中实现“两个素质”教育是历史赋予每个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的责任,为此,让我们从现在做起!

作者:别春玲 单位:新疆兵团二中

第七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多元评价法研究

一、多元评价法的概述

多元评价法是指利用多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和学习方法的改进,针对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缺点和不足,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多元评价法十分注重和强调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和对参与者能力的培养,它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不断提升自己对学习兴趣和能力的提高,为实现素质教育目标而不断努力。

二、多元评价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1.多元化主体的参与

在进行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元化主体的参与不仅有利于当前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而且有利于教师教学目标的实现。单一的评价主体,不利于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和热情的提高,更加不利于学生的理论素养水平和理论知识的培养。老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摒弃“唯分数论”的思维模式,多多鼓励学生去参与到课堂当中来,善于去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长处,并及时地进行表扬,让学生乐于去表现乐于去创造,同时以此来更好地巩固创新性思维的培养的发展成果。真正实现寓教于乐,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培养出适合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创新性人才。

2.以学生评价为重点,拓展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的内容

教师在进行高中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身上,让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当前由于学习压力的增大,让很多孩子失去了参与实践的机会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退化,因此要想有效促进学习能力的提升,我们一定要鼓励学生去进行一些素质拓展活动,以此来开拓他们的视野,有效地进行思维模式的创新。同时,在进行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对学生按照兴趣、知识、实践能力的不同进行分组,让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内,进行知识和能力的全面评价,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而且对学生自主能力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3.多元评价方式的采用,教师能力需要得到有效提升

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基于当前社会发展的这种新形势,我们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也应该紧跟时展的潮流,不断地进行教育教学的改革实践与探索适应我们社会发展的需求。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实施者,多元评价方式的采用,教师的教学能力需要得到有效提升,也应该与时俱进紧跟潮流,在进行教学时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技能完善自身的理论知识,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和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方式,不断去促进学生的成长,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不断努力。

4.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尊重

学生作为当前我国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的核心,教师在进行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提高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教师应该要彻底改变教师以往高高在上的传统观念或者是“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了解学生的诉求,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应当不断加强对于学生的引导和兴趣点的关注,采取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开展教学工作。多元化评价方式的采用不仅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还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成长,能够让学生明白学习的重要性,主动承担起学习的责任,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内,不断成长和发展。多元评价方式的引入,十分注重和强调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对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的增强,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和发展。

三、结语

采用多元评价的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不断增强对信息技术兴趣的提高,促进课堂氛围的活跃以及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的提升,更加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学生在高中信息技术的学习过程中,应当不断增强自身的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增强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让自己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与此同时,教师应当不断发挥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让学生们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断成长和学习,为培养出全面综合型的素质人才不断努力。

作者:倪绍坤 单位:如皋市搬经中学

第八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探究合作学习

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开展合作学习的基本特点

“合作学习”是我国在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一种教学方式,信息技术既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分支,又是所有学科发展的基础。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的过程中,强化“合作学习”的教学观念,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针对每一个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的不同,开展差异化教学,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将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方式运用到日常的信息技术课程中去。高中信息技术课是我国普通高中的一门必修课,这门课程对于互联网技术的利用程度比较高,教师采用图像、文本和声音相结合的新型多媒体教学方式,改变了以往教学活动中单纯书面教学的形式。师生之间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相互交流和学习,学生可以及时地将课程学习中的疑难知识点反映给教师,教师也能够实时把握学生的心理走向。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具体方法

1.开展“合作式”教学。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合作式”教学过程中,广大的学科任课教师还应该注重学生的计算机实操知识技能培养。由于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因此,一切的教学应该回归到上机操作,教师通过准确生动的计算机实操展示,让学生认识到信息传播现象的本质,熟练掌握word、excel等办公软件的基本功能和主要使用规律,理解各个电脑功能区间中的相互关系和信息处理的基本规律。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学生计算机基本安全意识的培养,在每堂课上一定要向学生强调开机和关机的正确顺序。要注意防火减灾,在使用机房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维护好课堂秩序,不能让学生在机房随意打闹和奔跑,造成机房机器的损坏和电线损毁。

2.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

多媒体教学过程可在最大程度上刺激学生“眼”“耳”“手”“口”“脑”多种感官,通过感官的交叉刺激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中单一性教学效果不足。教师可以在高中课件网络信息库中下载视频课件PPT,将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全面拆分,通过重点讲解的形式,将高中信息课程教学中对于信息符号的表达方式具体变换,直观和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明确高中课堂教学的教学导向性,在面向班级学生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不能简单地将这些网络信息糅杂在一起,而是应该进行重点和难点教学设计,让学生了解到这节课到底要学习哪一个板块的知识,掌握哪些计算机知识的重难点,在多媒体教学设计中,加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的环节。有些教师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往往没有抓住课堂教学的要点,明显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笼统性地对教学目标进行介绍,却很少提到这堂课要解决什么问题。因此,在新时代高中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活动中,应该深刻领悟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课改精神实质,由“理论性”向“实践性”转变,在教学实践中多结合互联网的特点制订有关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方案。

3.重视网络传播基本原理的教学。

教师在学生信息技术课程实操问题上,要给予足够的理解和支持,让学生亲身经历信息在通信与交流中的整个过程,明白网络传播的基本原理。要从认知、探索、发现、设计、解决和创造等多个方面出发,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讨论的意识。从学生对于信息技术问题的认知方面出发,不应该仅仅局限在信息技术课本和例题这些固定的知识层面,还应该在题目的变式中得到锤炼和提高,使他们能够初步弄懂弄通网络传播的基本原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学科任课教师要重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挖掘,运用互联网的思考方式理解和解决问题,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水平得到提高。通过“思想交流”的形式,勾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带着思考、带着问题全过程、全方位、深层次地参与到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著名的教育家笛卡尔曾经说过:“没有正确的方法,即使是有眼睛的博学者也会像瞎子一样盲目探索。”学生在理解信息技术课程代码编程知识的时候,一定要积极运用周密严谨的思维,全面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教师可以根据班级的座次特点,给学生组成编程兴趣活动小组,让学生在小组的学习中协同作业,通过双向的讨论与合作,将计算机科学的知识点理解熟、掌握透。学生将会在小组合作学习、协同作业的过程中,与小组同伴建立一个合作、互信的良性关系。对于那些社会交际能力比较欠缺的学生来说,具有较大的帮助,可以帮助学生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既克服了紧张感,又使小组成员都能够透彻理解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脉络和走向。最终使高中学生都能够发展成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也就是说,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是提升信息素养,使其在21世纪的信息化爆炸时代,能够掌握更加具体和更加实用的信息技术处理技能。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这一目标的达成要通过师生深度合作学习来实现。

三、小结

总体来讲,合作学习是我国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运用的一种基于群体动力学的现代教学策略体系,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组织在一起,为进行某项主题学习活动而互助合作、共享资源、共同完成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各种认知能力的发展,还有利于学习者学会与他人一起工作的方法和态度,培育团队精神以及健康的情感意识与价值观。只有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深化教育的广度,改革教学的方式,才能够达到使用合作学习方法和提升学生信息技术实操的重要目标。

作者:郑丽红 单位:江西省赣县中学北校区

第九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创设课堂情境策略研究

一、课堂情境创设的教学意义

在进行信息教学时,创设课堂情境,以此方式能够直接将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生活经验相联系,从而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课堂上所学的信息技术,同时也逐渐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理解。此外,教师创设适宜的课堂情境后,学生经过引导进行思考,能够直接提升对教学的兴趣,学生也会更加沉浸在教师所创设的课堂情境中,在思考过程中逐渐找寻解决情境中问题的方法或思路,从而增加对课堂上知识的熟练掌握度,并且也逐渐形成将所学信息技术运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的习惯,也提升了思考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此外,从心理学理论出发,个体心理现象产生的基础是情境,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从而有利于学生思维和心理的活跃,增加其认知的发展速度,从而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课堂情境的创设极大地提升了课堂的趣味性,从而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容易集中,也间接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高以及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创设课堂情境的主要策略

1.围绕信息技术教学重难点进行课堂情境创设

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实际上包含众多知识,包括对图像、音频、视频以及文本信息的加工,图表的统计与设计,集成信息以及设计程序等等,而在学习以上所提及的知识点时,使用的软件工具也是种类繁多,相当复杂。若是教师采用演示并详细讲解的方式进行阶段性教学,这在课程时间上会有所不足,同时也会造成学生兴趣减低,从而产生课堂效率较差的现象,最终造成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极低的结果。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时,紧密围绕重难点,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明确课堂情境与信息技术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信息技术的课堂上,进行创设课堂情境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联系所学知识找寻方法进行解决。因此,创设课堂情境仅仅是一种方式,主要目的还是促进学生在认知上的发展以及运用技能上的能力有所进步。因此,在创设课堂情境时,教师需要紧密联系课堂教学的内容和目标,使得课堂情境与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紧密相连,从而使课堂教学环节有序地衔接,同时也促使学生进行阶段性的掌握与思考,否则,直接导致课堂情境与教学内容无关,造成教学效率低下,学生也难以理解教师想要表达的东西。例如,在学习图表数据的统计时,就需要紧密联系教学内容,即“统计图表”进行创设课堂情境,从而有效引导学生思考,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

3.融入学生的经验与兴趣进行课堂情境创设

在教学中进行创设课堂情境,首先要明确的是必须创设与学生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有关的情境,以学生的经验和兴趣为要素之一进行创设,只有如此,才会有助于学生主动思考解决方法,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与教学内容的关联。通过课堂情境,学生能够学习新技能,加强对新技能的掌握,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思维活跃度的提升。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创设课堂情境时,需要紧密联系教学目标,以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为目的进行创设准备工作,而不是仅仅为创设情境做创设工作。例如,在学习文字编辑时,教师可围绕学生在日常使用文字编辑工具时,经常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从而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进而提升教师教学的有效性。

三、总结

在进行高中课堂信息技术教学时,创设课堂情境是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教师需要依据学生的兴趣、经验等进行情境创设,同时也不能脱离教学目标,并且要紧紧围绕教学重难点,进行课堂情境创设,从而有效提升课堂效率,提高学生兴趣以及学习有效性。

作者:王婉婉 单位:卫辉市第一中学

第十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互动式教学法应用

1互动教学法的内涵

互动式教学,教师与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双向沟通相互发生作用或变化的教学,即教学环境多边化,教学双方交流平等化,观点融合化,激发学生学习潜能,提高教学成效的一种教学方式。

2互动教学法的类型与影响

2.1互动式教学法的类型

2.1.1主题探讨式

主题是教学双方互动的基础,其分为设立主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搜寻答案、总结五个部分。主题探讨式互动教学法,对激发学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有很大帮助。

2.1.2归纳问题式

教师根据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问题,提出互动问题。在教学过程,首先将准备好的问题悉数传达给每位学员,而后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会。归纳问题式互动教学法能够活跃课堂气氛。

2.1.3多维思辨式

学生对现有定论和解决问题的经验方法加以完善,在课堂上设置正反两方,在辩论寻求最佳答案。解说原理、分析优劣、发展理论,深入分析问题。这种互动教学法,要求教师必须充分掌握学生基础知识和理论水平,并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思路具有较高的分析把握能力。

2.2互动式教学法的益处

2.2.1激发师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互动式教学法有别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课施行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沟通交流是双向的;学生兴致高,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切身体验实际操作的乐趣;教师对于学生积极的表现会感觉到自豪。

2.2.2提高师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动力源泉。互动式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极大地开拓了师生的思维,使他们在学习、探讨中不断自我积淀,提高创新能力,以更好的运用所学知识技能。

2.2.3提高教学质量及教学成果

互动式教学法极大地促进了教师与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为提高教学质量及教学成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通过相互学习、讨论,在愉悦的气氛中轻松的完成学习任务。教师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提高,争取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教学空间。师生平等双向的沟通交流,促进了教与学的完美结合。

3提高互动式教学法的策略

3.1深化教师对互动式教学方法的理解

笔者为将互动式教学法的作用发挥到极致,特意向教育专家咨询了如何进行互动式教学。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向导,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刻认识到互动式教学方法并不是纯粹的完成设问、提问、答辩、讨论等课堂环节,亦不是一味的模仿教学形式。如果教师不能清楚地意识到形式问题的严重性,那么也不会看到互动式教学法应有的成效:教学前指导、教学中引导、结束后点评。教师不能做出正确的引导,学生不能主动地学习,那么无疑课堂上的教学收效甚微。

3.2转变学生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

在中国教育体制的大环境下,学生过于依赖灌输式的教育,普遍形成被动的学习意识。而进行互动式教学法最为关键的却是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专注于讲解,认为传授完知识,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育人目标。殊不知,学生听与不听,会与不会还是个未知数。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第一堂课就要求学生转变观念,唤醒其学习的求知欲,认识到互动式教学对提高自身学习、就业等的帮助,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3.3叙议结合,创立交流空间

虽然教师在课堂中担任引导的重要角色,但是不要一味讲解,以免占用过多交流的时间。互动式教学法可以采用叙述和议论结合的方式,通过设立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加强师生间的配合,还能提高学生注意力。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教师讲完理论知识之后,需要给学生一个缓冲理解的过程——实践操作。学生可以通过动手参与,将理论知识化为实用的操作技术,进而深刻领悟知识。同时,学生与教师也可借此机会彼此交流下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教师与学生平等交流学习,创造一个愉快地学习氛围。

3.4改善客观因素,推动互动式教学法

应试教育的存在,对推动互动式教学法有很大阻碍。互动式教学法的施行过程缓慢且需要多方配合,在有限的时间很难做到。学校对学生的评价以成绩为准则,而平时成绩与互动式教学没有太多牵涉,这很不利于推动互动式教学法。另外,学校招生较多,在课堂上利用有限的时间很难完成教师与每位学生的沟通交流。笔者建议改善对学生表现的评定标准,减少班级人数。

3.5创造优良的互动氛围

学习氛围很重要,而要想创造优良的互动氛围,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一方面,教师应做好充分准备:教学前,做好备课工作,制作优美课件;教学中,多设立趣味性话题,注意调动学生兴趣;教学后,及时总结并汲取学生意见。另一方面,学生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做好课前预习,将疑惑的地方标注出来,待到上课时仔细听讲。另外,积极回答教师提问的关于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并按要求自主操作软件。

4结语

在教学中理论虽然重要,实践亦不能忽略,“互动式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使师生告别了枯燥、沉闷,真正使学生参与到高中计算机教学活动中来,提高了教学质量,增强了学生对计算机的掌握能力,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互动式教学法,顺应教育潮流,真正的诠释了学生的主角风采。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深化对互动式教学方法的理解,转变学生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创立交流空间、改善客观因素,推动互动式教学法、创造优良的互动氛围来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活动,并以此来提高教学成效。

作者:钟子扬 单位:广东省潮州市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