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启示(4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启示(4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启示(4篇)

第一篇: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学启示

摘要:

积极心理学较之于传统心理学,更为关注激发人自身所拥有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帮助个体挖掘潜能并获得良好生活。这一理念对于当今存有较多问题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积极心理学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未来发展和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带来了福音。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启示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是以心理学理论和技术为依托的,是根据个体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有关心理学的手段和方法,对受教育者的心理施加影响,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1]。我国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本身起步较晚,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都相对滞后,很多理念模式都是沿袭照搬本科院校的,并未能做到因材施教,教育效果也并不理想。实际上,高职院校无论是在生源特点还是人才培养模式上,与本科院校相比,都有其特殊性,因此探索出一条适用于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道路势在必行。在心理学学派林立、多元取向的时代,积极心理学作为二十世纪末在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近些年在我国得到业内学者的普遍认可。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面临各种问题挑战的今天,积极心理学这一全新的科学视角,必将为当前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带来新的积极力量。

一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涵

(一)积极心理学概念

关于什么是积极心理学?谢尔顿和劳拉•金作了这样的阐述:“积极心理学是利用目前心理学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和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2]相比于传统心理学较为关注心理问题等消极层面而言,积极心理学则注重研究激发人自身所拥有的积极因素,从而最大限度地挖掘个体潜能并获得良好的生活。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1.心理学应实现价值回归。心理学有三项使命:研究消极心理,治疗精神和心理疾病;使人生活得更充实有意义;鉴别和培养人才。而传统心理学较为关注消极心理,积极心理学不否认对缺陷、病理的研究,但更为提倡关注人自身拥有的潜能、力量和美德,这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心理学实现了价值回归,真正为提高大众生活福祉而服务。

2.关注个体自身积极力量。积极力量意为具有建设性的正向的力量和潜能。积极心理学从三个层面去研究:①主观层面上的积极主观体验(愉悦、幸福、满意、成就感等);②个体层面上的积极个人特质(智慧、创新、乐观、自尊等);③集体层面上的积极社会系统(家庭、单位、朋友圈、社区等)。

3.主张寻求问题的积极意义和价值。“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问题本身虽不能为人类增添力量和优秀品质,但问题的出现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优秀品质和潜在能力的机会[3]。”积极心理学主张在面临解决问题时,以积极视角发掘问题的积极意义和价值:一方面探寻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通过问题本身获得积极体验。

(二)积极心理学的功能

积极心理学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增进、预防和治疗三方面。对于大多数无心理疾病的正常人来说,积极心理学可以帮助他们提高生活满意程度;个体心理健康同时也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积极心理学通过关注促进个体自身积极力量来抵御心理问题的侵犯;此外,积极心理学和其他心理学流派一样,也被应用于心理治疗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解除心理疾病困扰。

二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近些年在政府和社会的重视下,已经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但集中表现在硬件条件的提升和完善,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本身,很多方面仍有待改进。简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目标侧重治疗,很难惠及大多数学生

理论上,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分为发展性、预防性和治疗性目标,但在实践过程中,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仍然侧重于后者,笔者在进行座谈时了解到,相当一部分教育工作者认为,学生能在三年里不出事,平稳度过就可以了。所以,高职院校心理中心疲于处理各种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个案学生,再加之人手紧张,很难照顾到大众—即大部门心理正常的学生,满足他们发展性需求。即使有面向大众的以活动为载体的发展性教育,大多也是由学生自主开展,在这过程中缺乏教师的专业指导。正如座谈中一位心理社团学生说到:参加活动的同学大都是凑个热闹,并不明白举办的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联系,在这个过程中教育理念宣传不够,因为我们自己也不太清楚。尤其是在没有心理学相关专业的高职院校,没有专业的学生,加之缺乏专业老师的指导,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仅仅是流于形式,并不能深入人心、实现活动的真正价值。

(二)教育方法沿袭本科,没有考虑到高职学生自身特点

当前,高职院校正因为教育目标问题的存在,导致现实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惠及的只有少部分的学生,并不能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发展性需要。另外,高职院校的学生相比于本科院校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他们在学习能力、成长环境、职业规划等方面有一定差异。比如:高职院校很多学生学习主动性相对欠缺,尤其是对理论课的学习,缺乏热情和兴趣,但是他们思想活跃、动手能力较强。在课外文体活动方面他们表现出较高积极性。许多学生在课堂上萎靡不振、昏昏欲睡,在课后活动上却是神采奕奕、生龙活虎。教育者对于对象自身特点不熟知或者未重视,没有实现因材施教。

(三)传统模式下教育主体数量不足

教育主体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客体是指受教育对象。传统教育理念认为,教师是主体角色、学生是客体角色。在当前我国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当中,已基本形成了以专职为主、兼职为辅的心理教师队伍,尽管如此,专职人员与学生比仍未达到教育需要、满足学生需求,人员不足是首要问题之一。另外,在高职院校专职人员数量较少的前提条件下,心理健康教育主客体关系置于何种定位更利于工作目标的实现,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三积极心理学对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针对当前高职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积极心理学视角提倡对问题作出积极解释,探寻其中的积极意义,以下是总结出来的启示:

(一)正向宣传心理健康教育

传统心理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健康”和病态,加之很多电影电视栏目为博人眼球拍摄制作的心理学题材节目多少带有一些变态心理学的成分,导致整个社会谈“心理”则色变,很多高职学生也有错误的心理健康意识,认为自己心理很健康不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甚至于其他科目的教师也对该领域知之甚少,觉得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有问题的学生群体。积极心理学强调个体自身的积极因素,将主观幸福感看作是衡量个体心理健康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积极心理学理念所提倡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是帮助个体有效提升主观幸福感,从而增强心理免疫力。这符合大多数高职学生的心理需求,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很多学校《幸福心理学》选修课比以“心理健康”命名的课程要更受欢迎,其实课程内容不见得有多大区别。归根结底,要正向宣传心理健康教育,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意识。所以,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应兼顾没有问题的大多数和出现问题的少数,着眼于幸福感的提升来免疫心理障碍及心理问题的化解,方可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二)致力于培养高职学生的积极品质

在中学阶段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影响之下,相比于本科生,很多高职学生由于中学阶段学习成绩较差、学习能力较弱受到家长老师的忽视甚至不公正待遇。步入大学,知识的学习是一方面,高职学生在课堂之外有了更多的表现机会,他们很多热衷参加文体活动,乐于参加公益活动,酷爱发展自己独特的兴趣爱好等等,在这过程当中所表现出来的率真、勇气、诚实、友爱、专注等积极品质是值得教育者去加以肯定和认可的。个体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是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高职学生通过课外活动等其他途径所表现出来的积极心理品质,一旦被发现、肯定进而得到强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尊自爱自信,主观幸福感得到大大提升,从而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

(三)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积极体验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高职院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高职院校每年也会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周(月)等活动名义面向全体在校生开展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意识、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调适技巧、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除此以外,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当注重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参与和体验,让学生充分享受活动过程带来的乐趣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与身边的人分享他们的收获和成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比如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笔者所在学校就经常组织学生参加此类活动,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喜爱,通过帮助弱势群体来提升自我价值感,体验助人的愉悦和成就感,心情愉悦了,精神振奋了,心灵的创伤便会愈合[4]。

(四)改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主客体关系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都是自我心理健康的调适者,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放眼至高职教育环境之中,师生关系并非简单的教育主客体关系,教师和学生一样,也是发展和成长中的个体,教师不但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积极品质和潜能,而且要关注自身心理健康,注重发展自我潜能。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这项活动过程中,不能简单地将教师界定成主体,学生就是被动接受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样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发挥朋辈沟通互助的作用,让一些有心理学基础的或者受过相应培训掌握一定心理调适技巧的学生去帮助有心理困惑的学生,不过这里要规定好界限,特殊情况还需要专业老师的介入。另外,心理健康教育校园活动也可以发挥学生骨干的力量,教师可以参与指导甚至以活动对象的身份参与其中,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去尝试承办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教师对学生施加积极影响,学生的积极品质也会对教师产生积极影响,两者相互促进、和谐相长。

(五)整合多方教育资源,共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学的观点强调,每个人都是教育者,都是自我心理调适者。而心理活动是贯穿我们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的,如果身边每个人都能学会看到自己和发现肯定他人的积极潜能,这无疑就是最有效的教育资源。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应当只是高职院校专职心理教师所承担的工作职责,每位教师都可参与,将积极心理学理念渗透到日常教育环节中,再通过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资源,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整体的最大功能。

作者:王珊 彭友 单位: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向静芳.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D].重庆交通大学,2009.

[3]任俊,叶浩生.积极: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价值核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4:106-111.

[4]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144.

[5]宋维红.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6]克里斯托弗•彼得森.打开积极心理学之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第二篇: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学探讨

摘要

贫困大学生在各高校中占据相当大的数量,同时,贫困大学生也是未来社会中各行各业需要的优秀人才,但在复杂的、庞大的高校在校学生中,贫困大学生因为自身的家庭收入条件的影响,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在人际交往中处于劣势的状态,对日后在工作中的人际等各类问题的处理产生重大影响,如果长期不处理、不解决,容易对自身的心理健康的发展存在阻碍。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近几年高校的多次扩招,以及各地区学校教育水平的提高,高校的在校学生的数量增多,同时也伴随着国家各项优惠政策的开展,贫困大学生数量也随之增加。但是,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下,以及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再帮助另一部分人共同发展的经济政策,我国出现了明显的贫富差距,造成了在高校内,多数贫困大学生无法支持全部大学学费的支出,以及在高校的学习中的大量生活费用的支出,对比其他非贫困的大学生,贫困大学生容易产生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对其在高校中的成长产生影响,在未来的工作生涯中产生阻碍。而高校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这个时候就有着重要的影响,对贫困大学生有着积极的帮助,对其在未来的生活中有着重要意义。

1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中的意义

积极心理学是一种新兴的研究心理学的科学。它有别于传统心理学的治愈、缓解等的研究方式,在对传统心理学的继承、发展下,用积极的形式来研究传统心理学研究发现的心理问题。在高校中,贫困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复杂且难办,不能用传统的心理学研究方式来解决,因为贫困大学生极其敏感、自卑,且对外界充满了敌对情绪,这对传统的心理学研究方式充满了挑战,学校对如何帮助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发展无计可施。但积极心理学在对待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时,更具有包容性,主张对发展潜能,发现美好品质、美德的积极心理学研究,对处理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时缺少攻击性,让贫困大学生少一些敌对的防御性。这对在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2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中所存在的特征

2.1高校贫困大学生普遍存在自卑的心理特征

在高校中,贫困大学生主要存在自卑的心理特征。因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我国存在着较为明显的贫富差距,高校中的在校贫困大学生多是来自偏远的、经济水平极其落后的地区,在城市的贫困大学生也是主要是来自城市收入极低的贫困家庭,这些城市的贫困家庭有的还领取着国家的贫困补助,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多数城市贫困大学生同样也还是付不起全部的大学学费,以及在大学中的生活费用。现在,国家针对各高校存在的贫困大学生,开展了多项对贫困大学生的补助,即使是在这样的补助下,有些贫困大学生也还是会存在着学费、生活费用的困难。同时,在这种家庭极度贫困的情况下,对比着身边的非贫困大学生,他们更容易产生较为严重的自卑心理。在生活中,因为没有正确、理性地对待家庭贫困[1],对富有的错误认知,在自卑的作用下,更加介意来自外界的异样眼光与评价,容易产生极端心理,对外界出自善意的帮助,也会充满敌对状态,害怕和厌恶他人的同情,拒绝他人善意的帮助,对生活消极对待,因为自卑,不参加一切对自己学费、生活费有帮助的工作,害怕周围同学的“看不起”。

2.2贫困大学生也存在着自我封闭的心理特征

这些高校的贫困大学生,他们的家庭环境普遍文化水平较低,家庭氛围较为沉闷,家庭人员之间情感交流、心理交流极少,对这些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成长的影响极大。因为父母长辈话少、互相之间缺乏交流,这些贫困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容易形成对语言、情感、心理的表达能力的困难,内心极度羞涩,这种情况到了学校中,又因为显著的贫富差距而增加,更加封闭自我,不与他人交流内心。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困惑却长期无法得到释放、减压,习惯性封闭自我,拒绝交流,长此以往,这些积累的心理健康问题,一旦因为某件事情的触发,将会引发意想不到的后果[2]。2004年,云南省云南大学的马加爵因为与同宿舍的好友发生口角问题而杀死同学四人,最后被依法判处死刑,在这件案件中,包括马加爵在内的五人皆是贫困家庭借钱供读出来的贫困大学生,在日后对案件的描述中,对马加爵的心理健康进行分析,可以明显看出来他极度自卑、非常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以及评价,对自我的封闭,在长期的负面情绪的积累下,没有寻找合适的释放、减压的途径,就这样在与同学的争吵中爆发,做出了伤害他人、伤害家人的犯罪事实。

2.3敏感也是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特征

贫困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极其敏感,这对贫困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百害而无一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总会用“讲笑话”、“开玩笑”的形式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贫困大学生在这种无伤大雅的“开玩笑”中总会敏感地认为这是对自我的看不起,是在取笑他,而同学之间的正常来往都会在贫困大学生的内心留下一种误解的想法,敏感地把这种误解由小放大[1],不与他人说,自我封闭,形成一个恶性的循环。有时,贫困大学生在与同学的日常交往中,因为敏感,害怕自身的家庭条件贫穷被同学所看不起,就极端地拒绝与同学之间的日常来往,做“独行侠”,身边没有谈得来的好友,没法满足情感需求,更加加剧了情感压抑,只能在独处时自我排解,反而自我封闭严重,心理健康产生极大的问题。

2.4对生活充满了消极情绪,自我幸福感低

在高校中,在校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在这种对比下,贫困大学生会感觉到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家庭不幸福,会羡慕来自大城市、家庭收入高、生活水平好的同学。在这种刺激下,自然而然就对生活失去信心,在学习中充满了消极情绪。因为收入水平较低,满足和支持了全部的大学学费之后,只能保有仅仅只能够满足日常花费的生活费用,这便在与人际交往中,或者是在自己的生活中,无法随心所欲,让贫困大学生敏感地感觉自己不如非贫困大学生,内心会极其的消极,没有对生活的幸福感。

3积极心理学教育如何帮助贫困大学生发展心理健康

3.1帮助贫困大学生增加自信心,理性正确地对待贫困

运用积极心理学,引导贫困大学生用积极的心态、积极的方式对待学习中的困境与生活中的茫然[2],从以往的消极面对到引导后的积极对待,是帮助贫困大学生增加自信心的一个重要过程,引导贫困大学生理性、理智对待自身家庭的贫穷,明白并且认可自身家庭与非贫困大学生家庭的不同与区别,树立对未来的向往,对未来职业的明确规划,引导贫困大学生理解“人穷但志不穷”的人生信念,学习教导“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积极理念。引导贫困学生明白“学习必将改变命运”的人生价值观,让贫困学生了解到现在的贫困是必然的,但不是长期的,只有努力坚持,积极向上,生活是会随着时间而有所改变,生活条件也会因为自身的积极努力而变好。

3.2引导贫困大学身解放自我,构建健全的社会人际关系

帮助贫困大学生了解自我,经常选择性地与贫困大学生进行深度的对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困惑的探讨,帮助贫困大学生学会信任他人,接受他人的帮助。与贫困大学生的家庭要保持联系,了解贫困大学生的家庭背景,对其进行合适于自身的积极心理学的帮助。引导其在学习中、生活中遇到的苦闷悲伤要适当地释放、减压,引导贫困大学生学会在简单的人际交往中与他人分享喜悦快乐。在构建人际交往中,适当地给出正确的建议,用一种平等积极的心态对待每一位需要帮助的贫困大学生。帮助在人际交往中有困难的贫困大学生,建议其有原则、有底线地在人际交往中真诚地对待每一个要交往的同学。引导贫困大学生了解人际交往在生活中的重要性[2],促进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地成长。

3.3促进完善社会对贫困大学生的支持体系

在我国,现有的对贫困大学生的社会帮助是比较全面的,但还是不够完善,很多贫困大学身即使有国家的各项补助,还是得在学校中面对各类生活费用、学费的困难,再加上现有的社会支持体系,仅仅是解决了贫困大学生在经济上的负担,在心理上的帮助还是比较匮乏[3]。积极心理学是整个社会支持体系的重要一部分,它的完善能帮助到贫困大学生解决因为贫困而带来的对财富不均的困惑与消极情绪,帮助贫困大学生增加自信心,减少自卑,建立完整的社会人际交往关系,帮助贫困大学生释放自我,减少在学习生活中对经济的压力。

3.4完善积极心理学的工作内容

在高校内建立完善的积极心理健康的教育体系,改变以往只在贫困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和困惑时,给予帮助和解决的方法[4],不再只是单一地解决问题,而是变成预防问题、发现问题、了解问题、解决问题。很多贫困大学生羞于咨询心理健康老师,也不了解自己是否存在心理健康疾病,所以,在日常的工作中,应当依靠校广播、宣传窗等宣传相关的积极心理健康知识,并将心理健康咨询处设置在安静的地方,方便贫困大学生的咨询。

4结语

贫困大学生在高校中占据一定比例,怎样帮助这些特殊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地正常发展,一直是积极心理学的重任。积极心理学平等对待每一位贫困大学生并且帮助他们都能在最后健康地走上工作岗位,并在日后的生活里,也会积极地对待每一个问题与困难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杨卫娥 单位:南通职业大学

参考文献

[1]王雷霞.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研究[D].焦作:河南理工大学,2012.

[2]王佳利.积极心理学视角下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J].教育探索,2014(4):141-142.

[3]汪隽,冉昆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贫困大学生心理教育的思考[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教学研究),2012(1):85-88.

[4]陈栩,何琳.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探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中国特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2015:4.

第三篇:消防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学探析

[摘要]

为了提高消防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本文从分析当前消防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入手,阐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以及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要求和新目标,探索新形势下积极心理学在消防院校应用的新途径,目的是突破传统心理学侧重治病救人的消极模式,转向积极开发学员的心理潜能,培养学员的优秀品质,让心理健康教育惠及到每一名学员,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

消防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学

消防院校作为向全国基层消防部队输送优秀指挥人才的院校和主力军,在开展学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一直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是,与地方高校一样,在开展学员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还是沿用传统的病理心理学和消极心理学模式,工作任务主要定位在如何减少学员的心理疾病和矫正学员的心理问题,这一功能性目标在长期的实践中虽然解决了少数学员的心理问题,但忽视了大多数学员的心理发展需求。当前,消防院校学员进入学校学习后,虽然生活模式趋于简单轻松,但生活环境的变化和学员入学前火场战斗经历对其心理冲击大,导致学员心理素质偏低,加之教育课程的针对性有待加强等诸多原因,决定了消防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开阔教学视野,创新研究理念,合理个性和共性的关系,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定位从过去的预防、辅导和治疗逐渐转变为引导学员的心理自主发展、自我完善。让每一名学员在校学习期间,都能够体验到心理健康教育在助其成长。

一、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

积极心理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塞里格曼提出并展开研究的一个全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积极心理学认为传统的心理学过于关注人的疾病和缺陷,忽视了人的潜能和活力。所以积极心理学注重对激发人的潜能和心理机能的规律进行研究,认为心理学应该着重探寻人生活的价值和意义,积极挖掘人的潜力和优势,主动引导和提升人的自尊自信。积极心理学主要注重三方面的研究:一是积极的情绪体验,侧重于对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受进行研究,强调人们需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我们的生活。二是积极的人格特质,侧重于个人能力的发展研究。三是积极的社会关系,主要任务在于引导个体建立积极的家庭关系、学校关系和社会关系,系统地培养个体的道德感和责任感,从而建立一个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在消防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导学员完善人格品质,挖掘学员的学习潜力,激发学员的奉献精神,以及应对各种环境变化和压力时的应变能力,将为消防院校培养更加优秀的消防人才,为基层消防部队输送能力更加全面,素质更加过硬的指挥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积极心理学指导下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消防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该将教育教学目标定位为培养全体学员积极健全的心理品质和帮助个别学员解决心理问题两个方面。在积极心理学框架下就健全和完善学员心理品质方面要达到以下几点目标:

1、增强学员的积极情绪体验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教师能够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正确客观地认识自我,发现自身的长处和优势,充分挖掘个人潜力和智能,提高学习和生活自信心,体验成就感、幸福感。从而变得积极向上,热爱生活。此外,积极心理学还要求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培养学员立足现在,展望未来,接受并满意过去的良好心态。

2、塑造学员的积极人格特质

积极心理学家赛里格曼认为教师应当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帮助其树立自信、培养乐观生活态度、形成积极人生观,提高社会适应力。积极心理学把增进个体的积极体验和培养个体的自尊作为塑造个体积极人格的最主要途径。所以,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引导学员勇敢、热情、主动地探索,培养创造能力和良好品质,提升自尊心和自信心就成为教学重中之重。

3、创建积极的校园关系

积极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积极情绪体验和积极人格品质与积极的社会关系密不可分。[1]学员在校学习期间,校园是其主要的活动场所和生活环境,因此,在开展学员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要为学员提供活跃、积极的校园环境和氛围,让环境熏陶学员品质,让氛围陶冶学员的情操,从而形成人人互信互助,互相尊重的社会关系。

三、积极心理学在消防院校应用推广的途径

积极心理学为消防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和途径。将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运用到消防部队的心理健康教育当中,对推动消防领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向积极方向转变提供了理论支持。

1、建设积极的校园生活环境

对于高校来说,整体的积极氛围对学生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发挥能动性至关重要。而对于消防院校这样军校性质的学校来说,由于严明的纪律和严格的管理,让学生一直都处于一种神经紧绷的状态,课余时间,很少有学生在校园活动,失去了作为学生的那种朝气蓬勃的活力。所以很难让学员体验到幸福、满足的感受。作为学校,应该广泛听取在校学员的意见与建议,在校园提供各种平台,鼓励学员走出宿舍,参与到室外活动中去,让学员勇于尝试,挖掘自己的优势,体验成就感,增强自信。此外,干部作为学员在校学习的导师和领路人,要勇于突破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充分体现亦师亦友的角色,让学员在校学习期间能够放开束缚,体验大学的美好生活。只有这样,消防院校的校园才能恢复大学应有的那份活跃和朝气,才能让学员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2、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离不开完善的教育系统做支撑,更离不开学校的大力支持和强大的后勤保障,消防院校一直以来都很重视全校官兵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创新和发展搭建平台,创造条件,这也是这些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一系列成绩的重要保障。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目前消防学校基础设施还很不完善,导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也受到了一定的局限性。譬如,没有符合标准的咨询室,供心理辅导的团体咨询场地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助器材等,使心理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出现一定的困难。所以,我们在努力探索,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和设施的同时,应该尽快完善消防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让软件和硬件共同搭建起消防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

3、增加积极心理学教育课程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经途径。开设积极心理学课程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开设积极心理学课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学员的自我体验,使学员的心理素质不断提高,激发并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在美国,积极心理学被称为“幸福课”,它主张在学生参加学习和体验活动时教会学生如何获得幸福感。在消防学校开展积极心理学教育和教学,并不是要完全摒弃传统的心理学教育理念,而是要依托原有成果,转变以往以消极心理教育模式一头重的现状,将心理教育的重心均衡到怎样减少和预防学员的心理问题和如何激发学生内在的优秀品质两个方面,并帮助学员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以获得更加美好的生活,在教学方式上,可以采用案例式体验教学、角色扮演式体验教学和团体活动式体验教学等形式,调动学员的参与性和积极性,让其在教学过程中边学习边感受。

4、融入积极的心理咨询技术

心理咨询工作已经成为消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是每年新学员入学后开展的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已经成为每年的惯例工作。虽然这项工作很好地帮助学校筛选出具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学员,但在进行心理干预时,过于急促,给学员带来了一定的精神压力。对于新学员,初到一个新的环境,生活的适应,集训的艰苦,都给他们带来一定不适感。特别是那些存在不良心理问题的学员,本身就具有较为敏感的心理特点,心理较为封闭,同时带有恐惧、焦虑和排斥感,若在心理健康测查之后马上进行心理咨询和干预,势必会给其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会使学员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和恐惧心理,最终结果不但不能解决其现有的不良心理问题,还会加重其心理的应激反应。因此,此时采取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进行心理干预就比较恰当,即不进行单独的心理咨询,而是在大环境下,通过学生的集体活动或是团体辅导的方式给予更多的关注,围绕学生的积极品质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员在没有压力的情景下,潜移默化地接受心理辅导,在解决其不良心理问题的同时,维护学员的自尊,提高学员的自信,增强学员的成就感和幸福感,这才能真正达到测查预防的效果,也更有利于消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

作者:周习文 单位:公安消防部队昆明指挥学校

参考文献

[1]王君君.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M].教育与职业,2014(17),60.

[2]金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优化设计探析——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M].科技创业月刊,2015(7),64.

[3]王祚亮,胡义秋,彭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建构[A].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C].中国心理卫生协会,2007.

第四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学研究

摘要:

贫困大学生是我国高校特殊的弱势群体,积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提升其心理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从培养积极的心理认知、增进积极的情绪体验、塑造积极的人格特质、构建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四个方面,探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模式。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

基金项目:

本文系扬州大学人文社科研究基金“积极心理学视野下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模式的创新性研究”(xjj2013-66)研究成果。

贫困大学生是我国现阶段国情下高校中的一个特殊弱势群体,一直以来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国家资助政策的完善以及社会和高校对贫困生扶持力度的加大,贫困生经济上的贫困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有所缓解,而由于贫困所带来的就业、心理等问题则逐渐成为他们面临的新的困境。由于贫困而申请助学贷款所承受的心理负担,因同学之间贫富差距而产生的自卑、压抑心理,因贫困而视野狭窄、综合素质相对较低造成的消极自我认知,以及受“拼爹”等不良社会风气影响产生的对前途的迷茫以及对社会的回避和恐惧等,这些心理问题直接影响着贫困生的成长成才。如何有效挖掘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潜能,赋予他们积极的正能量,积极心理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一、积极心理学理念概要

当前,对贫困大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学生表现出敏感、自卑、自尊心强、行为退缩等特点,[1]这导致部分贫困生主动寻求心理帮助的勇气和力量不足。而大部分高校通常的做法是出现问题再来解决问题,缺乏主动干预意识。这种消极被动的方式往往会导致学生原本简单的心理困扰升级甚至演变成心理危机,再进行干预时难度加大。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于西方的一场心理学革命,与传统重视心理治疗的“消极心理学”相比,它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为目的,因此它被认为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新里程碑。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积极主观体验、积极人格特质和积极社会环境这三个方面。积极心理学倡导一切从积极出发,用积极的观点和途径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品质,用积极的态度塑造人生。这样的理念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尤其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转变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等有着积极的启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关注对象上,从重视少数具有心理困扰的学生转向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性心理素质培养。第二,在工作内容上,从关注学生消极问题的解决转向挖掘和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第三,在工作方式上,从对学生被动、消极的解释帮扶转向调动学生的能动性、积极性以主动参与。第四,在工作理念上,从对学生消极心理的预防转向对人性美德、积极品质的挖掘和培养。

二、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加强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培养贫困大学生积极的心理认知。对“贫困”的认知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如果这种认知观念是非理性、不合理的,如总认为是贫困让他们低人一等,是贫困让他们不够自信、错失良机,是贫困让他们就业困难、前途迷茫,是贫困让他们没有朋友、孤单寂寞等,就很容易造成他们的心理困扰,严重时甚至出现心理危机。因此,引导贫困大学生对不合理的认知观念进行调整,建立合理、理性、积极的认知观念至关重要。同时,一个人的认知观念是受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逐步形成的,认知的调整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因此在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将对学生认知观念的调整贯穿于第一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活动中,采用课堂讨论、团体心理辅导、励志成才报告会、心理沙龙等多种形式,灌输和解读贫困的积极意义,引导学生对自己进行正确归因,以此调整他们的不合理认知观念,促使他们形成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

2.增进贫困大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情绪体验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增强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是培养其积极人格的最有效途径,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其形成良好的自我认知。对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工作是消除贫困生由于消极的自我概念而带来的消极情绪体验,引导其发现自身的优点和价值,增强他们的自信和积极情绪感受。有研究表明,贫困生在有恒心、独立性、创造力强等因素上显著高于非贫困生;另一项调查研究也发现,贫困生具有自尊、自爱、诚信、是非分明、社会责任感强等优良品质。作为教师、家长和同伴,应该注重挖掘、发现并欣赏他们的优秀品质,鼓励其自我接纳和自我欣赏,强化他们为将来奋斗打拼的信念。此外,要指导贫困大学生采用积极的方式应对压力,增强自我效能感。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越强,他就会越趋向于设立更高的目标,在实现目标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毅力和坚韧性也越强。相反,自我效能感低的人,由于缺乏自信心以及完成目标所具有的能力,容易产生焦虑的情绪,面对困境更倾向于采用回避、拒绝的防御模式,在遭遇一些极端压力时更容易产生一些抑郁情绪和危机事件。现实生活中,很多贫困大学生由于自卑、胆怯等原因将自己封闭起来,不敢主动表达和展现自己,在回避问题的同时也失去了收获成功和挖掘潜能的机会。积极情绪体验的获得必须与行为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辅导员和班主任在引导贫困大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的同时,要大力创造机会,鼓励和支持贫困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参加各种活动,在自己力所能及的领域里大胆展现自己,增强其收获成功的积极情绪体验。另一方面,即使面临失败,也要引导贫困学生探索失败背后积极的正向能量,学习用有效的压力应对方式调节自己的情绪状态。

3.塑造贫困大学生积极的人格特质。积极心理学认为,人格特质的习得都是通过挖掘和发挥个体的各种能力来实现的。积极心理学倡导的积极人格特质包括:创造力、好奇心、洞察力、感恩、爱、善良、谦逊、自律、宽容、希望、乐观等。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通过积极有效的方法塑造贫困大学生的积极人格特质十分重要。目前各高校做得比较多的是“感恩教育”和“爱的教育”。以感恩为例,感恩的内涵包括“感恩态度”和“感恩行为”两个维度,我们可以在感恩的认知因素、情感因素、意志因素、行为表现四个层面开展教育工作。[2]教师应尊重、理解、关爱每一个需要帮助的贫困生,在情感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心理支持,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和感悟老师、社会的恩情,从内心深处树立感恩的责任意识。感恩教育同样需要一定的行为实践训练,应建立感恩实践教育的长效机制,鼓励贫困生以实际行动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等形式回馈社会,从付出中收获价值感和成就感。

4.构建贫困大学生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积极心理学倡导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构建积极的环境支持系统的重要性,指出良好的群体支持氛围有利于个体心理素质的提高。因此,构建贫困生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高校应重视校园整体文化氛围以及班级、寝室这些小环境的建设,营造一种师生、生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和谐人际环境。要加强学生朋辈之间的心理扶持力度,培养一批有专业素养的朋辈心理咨询员,有效拓宽贫困大学生遭遇心理困扰的求助渠道。其次,要鼓励贫困大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广交朋友、挖掘潜能、增强自我效能感,引导他们主动构建和谐的人际交往氛围。同时,贫困大学生人格特征和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原生家庭的教养方式及亲子关系的影响,因此做好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重视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一方面要通过父母的关爱和交流,引导贫困生打开心结,释放压力;另一方面高校也需要引导家长改变一些固有的认知观念,更好地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

作者:周敏 单位:扬州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参考文献:

[1]王平.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高校贫困生教育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17).

[2]王雷霞.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