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下中职信息技术教学思考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知识经济下中职信息技术教学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知识经济下中职信息技术教学思考

摘要:信息技术学科是中职教学的必修课程,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中职学校的学生是00后的学生,在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而且,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所以中职学校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做到与时俱进,在教学上不断创新,适应社会的需求,是中职学校信息技术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法,并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水平,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培养优秀的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中职;信息技术;教学

一、讲究教学内容的科学性,重视教学的教育意义——教学的前提

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新知识、新产品不断涌现,教学内容也变化无穷,这必然要求教师要与时俱进,保证知识的正确可靠,绝不容许教学中出现有概念、原理、定律、公式等方面的错误,也不能让所传授的知识违背科学体系;同时要求教师应遵循正确的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缺乏科学性的教学则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意义,教学过程中不仅是教师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更应重视教学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比如讲授“信息技术及其影响”教学内容时,不仅让学生掌握课本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社会对信息处理要求,了解社会的发展。讲述“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时,更要求培养学生坚韧不拔、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在当代,国际信息的开放性,使多元文化、多元价值在网上交汇,特别是有不少的非法分子利用他人的信息及资源,散布谣言或进行恶意诽谤,利用网络恶性透支等。因此,加强网络管理,净化网络环境,还青少年一个健康、清新的“网络时空”,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十分紧迫的任务,所以我们要教育学生学会自我监督、自我反省、自我调节、自我强化,使网络化生存与人类健康进入和谐发展的轨道。

二、加强理论学习,重视联系实际——打开学生的兴趣之门

现中职学校的学生是00后的学生,在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面对着所开设的信息技术课程,都怀着一种神秘、兴奋的心情想去学。但是当看到那些生硬的理论知识和枯燥无味的记忆时,学习的兴趣慢慢随之降下来。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获得比较完全的知识,在教学中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把书本中无形的知识与有形的实物结合起来。比如讲授“计算机组成”的教学内容时,我们可以进行实物教学,让课本上的CPU、内存、主板等无形的文字成为有形的实物摆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进、认得清,最终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再比如学习“获取网络信息的策略与技巧”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搜索较为感兴趣的话题,如“”的相关报告,热门话题、母校的信息、家乡文化等等。教育心理学理论也这样论述,当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激发和满足时,教学效果才会理想。

三、教师主导,重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教师应根据现行的教育方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进行教学,教师起主导作用。但学生是认识的主体,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学生自觉的、积极的努力才能做到。因此,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积极主动性相结合,成了当前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教师重视启发引导,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例如在学习网络利弊章节中,我们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先为学生布置网络利和弊的两面性教学任务,让学生自觉地搜索相关资料,交流讨论,最后再通过辩论的形式得出网络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结论。这样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都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效果比传统的教学效果要好得多。当然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不但要注意学习对象,还要注意学习过程本身,主动观察,独立思考,探索学习,刻苦钻研,努力学习知识和技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充分发挥“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才能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四、系统性与循序渐进——加强知识的理解和拓展

经典教学理论认为,教育要遵循系统性与循序渐进原则。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这一原则同样也要得到重视,因为学科知识本身的特点及学生的认识活动规律就已决定了教学的系统性与循序渐进性。前面知识是后面知识的基础,后面知识是前面知识的必然发展,系统连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适当的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顺序,以适应学生学习的进度。例如在教学“信息的获取”前,我们可以先适当补充一些Internet的基础知识,为后面学习的知识作铺垫。在学习Excel平均值函数教学中,我们可以先从简单求连续区域的平均值,如求A1至A10区域的平均值,=AVERAGE(A1:A10)入手,再深入学习求不连续区域的平均值,如A1至A10和B3至B8区域的平均值,=AVERAGE(A1:A10,B3:B8),对能力较强的学生还可再用探究的教学方法,探索求不同数段的平均值,如求A1至A50区域中大于或等于30小于或等于80的平均值,{=AVERAGE(IF((A1:A50>=30)*(A1:A50<=80),A1:A50))}。这样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归纳总结Excel平均值函数的实质内涵,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就会灵活地应用。

五、分组教学,重视团队协作精神——力求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

按教学要求,力求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但作为中职学生,教育环境不同,认识的差异较大,有的学生比较熟悉信息技术课,有的学生却还是“一窍不通”,所以组织整体教学相对较难。分组教学,正是迎合这一要求。分组教学是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然后以组为单位,集体探索,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博采众长,共同完成教师提出的任务。如《快乐的校园》作品制作教学中,教学不仅包含Photoshop中的图层、文字、色彩等的操作,还涉及Core1DRAW的一些基本常识,内容之多,难度较大,这必然要求我们采用分组教学的形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共同完成作品。这样基础较好的学生既帮助了基础相对差的学生,又发扬了他的个性,身心受到鼓励,同时基础相对差的学生不仅得到了帮助,解决了学习中的难题,还可以反映学习中易出错的问题,及时引起注意,从而达到“双赢”的效果。试想,如果没有采用分组教学,教师在讲台上笼统地教学,这必然会使基础较好的学生听得枯燥无味,但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可能又是听得一塌糊涂,无所收获,如果教师一一指导基础较差的学生,这又要花费更多时间,教学难于进行。所以我们采用分组教学,重视团队协作精神,力求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当然还可以用同步教学法、研究性教学法、开设补差班、提高班等等,都有助于每一位学生得到发展。

六、学科渗透,重视信息技术的工具作用——使各学科得到整合

信息技术是一门工具学科,如果教师片面地进行理论知识传授,就会导致学生学习枯燥无味,调动不起积极性,最后还会落个“低分低能”的坠落者。所以信息技术教学,必须把信息技术知识渗透到其他学科中去,重视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认识能力和应用能力,让信息技术成为其他学科学习的工具。例如要把程序算法的学习与数学联系在一起,用计算机解决和验证其中的数学问题。学习Flash的运动路径时,把物理中平抛运动的实验作为教学素材,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有益于观察实验现象,加强了对实验记忆,使计算机真正成为学习的工具。祖国未来的发展需要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而广大人民的知识水平是整体素质提高的关键所在。所以,作为一名中职信息技术教师,深感责任重大。如何提高中职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培养信息技术人才,为祖国的教育和经济建设献力献策,必定是每位献身教育的教师的共同愿望!

参考文献:

[1]邬家炜.信息技术教育实用教程[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2]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社,2002.

[3]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祝智庭.信息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黄敬师 单位:兴宁市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