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职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职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一、心理健康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影响因素

当今社会下社会的发展速度不断增快,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使得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面对这样的环境,有一部分职业院校的学生们心理还存在着这样活那样的障碍,甚至有一部分同学出现了很严重的心理问题。

(一)社会因素

现阶段的社会发展中,高速的生活节奏,激烈的竞争存在于生活和工作的每一个角落,这促使了社会经济、文化快速发展,与此同时负面影响也随之产生,就业的压力伴随着学习的压力接踵而至,对在校大学生及未迈入社会的高校学生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压力,一旦疏于排解,将造成焦虑甚至心理疾病等问题的产生

(二)家庭因素

一直以来老师和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每一次的考试,教育的重点放在的对智力的开发与教育上。同时,在家庭教育方面,许多的家长惯于采用暴力的家庭教育方式,因为教育程度较低,所以对子女的教育方式也多趋于消极状态。这种的思想教育方式就很容易使子女产生一些不健康的思想行为。

(三)学校因素

学生的前半生大多都是在学校度过的,人物性格,行为品质也是在学校的时间里慢慢形成的,所以说学校对学生们人格的培养还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现在很多的职业学校只注重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们的性格人品的培养,甚至把心理健康教育当成一堂很平常的课,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多职业院校虽然设立了心理咨询室,但是却也没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也没有得到推广,形同虚设。

(四)自身因素

现在大多数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因为各种原因未能被本科院校录取成为本科生,总是感觉比别人低一等,所以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和智力。而在这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市场竞争的严峻激烈当中,学生们面对就业形势,在求职的过程中是很艰难的,促使大多数学生对就业的无所适从和紧张不安。同事在出社会以后收入的不均衡也影响了一部分学生的心理失衡,产生自卑心理。除此之外,因此对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困扰,例如:学习、人际关系、经济方面、感情问题等。

二、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经过20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一些宝贵经验和显著效果,但在各种因素的制约下,职业院校存在多种问题。

(一)教育观念存在错误认识

大学生健康教育在职业院校开展的过程中,仅仅对于一些有人格缺失的大学生是不够的,对所有的学生不能够进行有效的人格塑造,心理健康疾病的危害也不能够让学生们很清楚地认识到。所以,不注重学生的发展性的教育,只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放在个体和防范性教育上是错误的。对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的全面发挥的制约,和心理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作用的弱化。

(二)心理健康教育专业队伍匮乏

据统计,在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高职院校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咨询师大多为班级的辅导员,另一小部分专业的心理健康咨询师还只是一些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从专业水准角度来看的话还达不到专业的心理健康咨询师的资格。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使用的教科书五花八门,教科书的内容、质量都相差很大,没有统一的内容质量要求,这就很难实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同一水平的培养。

(三)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内容滞后

目前我国各大高职院校都将心理教育课程作为选修课,并列入了正常的教学计划。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界重视度在逐渐提高。由于心理课程是学校根据时展而设置的,其教师多为临时受命,大多数采用老师“教”,学生“学”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其授课效果可想而知。由于心理课程独有的特点,必须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将学生被动的“学”转变为学生主动的参与,真正实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学必须与时俱进,改革使用教材,改进教学方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三、加强职业院校心理健教育的对策

(一)打造职业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特色

在近十年的发展中,中国高职教育的发展也各自形成特色,在每所校园中,体现出不同的校园文化,不同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开设了不同具有职业特色的课程,为当地人才需求做出贡献。发挥好的教育作用,需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特色职业教育相结合。当代职业院校设立专业,要根据社会需求,设立有针对性的特色专业及课程,在针对学生心理健康方面,要分析学生心理特点,在教学方法上多样化,使学生通过各式各样的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积极学习心态,使学生在开设的各种情境中投入学习,提高学习兴趣等来达到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职队伍建设

想要高职院校的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需要高职院校来先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心理教育师资队伍。对于教师专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教师数量要得到一定的保证,进行心理教育的老师要以身作则,在教授心理健康课的时候要具有高效的原则性,尽可能的对培训老师进行一下心理健康教育的讲课培训。通过筛选和培训,授课老师的专业知识会得到一定的提高,期间可以培养他们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责任感。除此以外,高职院校对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可以适当的提高劳动待遇,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认证,保证每一个心理健康教育老师都是持证上岗。

(三)优化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校园文化相当于职业院校的精神所在,校园文化也是一堂心理教育课程。想要培养学生们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太多和学习精神,学校可以经常定期的组织一些集体活动,通过类似的活动可以使得学生们心情愉快,消除一些负面的消极的不良情绪。除了大型的集体活动之外,学校想要培养学生们乐观积极的生活,还可以充分的去利用学校内的多媒体资源,例如:校园广播,校内刊物,电视教育校园的橱窗板报设计等等。或者在有限的时间里可以多组织一些专题讲座,使得学生们在学习之余提高一下自我修养。这些健康的校园活动有利于学生们之间的团结友爱,可以使得学生们积极爱好学习,在参与中得到快乐与收获,在与朋友同学老师之间的相处中得到生活的经验,有助于学生们健康成长。

(四)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要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体制,以课堂教学、课外指导为主要渠道,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教育网络和体系。尽快建立组织机构,加强宏观调控和指导。首先,建立健全有效的心理疏导机制。建立有效的心理疏导机制,为职业院校学生提供正常渠道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将消极情绪予以宣泄和释放和化解,从而改变认识,理顺情绪,恢复心理平衡。然后,在工作体系中建立三级一体。学校通过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在工作人员的配备上,需要有专业人员,即心理咨询师、健康教育专员,通过以上人员的配备,来协调组织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在系一级中,可以由系里的专职教师设立专门科室,在学生由心理问题需要咨询时,对其实施心理疏导与帮助,并为学生提供建议与方案。在经过心理咨询培训后,可以选拔一部分品德兼优的学生干部担任辅导,对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疏导。此外,重点发展学生心理互助机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增加个人的综合素质,增强应变灵敏度,更好的应对社会带来的挑战,更好的适应社会环境和周边环境;进行必要的心理卫生课程,防止学生产生有心理带来的问题,持续促进健康发展。尤其是心理预计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要主动寻求指导,扶正心理观念。

作者:刘灿 单位: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