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探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探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探讨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大大的提升,社会在关注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同时,对于高等教育领域,也在积极的寻求更加具有教育学意义与社会适应性的教育模式。在高职教育领域,由于高职院校的特殊性,使得高职学生在初入社会时会产生相应的消极情绪。针对这样的现状,在高职院校中积极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于高职学生的健康受教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就高职学生的心理共性、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的作用以及如何开展针对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旨在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开展提供可行、有效的指导。

关键词: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法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认知水平的提升,在对心理与情绪的认知、管理和调整上已经逐步普及。同样,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教育体系的完善也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将常规课程与心理辅导相结合,能够使学生更容易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认知习惯。加强对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提升高职学生学习能力、对自我的认知能力以及对社会环境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于方法。只有掌握相关的心理问题处理能力,才能帮助高职学生更好的学习与生活,在今后获得更好的个人发展。

一、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

高职院校的办学目的是注重为社会培养实践型与技术性人才,在高职院校的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着对传统教育体系的不够重视,学生在学习方法上更加倾向于动手与实践。除此之外,高职学生的偏科现象也同样严重,这也是导致高职学生在高考竞争中优势不足的主要原因。通过对高职学生的普遍心理调研,可以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社会意识的强化,高职学生从单纯的抗拒全面学习心理逐渐转变成为了对自身能力的不自信、对现有学习环境的不自信以及对就业形势的焦虑,在情绪管理方面,高职学生更偏向于情绪化与感性化,不能够根据客观条件进行理性判断等。除了消极心理与情绪,高职学生相较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在社会经验与社会认知度上表现更为出色,相应的心理表现为心理抗压能力强,实际应变能力强等,在对自我的认知上更为清晰与明确。

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意义

心理教育,作为近些年逐渐兴起的非主流教育分支,经实践表面,对于各个阶段学生的教育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学习能力的提升。学生的受教育阶段,同时也是心理成熟的重要阶段,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会对青少年的性格、个性以及品格的养成产生重要的影响。为了完善教育体系,使学生能够形式更加健全的人格,更加乐观的性格,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是必不可少的。高职院校,相较其他高等院校来说,具有更多的社会性质,然而学生在受教育阶段仍然在性格成型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对于学生的发展产生或好或坏的影响。所以说,在高职院校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于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够帮助排解社会带来的压力,帮助健康心理与乐观情绪的建立,帮助学生形成可行的、有效的心理自我处理能力与技巧。同时,从高职院校的管理来说,由于学生的多样性强,为了进行统一化管理,减少学生受不良诱惑的可能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是十分必要的。

三、关于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方向

(一)帮助学生建立完整、正确的人生观

高职院校学生的普遍特点是缺乏自信心,在某种程度上,相较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更会产生低人一等的不良心理,这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帮助学生树立完整的、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帮助高职学生更好的认识自我并进行自我定位,是高职院校学生心理教育课程的教学方向之一。学生群体对于教育是具有一定的依赖性的,在学生步入社会前的这一阶段对其进行正确的心理建设,使得学生能够对自身有足够的认识,了解自身的优点与不足之处,是高职学生心理教学的主攻方向。

(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充实自我能力

高职学生,由于多方原因,在学习积极性与学习自主性上都有相应的欠缺,然而,对于一个社会个体来说,丰富与充实自身,使自己获得更多、更广泛的能力是必须的。帮助学生培养这种充实自我的心理,也是针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教学方向。对于广大高职学生来说,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体现在知识与专业技巧的获取上,也体现在能力的多样化,包括有对实践动手能力、是非辨别能力和基本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该对相关课程进行专业规划,帮助更多的高职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心理与习惯。

四、高职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具体教学方法

(一)注重与学生进行心理情况沟通

心理教育的特点是具有相当的个体差异性与隐私性,很多心理问题,当事人由于各种原因,不便于进行透漏,在心理不良情绪出现的初期,往往选择逃避与掩藏。对于学生尤其如此,所以说,在实际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学过程中,要加强与每位学生的心理沟通,在交流频率与交流深度上都要有所突破。教师可以通过匿名形式对不良心理进行排查,建立具有一定隐私性的交流,例如线上交流等先进方法,降低学生对心理交流的戒备,更好的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注重与学生的心理交流与沟通,可以使心理教育的效果更加直观、显著,教师在辅导过程中可以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从而对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开展普及讲座,形成良好的心理教育氛围。

(二)注重分类别、分阶段的心理课程教育

每个人的心理状况都不会完全相同,这是由于每个人的经历不同、生长环境不同,所以,因人而异在心理教育课程设计中十分重要,针对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次采用不同的心理辅导方案,使教育效果更加显著。除此之外,在不同阶段,如心理教学开展初期,要多进行简单的、专业性低的交流与教学,根据教学进程逐步加深与调整,帮助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结语

高职学生在心理上有典型的特点,针对这一群体的心理教育教学要根据这些特征具体制定。高职学生对于自身在社会的定位更加多样化,从某种程度来说更加注重对自身能力的下意识培养,是相当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相关高职院校心理教师与研究机构在今后的教学与研究中,要及时的根据教学反馈对相关教育方案进行调整、改进和创新。

作者:刘永静 单位:常州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蒙晓影.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职学生心理健康课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职业,2016,(05).

[2]胡莎.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初探[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3).

基金项目:

本文系中国职教学会2015—2016年度德育专项立项课题阶段性成果,编号:DGW1516BXL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