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院校女生心理健康教育分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职院校女生心理健康教育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中职院校女生心理健康教育分析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突飞猛进的发展,教育事业备受人们的关注,尤其是中职院校女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社会的关注。因为中职院校的女生和男生相比,从生理和心理方面来分析,她们显得格外脆弱。如何针对中职女生的心理特点,进行适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也就显得愈发重要起来。

关键词:中专女生;心理健康;必要性;职业院校

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与此同时,一些“学困生”步入中职教学的大门,传统意义上的“问题学生”几乎统治了中职院校。这样就导致了学校管理方面增加了困难度,尤其是中职院校女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社会的关注。中职院校的女生和男生相比,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方面来分析,都显得格外脆弱。所以关注女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家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伴随而来的不仅是招生规模和人数的扩大,中职女生的人数也在随之扩大。比如就某一所中职学校来说,由90年代在校人数300多人,到00~10年代在校人数的3300多人,招生人数急速增长了10倍多,而女生的人数也由当初的不足100人,增长到1000人左右,也增长了10倍左右。由此说明,虽然在中职院校女生只占三分之一,但这也是一个庞大的人群,不容忽视。在中职院校,由于部分学生受家庭、学习成绩和就业压力等各方面的影响,导致他们自卑心理比较严重。特别是在这个心理和生理双方面发育阶段,女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尤为突出。

一、生理方面

女生正处于青春期,身体和心理发生很大变化,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中学和家庭教育缺失,许多女生对自己的变化感到惊奇,可又不知如何应对,笔者曾做过问卷调查,有90%多女生对自己初潮不知道怎么做,85.3%的女生不愿意和家长及同学(女性同学)谈论初潮方面的问题。众所周知,许多女生在月经周期中存在情绪波动问题,尤其是在月经前和月经期,情绪十分低落,抑郁或脾气急躁。主要表现为烦躁、焦虑、易怒、疲劳、头痛、乳房胀痛、腹胀、浮肿等,她们常常会说:“又快倒霉了。”“倒霉”是妇女对月经的俗称。统计结果表明,很大比例的女性暴力犯罪活动和自杀都发生在经期4天和经期前4天这段时间内。将近半数的女精神病患者是这几天入院的,将近半数的女性紧急事故也发生在这几天。当然,并非所有女性都存在这种情绪改变,情绪改变也不会全这么严重。

二、心理方面

中职院校的女生心理方面问题是校领导和社会比较关注的问题,因为她们不仅正处在心理矛盾最多的青春期,而且有着更加复杂的特殊的一面。在学生上中专的这个期间,正好是女性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最为关键的“黄金时期”,但是这个期间(14-18岁)往往因为一点小事,容易引发较多的心理矛盾,而且在这个期间,学生心理冲突调适能力较差,但是对于一些心理存在的问题含羞,觉得难以启齿,从而不愿意主动找心理老师,也不愿意说给同学,这样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学生产生心理烦恼或者心理障碍。产生这种“心理疾病”的罪魁祸首就是学生对于自己的心理矛盾没有及时的调适,中职学生正处于知识储备、就职择业、交友恋爱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很容易产生很多的心理冲突。如果不及时地调适,可能还会严重的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所以中职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三、中职院校女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一)正确的处理好男女关系,不要过早地掉入爱情的漩涡

过去人们把青少年谈恋爱称之为“早恋”,但是运用早恋这个词语在我们中职学生的身上不是那么的恰如其分,所以我们用“交往过密”来替代中职院校学生早恋的问题。突出特点是脱离集体,单独行动;避开师长,来往频繁。对于中职学生来说,过早地进入爱情的港湾,会使学生在爱情的道路上迷失方向和自我,整天沉浸在爱的漩涡中不能自拔。这种所谓的爱,可能就会毁了学生的一辈子。换句话说,可能断送了孩子的前途。笔者曾经认识一个女生,她在所有任课教师的眼里是一个“乖乖女”,人人见了,人人夸。上课认真听讲,学习成绩一直名列第一、独占鳌头。她的班主任曾经对我说:“如果我们班里有一个学生可以顺利地参加工作,肯定就是她。”可是后来在一个男孩的再三追求下,步入了爱情的小巢。她把注意力转移到了感情,却忘记了自己的志向,学习成绩直线下降,由于多次旷课,差点被学校开除,最后勉强地拿了毕业证“回家”了。后面笔者了解到,这个女生和那个男孩由于没有在一个城市分手了,男孩去学挖掘机了,女孩则到南方亲戚找的工厂打工去了。可惜了一个原本聪明、有前途的孩子,就这样在爱情的道路上断送了自己的未来。所以我们要给学生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引导女学生学会人际交往

首先,教师要科学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积极引导女学生学会人际交往,正确地认识自己,和每一位学生平等交往,不分尊卑优劣;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而不能只索取,不奉献;要真诚待人,不虚伪、不做作;合理竞争,不嫉妒、不伤害别人;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而不是消极等待;从我做起,热情交往。其次,注意学习交往技能。学习交往技能,不是学习八面玲珑、见风使舵,而是学习真诚地与别人友好相处。比如要学会倾听、尊重别人,理解别人,而不是夸夸其谈,自我陶醉;经常微笑,态度和蔼,而不是“艳若桃李,冷若冰霜”;赞美别人,而不是斤斤计较,不依不饶;控制自己的情绪,而不是鲁莽、任性,愤怒时做出伤害别人的事情。

参考文献:

[1]赵聚奎,肖文锦,王蓉.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人的心理健康关系的几点思考[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1998,Z1.

[2]吕琳.增进心理健康提高自校能力———论大学生健康心理培养[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02.

[3]王长生.关于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关系的调查研究[J].湖北三峡学院学报,1997,03.

[4]胡东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刍议[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03.

作者:罗静 单位:甘肃省兰州市甘肃省建筑材料工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