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1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现状解析
研究生是我国社会发展中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承载着社会的新知识、新理论,是未来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发展的中坚力量,是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希望。由于我国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方面不断出现问题,必须加大对其的关注力度。然而,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工作起步较晚,与欧美的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当前要在认真总结和学习国内不同地区高校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和吸收国外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有益经验,探索和挖掘新的工作思路,这对于促进研究生健康成才,深化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和稳步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国内研究表明,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通过调查显示,研究生出现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就业压力、经济、人际关系等对他们的心理状况影响很大。毛富强等的研究则发现,性别、专业、独生与否等人群特征等心理社会因素对研究生的心身状况也有很大影响。
2我国研究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随着生理发育的成熟,社会环境的影响,特别是不同于大学生而特有的学习和活动方式,研究生的心理活动方面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形成研究生群体一些特有的心理特点。
2.1研究生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发展进程的不均衡性
一般而讲,研究生的生理发育已经成熟,心理发展方面也逐渐完善,但是社会发展性远没有成熟,表现出发展过程的不均衡性。研究生心理方面的成熟落后于生理成熟,因此,尽管处于智力发展的鼎盛时期,身体各方面也达到人生巅峰,但对事物认识能力和自制能力的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心理素质还不够好。另外,研究生在社会性发展方面的不成熟对心理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尽管研究生的视野得到拓宽、知识得到积累、科研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在对社会生活和人际方面的认识相对还不够成熟,容易固执己见、陷入偏激,这是研究生这个群体特有的心理特点。
2.2研究生心理发展的两面性
研究生的心理发展处于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因而在其心理发展的内部状态中充满各种特殊的矛盾现象,显示出积极心理和消极心理并存,并相互制约和转化的状态。这些内心矛盾既可能成为促进其发展的心理动力,也可能成为阻碍其正常发展的心理阻力。
3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3.1被人们遗忘在角落
一直以来,人们总是认为高学历人员作为社会人群中的佼佼者,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因而与本科生相比,人们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缺乏必要的关怀。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往往对个体发生严重心理障碍问题时进行事后处理,而忽视对整个研究生群体的事先保健预防。
3.2存在德育化、医学化倾化
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人员主要由德育工作者构成,由于思维惯性的影响,往往无意中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范畴,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工作划等号。
3.3缺少制度化管理
长期以来,人们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事业不够重视,也没有建立起合理的制度来规范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往往利用经验管理等方法。这导致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无据可循,工作进展缓慢,应对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处理。因此,建立和完善制度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解决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途径
4.1开设心理课程,从而做好研究生的心理的统一引导
针对在研究生学习中存在的突出的心理问题,通过课程的方式,对全校的研究生进行统一的教育教学,从而给研究生心理的辅导做好理论的铺垫。另外,充分借助现有的校园网资源,专门开设校园网心理辅导,邀请相关的名师通过远程教育的方式给研究生进行讲座,从而让研究生具备更多的心理调节和疏导的知识。
4.2创建档案数据库和完善心理咨询机构
通过构建针对研究生心理教育的数据库,并及时进行更新,对主动掌握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和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很重要。心理健康档案包括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表、咨询档案的汇总和评估、应对方案等多项内容。要根据评估结果加大对在学习生活和科研上遭遇重大挫折的学生群体的关注,对发现可能存在有心理问题的个别学生应妥善处理,要采取及时介入、进行危机干预等措施以排除隐患;对存在的共性问题开展有计划的宣传和引导活动,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率。心理档案数据库要实行动态管理,应该定期地、有针对性地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检测,及时总结学生心理发展变化的情况,为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提供动态监控,要切实改变部分高校走形式的倾向。完善研究生心理问题筛查、干预、控制、跟踪一体化的预防机制,建立健全心理咨询机构,配备专业的咨询团队,通过面对面、电话、网络、心理行为训练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帮助他们正确处理好生活、科研、社交、择业等方面的困惑,促进研究生德、智、体、美、劳等的全面发展。
4.3研究生导师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引导作用
研究生导师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会对研究生的心理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研究生导师,不仅要在教学科研上发挥指导作用,还要在生活和社交等方面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学校应提倡导师是学生良师益友的观念,增强导师主动关心和帮助学生的意识;多开展宽松、平等的师生互动活动,以多种合理的方式解决研究生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心理问题的产生并不是一天两天的结果,而是长期累积所产生的。心理问题的产生往往是由于将内心的忧虑、纠结、疑惑等负面的情绪深埋在心底,久而久之酝酿成灾。导师相对成熟稳重,应从各个方面为学生剖析心理问题的产生以及解决办法。导师应多听取研究生的思想汇报,充分发挥自己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指导作用。
作者:张秀凤 陈宏博 李光跃 芮玉兰 孙晓然 崔文权 单位:河北联合大学化学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