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一、营造氛围师生共同参与愉悦身心

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逐渐喜欢学习,师生之间的交流不仅是单向的知识传递过程,更是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因此,要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助人与自助相结合,让学生爱上体育。大部分体育教学活动都在室外进行,空间环境较为宽广,因为以强健体格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活动,不但包括集体参与的群体运动,也包括针对某个学生的单项运动,故此,体育教学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知识的传输完全是一种填充与接收的关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着绝对的话语权,教师不仅组织教学活动的进行,而且对于学生的执行情况的好坏完全是一言堂,学生基本没有辩驳的机会;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之间不能站在同等的角度进行教与学的交流,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接收教师的知识传输,即便是学生有不同的意见,也不能及时地得到发表。如果长期接受这样的教育方式,长期以往将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使学生失去自主思考的能力,甚至成为单纯的知识接收器,且不能做到去伪存真,更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学习能力的提高。针对以上情况,教学活动中,首先教师应该熟悉每一位学生的性格特点,以朋友的角度和学生相处,切忌高高在上的相处方式;其次,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从各种角度提出问题;第三,给每一个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机会,绝不扼杀学生的独特性格。

二、挖掘教材发挥学生潜能保护心灵

由于从小受的表扬太多挫折太少,大多数的学生都是说不起的,情感很脆弱,无论男女动不动就哭。针对这个情况,我在从事多年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感受到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所占比重较大且是运动基础的就是田径课。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我努力挖掘教材,充分发挥学术的潜能,树立学生的信心,提高抗挫性。课堂教学是体育教学活动的主体,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内容中的心理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发掘学生潜能,这是课堂教学教育的凭借点,有位教育家说:“没有笨的学生,只有笨的老师。”这话有一定的道理,学生学习成绩不好,学习习惯差,在一定程度上与教师教法不当有关。教师应确信,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一种尚未表现出来的积极健康的心理能量,这种心理能量如果被激活和释放,就能对人的行为、情感等起激活、调整、组织作用,要想提高学生兴趣,教师只有采取激励手段,发掘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发其潜能,从而使学生在最近发展区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对于每个班级中个别心理脆弱的学生,人们往往表现出缺乏自信心和自尊心以及好胜心,或因极度自尊而导致自卑。对于这类学生,教师要多给他们一份关爱,努力营造一个人人关心、帮助他们的氛围。

1.让他们感觉到你特别关心他们、喜欢他们,时时投去一个鼓励的眼神,送上一个真诚的微笑。

2.在练习过程中,对于他们不露声色地降低要求,只要他们尽力了,即使没有很大的进步也应该受到表扬。

3.为了让学生在你面前表现得轻松自然,就应该利用课余时间多跟这些学生沟通,跟他们做朋友,得到他们的信任。

4.在班上选定一些具有责任感和爱心的学生与他们做朋友,使他们在集体中能感受到温暖。总之,良好的氛围可以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适宜的方法可以扭转他们的心理弱势。

三、学会自我分析、体验自我超越、享受失败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运动技能和练习的效果差别很明显,一个动作是否标准,一个动作是否已经学会,学习的效果如何都展现在师生面前。研究表明:凡是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满意和愉快的情感,其活动往往会受到强化;相反则使活动受到抑制。教师应该时刻注意学生情绪上的变化,及时表扬和肯定学生的长处和优点,应彻底解除不良情绪的干扰。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能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潜能,并不是件很复杂的事情,但是也需要教师抱着培养健康人格学生的观念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计划地培养,这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尤其在现代的社会背景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显得极为紧迫和必要。通过教学发现,学生的体育兴趣更浓了,课堂气氛更活跃了,体育能力更强了,胆小、自卑、抑郁、自负、孤僻等心理障碍明显减少了。作为体育教师还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和业务水平,应在教给学生技能,增强其体质的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其健康心理,只有使受教育者的精神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才能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对学生健康成长与终生发展有深远的意义。

作者:蒋解峰 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