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课堂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结合,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本文从挖掘初中课本中的心理教育因素、发挥教师自身的教育机智和给学生营造健康的课堂教学心理环境等方面,探讨了课堂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结合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课堂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机智;心理环境
学校内部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提高综合素质的教育活动,对于学生而言至关重要。而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和教育改革的突破点,也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本文主要讲述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一、挖掘教材中有关的心理因素
在我国大部分农村初中学校里,学校领导和教师并不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很少有教师会在讲课时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因为教师觉得教材中没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资源。这种想法其实是错误的,在各科教材中都有着非常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只是需要教师去挖掘,为此教师需要吃透教材,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初中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给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不自觉中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第二,教师要适当地挖掘课本中和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知识,给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第三,教师在给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要和激励机制进行有效的结合,但是注意不要过于牵强。
二、发挥教师自身的教育机智
教师的教育机智指的是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历和性格特征等方面的情况,采取最有效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智力水平,帮助学生发展自身个性的一种能力。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这种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善于观察,详细地了解学生能力
首先,教师要具备敏锐、全面、深入和客观的观察力,要善于从学生细微的动作和表现中观测到学生的心理变化,还要尽力调查出学生的知识基础和个性发展情况。教师要在课堂中营造一种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平等、宽容地对待学生,保证让学生始终处于最佳的学习阶段。而教师可以利用自身的观察力,发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契机,从而对学生进行适时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调控课堂的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若一直使用同一种教学方法,会让学生感到疲劳,而变化的教学方法则可以一直让学生保持兴奋和积极。因此,教师要在讲课的时候注意发挥各种信息通道的作用,合理地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口手眼耳都为学习来服务。例如,教师在写板书的时候把重点内容用不同颜色的笔标记出来,可以刺激学生的视觉;教师还可以通过设疑导学和案例教学的方法来影响学生的听觉,引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要鼓励学生针对重难点进行探讨,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这样可以让学生一直对于课堂保持新鲜感,对于教师讲授的知识也会认真倾听。每位教师在讲课前必然会精心准备教案,但是在课堂上大部分时候都无法按照计划进行教学。这是因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认知方面和思维情绪上无法按照教师规划的走向进行,使得教学受到阻碍,不能够按计划顺利进行。而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如此,教师也会提前进行备课,但是课堂上发生突发情况时,例如学生突然举手发言,提出一些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时,教师要仔细为学生讲解,必然会耽误课堂进度,但是教师必须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提问,不能因为教学计划的无法正常进行而抑制学生的质疑心理,这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教师应该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和激励,增进学生的自信心,也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营造健康的课堂教学心理环境
课堂心理环境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变化对于学习产生实际影响的学习过程环境。在课堂心理环境中,不仅有积极的、健康的心理环境,也有消极的、沉闷的心理环境。给学生创造积极的、健康的课堂心理环境可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效率,也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一)教师要具有激发学生情绪的感染力
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并不只是让教师给学生讲授一些心理健康的案例或者知识,而是需要教师通过自身的感染力来激发其学生的情绪,逐步让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一直关心和爱护学生,对于学生寄予希望,学生会感受到教师对于自己的关心和爱护,自然愿意接受教师的教导。教师的关爱和尊重是促进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的动力,而课堂教学既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又是教师开启学生心灵的情感过程,让师生之间达成感情共鸣,教师自然可以激发其学生的情感变化,而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学生的接受程度也会大幅度上升,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二)教学要有情趣,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
教师所要传授知识的对象是一群生动活泼的青少年,他们的内心强烈地渴望和别人有较高的情感共鸣和对别人进行适当地情感交流、表达,因此,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恰当,对于给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和谐的课堂心理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采取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起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的兴趣,也有利于帮助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教师要以饱满、真挚的情感来上课,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多举一些例子,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教学的手段和方法要多样化,比如利用多媒体教学;最后,教师要因材施教,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是关心自己的。这样,学生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自然存在一定的兴趣和积极性,既可以学习到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又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总而言之,要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必须要重视起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通过课堂教学,教师可以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叶蕾.立足语文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09(2):127-127.
[2]李国华.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历史课堂中的体现[J].学子:教育新理念,2013(12):81-81.
[3]王如丹.中职教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3(1):305-305.
作者:李自斌 邓国亮 刘菊 单位:古浪县大靖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