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一、当前我国研究生群体心理特点

1.现实与理想的差距

随着本科生、研究生逐年扩招,社会上高学历人才数量也急剧增加,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人修养普遍提升,对社会的利用价值全面升值,国民素质普遍提高。虽然继续深造研究生之后个人竞争实力有所增强,但与此同时社会就业压力也加大了,许多研究生面临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由于年龄的原因,更多研究生期望相对稳定、高收入且有成就感的职业,对就业前途抱有过高的期望。从心理学的原理来看,期望值越高,心理承受力越差。面对现实社会存在的一些拜金主义价值观、及时行乐的人生观以及急功近利的心态,研究生们往往难以抵挡世俗观念的冲击。与入学前理想中的改变命运和处境的状况相去甚远,许多研究生在现实中就会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

2.心理压力无从排解

研究生普遍存在着学业压力、创新要求压力、就业压力、经济压力、恋爱压力及人际关系压力等诸方面的心理压力。国外大量的研究证明,适度的体育运动能促进压力激素的代谢,是缓解压力的重要手段;国内关于高校学生应激水平与体育锻炼的关系研究证明体育锻炼对降低应激水平极有帮助。然而,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没有开设研究生的体育课,许多研究生由于学习、科研工作繁重,运动锻炼意识也较差,忽视体育运动的现象非常严重。虽然其他形式的休闲娱乐活动可以使研究生暂时放松,但都不能替代体育锻炼对排解压力的促进作用。研究生不知通过何种途径排解心理压力而造成身心疾病的案例比比皆是。

二、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现状

学校心理辅导起源于美国。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经历了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时期。许多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等)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也归属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但较国内开展得早,内容也较丰富。如果将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看做襁褓中的婴儿,那么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还停留在孕育之中。

1.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缺乏

目前,国内的研究生培养目标中没有像对大学生那样提出心理健康状况的标准,对于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缺少严格制度性的规定和指导,许多高校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缺少重视和理解。尤其随着高校研究生扩招加快,为保证扩招后的研究生培养质量,学校在研究生培养计划中加强了课程学习、科研成果、外语水平和学术研究等方面的要求和规定,但几乎没有开设专门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讲座,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投入少、受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队伍及相应的教育体系,缺乏必要的监督、管理、应急措施。

2.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研究滞后

有关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表现为:没有建立研究范式;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缺少;论著数目寥寥无几;纵向研究空白;抽样范围非常局限;等等。通过CNKI全文数据库检索“研究生心理健康”发现,2004年以前仅有4篇论文;2005年至今,每年有数十篇,但这些文章在心理学权威期刊上鲜有出现,因此,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研究还十分薄弱。如何根据我国的国民素质和教育体制将有关心理健康的理论嫁接在研究生教育之上本身就是一个难度较大的课题。

3.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工具和方法单一

在仅有的一些实证研究中,主要是对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及与研究生人格、体育运动的关系研究。研究工具几乎都采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尽管SCL-90量表具有反映精神症状面广、省时、易操作的优点,但它属于标准参照测验,对于阳性心理症状有良好的区分能力,而对没有或较少有心理症状的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区分度较低。在研究方法上均采用的是横向研究和相关研究,而纵向研究和干预研究还未见报道。

三、利用微信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径

研究生培养单位是与研究生工作、生活联系最密切的环境,也是研究生心理教育的落实点。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应将这项工作落到实处,比如研究生培养单位可将心理健康纳入研究生培养计划。国内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就将“心理健康”作为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写入了培养方案当中,相信这种做法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另外,可以加大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普及心理知识,加强心理咨询,增强社会支持,为压力提供疏通的渠道等等。但在进入微信时代的今天,仅仅采用这些传统的方式是远远不够的,可以利用微信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得丰富且有力。

1.善用微信功能,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微”能力

微信时代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主动切入和占领微信阵地。微信具有聊天、实时对讲机、朋友圈、漂流瓶、摇一摇、附近的人、公众平台、热点推荐等功能。在利用微信载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有必要通过专题学习和专门的培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微信操控能力和信息素养,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见微知著”的能力,要善于从学生的碎片化的微信语言和信息中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存在的情况,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预见性,及早介入,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被关心,从而化解心结,切实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同时,善于利用微信功能,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会有吸引力和实效性。可以利用微信的语音对讲机和群聊功能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通知,宣传心理健康理念;利用微信的“摇一摇”、“漂流瓶”功能,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以大量的微信账号置于移动网络,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利用微信的热点推荐功能,发现学生共同关注的校园热点和社会热点等等。

2.构建微信心理健康教育的层级网络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中比较一致的做法是建立大学生心理援助的三级网络: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作为第一级,院系学生工作者作为第二级,学生朋辈心理委员作为第三级。微信时代,利用微信功能构建微信心理健康教育的层级网络同样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以通过建立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学院学生工作部、班级等微信公众平台、微信群等,鼓励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教师、辅导员、学生骨干使用微信,实现信息交流、反馈与传送,搭建微信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对于研究生而言,还应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会使研究生愿意与导师交流学术以外的个人想法,导师才能及时了解研究生的心理变化,进行有效的实时追踪,导师参与层级心理预警机制,把可能发生的心理问题扼杀在萌芽之中,促进学生积极健康成长。

作者:李田伟 李福源 刘倩 单位:西南林业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西南林业大学机械与交通学院