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农业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农业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

1农业院校贫困大学生概况

贫困生是大学校园里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因家庭经济困难而难以承担学费和日常的生活费用。因为经济困难、心理自卑、压力增大、交往障碍、兴趣不广泛等诸多方面的原因,贫困生社会适应能力总体不强。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全国高等学校中,贫困大学生的比例已占到在校生的30%,农业院校贫困大学生的比例更高,特困生的比例也在20%左右,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农业院校贫困大学生的比例接近40%,至于内地和边远地区农业院校的贫困大学生比例更是高达50%。据甘肃农业大学资助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有8864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56.91%。其中家庭经济一般困难的学生4526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9.81%;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4338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27.10%。这些贫困学生中,80%来自农村家庭,这些学生兄弟姐妹多,家中不止一个孩子在上大学;很多农村家庭虽然比较贫困,但都坚信知识改变命运,倾其所有也要供子女上大学,这就使得家庭负担更加沉重。

2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国内有学者将高校的贫困生群体分为生存型贫困、生活型贫困和发展型贫困,笔者认为这种分法符合各高校实际。近年来,虽然笔者所在学校贯彻落实了国家建立的以“奖、贷、助、补、减”为主体的多元化资助体系,以实现“决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本校贫困生的生存问题,但是经济困难事实上已经造成贫困生心理失衡,在人际交往、学习和生活中可能出现心理问题。因此,帮助贫困生身心健康成长成为我校的工作重点之一,应该在做好贫困生经济脱困工作的同时注重对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能力培养,推行贫困生自强教育,让“物质脱贫”和“精神脱贫”相结合,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的问题。

3农业院校贫困生的心理特点及其原因

要真正帮助贫困生身心健康成长、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的问题,首先要了解贫困生的心理特点,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笔者对本校贫困生的调查结果显示,本校贫困生有以下心理特点。

(1)自卑心理。

多数贫困生来自农村家庭,与个别城市学生相比,经济上的差异较大,时间久了会产生自卑感和失落感。另外,受成长环境、家庭环境的制约,大部分贫困生没有特殊才能,艺术素养不高、眼界不宽,没有城市学生的优越感和自信,在学习和生活上感到自卑,这使得他们多疑、伤感和敏感。

(2)自闭心理。

由于经济困难,许多贫困生在面对大学丰富多彩的活动时缺乏自信和勇气,部分贫困生在与人交往时常采取躲避、退缩的应对方式,不能自然地融入集体。如不和同学一起吃饭,不愿意参加学校的各种文艺活动,不热衷于学校、学院的社团活动,不轻易和经济条件好的同学在一起,也不轻易和他们说话。贫困生不愿让别人知道自己家境贫寒,宁可节衣缩食也不愿接受别人的帮助,怕受同学歧视。这部分学生往往独来独往、自我封闭,不愿参与班集体活动,其他学生也缺少对他们的了解,造成其他学生认为他们不合群、难以相处。

(3)焦虑心理。

贫困生需要面对的困难是很直接和现实的,学费和生活费的来源都是问题,再加上未来的就业问题,使得他们经常处于一种焦虑不安的状态当中。

(4)依赖心理。

助学金和各类资助都是国家、学校和企业无偿资助的,不需要学生立刻回报,因此一些经济困难的学生宁愿伸手要补助也不愿去勤工助学,有着强烈的“等、靠、要”的依赖思想,长此以往,形成了一种严重的依赖心理。抱着这样的心理,这些学生只想依赖学校和社会的资助,不思进取,成了经济贫困和思想贫困的“双困生”。在以上这些心理的影响下,一些贫困生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不愿提及经济,多疑敏感,遇到困难不愿轻易求助他人。

4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探索

近年来,笔者所在的学校除完善贫困生的资助体系、加大对贫困生的物质资助外,在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也做了一些尝试,如给大一学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等,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4.1建立班级贫困生家庭经济档案和心理档案

每个班级都应该为贫困生建立两个档案:一个是贫困生家庭经济档案,以客观准确地把握他们的经济情况,有助于相对公平地发放助学金,保证贫困生的生活需要;另一个是贫困生心理档案,选择在每年10月份新生基本度过大学适应期时对贫困生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大学生人格问卷(UPI)”的调查,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筛查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并对他们进行一对一访谈,以确定测评结果的真实可信度。对确有因贫困而产生心理问题的学生,联系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对其进行专门及长期的心理辅导,引导他们提升心理调适能力、树立信心、积极乐观、健康成长。这两个针对贫困生的档案库要根据情况及时管理和维护,确保第一时间掌握贫困生的生活、思想和心理动态,及时做出反应。

4.2利用成长小组和团体心理辅导等形式对贫困生进行心理帮扶

一种是由心理辅导专业教师带领,对象是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找出具有共性问题的贫困生,开展提升自信、改善人际交往状况、改进学习方法、进行人生规划等有针对性的团体心理辅导,通过成员间的交流,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促使贫困生认识并解决自己的问题,在共同商讨、训练、引导中解决贫困生的共性心理问题,帮助他们维护心理健康、克服困难和障碍,实现自我价值。另一种是由班主任或志愿者带领,对象是有志于自我成长与发展的贫困生。通过成长小组帮助贫困生树立自我意识,认知真实自我。效果比较好的成长小组有新生交友小组、学习互助小组、力量意识唤醒小组等,它们在帮助贫困生了解大学生活、认识自我、制订学习目标、顺利度过大学生活、适应社会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4.3营造关爱、尊重、悦纳贫困生的校园氛围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人都有“爱和归属”的需要,这说明好的环境能够给人以心理上的支持。贫困生的心理状态和成长发展离不开学校这个大环境,特别是对于一些本身相对孤僻和敏感的学生更是如此。因此,仅仅靠做贫困生本人的工作还不能解决全部问题,还需要贫困生周围学生的共同努力。对此,每年学校结合新生入学适应、毕业生离校等时段大范围普及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举办“奔跑吧,农大”、“超级越野”、“心理趣味运动”、“心理素质拓展”等活动,一方面促进贫困生融入集体,展示自我;另一方面引导普通学生关注弱势群体,互助友爱。

4.4运用心理情景剧的方式提升贫困生的心理素养

心理情景剧是一种以团体形式处理心理问题的方法,浓缩了部分大学生在日常交往中的恐惧、自卑、焦虑等现象。学校在贫困生中组建剧团并开展心理情景剧大赛和表演活动,通过扮演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角色”,使他们把平时压抑的情感释放出来,同时更深入全面地了解他人的感受,为贫困生提供一个解读自己、解读生活、促进心理健康的平台,从而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4.5结合创业就业平台,鼓励贫困生创办自强团队

实践创新能力是贫困生的薄弱点,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要素,没有行动,心理调适的效果是很有限的。因此,学校在贫困生中成立了“自强社”,由能力较好的贫困生带领其他贫困生寻找就业创业和勤工助学的机会,不仅能缓解他们的经济压力,还能促使贫困生树立自信心,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经过几年的实践,“自强社”中的家教部、家政部、外卖部、格子铺等部门运转良好,盈利足够保证这些贫困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成本。此外,学校在贫困生中组建了爱心传递团体,组织他们将自己获得的爱心传递出去,开展“爱心进福利院”、“关爱留守儿童”等公益活动,培养他们的感恩心态、社会责任感,提升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这些团队工作中我们看到贫困生从胆怯到自信、从皱眉到笑脸的转变。汪国真曾经说过:有一种生活,只有经历过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只有体会过才知道其中的快乐,只有拥有过才知道其中的纯粹。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亦是如此。另外,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他们的心理问题表现复杂多样,有时付出劳动不见得有成效。因此,做好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还需要很多人的不懈努力。

作者:隆滟 单位:甘肃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