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建设(5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内容提要]
新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长足发展与和谐校园、和谐新疆的构建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本文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就新疆高校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一些看法和思考。
[关键词]
新疆;高校;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
近年来,大学校园自杀事件及极端行为逐年增多,“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令人担忧。随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新疆各高校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都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和策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际工作中,机构设置、队伍建设、管理体制、制度建设等因素不同程度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性。新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长足发展与和谐校园、和谐新疆的构建急需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
一、新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现状分析
(一)专业型教师队伍稀缺
通过访谈、走访、调查了解到,目前新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类型主要有三种:一是管理职能型队伍,主要挂靠团委、学生工作处或宣传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专、兼职教师和各二级学院的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员共同担任;二是业务教学队伍,主要挂靠在教学业务部门(思想政治教学部、马列部和基础教学部)。85%以上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类型都归在第一种类型(管理职能型队伍),挂靠在教学业务部门的不足15%,笔者学校就属于这一类;三是专业型教师队伍,这种有心理学专业背景、专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独立设置的专业型教师队伍几乎没有,而这种类型恰恰是推动心理健康教育长足发展和顺利推进的重要条件。
(二)兼职教师专业素质亟待提高
因专业型教师队伍欠缺、专职教师严重不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多半由兼职教师来完成,而兼职教师基本是一线政治辅导员或是其他学科的专任教师,他们因专业素质普遍较低而难以胜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业素质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缺乏心理学基础知识的沉淀和积累。这些兼职教师或学思想政治教育,或学中文,甚至有些还是学汽车、物流、会计等专业的,只是因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曾被学校派出参加过短期的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健康辅导员培训学习,缺乏深厚、系统的心理学理论知识、较高的心理咨询技能技巧和丰富的心理咨询实践经验,工作中只能流于表面,不能系统深层次的帮助到学生。二是自身的心理素养不够成熟、内心不够强大。这些兼职教师“80后”居多,甚至还有“90后”,年龄小、经历少、阅历浅、缺乏挫折磨练,自己刚从校门走出,正向着教师的角色转变,尚需自我调整和完善,而此时,学生管理工作繁忙琐碎,自我成长与工作上的双重压力使得自身也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冲突和困惑,他们也同样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和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又如何能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为学生的人生成长指导师呢?
(三)专兼职教师比例严重失调
新疆部分高校配备了专业心理健康教师,建设了一支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但在这教师队伍中,兼职教师多,专职教师少,比例严重失调,且队伍不稳定。根据教育部文件要求,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的师生比应是1:3000,条件充分的学校可以提高到1:2000,而新疆高校基本小于1:6000,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严重短缺,同时这些专职教师还面临着许多挑战:首先,承担着一定的教学任务;其次,面对的心理咨询和辅导的学生数量庞大;第三,要策划、组织、指导、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如“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9月迎新”、新生心理普查等活动。这些活动使得专职教师应接不暇,力不从心。除此之外,承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辅导员队伍还时常发生变化,人员流动性大、不稳定。这些都直接制约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四)少数民族教师甚少
新疆是个多民族地区,新疆各高校中少数民族学生的比例大约占据50%左右。而据调查,新疆各高校心理健康教师中,汉族教师约占85%以上,少数民族教师人数不足15%,有的学校甚至更低,这种比例明显和少数民族学生比例不匹配。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工作中发现:由于民族区域、特点、风俗习惯、传统文化差异,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困惑、冲突以及心理问题也具有民族特点。要解决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问题最好是由具有相同特点的少数民族老师来咨询和指导解决,但目前新疆各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少数民族老师很少,这严重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心理成长及综合素质的提升,也严重影响和谐新疆的构建。
(五)专业角色认同不够
各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地位没有给予足够的认可和重视,对其专业性的角色定位认识很模糊,没有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个人发展条件。如:部分持有心理咨询师证的专兼职教师无法定期适时地进行能力提升培训,缺乏个人发展条件;心理咨询中心功能室的建设不到位,资金没有严格按照心理健康教育生均10元投入;又如心理咨询师值班费(含心理咨询)的核算,能否和学校其他教职员工值班费相提并论,缺乏明确专业标准。
二、对新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独立设置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机构
因新疆高校与其他普通高校尤其是内地高校相比,学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应有针对性、实效性,在机构隶属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就得给力。一是独立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职能部门,不从属任何学工管理机构或教学业务部门,与团委学生工作处并驾齐驱,由学校主管领导直接负责,工作职能辐射二级学院学生管理部门;二是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部门的职能,在组织建设、业务培训、活动策划与实施、资金使用、人员调配等方面具有一定自主权和管理权,保障其工作通道顺畅有序;三是建立并完善三级管理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二级学院心理工作站-班级心理朋辈团队。这样,可充分激发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热情与积极性,使其愿意施展能力与才干,更好地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服务。
(二)切合实际,按师生比规定配齐专职教师人数
《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出“通过专、兼、聘等多种方式,建设一支以少量精干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的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与学生的比例至少为1:3000,但据了解,有的高校万名学生才配备了一名专职心理健康教师,离上级部门要求和实际工作需要相距甚远。各高校应保证足够数量的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在专职教师的配置上,应按照“少量、精干”的原则,可按师生比1∶3000比例的规定或根据实际需要自行“配备一定数量专职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
(三)提高兼职心理健康教师专业素养
对于绝大部分新疆高校来说,在短时间内配齐配足专职心理健康教师是不太现实的,那就需要从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着手,毕竟他们还是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但是一定要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多方面培养与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与技巧。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的选聘一定要把好入门关,首先考虑的是有心理咨询师资格证或教育学、心理学背景的人员;其次考虑对心理学有兴趣、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富有责任心并且自身心理状态良好的人员。选拔好人员后,还要加强对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的培养与管理,要尽快对他们进行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的短期强化培训,使其掌握基本的心理辅导方法,迅速进入工作角色,顺利开展工作,后期鼓励他们参加国家统一考试,取得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同时严格管理与考核,将其工作业绩与收入挂钩,激励他们努力投入心理健康教育事业。
(四)加强少数民族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团队培养
新疆区域性的特点,促使在新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中必须考虑:首先要按民汉学生比例配备一定数量、具有扎实的心理学专业知识、责任心强的少数民族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少数民族教师更了解本民族学生的文化、理想信仰、思维特点、风土人情、情绪反映,工作中更容易上手,实效性更强;其次,加强少数民族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团队培养,不断提高其专业素养。做好少数民族教师业务发展规划,不定期对少数民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进行培训和培养,一是对心理学理论知识、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等基础知识的培训,二是对心理咨询技能、技巧、方法等技术性知识的培训,使得他们不仅拥有系统的基础型知识,而且拥有扎实的技能型知识。最后,少数民族教师必须通过专业资格审查才能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之,要想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更加正规和有效的心理帮助和援助,在新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心理健康师资团队是必不可少的。
(五)专业角色作用的发挥需要领导的重视与支持
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关键是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角色作用。领导重视与支持首先要明确心理健康教师专业角色定位,一是学校领导干部要清楚认识到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提高人才专业素质、综合素养、职业规划能力的重要举措,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二是要充分了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业性、特殊性,与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有着本质区别;三是明确心理健康教师专业角色定位,了解他们的工作目标、方式、时间,进一步清楚他们工作地点、服务对象和专业技术上的高要求和高标准。只有领导重视了,加大投入,才能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积极创造条件,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给心理健康教师一个明确的角色定位,给他们的工作成效进行正确评估和认同。
作者:刘幼群 张之琼 沈洁 单位: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教社政[2001]11号,2001年3月.
[2]宋歌.对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3):159-161,178.
[3]孙英.加强新疆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17(3):42-44,55.
[4]谢飞,张洁婷.浅谈当前高校心理辅导员队伍建设[J].商业文化,2010,(8):239-239.
第二篇: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素质培养
【内容摘要】
在目前的职业教育理念下,除职业能力外,高校还应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心理素质。本文基于高职生职业素质培养的视角指出了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
高职教育;职业素质;心理健康教育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16年度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高职生职业心理素质培养的研究与实践”(编号:16YB192)阶段性成果。
高校担负着为社会输送专业人才的重要使命,以专业知识教学和职业技能训练见长,旨在为国家培养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其专业教育与德育教育、心理教育等都是缺一不可的。当今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大量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的综合素质决定了行业企业的发展,而心理健康素质作为人才的基础素质必须得到重视,因此,高校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是促进其顺利就业的有效途径。高校要基于职业素质培养的目标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计划,要开辟校企合作、因地制宜的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路径,深化心理健康教育改革,树立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显著提高。
一、高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我国高校进行了全面的教育改革,高校不仅要加强专业教学与实践训练,还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尤其是心理素质。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观念,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学生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以不屈的精神面对人生中的种种考验。高校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学生的职业素质决定了其能否顺利实现就业。因此,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要以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构建完善的心理教育体系,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坚韧、勇于担当的精神,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其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心理教育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不容忽视,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开创校园特色,有助于校园文化建设及提升办学声誉,促进高校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高校要以职业素质培养为大方向,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流,做好心理课程教学、心理活动及普查管理、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等工作,进而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二、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度不够。高校相对比较重视专业教学和实践教学,对于心理教育不够重视,没有将学生的人格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高校管理层和有关部门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较低,且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特点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部分高校建立了心理咨询中心,重视对部分已经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辅导,但对普及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与预防工作却有所忽视。即使一些高校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但其具体的教育工作不够规范,心理教育机构设制、人员配备、经费使用、场所建立等还缺乏一定的保障,因此,心理健康教育难以顺利开展。
(二)高校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落实不到位。尽管目前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保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些大学和高校已经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在实际工作中对于有关政策和制度贯彻落实不到位,导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堪忧。有实际调查数据显示,在全国设立心理健康课程的高校中定期对心理工作进行考核的仅占约70%。说明高校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落实情况不够重视。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素质有待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素质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目前,部分高校缺乏较为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甚至有的院校没有配备专职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而由其他专业教师兼任,课程内容安排不够合理,教学方式方法较为单一,制约了课程教育效果。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培训的欠缺也会导致其专业水平和咨询技能得不到有效提高,影响心理健康健康的实际效果。
(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路径不畅通。一是部分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设置为选修课,课时安排不够合理,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路径不畅通。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宣传不到位,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够,为了修学分不得不上心理健康课,教育效果受到一定影响。二是部分高校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混为一谈,但实际上二者在教育目标和工作方法上是有区别的。三是有的高校尚未建立班级心理保健员制度,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缺乏了解,反馈渠道不畅通。
三、基于职业素质培养视角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一)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制。要构建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一是高校应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成立专门的心理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订工作规划和相关制度,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统筹领导和管理把关。二是健全校、院(系)、学生班级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体系,明确职责分工,建立协调机制。如建立校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开展“普测建档、课程教学、咨询辅导、专题活动”等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在班级设立心理委员和在宿舍设置心理信息员,及时向教师反馈学生的心理动态。这种心理教育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将来顺利就业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要全面提高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使之成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行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转变以往“重职业技能、轻职业素养”的育人观念,培养出既拥有精湛职业技能又兼具良好职业素养的现代高职人才。职业素质是高职生顺利实现就业和未来职业发展的保障,学生心理素质是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除了重视专业知识教学和职业生涯规划,还应重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及其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职业心理素质的内容广泛,包括职业态度、职业兴趣、竞争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包括智能要素和心理要素。因此,高校应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帮助其适应未来岗位工作需求。
(三)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教师的素质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高校一是要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心理健康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教学水平,要运用多种教学资源,采用多种形式提高心理教育的质量和效果。要增加心理健康教师的数量,在招聘人才时要进行严格考核,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化程度。二是建立心理健康教师考核机制,针对教师的心理素质、教学水平、实践操作能力进行考核,确保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提升。
(四)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结合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必须协调配合,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是学校要积极整合校内资源,构建心理健康教学与咨询体系,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构建学院—院系—班级—宿舍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二是家长要重视良好家庭氛围的营造,注重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协助学校做好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三是政府及社会团体协助高校做好心理健康教育,例如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帮助学生了解企业真实岗位环境中的职业素质要求,结合学生专业有针对性地培养其职业心理素养,为提高其职业素质奠定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的一项重要教育内容不容忽视,高校要结合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情况,积极开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路径,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进而提高其职业素质。
作者:王美娟 单位: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应金萍,徐竞,庄朝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趋势及对策[J].职教论坛,2010,15:67~73
[2]郭沁荣.高校应以就业为导向不断加强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教育[J].学理论,2012,12
[3]杨丹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对策探究[J].知音•励志,2016,19
第三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目标设置
摘要:
课程教学是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渠道之一,课程教学目标明确与否预示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本文主要探讨了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目标设置的原则、依据、基本步骤以及教学目标的功能。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目标
近年来,大学生因心理问题、精神疾病等原因伤害自己或他人的案例时有发生,呈上升趋势。面对大学生日益增多的心理问题,不断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人才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已有近30年的时间,课程教学因其知识传播覆盖面广、系统性强等优势,被高校普遍认为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主要探讨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目标的设置与功能,进而有效促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目标的设置依据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目标是指一定时期内该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它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规范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向,指导着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程评价等。[1]“教学目标的确定是课程教学设计的首要环节。”[2]
1.科学有效的教学目标
教育部办公厅思政厅[2011]5号文《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提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文件中明确了课程的具体目标,也对课程目标作出具体解读,即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课程总目标。
2.合理全面的教学内容
实现课程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与基础是选取合理的课程内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与调节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也决定了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比如情绪管理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大学生了解自身的情绪特点,学会自我调控情绪;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尊重与珍爱生命,学会预防心理危机,维护自身及他人的生命安全。
3.学生内在心理需求
通过课程途径可以有效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健全自身人格,优化心理品质,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不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也不同。比如,大一新生面临较多的是各种适应问题,设置的教学目标就是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方式的变化、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而大四学生面临的主要是就业问题,教学目标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对职业生涯进行规划、树立正确择业观。
4.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面临的学习、就业、经济、人际交往、情感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然而社会对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较强的心理承受力、独立性、合作性、创造性等。面对大学生日益增多的心理问题和大学生心理素质亟待提高的严峻形势,加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人才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目标的设置原则
1.科学性原则
坚持教学目标的科学性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实效的必要前提,也是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职业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目标的设置要坚持科学化与合理化,与教学内容相匹配。教师也必须以科学严谨的态度进行教学,切忌主观性和片面性。
2.针对性原则
要从当代大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进行教学目标的设置。要注重有针对性地选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掌握科学的心理健康知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3.主体性原则
要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标,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使其积极投入到活动体验之中。因此,作为教师既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又要通过多种方法与途径激发和维持学生的主动性,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教学中来,实现教学相长。
4.发展性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以发展为目标的课程,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心理素质。[3]课程实施目的是解决学生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心理困扰,教学目标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发展的眼光设置,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5.系统性原则
教学目标设置要遵守系统性原则。系统性是教学的根本原则之一,不论是在教学内容的选取还是教学目标的设置,都要遵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人的心理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知、情、意、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教学目标的系统性,有助于教学的有效实施。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目标设置的基本步骤
教学目标设置主要包括五个基本步骤,分别是需求分析、需求类别化、目标筛选、目标分解、目标表述。[4]
1.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目标方向,主要来源于两方面。首先是社会的需求,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决定教育对人才培养的方向,这种要求往往是通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等形式体现。其次是学生的需要,比如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习困境、学习态度等方面的需要,进而有效设置教学目标,实现教学相长。
2.需求类别化
需求分析只是罗列各种社会和学生主体需求,缺乏具体化和可操作性。为了进一步明确目标,必须通过类别化将各种需求转化成目标项,形成类目标。根据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把各门学科的教育教学目标按统一标准分类,使之规范化、系列化、具体化。例如,按照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对需求进行类别化。
3.目标筛选
通过需求类别化所生成的目标并不是都可以作为课程教学目标,这就需要进行目标筛选,进而形成课程教学目标。首先是结合学科特点进行筛选教学目标,而且筛选出的目标也会根据学科特点有轻重之分。其次是结合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进行筛选。
4.目标分解
经过需求类别化和目标筛选后形成的教学目标仍然是概括性的。通过目标分解,可以进一步明确目标,使目标具体化、明确化,进而形成具体目标。进行目标分解时必须结合学科的不同知识内容进行。
5.目标表述
目标表述就是把已经确定好的课程教学目标用书面的形式展现出来,主要包括传统的内部心理表述、行为表述、结合表述等目标表述模式。在进行目标表述时应注意几点,比如教学目标表述得越具体越好;表述内容是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不是教师行为;不同课程教学目标表述不尽相同,要灵活选择恰当的表述方式。
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目标的功能
1.课程定位功能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课程,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健康意识,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教学目标的设置有助于教师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体验式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法等多种教学方式的综合运用,才能使学生在心理体验中获得知识和调节方法,在实践中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5]
2.目标导向功能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目标的导向功能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和确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最终目标是有效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选取教学内容,使其贴近学生实际心理需求。与此同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自我认知及调适能力的提高,有效发挥课程学习所应起到的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6]
3.教学评价功能
通过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评价,对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学生身心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不断调整课程体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评价结果,发现教学过程中哪些地方是薄弱环节,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和改善等。与此同时,对教师的恰当评价也会提升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由此可见,有效设置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目标能够及时了解课程本身、教师以及学生主体本身存在的问题,作出科学的分析和判断,为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提供有效服务。
4.教学反馈功能
教学目标的设置有助于及时有效地向教师和学生提供反馈信息。首先,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为教师提供课程教学效果的参照标准。根据达到的教学效果是否符合教学目标,有利于找出未实现的教学目标的原因所在,使得教师能更好地调整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体系。其次,从学生内在需求出发设置教学目标,及时恰当的反馈能够切实有效地帮助学生提升自我意识,促进学生对自我的认识,提高自我评价能力,提升心理素质。
5.激励功能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目标的设置有助于激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到课程中来。首先,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有效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目标的设置恰恰为教师教学工作提供必备的衡量标尺,可以及时发现教学活动是否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及时了解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的成败,从而不断激励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争取最佳教学效果。其次,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激发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兴趣,从而有效提高学习动机,并能够学以致用。
作者:尚秀华 单位:辽宁大学
第四篇: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
[摘要]
近年来,高校学生因学习、择业、人际交往等原因引发心理问题而出现的负面事件时有发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生活学习的一线引导者,其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提升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的胜任能力对于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和辅导效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分析提升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重要性的同时,系统总结了目前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提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可行性建议,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
教育部2011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指出“高校应按学生数的一定比例配备专职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每校配备专职教师的人数不得少于2名,同时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配备兼职教师”。而受限于实际发展现状,除个别师范类院校配备了专业师资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多数高校情况则均不容乐观。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生活学习的一线引导者,其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何提升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的胜任能力对于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辅导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提升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的重要性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
对于大部分非科班出生的辅导员来说,未经过专业的、系统的心理学课程学习,往往对其存在一定认识误区。例如,有人认为心理教育跟思政教育相似,都是将调皮捣蛋、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单独进行思想教育,这样就能彻底改变学生,使其健康。实际上,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不是仅靠谈心就能解决问题,它需要通过较为长期系统的专业性干预,才能使学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改变与成长。这一过程的介入就需要辅导员具备一定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有相关心理学专业素养作为基础。
(二)现在的大学生更加追求个性和自我价值
因此,较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可以帮助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学会从心理学的角度处理学生问题,切实走进学生内心,有利于其工作顺利开展。同时,也有助于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变化,洞察其心理异常状态,做到及时发现和正确引导,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尽可能避免学生因心理异常发生极端安全问题。
(三)部分高校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人数有限
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中,由于师资等各学校实际状况层次不齐,部分院校专职心理健康教师配备较为紧张。很多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往往也都是一两名专职教师来统筹,二级学院辅导员负责具体工作的实施与开展。在这样一种教育体系下,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成长的直接管理者和引导者,其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提高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前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提升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由于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迫切需要,与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提升相关的培训也日益增多。但对于大多数辅导员来说,他们不是专业的心理学科班出生,所以这种非系统性的培训效果有限,在具体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培训内容过于理论化
对于辅导员来说,培训的目的是增强技能,将其切实地应用到学生的具体管理和具体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当中,而不是为了做研究也不是为了搞理论创新。所以他们更需要的往往是能解决具体实践问题的能力提升培训。而目前的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中,对心理健康教育理论阐述较多,且很多理论的阐述与辅导员实际工作关联度不高,与日常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联系不够紧密,这些都可能导致培训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培训大多呈间断性,缺乏系统性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性的成长与提高过程,这其中就需要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提高同样是一个系统性过程,需要制定长期的、完善的培训计划。而目前大多数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训中,各高校和单位大多是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和实际状况设置培训计划,随意性较大。往往会出现一个系统性内容培训间断性进行的情况,或者培训时间被人为性缩减的状况。这就导致辅导员很难获取系统性心理健康知识,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的提升。
(三)缺乏健全的辅导员心理培训机制
调查和访谈发现,目前辅导员在参加心理健康教育类培训,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核心胜任力培训时,往往会面临时间、制度上各种困境。如各高校很多辅导员大多只是分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除此之外,也要负责其他一系列的学生管理工作,往往很难从日常工作中抽取较长时间参加比较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此外,高校和相关部门对如何培养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培训什么,如何培训等有关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职业化成长中的关键问题仍未形成有效共识,缺乏合理规范的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培养机制。[1]这些均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的提高和专业化成长。
三、提升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的有效途径
基于以上讨论,我们认为要提升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应从其自身核心胜任特征入手,健全相关培训机制,切实加强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能力。
(一)提升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水平
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水平的提高可有效地加强其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切实提高遇到学生心理问题时的应急处理能力。具体而言,辅导员首先要对心理学相关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方面的科学基础知识进行学习掌握,在具体的理论知识学习中,要注意心理学和教育学齐头并进,初步具备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其次,辅导员要深入学生群体当中,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变化,在不断与学生接触的过程当中,通过不断解决学生实际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提高自己解决、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二)辅导员应确立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风格
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风格是指其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机智、独立性、成就导向和自我调整方面所具有的特征表现,它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心理辅导效果有重要影响。所以确立恰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风格也是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首先,辅导员要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看成是自己努力奋斗的人生价值方向。事实上,对于大学生的心理教育本就是一个助人助己的过程,是一份具有高尚情操的工作。所以在这份工作中,辅导员要明确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以及要实现的自身价值。其次,心理辅导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辅导员有足够的细心和耐力,由于大多数辅导员本身的非科班性,在实际的心理辅导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这时就更需要辅导员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释放自己的压力,用良好的态度和热情去面对学生、面对工作。
(三)建立健全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培养机制
任何一项工作要提高工作效率,取得良好的工作效果,完善的成长和培训机制是不可或缺的。同样,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提高,尤其是核心胜任力的提高也不例外。相关教育部门或者机构应探索建立专门的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培训机制,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实际发展趋势和状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明确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并且相应地形成专门的考评制度,将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培训的方式进一步规范化、系统化,避免间断性培训、非系统性培训、非专业性培训等情况出现[2]。从而,整体上从选拔、培训、考核与激励等各个环节规范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培养。
四、结语
辅导员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进一步健全高校三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势在必行。因此,从知识水平、工作风格、人格特征、机制建设等方面探索加强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的方法,发挥广大辅导员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保驾护航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作者:张宝强 单位: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马林海,金福安,陆居怡.高校辅导员胜任力研究综述[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5):73-77.
[2]毛霞.高校辅导员胜任力特征构成及培养对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4,(1):102-104.
第五篇:茶文化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
高校是培育高水平人才的摇篮,但是在复杂社会情况的影响下,如何完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高校有待解决的问题。茶文化是我国数千年历史文化的沉淀,包含了丰富的文化体系。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茶文化理念可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本文基于现阶段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状态,探讨茶文化理念在高校心理教育中的应用。
关键词:
茶文化理念;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人际交往以及相互沟通障碍等方面。社会环境及家庭教育促使学生们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在多重负面情绪的压力下,日益缺乏沟通的状态促使学生的行为出现很多极端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学生未来的发展。茶文化内涵丰富,涵盖了道家、儒家、墨家等诸子百家思想,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茶文化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完善心理健康状态。
1中华茶文化
茶文化起源于中国,在神农尝百草时期,茶叶作为一种可以解毒的药物被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茶叶作为解毒药物直接服用较为苦涩,但将茶叶经过炒制,泡茶喝具有生津止渴等功效。在历史的不断演变中,茶文化不断地完善,产生了采茶、炒茶、泡茶等一系列完善的茶工艺,茶叶也逐渐被人们所熟知,由最早的贵族款待宾客逐渐变得较为普遍。在我国唐宋时期一度成为了茶文化极为兴盛的时期。除此之外,各学派逐渐在茶文化的发展中赋予其精神文化内涵。随着近些年来茶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其内容与体系变得更加完善,茶具、茶艺、茶道等多方面有了丰富的表达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饮茶已成为日常待人接客的主要行为,各地区也形成了不同的饮茶习俗。除了相关的行为文化外,茶文化的发展还体现在人文心理等方面,饮茶可以丰富人文生活,提升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审美观等。在饮茶以及茶艺操作中可以引发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想象,促使人们的精神境界提升至更高的层次,将茶文化与多种哲学相结合,可以促进茶道等茶文化更好更快地发展。正是由于茶文化的多种发展形式,也促成了我国茶文化形成多元化的基本特征,它不仅是联络感情的工具,也是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饮品,是人们情感的一种寄托。
2现阶段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现阶段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不仅仅是高智商型人才,而是逐渐转变为对全方位发展综合性人才的需求。并且在高强度的社会压力下,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面临着很大的问题,此类问题不仅体现在高校学生本身,也体现在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社会环境等多方面。
2.1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不具体
在现阶段很多高校逐渐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都十分重视,开设了相应的心理健康课程。但是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较为空乏,千篇一律,没有根据本校学生的具体心理状况进行教学,也没有结合实际情况以及社会发展需求设置心理健康教育任务。事实上,不同环境下的学生,其心理健康均会产生不同的发展状况,现阶段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空泛化的情况,使得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呈现出发散性以及不集中的状态。
2.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不完善
由于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现阶段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仍然处于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单一且枯燥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已经不足以促进现阶段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并且此种教学模式没有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没有实质性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是,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参与情况也不乐观,很多学生没有意识到现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对自身的重要性,而将其当做一种任务去完成。
2.3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复杂
随着社会的发展,就业压力的逐渐增加,对学生的心理负担逐渐增加。并且现阶段更多的学生是独生子女,从小的生活环境以及父母对子女的关爱使得学生间的沟通能力较弱,并且人与人之间很难和谐相处。除此之外,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的极大的关爱使得更多的大学生如同温室里的花朵,面对打击以及挫折没有更强大的内心可以去面对,使得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复杂化,学生间的矛盾也较为突出。
3茶文化理念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
3.1茶文化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形态产生
将茶文化融入现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丰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针对更多高校中传统的心理健康教学模式,将茶文化融入其中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心理健康教学内容,增加了学生的课堂实践过程。茶文化理念具有“静、雅、思”等思想,将其融入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更好地净化学生心灵。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基础上融入茶文化教学,在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又可以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形势的发展。
3.2茶文化促进高校学生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饮茶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一种待客礼仪。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茶文化,可以将我国传统的思想以和为贵融入其中,和气是我国传统礼仪的一部分,现阶段我国很多高校生交际能力较弱,学生间的摩擦事件常有发生。而茶文化的融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传授交流礼仪,在学生为人处世过程中给学生以启示,拓展心理教育丰富内涵,促进学生交流能力的增强。
3.3茶文化的融入促进学生自身心理调节能力增强
更多时候,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处于隐性的状态。只有在外物的刺激中才能使其显现出来。但是,一旦显现出来,则意味着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已经出现问题。所以在高校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不仅应针对已有的高校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疏导,还应针对学生隐性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自我调节能力的完善。将茶文化融入现阶段高校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可以运用茶道精神内涵,进一步构建较为完善的高校生心理自我调节系统,增强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
4茶文化理念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具体措施
4.1丰富高校心理健康教学模式
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足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完善。并且较为枯燥的教学内容也使学生失去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兴趣。针对此种情况,各高校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具体情况,将茶文化融入其中。首先可以将茶艺文化融入心理健康教学课程中,增加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兴趣。邀请专业的茶艺老师为学生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引学生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茶艺教师在表演完茶艺过后,还可以向同学们讲述茶艺的礼仪,传授茶道以和为贵、互相尊敬等传统思想。洗涤学生内心,使学生感受到内心的平静。在演示过后,多名同学可以根据自身所学习的礼仪向周围同学互相敬茶,在此过程中增加学生间的交流,拉近学生间的距离。
4.2增加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各高校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而高校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课堂只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一部分。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将茶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之中,融入学生的生活之中,使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体会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改善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学校可以组织相关的茶文化与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我国茶文化本身包含了诸子百家思想,在学生理解茶文化意义的同时体会包容的意义,疏导高校生心理问题。
4.3融合茶文化,营造健康的校园氛围
在高校中,除了课堂心理健康教育外,良好的校园氛围也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将之充分地融入高校的校园文化生活中,可以为学生带来一个良好的校园生活氛围。例如学校可以开辟茶廊,为喜欢茶艺的学生提供可以交流的环境,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开辟茶园,定期带领学生种茶、采茶,丰富学生业余生活,开拓学生心胸,增加学生间的交流机会。高校还可以开设茶文化与心理健康发展的相关专栏,丰富校园文化。
5总结
新时期对人才需求的改变也使得高校教育模式发生变化,在新常态的校园生活下,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呈现多元化和复杂化,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逐渐减弱,心理问题种类逐渐增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已经成为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将我国数千年历史的茶文化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生活,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引导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作者:杨晓燕 单位: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刘阳.公平正义之维与和谐社会之局[J].《东疆学刊》2012,(10):106-110.
[2]李慧惠.以茶文化理念引领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福建茶叶,2016,(11):22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