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民族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民族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内容摘要】本文对民族院校贫困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运用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解决其心理问题,使高校贫困生在自我认识、情绪管理、人际关系构建和身份认同等方面得到发展,提高其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高校贫困生助人自助、自立自强的目标,促进其全面发展。

【关键词】民族院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社会工作

高校贫困生是在国家招收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中,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教育费用或支付教育费用很困难的学生。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高校贫困生数量相对较多,特别在民族院校贫困生比例达到或接近50%。广西地处西部边疆地区,经济欠发达,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相对较多,他们很多是来自老少边山穷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虽然大多数能通过“奖、助、勤、贷、减、免”的经济资助体系,获得经济资助,但这只是改善了他们的物质生活,贫困生的精神贫困和心理问题并未得到解决,甚至有些贫困生因此背负沉重的心理负担,变得更加自卑。运用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介入贫困生心理问题,对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建设和谐校园,促进民族团结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贫困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和原因分析

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但尚未完全成熟的阶段,再加上面临社会环境的复杂多变,内外因素的影响下,大学生在环境适应、人际交往、学业压力、就业压力、情感困扰等方面更易出现心理问题。

(一)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原因分析。一是家庭方面,来自老少边山穷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家庭收入低,经济条件较差,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贫困生大学四年都是通过申请生源地贷款交学费,毕业后还要面临还款的压力,与其他非贫困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也有一定的差距,容易形成自卑心理。另外,贫困生父母大多因忙于生计而无暇顾及其心理状况,如笔者所带班级中的贫困生,其父母大多是外出广东、珠三角等地方打工,基本过年才回家团聚,平时和学生交流主要通过偶尔的电话方式,对贫困生的关注和交流较少,学生一旦出现心理问题征兆时,家长不能及时地沟通和介入。二是学校方面,大多数高校都存在辅导员严重不足的情况,一名辅导员老师带一个年级甚至几百名学生,琐碎的行政事务和学生工作已应接不暇,无法做实做细学生的心理问题。另外,在学生面临心理问题需要向心理咨询中心寻求帮助时,心理中心往往因为人员不足和专业水平不够,导致咨询介入不够及时和充分;同时由于经费和场地的限制,高校心理咨询中心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积极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也不够细致和深入。民族地区的贫困生,从边远地区来到城市读大学,会面临学习、生活的不适以及与经济状况好的学生交往产生的自卑感、自信心不足等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细致的关注。三是学生个人方面,大学生入学初期从中学到大学,从农村到城市,面临着生活环境、学习方法等方面的不适应,个人自我调节能力不足再加上学校、家庭不及时介入,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人际交往方面,不少贫困生性格内向、沉默寡言,不敢在公共场合表现自己,不愿与过多人交往,接触面较窄,社交能力较低;贫困大学生在与经济状况较好的学生交往中容易产生自卑感、自信心不足等倾向,容易出现在情感方面受挫能力差、就业压力大等问题。而他们大多由于性格内向、敏感、自尊心强,当出现心理问题时,不愿向家长、老师或同学倾诉和寻求帮助,导致问题越积累越严重。

(二)贫困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一是由于环境的不适应和经济上的窘迫,容易出现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倾向。我国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别,来自经济欠发达的民族地区学生,家庭经济收入相对较低,父母靠务农或打工为生,收入不稳定,家里有老人需要赡养,再加上兄弟姐妹几个在读书,经济负担重,有些贫困生靠贷款交学费。来到大学后,学生在学习、生活和日常交流活动等方面的花销比较大,贫困生由于经济压力大,消费方面捉襟见肘,比较窘迫,因此一些集体活动或需要一定花费的外出活动只能放弃,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和自我封闭。另外,有些贫困生从偏远民族地区来到城市或者从北方来到南方、从东部来到西部,会有气候、饮食、生活习惯、民族习俗等方面的不适应,如不及时调整好,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的心理倾向。二是由于学业和就业的压力带来的焦虑心理。一般考上高校的贫困生,在中学时成绩都是比较突出的,贫困生能够通过学业的优秀获得师生的肯定和赞许,从而获得自尊心上的满足。而到了大学,大多数同学几乎都是从中学的佼佼者中脱颖而出的,在众多优秀的同学面前,贫困生曾经在学习上的优势就凸显不出;同时中学和大学学习方法和学习环境的不同,一味的死读书并不一定能获得好成绩。另外,贫困生在英语、计算机、音乐、书法等方面的技能和才艺基础显然比不上其他同学,这些都容易让贫困生产生一定的自卑和焦虑心理倾向。在就业方面,在就业日益激烈的今天,贫困生相对缺乏人脉和社会资源,就业只能依靠自己的实力,而他们常常又面临着毕业后要偿还贷款的现实,因此就业是贫困生继学习压力后又必须要解决的一个急迫问题。学习和就业的双重压力一定程度上容易让贫困生产生紧张、焦虑、不安等心理状况。三是人际关系和个人情感的敏感和困惑,容易产生孤僻、偏执、自我封闭等心理问题倾向。人际交往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贫困生也渴望与其他同学交往,渴望在交往中受到肯定和认可;但另一方面,贫困生一般性格内敛,不善言辞、害羞,不愿或不喜欢在公共场合抛头露脸突出自己;集体活动经常要展示个人口才和文艺特长,而这些贫困生相对缺乏,容易出现自卑心理,导致他们更加敏感和脆弱,在交往中缺乏从容和自信。在感情方面,青少年到了这个年龄对异性都会有一定的情感渴望,但由于贫困生个人经济的窘迫和不善言辞的弱点,在个人情感方面有时会受挫,如果个人受挫折能力差,没能及时调整,就会产生偏执、敌对、自我封闭等心理倾向。

二、学校社会工作介入贫困生心理问题

任何一个人在生命中都离不开他人的帮助,同时又不同程度上帮助他人。因此每个人既是受助者,又是助人者。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的助人自助活动,其基本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社会工作尊重每个人,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特性和潜能以及自我改变的能力,其任务就是帮助个人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挖掘和发挥。针对民族院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遵循社会工作助人自助和服务的价值理念,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方法,为处于困境的学生提供专业性服务活动,不仅帮他们恢复自助能力,提高自我改善经济状况的能力和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同时还帮助贫困生不断成长。在具体方法上主要运用社会工作的三大基本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会工作来进行介入。

(一)个案工作。个案工作是一项专业的助人活动,是以个别的方式帮助有需要者解决和处理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其特点是注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和援助,通过对社会微观层面问题的处理,解决个体的心理和生活问题,健全个人人格,预防新问题的产生,消除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个案工作是直接的一对一的方式,在贫困生心理问题介入上采用这种方式更能深入其内心,有针对性地解决其所遇到的难处。这种工作方法的目标既治标也治本,而且更注重治本,通过个案工作,既帮助贫困生解决当前面临的具体心理问题,又帮助其恢复、培养自助的能力。例如,一位自尊心极强的性格内向的贫困生因恋爱失败承受不住挫折打击而想自杀,学校社会工作对其进行危机介入,及时阻止自杀事件的发生,同时更重要的是对其进行心理上的专业辅导,帮助该生接受失恋的事实,通过接纳、同感分担其失落的情感,疏解他的痛苦,通过真诚的鼓励激励,帮助其坚强地面对和接受现实,使其从心里危机中走出来,防止以后再有类似事件的发生,帮助其健康成长。

(二)小组工作。小组工作是以群体方式开展的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在群体处境中的运用,这种方法通过对群体的组织动员和群体活动,发挥和挖掘其潜能,帮助解决面临的群体性问题,实现个人、群体预期的目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面对贫困生心理问题,学校社会工作者可开展一些针对性强的小组活动。例如,针对贫困生入学后适应困难的问题,可开展以“破冰之旅”、“我的大学我做主”等为主题的小组活动,开展探索自我的活动,通过他人的回应与自我的调整来面对自我、肯定自我,重新确认自我形象和适应新环境;针对贫困生不善于表达和人际交往,可以开展一些鼓励表达的小组活动,让贫困生有机会表达、倾诉自己对他人的真实感受,自己对未来的看法以及个人所面临的困境和遭遇,同时还能达到自我肯定的效果;针对贫困生抑郁、焦虑不安的心理问题,可开展信任度训练的活动,增进小组成员彼此的相互信赖程度,培养小组成员的安全感,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会宽容、理解和忍耐,能自我控制、释放、转移和升华内心的挫折,以达到自我调适、内心平衡,使他们在走向社会之前,能有充分的心理承受能力面对挫折的挑战。

(三)社区工作。社区是学校的所在地,高校学生问题产生也有社区环境的影响。学校社会工作者运用社区工作的理念、原则和方法,协调处理好学校、社区、家庭三者的关系,促进社区的建设和教育环境的改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得到了知识的运用和自我潜能的发挥,有利于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能力的提高。学生之所以心理承受能力弱。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缺乏社会实践的锻炼,缺乏生活的磨练,阅历越深,容忍力越强,承受挫折的能力就越强。因此,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安排贫困生深入社区活动中,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提供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为其提供展示和发挥优势的平台,从而寓教育于社会服务中,达到知行合一,提高其自信心,促进贫困生个人价值的实现和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民族院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事关学校和社会和谐的稳定大局,用社会工作的方法介入和有效解决其心理问题,完善其人格,促进其全面发展,对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张乐天.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

[3]朱眉华,文军.社会工作实务手册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肖海芹 单位: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