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教育分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教育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教育分析

摘要:

学校加强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文章通过论述心理健康教育对中小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进而提出学校教育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影响,通过学校教育的影响,引导和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学校教育;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专门针对中小学生成长的特点所提出的,学校通过专业的心理教育方式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而心理素质则是关系到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困难能否坚持下去的关键。因此,学校应通过正确的引导来帮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一、心理健康教育对中小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为新世纪培养人才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全民心理健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1]。中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内心世界丰富,并且正在逐步走向成熟。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问题,但如果遇到问题却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疏导,就会导致其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甚至形成人格缺陷,这非常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此,在中小学生成长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二、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特意义就在于为中小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发展、思想品德的形成及美感素质的培养等方面打下基础。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中小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因此,学校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方面的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高质量人才。

三、学校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搭建学生与家长、教师沟通的桥梁

中小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是身心发育的敏感时期,由于自我意识的形成,许多学生即使遇到心理问题也不愿意和家长、教师沟通,这些心理问题长期在心里积压不能得到及时解决,会影响他们的学业,从而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学校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便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帮助其做出正确的选择。此外,一些学生由于家庭方面的因素,父母离异或者长期在外工作,缺少父母的关爱,也极易形成心理问题,学校应当通过适当的心理辅导,加强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沟通,解决心理问题,让他们健康成长。

四、开设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素质教育的关键

据调查研究发现,专业的心理辅导课程会让学生们吐露心声,将不良的情绪发泄出来,从而解决问题。相反地,非专业的辅导课程,会让学生厌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加重心理问题。这是因为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会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专业的辅导,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营造轻松、安全的课堂氛围,通过自身积极健康的品质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2]。对于中小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培养学习兴趣和自我特性的关键时期,其情绪不稳定,容易产生波动,学校应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其善良、宽容、乐观、爱学习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品质。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了学校教育的关键,也是完成素质教育任务的重要环节。

五、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态度

学科教学对于学校而言是最基本的教学方式,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十分丰富,因此,在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枯燥无味的知识转变成生动的故事,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把其中的道理讲给学生,鼓励其在困难面前时刻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随时调整教学方法,以适应不同学生对心理健康的需求。学校安排的政治课只是向学生灌输一些抽象、概念化的思想,不能真正满足学生内心的需求,为此,学校应当在设立专业的心理教育课程的同时注重对教师心理素质方面的培训,期望心理健康教育能对学生未来的生活和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六、结语

学校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学生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因此,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是学校教育的关键。学生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形成并发展良好的心理素质,体会心理健康教育所带来的益处。而且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对于培养学生认识自我,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倩楠 张正涵 吴楠 单位:河北大学预防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系

参考文献:

[1]马怡宁.浅谈学校德育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J].科技资讯,2014(36):208.

[2]马晓旋.学校教育应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2,(2):148-149.

[3]蔡伟林.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增刊2):164-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