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艺术应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艺术应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艺术应用

【摘要】

一位优秀的辅导员,不仅是一位出色的管理者,更应该是同学心灵的慰藉者。作为同学的良师益友,辅导员与同学关系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成败。因此,辅导员工作中,师生之间的沟通显得极为重要。本文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两名同学为例,从沟通技巧、心理辅导等方面探讨了辅导员的沟通艺术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沟通艺术

一、案例背景

刚接手10级国贸专业的时候,同学们就告诉我,国贸班有两个同学和别的同学不太一样,这两个同学可能由于家庭的影响等方面的原因,其中一个性格有些孤僻,不太愿意与人交流,另一个思想中充满了对社会的不满。这两位同学被我的学生认为是“问题学生”,因此,我把对他们的管理教育作为我整个工作的重要方面,这也是我试行我的沟通艺术的突破点。

二、案例事件

我班上的这两位性格比较特别同学都来自外省。由于远离家乡,他们很容易在思想上产生对家的依赖感。性格较为孤僻的小徐同学来自江西省,性格中多了几分抱怨的小杨同学来自贵州省。下面,我就分别从几个方面对这两个同学的情况作一介绍。小徐同学是以专业第二名的成绩被录取到我们学校国贸专业的。他刚来的时候性格还较为开朗,但到上大二之后,他不愿再和别的同学交流了。通过走访了解我才得知,这和他的家庭环境有着重要的关系。这个同学的家庭条件一般,再加上从小的生活习惯不好,不爱干净、晚上睡觉说梦话,宿舍人根本无法承受,于是,大家就开始疏远他,把他学孤立起来。久而久之,这个同学就变得特别孤僻。甚至于他上课都用书挡着自己的脸,不想让别人看见自己,他也害怕看见别人。他在学校没有朋友,就这么独来独往的过了两年多,直到我在他进入大三第二学期接手管理这个班的时候,我发现了这个情况,并决定着手改变小徐。另外一位来自贵州的男生小杨,他同样是一位“问题学生”。他的性格从心理学专业的角度讲,属于反人类、反社会性格。这样性格的人,厌世、仇视社会。他是来自单亲家庭的孩子,母亲一人管理着他,这样缺少父爱的孩子,难免在会心理上产生很多怨气。他妒忌他人的幸福、成功,把他人的成功更多是归咎于家庭的因素,而不是个人的努力。别的同学拿到了奖学金,他会认为这是通过“关系”或运气得来的;他自己考试没考好,会认为是老师和他“过不去”,而完全不去分析真正的原因是什么。面对这样的小杨,我期望通过我的努力,让他成为积极面对生活的人。

三、案例分析、解决与启示

我认为,以上问题解决的核心就是——沟通。一位有着良好的沟通能力的辅导员,他一定懂得如何处理和同学之间的关系。运用高质量的沟通艺术,再加上自己的人格魅力,从方方面面影响这个同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样,就使一个老师真正做到了不仅和同学建立第一层的师生关系,更使双方形成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而这层师生关系,为同学今后的人生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那么,辅导员究竟如何与同学沟通呢?一是倾听。倾听是一门艺术。我们通过倾听这个渠道来获取信息,然后将倾听变成人际交往、了解他人、发展自我的重要手段。作为辅导员,我们需明白,教育是一个过程,为了更好的融洽师生关系,辅导员必须学会倾听。在和同学交谈的过程中,让倾听成为主要方面,而把想法尽可能先留在自己心里。耐心的倾听同学的心声,在同学全部吐露完心声之后,在对同学加以鼓励和引导,我们才算真正及时地实现了对同学的科学的思想教育。二是无声沟通。对于同学来说,老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在向同学传达这样一种信息,那就是——我们是否把同学纳入到良好、平等、友善、积极和信赖的师生关系中。辅导员和同学沟通的环境,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办公室,或者教室。这种沟通是无处不在的。除了办公室、教室,我们还可以在同学的宿舍,或者在校园的路上。和同学进行沟通交流,所使用的技巧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进行心理暗示,也可以利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产生共鸣,还可以在同学做错事的时候,不是对他们严加指责,而是用慈爱的目光予以关注,用眼睛去说话。在目光与微笑中,同学会领悟到善意的批评,会愉快地接受教育。三是与同学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常言道,“敬人者,人恒敬之。”老师和同学要进行有效的沟通,相互之间的尊重就显得尤为重要。辅导员老师只有和同学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为二者有效的沟通奠定良好的基础。不少辅导员总是把自己摆在高高在上的位置,认为同学就应该听他的话。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笔者试从两点来分析。其一,要明白,人与人,生而平等。没有人天生就可以凌驾于他人之上。尊重他人,是每一个人从具有人的主观意识的那一刻开始,就要用毕生去学习的内容。其二,“教师”只是社会赋予我们的一重传道授业解惑的身份象征而已。正是这样一种职业的特殊性,才使我们有机会运用社会对我们的信任来帮助我们的同学成长成才,但我们决没有半点理由因此而自喜。同学是受教育群体,因为年龄、阅历等的特殊性,难免存在犯错误的时候,针对这种情况,辅导员老师所应做到的,就是及时对同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非挖苦、讽刺等错误做法。“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才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方法。作为老师,只有用平等、尊重的目光来审视每位同学,才能看到同学真正的需求,才能找到教育的切入点,才能更好地帮助同学成长。通过我的谈心、沟通、引导,这两个同学和我谈论的话题从学习、学校生活扩展到平常的生活。这些在别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在这两个同学身上却是很大的变化。看到这样的变化,我的内心真的觉得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

言而总之,与同学进行深入透彻的沟通,是每一个辅导员老师需要用毕生去探究和追求的。不仅如此,沟通的方式、方法,还有沟通的艺术性,都值得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和探索。本着为“家长着想,为学子负责”这样的初衷,我们只有深入同学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和情感需求,才能做到用发展的眼光面对所有同学,才能架设起师生之间的心桥。

作者:胡黎香 单位:西北大学现代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