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思维导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应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新型高效教学方法,在多个学科中的应用都已经初见成效,能够将图像、符号内容进行整合,构建出系统化的知识框架体系,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节省学习时间。本文根据现阶段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问题所在,分析了思维导图的特点和优势,探讨思维导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并说明在应用当中应注意的关键点,让教师对思维导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应用有清晰直观的了解。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思维导图;教学;应用
1引言
信息技术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如教学设施落后、教学体制不完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课时少等等,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够浓厚、学习效率普遍偏低。因此,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改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思维导图是一种全新高效的教学方法,在多种学科中都有所应用,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中的应用也值得我们探究。
2思维导图的特点
思维导图是东尼•巴赞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思维导图可以充分体现出个体的发散性思维,有助于思维能力的锻炼和发展,将符号、图像等内容统一整合起来,可以有效锻炼个体思维,激发出人脑潜力[1]。思维导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有明显的优势,这是由思维导图两个显著的特征决定的。
2.1特殊性
思维导图可以将左脑、右脑同时调动起来,形成记忆链接,从而开启大脑潜能。思维导图的特殊性表现在“全脑思维”上,涉及的内容包括左脑中的顺序、逻辑、数字、文字以及右脑的想象、图像、颜色。在思维导图的绘制中,个体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来想象,构建网状思维结构,便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和理解。
2.2互动性
思维导图具有显著的互动性特点,能够实现生生间、师生间、师生和教材间的互动,在教学课堂中,互动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应用思维导图,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中的疏漏之处,帮助他们相互补充,做到取长补短。对于学生而言,思维导图的互动特点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头脑风暴,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能力和创造力,鼓励他们主动探究新事物,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3思维导图的应用
在传统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知识点多是以PPT图片的方式来呈现。这种记忆模式繁琐,平时在应用上也很难激活,借助于思维导图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激活学生内心深处的思维,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2]。将思维导图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结合起来,有助于锻炼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从具体的教学过程来看,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开展。
3.1预习环节
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预习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科学的预习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了解新知,更好地开展课堂学习。在预习环节,即可运用思维导图。在思维导图计划的制定上,不需要拘泥于传统的条框,而是要为学生制定出非线性化的教学计划,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不足来灵活调整。与其他课程相似,高中信息技术中的知识点也是环环相扣的,新知识往往是从旧知识中引出。在思维导图的构建上,可以选择新知识点中的关键词,为学生构建出框架图,为学生营造出层层递进的学习氛围。通过思维导图式的预习方法,可以加深学生记忆;通过长期锻炼,有助于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挖掘出他们的学习潜能。如预习计算机算法的循环结构时,可以用思维导图列出循环结构与前面学过的顺序、选择这两种基本控制结构的对比,方便学生学习新知,复习旧知。如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开始之前,可以利用整个课程内容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对整个课程要求学习的内容、知识的脉络、重难点等有个整体的认识,便于接下来课程的学习。
3.2课堂教学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思维导图有广泛应用。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为学生呈现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让他们复习旧知识的同时,为他们指出本节课程的关键问题,明确目的,激发兴趣[3]。在授课环节应用思维导图,能够让教学活动更具感染力。在课堂讨论中,由于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见解,用思维导图将每个学生的观点进行呈现,有助于提升讨论效果,形成头脑风暴。在最后的课程总结环节,通过思维导图来归纳、总结课程内容,梳理知识点,能够让学生的知识学习更具系统性,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并指出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总结和改正,对于学生、教师而言,都是进步的契机。以《遨游因特网》这一内容的学习为例:在教学环节,教师展示本节课基本的知识脉络思维导图,然后引导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知识脉络思维导图,结合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讨论,并在此基础上完善教师提供的思维导图,形成学习成果;最后将结果用完善的思维导图进行汇报,引发其他学生讨论,形成头脑风暴,加深印象。
3.3自主合作学习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侧重于课堂实践和市级操作。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有着严格要求。通过思维导图,对学生下述两方面能力的锻炼,都非常有益。
(1)自主学习能力
在自主学习上,通过思维导图,可以帮助他们理清学习思路,明确学习方向、目标和学习思路,为知识的学习提供保障。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内容零散,常常看到学生在学习时不知所措。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将零散、琐碎的知识联系起来,强化记忆,这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此外,在网络上有大量信息。面对纷杂的信息,学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利用这些信息提升学习效果,让混乱的信息内容变得具有层次性、条理性。如:为了锻炼学生的网络信息甄别能力,熟悉网络工具的应用,可以要求学生以“家乡景点”为切入点,制作出一张思维导图。要求他们用信息技术搜索家乡的相关旅游景点、标志性建筑物、著名小吃等等,对所搜集的信息进行整理,然后通过思维导图来呈现出来。在学生自主制作的过程中,就是思维能力的锻炼过程。
(2)合作学习能力
在课堂上,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小组合作探究的机会。通过思维导图,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明确各个小组的分工和任务。每个成员负责思维导图上的一个特定的任务,大家分工协作,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方式,让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够积极参与进来,激发思维的火花,帮助学生更好的交流、沟通,从而提高他们的小组合作能力。
3.4复习环节
复习是教学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复习,可以让学生更熟练地掌握课堂所学知识,形成知识脉络。由于在复习环节,学生所要面对的知识点多且零碎,特别是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各单元的教学内容均比较零碎,如果没有对这些知识进行合理有效的组织,学生便无法全面地掌握前面所学的知识。思维导图的独特功能,可以让学生在复习环节当中如鱼得水。通过思维导图,可以将零碎的抽象的知识变得有条理、有层次,学生对所学知识一目了然,做到胸有成竹[4]。如在《信息的获取》一章节的复习中,可以用图1的思维导图进行复习,通过该思维导图,整个章节的内容简明、脉络清晰、重要知识点完整。这样学生就可以对本章节的内容有完整的认识,便于将零碎的知识整体化,加深他们的记忆。
4应用注意点
思维导图以其简单方便、应用范围广、不需要太多硬件支撑的特点,能够巩固学生记忆,形成知识结构,提升学习效率。对于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来说,这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教学方法,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其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应用当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4.1内容选择
虽然思维导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但是并非所有的高中信息技术的内容都适合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它也不是万能的,教师在实际教学当中,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学目的、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合理选择,不能生搬硬套,否则必然会顾此失彼,甚至起到反面效果,打乱学生的学习思维,影响教学的效率[5]。
4.2联合使用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重点,在于如何传授学生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等,进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思维导图,是课堂教学模式的补充,是教学的一种手段,不能喧宾夺主。在思维导图的应用过程中,需要将其与其他教学方法融合起来,形成适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模式,让课堂变得活跃生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才可以发挥出思维导图的最大教学作用。
4.3细化教学
在高中信息化教学当中,思维导图为学生呈现的是知识框架,描述的是知识之间的关联。但是,并未呈现出细节知识。为此,在给出思维导图的基础上,教师要及时补充,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整理方法,为他们标注出思维导图框架上的细节知识,可用具体的知识点所在教材页数或标明另外的笔记内容,让他们对该块学习内容有更加全面的认知和理解。
5结束语
思维导图,在多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教育界,思维导图的应用能够帮助教师有计划地开展教学活动,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左右脑潜能,让学生能够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新的思想火花。思维导图在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应用,能够起到巩固知识、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作用。作为一名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对思维导图的作用和价值有正确认识,在教学中有效应用,以此来弥补传统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种种不足,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旭.思维导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8,33(05):28-30
[2]王伟.思维导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名师在线,2018(30):39-40
[3]朱艺波,张旭臣,万平平.Moodle平台与思维导图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课程教育研究,2018(36):135-136
[4]郭蕾.思维导图在高中信息技术中应用的研究.科技风,2018(26):76
[5]姚梅玲.思维导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山东工业技术,2018(15):244
作者:李颖 单位:福建省漳州市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