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探讨与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探讨与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探讨与研究

一、科学把控讲授内容,让讲之有效

讲授,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辅以板书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教学方式。讲授法是一种非常经典的方法,各科都离不开讲授,信息技术课程也不例外,讲授是一种传播信息的有效手段,但是在课堂中哪些内容该讲?哪些内容要详细讲以及讲授的时间怎么控制?这些都是值得去研究的。

(一)哪些内容该讲

通过学习课本阅读就能掌握的内容教师不需要去讲,学生阅读课本之后还是有很多疑惑的内容,教师必须讲而且要详细讲。比如在《网络技术应用》的“网络通信的工作原理”中,学生通过课本阅读就记住了OSI参考模型有7层,以及具体的7层是什么,思维的深度停留在记忆阶段,很少有同学能够理解,所以这部分需要教师去讲解,把抽象的知识与现实联系起来。

(二)哪些内容该详细讲

讲授按照思维的深度可分为讲述、讲解、讲读和讲演四种。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该详细讲解的部分,都是学生比较难以理解的,比如OSI参考模型中讲到数据是如何传输时,教师就应该一步步地去讲解,当然在讲解过程中也需要一定的技巧,教师可以借助于邮政系统中寄信收信的过程来建构网络中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变化,讲解之后再进行总结和归纳。

(三)讲授的时间

一堂好的课,无论教师讲授得有多么的精彩,也需要把握好讲授的时间,这就是限时讲授。学生在听讲过程中集中注意力的时间非常短,所以如果教师一直讲授的话,效果并不好。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更是如此,学生一般都是在计算机房里面上课,学生的注意力更容易分散,在一节课中讲授时间一般不要超过三分之一,即使那仅有的三分之一也是可以考虑分成几部分的。在讲授法落实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学情,进行讲授内容、讲授策略、讲授时间的深入分析,最大效果地达成学生能力的提升。

二、内外挖掘任务魅力,让任务乐此不疲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构建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智慧,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任务驱动的内外魅力所在,让学生在任务驱动的情况下,乐在其中,享受学习的快乐。

(一)内在价值的不断展现。

在教学过程中,课堂紧紧围绕任务而展开,选择任务驱动的内容必须具有可操作性,任务的设置要具有趣味性和艺术性。

1.趣味性

选择任务驱动的内容一般都要依附于一定的情景,情景的创设直接影响任务完成的达成率。比如在讲到“因特网信息的查找”时,搜索的方法和技巧可以在一定的活动中展开,可以制定查找旅游路线、游玩的方案、当地的风土人情等信息。教师在课堂上带领同学们去完成相关的任务,任务的设置要具有一定的梯度性,让学生能够陶醉其中,学习的兴趣可以大大提高,师生的感情也能得到融合,任务在顺势中完成。

2.艺术性

现如今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越来越高,所以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有关作品制作的部分,教师要多考虑到艺术的元素,艺术容易让人陶醉,也容易让心灵震撼,比如学习多媒体作品制作中视频的编辑时,可以把元旦晚会的拍摄视频截取片段让学生来完成,学生看到熟悉的学校视频就会十分感兴趣,然后教师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再提示一些视频特效以及转场的特效等,相信学生会非常的激动,当完成任务之后学生看到自己制作的视频可以和一些娱乐节目的视频相媲美时,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

(二)外在评价的不断激励。

“任务驱动”可以大大地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效率,当然,任务完成之后的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任务的评价可以有这样几种模式。

1.学生自评

在任务完成之后,作品的展示十分重要,要鼓励学生踊跃地展示,展示的过程也是学生自评的过程,一般情况下学生自己认可的作品才会去展示,展示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互评的过程,学生自己认可的作品,也希望听到同学们不同的称赞声,评价的过程也是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2.教师评价

教师的评价可以分为课上评价、课后评价和阶段性评价。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只能对部分学生进行评价,有一定的局限性,评价也不够全面。教师可以借助于相关的软件把所有同学的作品收集起来,然后课后可以细细地去评价,当学生再次回到课堂时,一定要把教师的评价告诉他们,要让学生知道老师是多么的在乎他们的作品,学生才会更加的努力。阶段性评价要求教师能看到学生的进步,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责任心,学生都是喜欢有责任心的老师。教师不要吝啬对学生的表扬,如果教师的表扬是非常具体实在的话,学生的进步会更大。

三、结语

总之,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有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只要教师做有心人,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作者:陈晓忠 单位: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