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开源软件信息技术教学探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1教学中使用商业软件存在的问题
商业软件虽然具有用户界面友好、操作使用方便、售后服务完善等优点,但在教学中也存在众多无法克服的缺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大部分学生在接触信息技术课之前已经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并且使用的软件都是以微软产品为代表的商业软件,在课堂上再重复讲授这些软件的使用,既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又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一,不利于开拓学生的眼界,学生不知道除了他们所使用的商业软件之外,还有大量的开源软件也可以完成相同的任务;第二,不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学到的往往是某款软件的操作技能,换成同样功能的其他软件,学生可能就无从下手;第三,不利于学生探索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由于商业软件的闭源特性,无法查看其源代码,学生只能了解软件的外部特性和操作方法,无法了解其实现原理,对软件功能的改进优化更是无从谈起。商业软件的使用成本十分高昂。首先,商业软件的授权费用通常较高,即使各大软件厂商针对教育机构提供了优惠价格的产品,但由于需要大规模的部署软件,整体费用仍然让绝大多数学校难以承受。其次,软件在使用过程中的运行维护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基于商业软件的封闭特性,软件的漏洞修复、故障排除、升级更新等也只能由软件提供商来完成,而这些服务通常都收费高昂。最后,软件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生命周期结束后厂商就不再提供任何更新和维护,若软件出现问题且用户无法自行修复,唯一的办法就是重新采购新产品,并且伴随软件的更新换代,对硬件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还需要重新购买硬件设备,这将是一笔巨大的资金投入。在目前的办学经费条件下,商业软件的大规模使用对任何学校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正是由于商业软件的费用高昂,随之造成的就是普遍的盗版问题。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使用盗版软件属于违法行为,学校是教书育人之地,在教育学生遵纪守法的同时,却在进行违法活动,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十分不利。我们正处于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应该培养国民尊重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对青少年更是要从小就培养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这不仅是道德层面、法律层面的问题,更是关系到国家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试想,如果全民都对知识产权保护缺乏敬畏之心,谁还会从事知识的创造劳动,国家的发展也会停滞不前。
2开源软件介绍
开源软件(OpenSourceSoftware)是在有关开放源代码许可证的规范下,任何人都能够自由获得、拷贝、研究、改进及分发其源代码的软件。相对于闭源商业软件,开源软件保障了用户使用和接触源代码,以及自行修改软件的权利。“开源”使软件本身具有了很多优良特性。开源软件通常没有授权费用,可以极大地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任何人都可以看到软件的源代码,一个项目可以有很多人参与测试和改进,能有效地减少软件漏洞,提高软件的安全性。开源软件生命周期极长,开源社区中有大量开发人员对软件进行维护和升级,使得开源软件不会像商业软件那样因为开发厂商停止对产品的升级和维护导致软件生命周期结束。开源软件已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一大趋势。在美国,白宫网站已经完全采用了开源平台,国防部内部使用的软件有近50%是开源软件,高校则是普遍采用了开源软件。在日本,有53.3%的政府部门采用了开源软件。在欧洲371个地方政府机构中,英国有32%、法国有71%、德国有55%采用了开源软件。在俄罗斯,从学校到政府机构全部强制使用开源软件。在巴西,目前22个联邦部门中已有7个在使用开源软件。在中国,国家支持的重大项目中很多软件都采用了开源软件,金融、电力、通信等关键部门的核心应用大量采用开源软件。商业软件在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不足之处,恰好是开源软件的优势所在。并且经过20多年的发展,开源软件已经趋于成熟,就软件质量来说,许多开源软件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商业软件的水平;就软件类型来说,从日常生活娱乐到各个专业领域,几乎都有能够替代商业软件的开源软件。可见在信息技术课程中使用开源软件是完全可行的。
3开源软件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推进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我校在“信息技术基础”和“算法与程序设计”两门课程中引入了基于开源软件的教学内容。“信息技术基础”作为基础和入门课程,需要考虑到所有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因此我们并没有抛弃原有的以微软的软件为体系的教学大纲,而是在此基础上加入了部分开源软件的内容,采用对比教学的方法加深学生的理解。在操作系统部分,除了Windows系统以外,还讲授了Linux系统(采用Ubuntu发行版)的使用。Ubuntu是一个图形化的Linux系统,拥有和Windows类似的桌面操作方式,具备Windows基础的学生很容易上手。为了对比两种操作系统的差异,我们讲授了常用的Linux命令,学生学会了用ls、cp、rm等命令管理文件,用ifconfig查看和配置网络连接,用ssh、telnet命令登录远程主机;同时,还介绍了Linux命令行模式下的文本编辑器vi的使用。通过这些内容,学生对操作系统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在文字处理部分,学生除了学习MSOfficeWord的使用外,还学习了OpenOfficeWriter的使用。使学生认识到完成一项任务可以有多款不同的软件可以选择,同时了解了文字处理软件的共同特点和一些通用操作方式。“算法与程序设计”是一门面向计算机和数学基础较好学生的选修课,主要是为了让学生理解计算机通过程序求解问题的原理和过程,并初步掌握程序构建技术。本课程原来是基于VC6.0讲解C语言编程,但这种教学方式存在的弊端是程序的构建过程完全掩盖在一键完成的图形按钮之下,使得学生对许多技术细节不清楚,造成了学生对程序构建和程序调试技术的模糊理解。我们引入了在开源软件领域广泛使用的GNU开源工具链,通过让学生掌握各个分立的工具cpp、cc1、ld、gcc和gdb的使用方法,使学生深刻认识了程序构建和调试的完整过程,理解了算法、编程技术和程序设计语言的关联性。
4结语
通过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的初步探索发现,开源软件应用于信息技术教学是可行并且必要的,对全面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具有积极作用。然而,开源软件应用于信息技术教学还是一个较新的领域,还有很多具体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例如教材的开发、教师的培训、与现有课程体系的融合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开源技术的蓬勃发展对信息技术教育改革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我们应当积极把握,走出一条适合时展的信息技术教育新路。
作者:张荣庆 单位:重庆市巴蜀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